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多疑
字數:5171 加入書籤
而這件事自然不可能瞞得過鄭皇後。
鄭皇後聞著這消息,淡淡一笑, 對著賴嬤嬤道“這大皇子妃比起大皇子, 倒還算有點兒腦筋。”
因為皇上把固巷胡同的宅邸賜給大皇子,鄭皇後這幾日都沒睡安穩。皇上這到底是要做什麽, 那固巷胡同的宅邸, 算得上是小行宮了,這麽賞出去,豈不惹人猜測。
可鄭皇後也知道,皇上不可能真的抬舉大皇子。大皇子愚鈍, 木納,皇上是瘋了才會想著把皇位傳給他。
更別說, 大皇子的生母隻是個宮女, 身份卑賤。
可理雖是這個理, 鄭皇後心底到底還是有幾分不舒服。覺得皇上這是故意借此敲打自己。
知道自家娘娘這幾日都未睡安穩, 賴嬤嬤緩步捧了禦膳房剛做好的桂花蓮子粥來,“娘娘, 您又何須為著這個置氣您也說了,這宅邸不一般,算得上是小行宮了。要奴婢看,這雖是恩寵,卻也是暗藏凶險。”
鄭皇後聞言,有些一時沒有轉過彎來。
怎麽就凶險了
賴嬤嬤小聲解釋道“那宅邸當年可是前工部尚書督建的, 一切陳設和裝潢, 可都是揣摩皇上的心思來的。雖這宅邸跟宮裏比起來, 算不得什麽。可大皇子卻萬萬不好這樣心安理得的住著。誰知道這宅邸中,有多少違製之處”
一句話聽得鄭皇後頓時愣在了那裏。她倒真沒往這方麵去想,隻顧著拈酸吃味了。
這會兒,等她回過神來,忍不住低笑出聲,“是啊,本宮怎麽就忘了這一點了。皇上這賞賜,如今是恩寵,可什麽時候,指不定就成了不臣之罪了。”
說著,她頓了頓,方才眉宇間染上的笑意卻凝滯了。
看她神色有異,賴嬤嬤心中一緊,正要開口相問,卻聽鄭皇後頗有些避諱道“大皇子畢竟是皇上的庶長子,如今滿朝文武都以為皇上是真的給了大皇子體麵,誰又能想到,皇上其實早已經留了後手。”
鄭皇後這番感慨更是讓賴嬤嬤有些琢磨不透了。
皇後娘娘這話,像是在同情大皇子一般,可怎麽會這樣呢皇後娘娘這些年可是頗為忌諱大皇子的庶長子的身份。
知道她心中有疑惑,鄭皇後也不瞞她,暗暗歎息一聲,又道“本宮是在感慨皇上疑心愈發重了。他對大皇子如此,對本宮,對太子,又何嚐不是這樣。本宮如今,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這稍有不慎,少不得也被皇上算計了去。”
賴嬤嬤微微一頓,安撫她道“娘娘不必這樣憂心,太子殿下是東宮儲君,您又是中宮皇後,皇上心中便是有計較,也不會輕舉妄動的。眼瞅著,太子殿下就要大婚了,大婚之後,太子殿下若有了子嗣,這東宮儲君的位子就更穩了。您又何須擔心。”
鄭皇後知道賴嬤嬤說的不無道理,心下微微一歎,便轉開話題道“今個兒鄭晟和鄭閔都往大皇子府邸去赴宴,本宮不用親眼看,都知道有多少人看鄭家的笑話。其實本宮心裏又何嚐不心疼鄭閔這親侄兒。隻是,他太不懂事了。如今,本宮為了正身也得冷他些日子。”
賴嬤嬤笑著道“二少爺也隻是年少輕狂,經此一事,肯定會知道輕重的。其實,奴婢有句話也不知該不該說。”
鄭皇後示意她說下去。
賴嬤嬤斟酌了下,正色道“大公子雖說是嗣子,可奴婢記得小的時候,大公子很是聰慧,之前又做過太子殿下的伴讀。偏偏這個時候,鄭閔出生了。柳氏那樣厚此薄彼,恨大公子搶了本該屬於二公子的世子之位。鬧騰幾次之後,大公子便越來越沉默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瞧著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別人見了再不會覺得他異於常人。”
“可奴婢私心琢磨著,大公子當真就這樣泯然眾人矣還是說,大公子隻是為了”
無需賴嬤嬤說完,鄭皇後哪裏還會不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她仔細回憶起當年的鄭晟來,是啊,記憶中是那樣一個聰明的孩子,若不是如此,她當年也不會讓鄭晟做了太子的伴讀,曾記得,當年在宮裏教書的先生都稱讚鄭晟這樣的聰慧,日後若是能走科舉,成為當朝狀元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時皇上聽了,也未反駁,可見,當時大家其實都認可鄭晟的聰慧。
可事情已經過了這麽些年,賴嬤嬤這會兒提及此事,是有什麽用意嗎
見她眼中的疑惑,賴嬤嬤忙道“娘娘,奴婢隻是覺得,大公子若真的是韜光養晦,故意避著二公子的鋒芒。您又何須心心念念想著抬舉二公子。隻要太子殿下一日不登基,您身邊,其實缺的是忠心替您辦事之人。奴婢再說句僭越的話,就二公子那樣的性子,自幼被柳氏嬌寵著,不闖禍就算燒高香了,您還能指望她給您效力”
“所以,您既然已經決定抬舉大公子了,您不妨一心一意的提拔大公子。他的嗣子身份,確實是他的弱點。可也正因如此,除了您,他還能倚仗誰不成對您定不會有二心的。”
賴嬤嬤的話讓鄭皇後微微怔了怔,半晌才開口道“嬤嬤的話在理。這成國公府是本宮的母族,好多事情,本宮也不便交給他人。本宮若一心抬舉鄭晟,他若真是個聰明的,就該對本宮忠心耿耿,一心報答本宮賞識之恩。”
說完,鄭皇後拿起桌上的桂花蓮子粥吃了一口,心裏暗暗道,皇上生性愈發多疑,這些日子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這個時候確實得更小心謹慎。好多事情,能不假於旁人之手,那是再好不過的。
所以,鄭晟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
他這些年因為嗣子的身份,受人冷眼。她若真的肯抬舉他,他一定不會讓她失望的。
而等到太子登基,到時候她到底是重新抬舉鄭閔這個鄭家的親生血脈,還是繼續給鄭晟體麵,這也是後話了。
哪怕她真的準備舍棄鄭晟這個棋子,他也絕對不可能忤逆她的。
想通這個,她便琢磨著瞅著合適的時機了,也帶了鄭晟在皇上麵前露露臉。當年,皇上對鄭晟讚不絕口,若他重新能獲得皇上的青睞,對她來說,多少可以掰回一局。
這時,有小宮女進來回稟,“皇後娘娘,方才皇上遣乾清宮的小太監過來傳話,說是今個兒不和您一塊用晚膳了。”
小宮女戰戰兢兢的,鄭皇後不用問也知道,皇上定是又去了嫿嬪的鍾粹宮。
今個兒可是十五,皇上本該往她宮裏來的。
鄭皇後雖不想為了後宮妃嬪爭寵之事再動怒,可今個兒,皇上確實太不給她臉麵了。
見她動怒,賴嬤嬤遣了小宮女出去,小聲道“娘娘,嫿嬪肚子裏的孩子,是皇上登基以來第一子。這宮裏已有傳言,嫿嬪肚子裏的怕是個皇子。皇上聽了,如何能不開心。這幾日日日往嫿嬪宮裏去,這樣的興頭上,您何至於去澆那冷水。這不是故意讓皇上和您生了嫌隙嗎”
鄭皇後冷哼一聲“這孩子隻要未出生,誰敢說是個帶把的。那些人說的不過是些奉承之言,皇上怎麽就真的當真了這屆時若生下的是個小公主,豈不打臉。”
當著賴嬤嬤的麵,鄭皇後自然是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賴嬤嬤還能說什麽,隻能順著她的話道“是啊,娘娘。所以您根本就沒必要為了這個動怒。皇上心疼嫿嬪,心疼她肚子裏的孩子。您心裏即便吃味,也該表現出大度寬容。這樣,皇上不會不記您的好。”
鄭皇後卻還是有些嘴硬“這顏氏就是個不知規矩的,除了那日冊封禮之後,便未曾往本宮這裏晨昏定省。她但凡對本宮有敬畏之心,也不該這樣恃寵而驕。”
賴嬤嬤見皇後這樣不喜嫿嬪,心裏暗暗歎息一聲。這嫿嬪娘娘沒往坤寧宮來,可是皇上親自發了話的。這些年,皇上明麵兒上不說,可心裏多少也猜忌皇後娘娘在子嗣的事情上動了手腳。如今,又怎麽可能讓嫿嬪主動接近皇後娘娘。
而有了皇上這口諭,嫿嬪更有了護身符了。比起往坤寧宮來,危及她肚子裏的孩子,她受點皇後的冷眼算什麽。
宮裏的女人,有子嗣傍身才是最重要的。
哪怕她最終生下是個小公主,那也是皇上登基以來第一個子嗣。論起尊貴,比起宮中的惠安公主,寧德公主,也不差的。
所以她覺得,皇後娘娘委實沒必要在這個時候,非要和嫿嬪相較。
“娘娘,奴婢知道您心裏委屈。可奴婢覺得,您真的沒必要這樣把嫿嬪放在心上。您也知道,這自從首輔俞階致仕之後,徐次輔便代處內閣之事。如今,太子殿下也要大婚了,在這之前,皇上怎麽著也該給徐次輔正名,下旨讓他真正成為當朝首輔。而徐大人可是做過太子太師,有徐大人在,嫿嬪娘娘縱然真的生下了個皇子,您又何須忌憚”
賴嬤嬤的話確實讓鄭皇後的心底的沉重消散開來。
是啊,這徐龔即將就成為當朝首輔。徐龔可是個老狐狸,有他相幫,她又何須畏懼。
等徐龔坐穩首輔的位子之後,到時候,她定會讓徐龔好好給那大理寺卿章適平顏色瞧瞧。看他還敢不敢不把她這皇後娘娘放在眼中。
當初孫家之事,章適平丁點兒都不通融,愣是把孫家置於死地。他不是不給孫家活路,而是根本不給她這中宮麵子。
這個仇,她一定會找他算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