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鬥狀態的羅恩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防盜章節!請不要訂閱!自動訂閱在修改後,不會二次消費!起!點!中!文!網正版連載!
晚2點防盜,早8點修改。顯示防盜字樣!非正式章節!請刷新目錄。
………………………………………………………………
2003年3月20日10時34分(北京時間)爆發了伊拉克戰爭。這是21世紀一場全新樣式的現代化戰爭。5月2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美國總統布什在“林肯”號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整個戰爭共持續44天。實際上,在4月14日美軍攻占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家鄉提克裏特之後,美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基本結束。這場戰爭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的第二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除信息條件外,空中力量發揮了主導作用,空中打擊成為戰爭的主要突擊力量。透過戰場上的硝煙,人們從中可以看到美英聯軍空中力量作戰運用的幾個特點。
1100多架戰機參戰,投射2.7萬多枚炸彈
美軍從2002年年底開始向伊拉克周邊增派兵力,至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周邊地區共集結了約5.4萬人的空中力量,各型飛機約1145架,其中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特種作戰飛機等作戰飛機756架,預警、偵察、指揮、電子戰等作戰支援飛機140多架,加油、運輸等後勤保障飛機169架。另外,英國空軍在伊拉克周邊地區部署了約8000人的部隊,各型飛機約100架。美軍中央總部空軍司令部前指駐沙特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司令為莫利斯空軍中將,統一指揮戰區內美英所有空中力量的作戰行動。美英空中力量分駐在12個國家的18個基地上。
美海軍在戰區共部署了“林肯”、“星座”、“小鷹”、“羅斯福”和“杜魯門”5個航母戰鬥群,共有各型飛機380架。美海軍陸戰隊在戰區共部署了各型飛機98架。截至4月14日,美英聯軍共出動了41780架次的飛機對伊拉克數千個目標進行了大規模空襲,平均每天1600架次,最多時達2000架次。美英聯軍在伊拉克戰場上投擲了各類炸彈27250枚,其中精確製導炸彈為18275枚,發射巡航導彈750多枚。美英空中力量在對伊拉克實施空中打擊時,投擲了集束炸彈、電磁脈衝炸彈、高威力空爆彈,並使用了貧鈾彈,主要打擊了伊拉克領導人駐地,統帥機關,防空體係,指揮、控製和通信係統,共和國衛隊營地以及部分戰略要地的伊軍防禦陣地等。
從“斬首”到地麵支援行動
在持續44天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進行了4次大的作戰行動。
“斬首”作戰行動。美英聯軍一反常規,免除了開戰初期奪取製空權的大規模轟炸。在3月20日10時34分開始的首輪空襲中,僅發射了45枚巡航導彈,出動了兩架f-117隱形戰鬥機,投擲了4枚精確製導彈藥,對位於巴格達郊外的伊領導人地下隱蔽所、薩達姆住宅及其親屬和高級助手的住地進行了突然的“斬首”攻擊,企圖一舉除掉薩達姆,打亂和癱瘓伊軍指揮體係,使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縮短戰爭進程。雖然此舉並未達到作戰目的,但美軍這種在戰爭初始就將打擊目標直指對手最高領導人和統帥機關的戰法有可能還會在以後的戰爭中繼續加以應用。
“震懾”作戰行動。3月22日,美英空中力量突然開始對伊拉克實施猛烈空襲。美國防部稱“決定性空襲”開始,並將這次空襲命名為“震懾行動”。轟炸的主要地區是巴格達。在“震懾行動”中,美軍從30多個基地和5艘航母上出動重型轟炸機和各型戰鬥機集中對薩達姆的官邸、指揮中心、政府主要部門等目標進行了“飽和轟炸”。24小時之內,美軍就出動了2000架次的飛機和發射了500多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震懾行動”的目的就是在“斬首行動”未獲成功後,企圖通過突然的大規模轟炸,對整個伊拉克“造成立即失去抵抗能力的震懾效果”,並以此瓦解伊拉克軍民的抵抗意誌,從而達到在戰爭初期就能實現速戰速決的目的。
“切斷蛇頭”作戰行動。這一作戰行動主要是通過精確轟炸摧毀伊拉克的通信指揮係統,徹底切斷薩達姆與軍隊的聯係。3月28日,美空軍的b-2隱形轟炸機向伊拉克國家通訊中心大樓投放了重2.2噸的被稱為“掩體粉碎機”gbu-28鑽地炸彈。3月30日,巴格達郵電通訊大樓和一個通訊中心被摧毀。由於美軍認為複興社會黨是薩達姆實施軍事指揮的重要渠道,3月30日,美軍飛機還轟炸了阿拉伯複興社會黨總部。另外,作為“切斷蛇頭”作戰行動的一部分,美國把伊拉克電視台的發射器作為打擊目標。3月26日,美軍向巴格達電視台發射了電磁脈衝炸彈,致使電視台信號中斷。
支援地麵作戰行動。伊拉克戰爭與前幾次戰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開戰第二天就開始了地麵作戰。因此,美英空中力量在開戰之初就將支援地麵作戰作為重要的作戰任務。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掩護、支援下,美地麵部隊才得以快速向巴格達推進,並於3月22日,也就是開戰之後的第3天就推進到巴格達以南的納傑夫、納西裏耶一線。但在此後,美軍遇到了伊拉克軍隊的阻擊,在卡爾巴拉、納傑夫、納西裏耶、庫特等地與伊軍形成了對峙局麵。在這種情況下,美空中力量迅速調整了戰略,從3月25日開始,空中打擊的重點轉向伊軍地麵部隊,特別是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同時對美英地麵部隊的作戰行動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從3月29日開始,美空中力量80%的轟炸是針對環巴格達的3個共和國衛隊師的陣地,其中有60%的轟炸主要用來打擊巴格達南郊的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師的陣地。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麵部隊直取巴格達國際機場,挺進到巴格達市中心廣場。
伊拉克空軍裝備有370多架飛機。美英空中力量本來準備與伊拉克空軍進行一番空戰,並分配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對伊空軍的作戰。但開戰以後,伊空軍一直采取避戰的戰略,作戰飛機全部深藏不露。一直待命的英國皇家空軍從3月31日也開始參與美英地麵作戰的近距空中支援行動。
縮短空戰階段,新戰法廣泛應用
縱觀這次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在作戰使用上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提前掌握製空權。在近些年發生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軍及其盟軍為掌握戰場主動權,都有一個奪取製空權的空中戰役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打擊敵方的雷達、導彈、高炮陣地等防空設施,為以後的作戰行動提供空中安全。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奪取製空權階段持續了7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了3天來奪取製空權。在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奪取製空權用了7天。但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奪取製空權的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美英聯軍早在戰前就通過在“禁飛區”的先期作戰行動,掌握了伊拉克戰區的製空權。據美軍透露,美英聯軍在戰前就掌握了伊拉克國土95%的製空權,這就為開戰以後的空襲作戰和地麵作戰奠定了基礎。多方向、多波次、高精度連續突擊。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幾乎動用了所有轟炸機和戰鬥機,采取多方向、多波次連續突擊的方式,對巴格達、摩蘇爾和基爾庫克等地重要目標實施了規模空前的高強度空中突擊。美空軍現役的b-1、b-2、b-52等3種重型轟炸機前沿部署數量、遠程奔襲和精確打擊能力均超過了曆次戰爭,特別是b-2隱形轟炸機多次從本土起飛,一次作戰飛行2.5萬多公裏,為美軍地麵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美英聯軍飛機每天平均出動的架次雖然少於第一次海灣戰爭,但在打擊的精度和打擊威力上卻遠遠超過了曆次戰爭。據統計,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在美軍投放的全部彈藥中,精確製導炸彈僅占8%;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的精確製導炸彈占35%;在阿富汗戰爭中,上升到56%。但這一次戰爭中,精確製導炸彈比例超過67%。美軍宣稱,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空中打擊能力比海灣戰爭時提高了6倍。一輛飛機頂過去的6輛!(未完待續。)(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