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沒有文化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假期將要結束,李雲在依依不舍中送曲依凝上了飛機。
看到楊小輝與邢威兩對狗男……呃,兩對兒戀人還在那裏你儂我儂,李雲恨得牙根兒癢癢。
“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
在心裏腹誹了一句後自己一個人躲在宿舍裏研究起自己的事來。
前幾天,答應給網友們解釋一下《滕王閣序》中的意思,可這幾天一直跟曲依凝在一起,所以也就沒有急著寫。
現在登錄到網上一看,好家夥,指責自己的留言都留了好幾頁,個別網友把這裏當成了打卡聖地,每日一催,一天不落。
索性,李雲將《滕王閣序》用一種近乎白話文的方式給翻譯了一遍上傳到微博,隨後就關了電腦拿出手機躺在床上,撥打了曲依凝的電話,大吐相思之苦。
都說戀愛是一個人墮落的開始,李雲也是如此,把白話文版的《滕王閣序》傳到網上後便不管不顧。這可惹惱了眾多文學愛好者。
就好像一個絕世美女出現在大家視野裏,結果,李雲出手,親自把這個絕世美女打扮成一個穿著大花襖的村姑,那種氣勢磅礴的感覺瞬間變成了初中作文水平。
更讓大家氣憤的是,麵對眾多網友的指責,李雲輕飄飄地回了一句,“這是為了讓一些沒有文化的外國網友也能看懂這部作品的意思。”
“敷衍,敷衍啊!這是沒把我們外國人當人啊!”
“不但沒把你們外國人當人,他也沒把我們自己人當人。”
“太狂妄了,我命令你,無論如何也要讓我讀懂這部作品的意思。”
網上的鋪天蓋地的言論讓這部《滕王閣序》宣傳範圍更廣。李雲那輕飄飄的語氣更讓網友們氣憤。
可讓人奇怪的是,一句沒有文化卻莫名其妙地成為了網絡熱梗。
“你能看懂《滕王閣序》說的是什麽嗎?說你沒有文化你服嗎?”
“你什麽水平?有本事你給我解釋一下《滕王閣序》,連這都說不明白,還吹什麽自己高學曆,簡直是沒有文化。”
李雲用一句沒有文化成功帶偏了大多數網友,讓他們不再糾結於翻釋《滕王閣序》的事。
不過,廣大網友雖然被李雲帶偏,可研究小組的那群老先生,老教授可沒有,他們與一些曆史係的老先生們一起,對這篇文章進行了逐字逐句的研究。
說實話,這麽多教授來研究李雲的作品對李雲來說隻能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對他本身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雲的資曆經不起這麽多行業翹楚的追捧,可是,在華夏這種環境中,這篇文章對華夏的文學圈來說過於重要,這些老教授自然不能等閑視之。
至於李雲會承受多大的壓力這些老教授自信地認為不是問題,這麽多行業大佬還護不住你一個毛頭小子?
李雲還不知道這個研究小組的存在,否則一定會嚇得臉色煞白,小手搖成風扇,可憐巴巴地告訴各位先生,”您老們太自信了,你們真護不住!“
隻可惜,李雲不知道研究小且的存在,老教授們還很自信。就這樣,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研究小組的老教授們在圖書館泡了半個月的時間後,一個個雖然看起來有些疲憊。但精神狀態卻十分亢奮。一個個齊聚會議室,開始匯報最近的研究成果。
半天後,網絡上一個新賬號誕生,名字叫做“古文化研究小組”
點開備注,簡介裏羅列著陌生的名字,可如果讓行內人來看,這些名字隨便一個都是華夏頂尖學者的存在。
而這個賬號發布的第一條作品便是《滕王閣序詳解》
由於李雲的不負責任,許多文學愛好者隻能自發地去翻看史書和文獻,希望能找出一些句子詞語的用意和含義。
可華夏曆史書籍和文獻雖少,可也夠一個人讀幾輩子的存在,各自為戰的情況下誰也不能準確地找出詞語的出處,研究成果自然幾近於無。
但楊老他們不同,首先,他們知識淵博,根據句子的意思能夠大概圈定詞語和句子的出處範圍。這樣去尋找出處就能夠更快。
另外就是首都大學的圖書館藏書種類極多,基本上沒出現找不到出處的情況。
這也救了李雲一命,要是老教授們都找不到出處,你李雲從哪裏學到的知識呢?
總不能說打南邊來了個白胡老頭,看自己精氣絕佳,年紀輕輕就有一身橫練的筋骨,收了自己十塊錢,給了自己一大堆書吧。
弄不好會被帶走當成小白鼠研究。
《滕王閣序詳解》中對此作品先是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
“《滕王閣序》作者李雲,首都大學學生,該作品創作於西江省昌南市滕王閣景區,屬於駢文,有我華夏初唐時代的風格。
全文共計773字,其中成語40處,含自創成語29處,使用典故23處。以現有的資料記載,古代最盛行這種風格期間未發現有與此篇文章相媲美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我們將這篇文章逐字逐句為大家講解,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
1、滕王閣:為唐高祖的兒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舊址在今西江昌南贛江之濱。
2、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漢朝設置的,治所在昌南,所以說“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為“洪州”,所以說“新府”。
3、星分翼軫zhen):從星宿名說,洪州)屬於翼、軫二星所對著的地麵區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來區分地麵的區域,某個星宿對照地麵的某個區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衡廬:指南湖省的衡山和西江的廬山。
4……。”
介紹是以文字形式發出的,洋洋灑灑數千字,卻僅僅介紹了文章的十餘句,真正可以說是逐字逐句介紹。
此文一出,這個賬號的熱度馬上飛起,關注量明顯提升,評論區多數都是抱拳拱手或是受教了的留言。
當然也有詳細詢問的,賬號的管理人員不厭其煩地給予了更詳細的解釋。
一時間,網絡上不管有沒有文化的網友總是不經意間拿出一兩個句子顯示一下自己有文化,時不時地還會正兒八經地在某個視頻下開展一次小規模的評論。
甚至有個網友生硬地曲解含義,李雲小號主動糾正一下後,贏得了網友真誠地誇獎,紛紛表示這個叫李小雲的家夥沒有文化。
喜歡文賊請大家收藏:()文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