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表率
字數:11460 加入書籤
畢竟是除掉了威脅, 紀氏雖昨個兒晚上夢魘了幾次,可翌日醒來,多少是鬆了口氣。
阮嬤嬤看在眼中,低聲道“太太, 奴婢已經差人給大姑娘送去信箋了。她但凡還知道些膽怯,就不該再做這樣愚蠢的事情了。”
紀氏知道自己得努力忘記自己手上沾的血,得裝作什麽都沒發生的樣子, 張羅著世子爺的婚事。
隻是她生怕自己裝的再好,還是被人看了端倪, 所以, 除了張羅世子爺的婚事之外, 這幾日也開始琢磨起軒哥兒往前院讀書的事情來。
而出了這樣的事情,她再不能讓軒哥兒有任何危險的。
“太太, 這前院都是護衛,又怎麽可能讓軒哥兒有什麽閃失。幾位少爺不也這麽長大的。您這樣,累壞了自己,可如何是好。”
紀氏聽著她這番話,突的聲音就有些哽咽“若不是那孽障, 我怎會這樣膽戰心驚。我以為她大婚之後, 就不會這樣不懂事了。可沒想到,她都出嫁了, 還想著這樣算計寶桐。”
說著, 她又是一陣懼怕。
除了擔心謝雲菀再做什麽蠢事, 她更怕自己露出什麽蛛絲馬跡。
郡主那麽聰慧, 若是查出什麽端倪,她在這府中還如何能呆下去。
這時,琥珀牽著軒哥兒走了進來。自打生了這樣的事情,紀氏如何還能放心別人,就把自己屋裏的大丫鬟琥珀差去照顧軒哥兒。
這會兒見著軒哥兒笑著跑了進來,紀氏的眼眶一下就紅了。
軒哥兒到底年紀小,正是愛玩的年紀,一進來就撲倒在了紀氏懷裏,笑著道“祖母,軒兒也想和五叔一樣學射箭呢。”
軒哥兒口中的五叔不是謝少陽又是誰。
這幾日,生了這樣的事情,謝少陽便帶了軒哥兒往前院去玩,恨不得他一夜間長大,在無人能算計了他。
紀氏看在眼中,如何能不動容。
這闔府的孩子,都是好的。隻除了她生的那個孽障,把她逼到這樣的境地。
“好孩子,等你長大了,肯定也和你五叔叔一樣厲害的。”一邊說著,紀氏忍不住把軒哥兒緊緊摟在懷裏。
“祖母,您抱痛我了。”直到軒哥兒的聲音傳來,紀氏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忙鬆開手。
軒哥兒雖小,可這會兒也感覺到了祖母一些異常。
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撫過紀氏的眼睛,孩子氣道“祖母,不哭,不哭。要不軒兒給您吹吹,就不會痛了。”
有一次軒哥兒眼中進了沙子,紀氏正是這樣哄他的。沒想到,他會一直記著。
甚至以為自己也是眼中進了沙子,才紅了眼睛。
想著這些,紀氏如何還能忍得住,一把抓了她的手,哽咽道“是祖母不好,是祖母不好”
屋裏,阮嬤嬤也不由有些紅了眼睛。
這真是作孽的,太太這樣穩妥的一個人,怎就被大姑娘逼成這樣
這時,謝少恒走了進來,因為軒哥兒的事情,他前日就從密雲大營回來了。其實他已經站在門口有一會兒了,直到聽到紀氏哭了起來,他再沒忍住,走了進來。
他笑著一把抱起了軒哥兒,紀氏瞧著,驚呼一聲,“世子爺小心點兒,也不怕把孩子摔了。”
說完,她不由有些尷尬。尤其是想到那孽障做的事情,自己又為了自保而選擇了讓所有的事情成為秘密。她真的再沒臉見世子爺的。更不要說,方才那番話,她現在哪裏還有資格說。
謝少恒把軒哥兒抱起來轉了幾個圈,才放下,對著琥珀道“我和母親有話要說,你先帶孩子下去吧。”
紀氏聽著這話,心裏一咯噔,臉色也愈發蒼白了。
隻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等軒哥兒離開,卻見謝少恒又吩咐阮嬤嬤道“去差廚房做幾樣母親愛吃的菜。”
生了這樣的事情,紀氏這幾日哪裏還有胃口,整個人瞧著都瘦了許多。
可她沒想到,世子爺竟然都看在眼中。
不由的,她顫抖著聲音看著謝少恒道“世子爺軍、中公務繁忙,萬沒有這個必要”
說著,她再說不下去。
謝少恒如何不知她這幾日的煎熬,親自倒了杯茶,遞上前,道“母親,我的性子隨了父親,有些沉默寡言,可我既然叫您一聲母親,那便是真正的尊您,敬您。不管發生任何事情,您是無辜的。若這點道理我都不清楚,哪裏還配當父親的兒子。”
“方才在門口,看您疼愛軒哥兒的樣子,兒子也不免想到小時候,小時候您也是這樣把我帶大的。雖我不是您親生的,可這些年在我心裏,一直把您當做我的生母。”
謝少恒的話讓紀氏也不由想起了當年,是啊,自從她嫁給國公爺,世子爺其實有段時間是養在她身邊的。隻是到了讀書的年齡,就挪到了前院。
而等到他長大成人,不是在大營曆練,就是隨著老爺出征,母子間真正談心的時間也便少了。
可不可否認的是,她待他的心思,一如當年。即便她生下少遠,也從未有過任何厚此薄彼的心思。若說真的有,也是她時時刻刻叮囑少遠,讓他莫要和世子爺相爭。
可她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世子爺竟然都還記得。
他的懂事,孝順,更是讓紀氏有些愧疚。
沒等謝少恒再說什麽,她再沒忍住,掩麵哭了起來。
許是這幾日又驚又怕,終於有了宣、泄口,紀氏好半晌才止住了哭聲。
“母親,你是什麽樣的人,祖母和爹爹都知道,就連小姑姑,前幾次菀丫頭做的那些糊塗事,小姑姑何曾遷怒過您。”
“您是我們忠國公府的國公夫人,這麽些年過去,誰也不會質疑您半句。所以,您根本沒必要這樣自己嚇唬自己,兒子還等著日後和寶桐生了孩子,讓您幫著帶孩子呢。”
這幾乎是記憶中謝少恒長大成人之後,和自己說的最多的話了。
等到謝少恒離開,紀氏都有些沒回過神來。
阮嬤嬤不由感慨一句,“世子爺對太太是真的孝順。”
紀氏卻是歎了口氣,“是我對不住他啊。你說,若是世子爺知道,我暗地裏動的那些手腳,會不會怪我。”
阮嬤嬤沉默半晌,開口道“您不管做了什麽,都是為了這闔府的安寧。若因著這麽一件小事,世子爺就和您生了嫌隙,那便是奴婢看錯世子爺了。”
而此時的慈寧宮
承平帝剛過來給郭太後請安,鄭皇後和淳嬪也在。
昭華大長公主遞了密信給鄭皇後,想接了那裴氏往西北去。這幾日,鄭皇後一直都思尋著此事,這說什麽,也探探皇上的心思的。
隻她也知道,自己在皇上麵前,早沒這樣的體麵。
為了不讓事情有什麽意外,她也隻能讓郭太後替她開這個口了。
聞著這事兒,郭太後愣了半晌,有些怨鄭皇後自作主張。
裴氏畢竟是和太子議過婚的,鄭皇後這樣做,也不怕給太子難堪。
她如今為了拉攏昭華大長公主和戚家,連這個都不顧了。
可再怎麽生氣,再不願開這個口,她也知道,她不能讓昭華大長公主覺得皇後連這點兒事情都辦不好。
是以,這日承平帝過來請安,她到底還是提及了此事。
承平帝聽了,隻淡淡一笑“兒子還以為是什麽事情呢值得母後這樣鄭重。”
郭太後強撐著嘴角的笑意,道“能有裴氏承歡膝下,也算是皇帝給她的恩典。”
一旁,鄭皇後也附和道“皇上寬厚,殿下若是知道了,不定怎麽開心呢。”
說罷,鄭皇後又提及了太後壽辰一事來。
承平帝漫不經心的轉著手上的白玉扳指,道“聽說皇後有意給菩薩鍍金,到底是皇後細心,朕之前都未想到呢。”
鄭皇後看皇上眼中並無怒氣,謙虛道“皇上眼中都是前朝之事,這後宮的事情,臣妾能替皇上分憂,是臣妾的福分。”
承平帝勾勾唇角,對著鄭皇後道“壽辰那日的衣服可做好了”
鄭皇後見皇上還有心提及此事,心中更是一喜,忙道“已經吩咐尚衣局去備著了。斷不會有什麽差錯的。”
說完,又笑著道“臣妾思尋著,不如借著母後過壽,給宮人們也做了新衣,如此,更是闔宮喜慶呢。”
承平帝看著她臉上的笑意,緩聲道“是啊,這闔宮喜慶,總是好的。”
等到承平帝離開,郭太後不讚同的看著鄭皇後道“你呀,如今這國庫空虛,泰山地動朝堂撥了不少銀子,更別說鎮北王世子爺遇刺,韓家和朝廷討的銀子。你是六宮之主,不節儉,以做表率就罷了。還要給闔宮的宮人換新衣,這又不是年關,不免惹了皇上的猜忌。”
“節儉”鄭皇後差點一個白眼過去。
她好不容易坐上皇後的位子,難不成還沒資格用最好的東西了。
何況,她也是為了表孝心,怎麽姨母總是這樣戰戰兢兢,惹她不開心。
“姨母,我看您是多心了。皇上方才也高興的很,您這次壽辰,皇上肯定也是想表孝心的。您何至於這樣小心翼翼。不知道的,還以為您和皇上生了嫌隙呢。”
畢竟是除掉了威脅, 紀氏雖昨個兒晚上夢魘了幾次,可翌日醒來,多少是鬆了口氣。
阮嬤嬤看在眼中,低聲道“太太, 奴婢已經差人給大姑娘送去信箋了。她但凡還知道些膽怯,就不該再做這樣愚蠢的事情了。”
紀氏知道自己得努力忘記自己手上沾的血,得裝作什麽都沒發生的樣子, 張羅著世子爺的婚事。
隻是她生怕自己裝的再好,還是被人看了端倪, 所以, 除了張羅世子爺的婚事之外, 這幾日也開始琢磨起軒哥兒往前院讀書的事情來。
而出了這樣的事情,她再不能讓軒哥兒有任何危險的。
“太太, 這前院都是護衛,又怎麽可能讓軒哥兒有什麽閃失。幾位少爺不也這麽長大的。您這樣,累壞了自己,可如何是好。”
紀氏聽著她這番話,突的聲音就有些哽咽“若不是那孽障, 我怎會這樣膽戰心驚。我以為她大婚之後, 就不會這樣不懂事了。可沒想到,她都出嫁了, 還想著這樣算計寶桐。”
說著, 她又是一陣懼怕。
除了擔心謝雲菀再做什麽蠢事, 她更怕自己露出什麽蛛絲馬跡。
郡主那麽聰慧, 若是查出什麽端倪,她在這府中還如何能呆下去。
這時,琥珀牽著軒哥兒走了進來。自打生了這樣的事情,紀氏如何還能放心別人,就把自己屋裏的大丫鬟琥珀差去照顧軒哥兒。
這會兒見著軒哥兒笑著跑了進來,紀氏的眼眶一下就紅了。
軒哥兒到底年紀小,正是愛玩的年紀,一進來就撲倒在了紀氏懷裏,笑著道“祖母,軒兒也想和五叔一樣學射箭呢。”
軒哥兒口中的五叔不是謝少陽又是誰。
這幾日,生了這樣的事情,謝少陽便帶了軒哥兒往前院去玩,恨不得他一夜間長大,在無人能算計了他。
紀氏看在眼中,如何能不動容。
這闔府的孩子,都是好的。隻除了她生的那個孽障,把她逼到這樣的境地。
“好孩子,等你長大了,肯定也和你五叔叔一樣厲害的。”一邊說著,紀氏忍不住把軒哥兒緊緊摟在懷裏。
“祖母,您抱痛我了。”直到軒哥兒的聲音傳來,紀氏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忙鬆開手。
軒哥兒雖小,可這會兒也感覺到了祖母一些異常。
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撫過紀氏的眼睛,孩子氣道“祖母,不哭,不哭。要不軒兒給您吹吹,就不會痛了。”
有一次軒哥兒眼中進了沙子,紀氏正是這樣哄他的。沒想到,他會一直記著。
甚至以為自己也是眼中進了沙子,才紅了眼睛。
想著這些,紀氏如何還能忍得住,一把抓了她的手,哽咽道“是祖母不好,是祖母不好”
屋裏,阮嬤嬤也不由有些紅了眼睛。
這真是作孽的,太太這樣穩妥的一個人,怎就被大姑娘逼成這樣
這時,謝少恒走了進來,因為軒哥兒的事情,他前日就從密雲大營回來了。其實他已經站在門口有一會兒了,直到聽到紀氏哭了起來,他再沒忍住,走了進來。
他笑著一把抱起了軒哥兒,紀氏瞧著,驚呼一聲,“世子爺小心點兒,也不怕把孩子摔了。”
說完,她不由有些尷尬。尤其是想到那孽障做的事情,自己又為了自保而選擇了讓所有的事情成為秘密。她真的再沒臉見世子爺的。更不要說,方才那番話,她現在哪裏還有資格說。
謝少恒把軒哥兒抱起來轉了幾個圈,才放下,對著琥珀道“我和母親有話要說,你先帶孩子下去吧。”
紀氏聽著這話,心裏一咯噔,臉色也愈發蒼白了。
隻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等軒哥兒離開,卻見謝少恒又吩咐阮嬤嬤道“去差廚房做幾樣母親愛吃的菜。”
生了這樣的事情,紀氏這幾日哪裏還有胃口,整個人瞧著都瘦了許多。
可她沒想到,世子爺竟然都看在眼中。
不由的,她顫抖著聲音看著謝少恒道“世子爺軍、中公務繁忙,萬沒有這個必要”
說著,她再說不下去。
謝少恒如何不知她這幾日的煎熬,親自倒了杯茶,遞上前,道“母親,我的性子隨了父親,有些沉默寡言,可我既然叫您一聲母親,那便是真正的尊您,敬您。不管發生任何事情,您是無辜的。若這點道理我都不清楚,哪裏還配當父親的兒子。”
“方才在門口,看您疼愛軒哥兒的樣子,兒子也不免想到小時候,小時候您也是這樣把我帶大的。雖我不是您親生的,可這些年在我心裏,一直把您當做我的生母。”
謝少恒的話讓紀氏也不由想起了當年,是啊,自從她嫁給國公爺,世子爺其實有段時間是養在她身邊的。隻是到了讀書的年齡,就挪到了前院。
而等到他長大成人,不是在大營曆練,就是隨著老爺出征,母子間真正談心的時間也便少了。
可不可否認的是,她待他的心思,一如當年。即便她生下少遠,也從未有過任何厚此薄彼的心思。若說真的有,也是她時時刻刻叮囑少遠,讓他莫要和世子爺相爭。
可她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世子爺竟然都還記得。
他的懂事,孝順,更是讓紀氏有些愧疚。
沒等謝少恒再說什麽,她再沒忍住,掩麵哭了起來。
許是這幾日又驚又怕,終於有了宣、泄口,紀氏好半晌才止住了哭聲。
“母親,你是什麽樣的人,祖母和爹爹都知道,就連小姑姑,前幾次菀丫頭做的那些糊塗事,小姑姑何曾遷怒過您。”
“您是我們忠國公府的國公夫人,這麽些年過去,誰也不會質疑您半句。所以,您根本沒必要這樣自己嚇唬自己,兒子還等著日後和寶桐生了孩子,讓您幫著帶孩子呢。”
這幾乎是記憶中謝少恒長大成人之後,和自己說的最多的話了。
等到謝少恒離開,紀氏都有些沒回過神來。
阮嬤嬤不由感慨一句,“世子爺對太太是真的孝順。”
紀氏卻是歎了口氣,“是我對不住他啊。你說,若是世子爺知道,我暗地裏動的那些手腳,會不會怪我。”
阮嬤嬤沉默半晌,開口道“您不管做了什麽,都是為了這闔府的安寧。若因著這麽一件小事,世子爺就和您生了嫌隙,那便是奴婢看錯世子爺了。”
而此時的慈寧宮
承平帝剛過來給郭太後請安,鄭皇後和淳嬪也在。
昭華大長公主遞了密信給鄭皇後,想接了那裴氏往西北去。這幾日,鄭皇後一直都思尋著此事,這說什麽,也探探皇上的心思的。
隻她也知道,自己在皇上麵前,早沒這樣的體麵。
為了不讓事情有什麽意外,她也隻能讓郭太後替她開這個口了。
聞著這事兒,郭太後愣了半晌,有些怨鄭皇後自作主張。
裴氏畢竟是和太子議過婚的,鄭皇後這樣做,也不怕給太子難堪。
她如今為了拉攏昭華大長公主和戚家,連這個都不顧了。
可再怎麽生氣,再不願開這個口,她也知道,她不能讓昭華大長公主覺得皇後連這點兒事情都辦不好。
是以,這日承平帝過來請安,她到底還是提及了此事。
承平帝聽了,隻淡淡一笑“兒子還以為是什麽事情呢值得母後這樣鄭重。”
郭太後強撐著嘴角的笑意,道“能有裴氏承歡膝下,也算是皇帝給她的恩典。”
一旁,鄭皇後也附和道“皇上寬厚,殿下若是知道了,不定怎麽開心呢。”
說罷,鄭皇後又提及了太後壽辰一事來。
承平帝漫不經心的轉著手上的白玉扳指,道“聽說皇後有意給菩薩鍍金,到底是皇後細心,朕之前都未想到呢。”
鄭皇後看皇上眼中並無怒氣,謙虛道“皇上眼中都是前朝之事,這後宮的事情,臣妾能替皇上分憂,是臣妾的福分。”
承平帝勾勾唇角,對著鄭皇後道“壽辰那日的衣服可做好了”
鄭皇後見皇上還有心提及此事,心中更是一喜,忙道“已經吩咐尚衣局去備著了。斷不會有什麽差錯的。”
說完,又笑著道“臣妾思尋著,不如借著母後過壽,給宮人們也做了新衣,如此,更是闔宮喜慶呢。”
承平帝看著她臉上的笑意,緩聲道“是啊,這闔宮喜慶,總是好的。”
等到承平帝離開,郭太後不讚同的看著鄭皇後道“你呀,如今這國庫空虛,泰山地動朝堂撥了不少銀子,更別說鎮北王世子爺遇刺,韓家和朝廷討的銀子。你是六宮之主,不節儉,以做表率就罷了。還要給闔宮的宮人換新衣,這又不是年關,不免惹了皇上的猜忌。”
“節儉”鄭皇後差點一個白眼過去。
她好不容易坐上皇後的位子,難不成還沒資格用最好的東西了。
何況,她也是為了表孝心,怎麽姨母總是這樣戰戰兢兢,惹她不開心。
“姨母,我看您是多心了。皇上方才也高興的很,您這次壽辰,皇上肯定也是想表孝心的。您何至於這樣小心翼翼。不知道的,還以為您和皇上生了嫌隙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