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議

字數:2806   加入書籤

A+A-




    本來陳斌等人是在西涼客棧外麵笑嘻嘻地等著,結果卻看見自己王爺冷著一張臉從裏麵出來,一時間也沒敢上前鬧騰,隨後徐宋又讓撤了周圍的那隊軍士,就一言不發地往自己家裏走去。

    也不知道這客棧裏的美人做了什麽讓他們家的王爺這麽生氣,平日裏王爺的好脾氣是出了名的,而且這會兒來的時候還興致衝衝的,結果回去的時候幾位隨從就灰溜溜地跟了回去,一句話也不敢多問。

    不過回去沒多久,徐宋才把他的錦袍換下來穿上了平日的裝束,就有信使匆匆送來一封信,他打開一看,臉色大變,披了外袍就又往外麵走,同時讓人去喊了幾位將軍在官衙議事。

    他收到的是來自西平海皇城的密信,甚至不是特快的情報,信裏說的是他最大的兄長,就是現在的皇上,被他三哥陳睿下毒,當場被抓,現在皇上躺在床上,因為發現及時,並沒有什麽大礙,反而是三王爺府被兩隊立場不同的軍隊圍了起來,一邊說這是皇上的苦肉計,實際是要謀害自己的親弟弟,而另一方也是振振有詞,說三王爺給皇上的酒裏下毒,眾目睽睽,見事情敗露之後還拒不承認,甚至聚眾鬧事,企圖造反之類,這件事情發生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半個月了,現在是什麽情況徐宋也無從猜測,但是皇城的情況勢必會影響邊城這一邊,所以徐宋也顧不上許多,就直接去了邊城的官衙。

    現在徐宋和邊城的將領們已經有了一種特殊的關係,不管這些將領,包括徐宋,是什麽原因來到這裏,但是在邊境呆久了,看著強敵侵辱,自己的百姓流離,但凡對這個國家還有一點在乎的人,最後都會站到一條線上,那就是強大自己,驅逐外敵。

    官衙設立在整個邊城的最北麵,邊城現在的官僚製度是軍政一體,把官衙設在北麵的意思是一旦番北破城,首當其衝的就是當官的,這一點是徐宋來這裏之後才設定的,這也是邊城百姓特別擁戴徐宋的一個原因,這個時代,戰亂來臨的時候當官的非但沒跑在百姓的前頭,反而留到最後,這就是不得了的好官了。

    話不多說,這邊徐宋在收到皇城的信息之後就匆匆趕到了官衙,不多久之後,一些平常就會呆在一起一事的將領和參謀都到了這裏,幾個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人,他們在後麵的一間小屋子裏,關了門讓人守著,徐宋就把那封信拿出來給大家都看了。

    徐宋說:“雖然先皇去世之後,我的兩位兄長多有爭端,但是像這次一樣明目張膽的行為還不多見,恐怕我那兩位哥哥已經圖窮匕見,已經相處不了多久了。到時候無論是誰輸誰贏,恐怕我都難免要回去一趟,現在的邊城軍在他們眼裏估計是一塊肥美的肉塊,誰都想來咬上一口,但是這邊雖然這一年來情況有所好轉,不過在座諸位應該都清楚,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邊境難得的清淨,事實上我們已經在盡力練兵擴充實力,以防止番北大軍集合好之後先拿我們這邊下手,到時候……不過皇城裏的人,估計看不到那麽遠的事情,他們都為了那個位子頭破血流,這正是我我擔心的地方。”

    這一段話說下來,大家聽著也是不住的點頭,他們也都是這個意思,其中一個更是站了起來,掩不住的憂慮地說:“臣今天上午剛剛收到的消息,家裏的奏報才寫了一半,說是拓野部落的聯合已經近了尾聲,最多不過到明年年初,那時候的番北就將成立真正統一的番北國。”

    他剛說完坐下,馬上又有人站起來說:“既然這樣,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了,到時候我們要麵對不再是以往的散兵遊將,而是一群有規模有組織的大軍,以前我們的防備就不是那麽容易,按照這種情況,我們……”

    “而且深冬更是他們最凶狠的時候,更何況是今年,他們經曆了一整年的戰爭,再加上冬天沒有草料,他們日子過不下去,隻能來我們這邊搶。”

    “不過琉月國那邊也正混亂著,而且琉月那邊產出比我們這邊豐富得多,說不定他們會先往琉月那邊去。”

    “不能把存活的希望放在敵人的仁慈上,雖然琉月的顧老將軍已經去世了六年,但是這些年的軍政之爭讓軍隊得到了不少好處,他們急於建功立業證明自己,這些年是將北方的邊境線守得是滴水不漏,到時候我們別沒防住防備,連琉月也往我們這邊摻上一腳,而皇城裏那兩位再繼續鬧騰,等著我們西平海的估計就是亡國了!”

    “……”

    現場討論的氣氛越來越熱烈,徐宋就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每個人說的都有些道理,但是他也有他的顧忌,他的生身母親現在還住在西平海的皇宮裏,誰坐在那張椅子上,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

    徐宋一時間沒有說話,其他人討論著討論著忽然就安靜下來,他們很多人跟徐宋的情況一樣,將領在外,家眷都還在都城之內。

    “不如……那個位子,便由我們王爺去坐吧?”寂靜了好一會兒,不知道是誰先開了口,一語驚起滔天巨浪!

    雖然這話說的小心翼翼的,但是這念頭顯然在他們腦海裏盤旋已久,幾個人麵麵相覷之後,誰也沒有指責說著話又多大不敬,反而都小心翼翼地討論起來。

    “說的也是,四王爺也是先皇的親生兒子,這些年呆在邊城任勞任怨,邊城軍隊也日益精良,此番若是回去,恐怕兩邊都逃不了好。”

    “我西平海民風淳樸,除了番北是一大患之外並沒有多少天災人禍,說句不敬的話,先皇的幾個兒子裏,除了我們王爺,誰還真正來了解過番北到底是什麽情況?”

    “就是,而且四王爺在我邊城四年,邊城百姓的日子是一年好過一年,可見,我們王爺並不是之前謠傳那樣不學無術,反而親軍親民,是不可多得的統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