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演講下)

字數:2934   加入書籤

A+A-


    第287章 演講下)
    大和國的策略顯然給首都大學的演講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就算台下的觀眾也對這種情況的出現為首都大學和台上的李雲捏了一把汗。
    當然,也有一些本來就對文化入侵說法持反對態度的觀眾不以為然,認為大和國的舉動屬於無用功,攪黃了這場演講,頂天也就讓首都大學丟臉而已,對大局的影響杯水車薪。
    可做為學校高層卻知道大和國這一招多麽狠辣,這麽說吧,首都大學在此次文化事件中扮演的是先鋒隊的角色,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就算首戰失利,對整個事件的影響極為重大。
    政治意義本來就大於實際意義。
    更何況,如果活動以失敗告終,至少給外界傳達了兩個錯誤信號,一,華夏國對文化入侵的行為並不重視,或者隻是口頭上重視,否則不會出現這種低級的失誤,讓主要針對者參與了此次活動。
    二、華夏對自己本國所謂的文化認識並不清,至少沒有充足的準備和認知,否則出現這種情況完全可以輕鬆應對,而不是因為這麽一個小插曲而毫無應對之力。
    這兩種錯誤信息一但出現,好不容易喚起抵製外來文化入侵就成了一個笑話,民眾首先會不當回事,所有外來文化將會采取複性手段,加大入侵力度,到時候,想要完成文化入侵就需要政府現身親自出場來收拾殘局。
    可現有的情況是,政府部門不能親自下場,隻能暗中支持,或者默許這種“民間自發”行為。
    表麵上還要擺出一副歡迎外來文化傳播,與世界接軌的態度。畢竟一個民主國家是要充分尊重人民權利的。
    校領導雖然深知事件的重大,但此時的他們能做的並不多,甚至都不能將那大和人給驅逐出去。
    能解決現在局麵的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所有的觀眾自發地站起來,趕走這個大和國人,這樣,就是學生自發行為,誰也說不出別的來。
    另一個就是台上的李雲,完美的應對這個大和國人提出的問題,讓這個大和國人無言以對,主動離去。當然,如果李雲能做到這種地步,這個大和國人如果不離開反而更好,更能襯托這場活動的成功。
    所以校領導將期望的目光一同看向了台上的李雲,隱含之意不言而喻。
    而在這短短的十幾秒時間裏,李雲連續推翻了好幾個辦法,倉促之間也沒能想到完美的解決辦法,此時見校領導的目光望了過來,心裏知道,留給他反應的時間已經走到了盡頭,不管自己有沒有準備好都要硬著頭皮上了。
    “這位先生,您剛才並沒有介紹你的姓名,所以請允許我這麽寬泛地稱呼你,剛才你說我的演講中代有民族主義傾向,並要求我實事求是地進行演講,這一點,我並不認同,這裏麵有個邏輯矛盾,即然你說華夏文明的核心世界各國都是同樣的,那麽我想問,既然文明都相通,為什麽還會有種族之分?既然有種族之分,那就說明文化並不是共同的,我們華夏的文明是屬於我們華夏的,與你們所謂的文化並不一樣,如果你偏執地認為就是一樣的,那我的發言就沒有民族主義,那就是實事求是的,你認為呢?”
    李雲的回複並沒有照顧這個人的情緒或者講究所謂的風度,抓住語言的邏輯漏洞反擊了回去。
    但李雲知道,這隻是一種小範圍內的反擊,隻是暫時解決這個大和國人帶來的影響力,整場活動麵臨的危機並沒有解除。
    既然出手,那大和國人顯然不會輕易放棄,見李雲抓住了他的語言漏洞反擊,心裏反而一鬆,這證明李雲並沒有解決危機的好辦法以,隻能通過這種打擊他個人的方法企圖以點破麵,解決這場危機。
    見李雲把矛頭對準 了他,他也微微一笑,招手讓工作人員將話筒遞給他,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李雲先生,是我的疏忽,我叫騰野原,一個無名小卒罷了,不值一提,關於您的問題我還是持有反對意見的,你所有的問題我認為是在混淆視聽,貴國的政府甚至都有宗教部門和民族事物處理部門,這些部門的存在就證明貴國還是有民族問題的,當然,這些問題是每個多民族國家都存在的,並不是什麽政治缺陷,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問題,可到了我們這一代,就要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文化問題,華夏號稱五千的的文明都沒有解決,那就說明老一輩留下的辦法沒有效果,那就需要融合全世界的文化來解決這些問題,而貴校卻把這種問題升華到文化入侵方麵,確實有些牽強了,在座的都是華夏的精英,他們可以解決老一輩遺留的問題,但不能把責任歸究於他們,接納外來文化,解決內部矛盾是華夏年輕人正該做的,而不是一味指責他們拋棄華夏文化。”
    這個叫騰野原的家夥,一定是大和國的精英之一,又是有備而來,對於李雲倉促之間甩回來的問題應對的那叫遊刃有餘。
    李雲會轉換概念,顯然也是他的強項,李雲用文化大同大不同來為難他,他就將文化問題轉移到華夏老一輩和新一輩的身上。
    要知道,年輕人與父輩人是有代溝的,不論是華夏還是外國,都有這種問題存在,尤其是華夏,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從一窮二白追趕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就產生了巨大的溝通障礙,道理講不通的情況下,通常就會因為反對而反對,沒有道理可言。
    騰野原用這種天然的問題尋求與年輕人共同認知,獲得年輕人的認同,幾句話之間,就給年輕人找到了充足的理論依據來證明年輕人的認知並沒有錯,既然,年輕人沒有錯,那現在的文化情況是誰造成的,對,是老一輩人,你們造成了文化流失也好,玩命宣揚華夏文化也好,初衷就是推卸責任,或者是否決年輕人的認知。
    騰野原用區區幾句話就得到了年輕人的認同,製造了代係對立,在這種對立的情況下,任何理由無關對錯,全都是因為立場問題,為了讚成而讚成,為了反對而反對。
    喜歡文賊請大家收藏:()文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