第795章 等待著

字數:10332   加入書籤

A+A-


    第795章

    同薩拉赫談完,於躍基本就放心了,因為利物浦那裏就很好搞定了。

    當初洽談薩拉赫的轉會,兩家俱樂部就很友好,所以這次轉會對方也不會刁難。

    何況他們也有出售的意向,最關鍵的是利物浦肯定也願意同森林或者說是於躍保持良好的關係。

    畢竟有個青訓營罩著呢。

    所以利物浦隻要不是目光短淺,必定會輕鬆放行。

    同俱樂部的接觸要等到賽季末,於躍馬不停蹄的趕往了意大利。

    這次是要同已經談的差不多的主教練人選阿萊格裏進行交流。

    雙方的合作已經差不多了,阿萊格裏隻是列出一個引援名單,要對陣容進行加強。

    三個人,卻都是重量級,於躍保守一算,加上薩拉赫,再引入這三人,兩億歐基本就用完了。

    第一個是尤文鋒霸曼朱,這是阿萊格裏在尤文時候特別倚重的前鋒,隻是隨著主教練的更換,戰術打法發生改變,本來鐵打的主力淪為了替補。

    然後是沙拉維,米蘭的舊將,在阿萊格裏時期表現出色,隻是後來米蘭落寞,沙拉維去了羅馬,表現依然不俗。

    最後一個更厲害了,隻是處境更加悲慘。

    曾經的世界杯金靴,也一度被認為是絕代雙驕之後的繼承者人選之一,哥倫比亞球星哈梅斯羅德裏格斯。

    人稱j羅,技術流前腰。

    隻是在皇馬過的十分不如意,能力下降,身價暴跌。

    不過這三人很符合於躍的想法,都是有能力,但鬱鬱不得誌,需要踢球,還不想去太差的球隊,畢竟薪水是個大問題,而且他們不會挑剔歐戰的問題。

    洽談結束,於躍當機立斷,談。

    一切不出所料,除了沙拉維的談判遭遇了一定的困難,羅馬不想放人以外,其他的都輕鬆拿下了。

    不過最後羅馬也沒能守住勝利,因為沙拉維在米蘭和阿萊格裏的遊說下態度堅決。

    因為他知道,羅馬不具備挑戰尤文的本事,想奪冠,應該去同曼朱、薩拉赫組成三叉戟,何況還有羅德裏格斯的技術支援。

    在冬歇期,最為球迷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各俱樂部的轉會了,而縱觀歐洲,最吸引眼球的當屬米蘭。

    這一次,不僅米蘭人在談複興,整個歐洲也都看到了米蘭的雄心壯誌。

    前有歐洲首富路易斯威高調入主,後有一串華國讚助商加持,在如此金元政策下,米蘭的未來一片光明。

    雖然兩個億的轉會不能讓米蘭立刻在歐洲有一席之地,但今年兩億,明年再兩億,兩億兩億又兩億,結果可想而知。

    一時間,於躍頻頻登上歐洲足球各種報紙。

    因為每一個球星的加盟都要和作為主席的他合影亮相,曝光度自然高。

    球員到位,阿萊格裏這個炙手可熱的教練也宣布加盟,米蘭城嗨翻了天。

    然後在球迷議論中,繼抬價聯(曼聯)之後,又出來一個接盤蘭的稱呼,是的,因為米蘭這幾個引援雖然都很強很有名氣,但都是原俱為接盤實在不足為過。

    兩個數據最能說明這一係列動作的效應,一個是新賽季意甲奪冠賠率,米蘭升至第二位,把這賽季表現出色的國際米蘭都給壓製了,隻是依然遠遠落後於一家獨大的尤文圖斯。

    另一個就是米蘭俱樂部的估值上升。

    當然,這是注定的結果,球隊陣容加強,價值自然升高。

    不過在足球的世界裏永遠都存在爭議,有的人看好,就注定有的人出來獨樹一幟。

    有專家就質疑米蘭這波操作,認為與其買下這幾個明顯在走下坡路的巨星,還不如買點性價比高的,實用的。

    也可以從整體增強球隊實力。

    因為即便這些人打出水平,球隊也是頭重腳輕,前場美如畫,後場就一個門將多納魯馬,剩下的都很差。

    熟悉歐洲足球的都知道一個定律,在西甲英超,奪冠看誰進攻力強,在意甲則是看誰防守厲害。

    這也是有大數據支撐的,一般來說,西甲英超奪冠的隊伍基本都是進球最多的,而在意甲,通常都是丟球最少的奪冠。

    所以很多人不看好米蘭新賽季的前景。

    於躍自然不理會這些爭論,球員到位之後,直接來了一場華夏行。

    磨合陣容的同時就是撈金了。

    首選自然是幾個國內聯賽強隊所在的城市,米蘭在國內的簇擁不少,這樣有雙方球迷保證上座率,各種讚助也好拉。

    先後在三個城市交流切磋之後,於躍帶著球隊來到了大本營春城。

    這次有讚助商卻沒有賣門票。

    因為於躍自己心裏有數,他知道,全世界的球迷可能都挺喜歡他,但春城球迷是恨死了他的。

    所以生怕冷場,幹脆不收門票,除了送春城鐵杆球迷協會的會員,再就是一些企事業單位。

    於躍帶米蘭來也不僅是為了踢這場交流賽,更重要的是為了春風杯足球賽。

    春風杯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了一個著名的賽事,有國家電台的轉播,有上邊的支持,也有各學校的積極響應,如火如荼,火爆異常。

    而這次,他想給這個賽事再加點碼。

    米蘭隊集體亮相開幕式,影響力自然非同一般。

    在開幕式上,春城體育局的領導還高興的和於躍分享了一個數據,在這幾年春風杯的舉辦之後,本省的足球注冊人口已經翻了一倍。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於躍明白,這才是這個賽事真正的成績。

    這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本省就會成為足球人才輸出大省。

    這不是預測,而是基本可以確定的。

    任何體育項目都是如此,項目的人口密度就是金字塔的最底層,這個底層越大,金字塔就一定越高。

    不說在於躍的扶持下足球訓練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在提升,就算全國都一個水平,那成才率一樣,也會讓這裏的人才越來越多。

    而且本地足球注冊人口並不全是本地人,春風足球學校還麵向w族cx族招生,這兩個民族在足球方麵的天賦都不錯,最明顯的就是w族,因為他們打小吃牛肉,身體相當結實,比之歐洲也不差多少,隻要給他們提供肥沃的土壤,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而本次的春風杯就有不下一百個w族的球員登場,而且都是球隊的核心人物。

    這邊春風杯在熱烈的進行著,而另一邊,天幕已經確定在暑期檔上映。

    隨之而來的又是熱烈的反響。

    人們很快就發現,這整個上半年,於躍頻頻的活躍在網絡世界裏,無人能出其右。

    因為這個電影於躍又是大投資商。

    然後是文昌主演,接著各種內幕通過宣傳發出,影迷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熱烈討論的時候,人們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次沒人唱衰這個電影。

    按理說,文昌出演,怎麽也應該有些不和諧的聲音,雖然春風幫忙洗白的效果不錯,但也不該如此的。

    他們哪裏知道,沒人會不安分的站起來,因為那意味著得罪半個京圈。

    上映前一天,電影的預售票房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三億,直接刷新了曆史記錄,而關於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預測,已經達到了65億,顯然,專業機構很看好這部電影可以打破記錄。

    於躍也不會放棄宣傳的機會:“這將是國產電影史上有一座豐碑,從導演到演員,從特效到後期製作,無可挑剔。”

    於躍在網上影響力不少,但大家覺得他很少吹牛,像這次這般認可更是頭一次,這更加堅定了大家要看的決心。

    終於,天幕上映了,然後一係列的記錄就開始被打破。

    第一天,首映票房,單日票房記錄被刷新,第二天,回本,第三天破十億……

    除了這一個又一個震撼的數據,人們更津津樂道於一個打臉。

    就是預測最終票房數據的網站,一開始65億,第二天改為68,然後是70,接著72、75……

    數字的跳動幅度本身不大,但當後邊的單位是億的時候,震撼力可想而知。

    什麽要打破紀錄,就是注定破紀錄啊。

    這個數據之所以一直走高,主要還是因為口碑和排片。

    這些年,諸如天幕這樣的大電影,最為人詬病和吐槽的地方就是加入愛情元素。

    於躍一直提倡這個,因為他覺得電影就是人,那當然要有必不可少的愛情。

    隻是以往大片裏的愛情都顯得特別突兀和尷尬,讓人覺得很是多餘。

    而這次,天幕裏也有愛情,卻為人稱讚。

    於躍也終於明白了導演當初跟他說非文昌不可的話,是的,這個愛情,一般人真的演不出來。

    因為電影都是圍繞航天工作者的,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談戀愛,但男女主角從互相傾慕到暗生情愫,都是藏在心裏的。

    在平時的交流和相互的關心裏,在一起工作的眼神交流裏,都流露著情愫,但始終不曾表達出來。

    當男主角要接受拯救地球的任務,將要踏上九死一生的星際軌道,影迷們覺得應該溫情一下了,應該給個交代了,但讓人意外的是始終沒有。

    直到文昌飾演的主角登山飛船的前一刻,他隻是回頭看向了女主,然後露出一個文昌標誌性的笑容,接著,轉身毅然的登上飛船。

    沒有司空見慣的我愛你,沒有俗套的等我回來,兩人始終沒有說話,女主隻是淚光閃爍的看著文昌,而文昌隻是報以一個微笑。

    好的演員應該是千人千麵,但文昌這個演員並不是如此,他在很多戲裏都有共同的影子。

    而這次,也是一樣,那個微笑,讓人看到了他曾經飾演的那些角色裏苦澀時候的無奈和辛酸。

    這次也是,他要為大愛棄小愛,在明知九死一生的情況下,也隱忍克製著沒有說出那三個字。

    而是抱以微笑,然後將那份小愛深埋心底,帶入太空。

    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總是會聯想,會感動自己。

    看到這一幕,很多觀眾都忍不住淚目。

    為影片中的英雄氣概,為這份偉大的掩埋,也為曾經那些記憶中的片段,還有看到他重生之後的喜悅。

    所以在很多的影評中,都避不開作為主角的文昌,而這一次,全是讚譽。

    隻有文昌能演出這個感覺。

    還是那個文昌,還是那個味道,真香。

    文昌真是天才,演什麽都行,小到愛情故事,大到家國情懷,現在又是宇宙太空,太讚了。

    春風到目前為止幹的最漂亮的事應該就是解救文昌!

    …...

    網友不吝讚美,一些老戲骨也紛紛發聲肯定。

    一點不怕得罪人,因為現在你不說文昌演的好,網民都覺得你是羨慕嫉妒恨。

    天幕的一騎絕塵不僅讓曆史上那些電影岌岌可危,可是禍害了一大片。

    電影投資之所以難搞,之所以被認為風險高,主要原因就是這個東西受影響的因素太多。

    人是最喜怒無常的,他不喜歡一個演員,好,不看了。

    不喜歡導演,好,不看了。

    不喜歡某個情節,好,不看了。

    所以眾口難調,相當煩人。

    除此之外還有場外因素,比如排片,檔期。

    暑期檔,國慶檔,春節檔,這都是大家知道最好的檔期,但並不是所有電影都往這排,因為可能淪為炮灰。

    雖然這時候觀影人數超級多,但沒有自信真不行。

    所以檔期選擇是相當重要的,哪怕再優秀的電影也很少敢和好萊塢大片硬剛,一般都是選擇避開,以免被波及。

    當然,這幾個熱檔還是有很多好電影進來的,因為縱然有強手,但也有觀眾不感冒不是,所以爭取其餘票房是很不錯的。

    比如這個暑期檔,如果一天觀影人數的票房製造量是五個億,那好片分走三個億,還有兩個億供其他電影角逐的,所以弄好了,吃剩也能吃的飽飽的。

    這次華藝把本來和春風對決的電影也選在了暑期檔。

    他們知道天幕肯定很好,但做第二梯隊的老大也行,畢竟自己的投入也不小,知名影星如雲,粉絲效應和自帶口碑都不錯。

    春風避而不戰,華藝自然不戰而勝,所以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結果,想到了天幕很強,沒想到強到沒朋友的地步。

    以為自己號召力也有一些,沒想到幾乎無人問津。

    在天幕上映一周後,華藝上映了,結果單日票房不到3000萬……

    本來是沒多少人關注這個電影的,因為大家都在談論天幕,華藝還想著首映之後找人寫點影評呢,結果這個票房成績一出來,直接傻眼了。

    他們都不好意思說,但有人好意思。

    倒不是於躍,而是那些用天幕這個熱詞吸引流量的寫手。

    想吸引眼球,就要各種誇天幕,還要誇張的,誰能誇張出新高度,誰就能贏得流量。

    大家正苦思素材的時候,華藝千裏送人頭。

    “影視一哥重磅出品被天幕打的體無完膚,是盲目自信還是不自量力?”

    “恐怖如斯,天幕單日票房十倍秒殺華藝鼎立巨作。”

    “曾經如日中天的一個在天幕下徹底迷失。”

    ……

    隨著這些帖子的發出,大家才知道,哦,華藝又出了新電影,嗬,動靜不小,這麽多大腕,可是這票房……三千萬?

    得有多少是自己包場的,多少友情票房?

    除了這些,還特麽有人看麽?

    然後各種聲音再次發出。

    “華藝的毒,多少明星都解不了。”

    “自作孽不可活。”

    “還特麽玩明星堆積,真是無可救藥。”

    “明星是不少,演的稀亂,我都不知道誰是主角。”

    在一同熱議之中,一個帖子被翻了出來,那是曾經於躍的微博,清晰的寫著四個大字——華藝將死。

    人們豁然間發現,似乎應驗了。

    是的,華藝還沒死,但這和死還有什麽區別。

    最後的垂死掙紮卻流年不利遭遇了天幕。

    很多人戲言這不是天幕,而是天墓。

    首日票房的撲街直接導致口碑和排片的嚴重下滑,雖然華藝各種斡旋,但依然無濟於事。

    第二天票房還是一千多萬,到第三天,直接千萬以下了,這個據說投資近三億的電影直接血本無歸。

    華藝是上市公司,股價直接決定著他們的生死,這半年來,華藝的股價都穩定下來了,本想通過這次回暖一波,不料三天兩個跌停。

    一時間華藝內部風聲鶴唳,危機四伏。

    對於企業家來說,永遠繞不過銀行。

    他們是天使,也是魔鬼。

    當你需要錢的時候,他們是天使,當你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他們就是魔鬼。

    給你錢的時候,笑嗬嗬的說看好你們,拿去花。

    看你不行了,立刻板起臉來,趕緊把錢給我還上。

    很多公司最怕的事就是銀行對你啟動評估調查,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意識到你出現了問題。

    而對於一個瀕臨倒閉的公司來說,他們往往就是最後一顆稻草。

    當他們出手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你完了,銀行都不信你了,我還能信?

    電影沒熬過一周就被下架了,然後人們開始等待一個消息,何時宣布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