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蓋茨的擔憂
字數:5071 加入書籤
水征還在荷台達,這是一個港口城市,但是這樣一個過去繁華無比城市,依然產生慘烈的一幕!
戰爭是極其殘忍的,水征深切的知道這一點,但是又無能為力。
“我們能救助他們嗎?”水征指著那群少年,問了一句羅恩。
羅恩仔細思考了一下,支援中東,對科銳非常有好處,第一次海灣戰爭,讓美國失去了幾個中東國家,第二次海灣戰爭,讓美國失去了除了伊拉克以外的整個中東。
而現在全世界在美國的霸權下,瑟瑟發抖的時候,朱誠來支援中東,完全能獲得中東諸國的好感,讓美國贏了麵子,輸了裏子。
朱誠還沒反應的時候,幾條啟明星收集的信息推送到他的智眼中,除了美國以外的四大流氓,全都開始向中東人道援助了!
“這樣看來,第一次、第二次海灣戰爭,美國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失去了中東諸國的友誼,後麵是四大流氓都在後麵推動,這才導致它徹底失去了這片生產石油的地方。”
……
蓋茨已經開始了他的競選之路,對於流程和策劃,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黨派之爭其實在資本家看來,完全就是利益分割的小遊戲而已。
他的智囊團完全可以擺平這些閑雜的事情,他擔心的是另外一個方麵的事情!這個職位很少有資本家親自去登台,因為這個位置本身就是一個周旋於各大資本家的位置,第二個方麵,這是個火山口,誰坐誰倒黴。
更多的是對自己本身安全的擔心。
這個工作並不好當,連上奧觀海,美國一共有44名總統就任,但是這44名總統中,就有9名總統在任內曾經被刺殺!
超過五分之一的概率會有人在暗地裏放黑槍,這四名總統最富有聲明的就是亞伯拉罕·林肯,他結束了南北戰爭後的第五天,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被刺殺身亡。
所有人都以為是戰敗的南方奴隸主的刺殺,但是事實上是來自支持林肯的利益團體。
德國的鐵血首相卑斯麥,曾經一針見血的說出了這個問題的關鍵點。
“林肯從國會那裏得到授權通過向人民出售國債來進行借債,這樣政府和國家就從歐洲老金融家的圈套中跳了出來。當國際金融家明白過來,美國將逃出他們的掌握時,林肯的死期就不遠了。”
林肯在南北戰爭時期的貨幣新政,意圖把貨幣發行權從私人手中奪回!由政府發行!這才是他最大的死因!
當時的戰爭事態緊迫,迪克泰勒老將軍想到了一個解決戰爭資金的方法。
“讓國會通過一個法案,授權財政部印發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貨幣,支付士兵工資,然後去贏得你的戰爭。”
林肯問美國民眾是否會接受這種新貨幣,迪克老將軍說道:“所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將別無選擇,隻要你使這種新貨幣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政府賦予它們完全的支持,它們將會和真正的錢一樣通用,因為憲,法授予國會發行和設定貨幣價值的權力。”
為此,林肯發行了綠幣,一共價值4.5億美元的綠幣。這個石破天驚的辦法打破了政府必須向私人銀行借錢並付高額利息的慣例。
綠幣因為其曆史背景,在戰爭期間都沒有通貨膨脹,創造了一個金融奇跡!
在林肯思考將綠幣這種無債貨幣長期發行和法製化的時候,他在華盛頓福特歌劇院死去。
殺人者約翰·威爾克斯·布斯,一家子都是林肯宅地法與貨幣新政的支持者,而在刺殺之後第十二天,他被一名神秘的槍手擊斃,從此這個刺殺的鍋就永遠蓋在了布斯身上。
但是他和林肯的關係極好,並且林肯多次去布斯家裏吃飯,這個案子成為了無頭公案,但是蓋茨卻清楚的知道,這背後有“銀行家中的銀行家”摩根家族的影子。
綠幣,深深地刺痛了國際金融寡頭的根本利益。如果所有政府都不用向銀行借錢而“悍然”自己發行貨幣,銀行家對貨幣發行的壟斷將不複存在,銀行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嗎?
所以,林肯死了。
而美國的英雄人物羅斯福,擔任了四屆總統,在還未上任的時候就被刺殺,然後死於在任期間。
加菲爾德:第20任總統,1880年當選,1881年7月2日遇刺身亡;麥金萊:第25任總統,1900年獲得連任,1901年9月5日遇刺身亡;肯尼迪:第35任總統,1960年當選,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裏根:第40任總統,1980年當選,1981年3月30日遭行刺不遂……
這一長串的名單觸目驚心,但是現在美國需要一個人站出來。
特別是這個大動蕩之後,他上台的各種政策肯定會受到各方麵的阻礙,這不是最大的問題!他還要麵臨著正在進行的中東戰爭。
美國的戰爭真的是美國總統說了算嗎?
他搖了搖頭,準備出門演講,這次的演講,是準備獲得一個黨派的候選人資格,他的智囊團已經給了他演講的稿子。
在蓋茨糾結的時候,朱誠看著封頂的世界科技中心,知道應該造勢了!
世界科技中心!未來世界的開拓者!
這個口號一經推出,在全世界開始瘋傳,甚至一時壓住了美國戰報,成為了全世界的熱點新聞,算上朱誠時空旅行的時間,科銳已經有了9個月的時間沒有發布新品!就是一個新腦溶液一,因為產能的原因,遲遲沒有推廣。
而這次的世界科技中心終於準備掛上牌匾,準備開門了,他們十分好奇科銳到底往世界科技中心裏麵填了多少東西。
而網頁上隻有一個倒計時,並不能滿足好奇的客戶群們的好奇,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科銳的世界科技中心的麵目。
一個巨大的環形建築物,如同一個巨獸一樣匍匐在盤龍山頂,如同蜂巢一樣,在外側有無數的孔洞,不知道它的作用。銀白色的玻璃外牆,讓這個總部看起來有些晶瑩剔透。
“這是築巢嗎?看起來像一個鳥窩!頭一次看到科銳賣關子,這東西到底準備幹什麽?!”
“一個大個蜂巢,帶著四個小型蜂巢嗎?那四個蜂巢是附屬的四個學院嗎?”
“應該是四個附屬學院,從圖片上可以看到能源、生命這些字樣了,應該是四大院校!”
“真的可以成為世界科技中心嗎?美國那麽強大,現在中東諸國正在美國的淫威下,瑟瑟發抖!科銳真的能完成這波逆襲嗎?”
“美國是一個聯邦製度的國家,有自由也有弊端,全看科銳的發展了!”
“有足夠多的科技產品的誕生!足夠多的理論的誕生!隻要贏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世界科技中心的位置正在向科銳招手!”
……
科銳從誕生以來,就是不斷的贏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這種勝利,也必將持續下去!
不出朱誠的預料,主流科學家對科銳妄圖將美國拉下馬,讓科技中心遷移的想法,並不被看好。
這情有可原,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科研隊伍!最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全世界都在向美國移民!吸收全世界的精華做養分!妄圖通過一個公司一個大樓,幾個學院就想做到這種地步。
在主流學術圈看來完全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
當然諾貝爾基金主席馬庫斯,對此發表了看法。
“這種幼稚的做法,就像一個小孩向大人挑戰一樣,他雖然悶著頭一往無前,但是因為閱曆不足,必將倒在路上!”
對於馬庫斯的說法,朱誠很不在意,盧瑟福這個諾貝爾獎得主幼兒園園長,當初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時候,也是飽經嘲笑。
但事實證明盧瑟福是對的,他用事實給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將原子不可分割的說法,打入了曆史的塵埃。
而且他還培養了11名諾貝爾獎得主,一巴掌又一巴掌扇在了所有人的臉上。所有不看好盧瑟福模型的都的臉都被打腫了。
科銳想要建立的世界科技中心,讓人才、資源、政治影響力進行轉移,必須要拿出一個又一個的成果,才能讓世界信服!
而馬庫斯的言論沒有超出朱誠的預料,畢竟邊鋒在給他頒獎的時候,就很“不敬”的打亂了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讓這位諾貝爾基金會的主席顏麵掃地!
馬庫斯的言論說出了大部分學術圈科學家的心裏想法,想用幾棟樓就拿到那個榮光的位置,想的是在太美!但是多數科學家不會表態,他們更喜歡靜觀其變。
世界科技中心那是什麽?那是世界最高科技的象征!那是人文、政治、技術、氛圍發展到這個時代的頂峰才配擁有的殊榮!
“正如我們看到的曆史一樣,所有的事情最後的變化都是依據事實說話。”馬庫斯在電視采訪裏的意思是等著看科銳的笑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