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懇求
字數:5090 加入書籤
隨著鎮北王的入京, 之後盧家, 施家等也陸續進京了。
而在昨日, 承平帝終於召了鎮北王入宮,兩人之間到底說了什麽, 謝元姝琢磨著, 無非就是一些場麵話罷了。承平帝不甘心韓家得了西北建馬場的權利,可也奈何不了韓家。隻是不知道,兩人這樣各存心思,勉強維持著表麵的和平還能有多久。
唯一讓謝元姝沒想到的是, 承平帝相繼宣召諸臣之後,坤寧宮卻傳來了消息, 說是皇後娘娘特意設宴,請諸位公子往坤寧宮去。當然, 京城諸位貴女,也都在邀請之列。
謝元姝聞著消息時, 第一念頭就是覺得皇後是揣摩承平帝的心思行事。因為母親的關係,承平帝確實不可能直接給她指婚,可皇後借著這坤寧宮設宴,卻能夠把諸位公子都推到台前來。
如此一來, 承平帝的用心也不會顯的太過刻意。
鶴安院裏, 鳳陽大長公主的臉色十分不好看,“這鄭氏, 手伸的未免也太長了。為了討皇上的歡心, 為了挽回自己的顏麵, 竟然想了這麽一出。”
謝元姝安撫她道:“母親,您又何須為了這個動怒。皇上既然已經存了撮合我和盧家公子的心思,即便不是這次坤寧宮設宴,也總能找著其他機會的。我們不如當做什麽都不知道,讓皇上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鳳陽大長公主聽了,輕輕挽了女兒的手,“母親倒想這事兒早些落下帷幕,比起讓你在我身邊再留幾年,還不如和世子爺直接往西北去。這樣,也不至於讓你受這委屈。”
那日女兒和她談了鎮北王府和謝家聯姻的事情之後,鳳陽大長公主剛開始確實有些不舍。可這幾日過去,她也想開了,若鎮北王世子爺能護的女兒周全,她沒有什麽舍不得的。
她也老了,還能再活多少年呢?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可不就是女兒的婚事。
聽母親這麽說,謝元姝鼻子微微有些酸澀,她如何能不知母親舍不得她,她偎依在母親懷裏,撒嬌道:“母親,我又不是馬上就要離京出嫁。皇上即便賜婚,等真正大婚且還有些時日。何況,如今世子爺在禦林軍當值,皇上又忌憚鎮北王府,不會這樣輕易就讓世子爺回西北去的。”
謝元姝沒說的是,依著上一世的軌跡,等到韓礪帥兵打入紫禁城,她自然也是要跟著回京的。
在謝元姝和母親說話的功夫,淮安侯夫人張氏也急急的入了宮,這會兒正在鄭皇後麵前哭訴。
靖南王此番入京來,卻未主動和淮安侯府提及蓁丫頭嫁給世子爺做續弦一事,反倒是和忠國公府走的極近。淮安侯夫人急忙讓淮安侯去找了靖南王喝酒,沒想到,這怕什麽來什麽,靖南王竟然在婚事上裝起了糊塗。
當初淮安侯夫人就不怎麽讚同這門婚事。她嫡親的閨女,怎就需要給人當續弦去了?何況,又有太後娘娘寵著,她就不信在這京城還尋不出一個合適的女婿來。
可鄭皇後好大的威風,仗著自己的身份,愣是逼的她點了頭,而且,還讓闔府的人瞞著太後娘娘。她一個內宅婦人,老夫人和老爺都首肯了,她又能說什麽。
這些年,鄭皇後養尊處優,她又拿什麽和她爭!
她這好不容易才勸自己接受了這門婚事,可萬萬沒想到,定國公府陳家會出了那樣的醜事,她這些日子為了這個,可不提心吊膽的。生怕靖南王府的人也打了和謝家聯姻的主意。
可是,她又安慰自己說,應該不會這樣的。靖南王世子爺畢竟和郡主是差了輩分的,何況,還叫郡主一聲姑母。
可到底事情還是朝她害怕的方向發展了。靖南王如今開始裝糊塗,那蓁丫頭,豈不成了最大的笑話。
蓁丫頭給靖南王世子爺當續弦的事兒,雖說是瞞著太後娘娘,可這京城裏怕是已經暗中都傳開了。隻是都不會這樣沒眼色的鬧騰的讓太後娘娘知道罷了。
出了這樣的事情,淮安侯夫人如何能不急,這不才剛到坤寧宮,給鄭皇後行了禮,就忍不住哭了出來。
“娘娘,靖南王府當真是欺人太甚,如今竟然裝起了糊塗,這若是傳出去,讓蓁丫頭日後還怎麽嫁人啊。”
看淮安侯夫人哭哭啼啼的,鄭皇後也不由有些動怒。
她一把放下手中的茶杯,沉聲道:“本宮也不瞞你,皇上有意撮合郡主和盧家公子。靖南王不可能得逞的。”
淮安侯夫人卻像是聽到世間最大的笑話,皇後娘娘怎能這樣欺負人。靖南王世子若有心求娶郡主,即便最終被那盧家公子搶了先,可鬧出這樣的事,讓蓁丫頭還怎麽嫁給他?
難道要當做什麽都沒發生,什麽都沒看到。
到時候,別人隻會說靖南王世子爺求娶郡主不成,才勉強同意了和淮安侯府的婚事。
這樣,淮安侯府怕是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還有皇後娘娘,麵上兒能好看了?
淮安侯夫人緊緊攥著手中的帕子,猛的磕了一個響頭,哭求道:“娘娘,您何不特意宣了靖南王入宮,若有您相勸,靖南王許就能歇了心思。事情也不至於鬧騰的那樣難看。”
“而且,和靖南王府聯姻的事情,我還未告訴蓁丫頭。這個時候,若讓她聽到外頭那些流言蜚語,可不是要逼這孩子去死嗎?”
話才說完,鄭皇後猛的站了起來,氣急道:“張氏!你方才那話是什麽意思?當初這門婚事也是郭家點了頭的,還是本宮逼了你們不成?可你方才言語間對本宮的怨懟,到底是誰給你的膽子,讓你敢和本宮這樣說話!”
麵對鄭皇後的怒火,張氏也嚇壞了。她不比成國公夫人柳氏主意大,往日裏除了得了鄭皇後的宣召往宮裏來請安,她鮮少主動來坤寧宮的。她的性子又和軟,否則事情也不至於弄得這樣的地步。
看她幾乎是嚇傻在了那裏,鄭皇後心裏暗罵一聲窩囊,就遣了她下去了。
賴嬤嬤緩步上前給她捏著肩膀,道:“娘娘,張氏的性子,您還不知道。她方才那番話也不過是無心之言,是替女兒感到委屈罷了。”
鄭皇後冷哼一聲:“她不想讓蓁丫頭難堪,卻讓本宮當這個說客。她這是讓本宮求靖南王呢。”
前些日子,鄭皇後也不是沒有擔心過這件事。可現在,她也想明白了。皇上有意撮合郡主和盧家公子,靖南王府也不過是最終敗興而歸罷了。屆時,他們還不得娶了蓁丫頭。既然結果不會改變,她萬沒有這個必要,為了這個費神。
何況,等到靖南王沒能求娶到郡主,轉而想繼續和郭家的聯姻,她到時候自有法子替自己找回顏麵來。
何必急在這一時。
“娘娘,奴婢擔心的是,此事怕是瞞不住郭二姑娘的。這若是她知道了,怕是不會和張氏一樣能忍了這委屈。若鬧騰到太後娘娘身邊,太後娘娘豈不要和您動怒。”
鄭皇後確實也料到了這樣的可能性。可對她來說,根本不會把這樣的小事放在心上。
姨母再是寵著蓁丫頭,可事情弄到這樣的境地,難道姨母還能替蓁丫頭另尋婚事不成?這豈不更讓人看了笑話。
何況,太子就要大婚,姨母不可能為了這個,真的讓她下不來台的。
依著賴嬤嬤的意思,這事兒若能提前知會太後娘娘一聲,總是好的。可看自家主子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她也不好再說什麽。
慈寧宮這邊,郭太後也聞著了淮安侯夫人往坤寧宮去的消息。心中不由也有些詫異。
這淮安侯夫人平日裏鮮少入宮來,這樣急急的往坤寧宮去,也不知是為了何事。
而且,這若依著她的性子,定是要往她慈寧宮來請安的,可這次她卻直接就出了宮。郭太後想了想,對著身邊的景嬤嬤道:“派人去查查,今個兒淮安侯夫人是因為什麽事情入宮的。”
景嬤嬤急忙差了人去打聽。
郭太後也沒把這事兒太放在心上,又提及了明個兒坤寧宮設宴一事來。
“皇後也是的,招攬這事兒做什麽?皇上不放心兩廣,自會想法子撮合郡主和盧家公子。哪裏就需要她出這個頭了?這不是招了鳳陽大長公主的猜忌嗎?”
景嬤嬤緩聲道:“皇後娘娘前些日子失了聖心,想來也隻是想補救一二。”
郭太後臉色愈發有些不好看,“這之前哪件事情不是她太自作聰明。偏偏她不記這教訓,若真是這樣下去,哀家怕是也護不住她的。”
郭太後當然也聽說了那日皇上訓斥太子,第一次說出了廢太子的話來。
這讓郭太後如何能不心驚。
之後更是讓鄭淼做了太子良娣,皇上這不僅是在打皇後的臉,也是讓她難堪啊。
當初,鄭皇後時常入宮陪伴郭太後,之後入了東宮,當了太子良娣。郭太後如何能不疑心,皇上這多少也是對她生了怨懟。
何況,還有當年穆氏的事情。(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