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632   加入書籤

A+A-




    北非戰役是英軍主力陸軍部隊與華軍的第一次對決,之前的戰鬥摻雜了太多的殖民地軍隊,華英雙方都認為那些戰鬥不能體現英軍的真實水準。而且此次戰役還有相當數量的美軍參戰,使用協約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擁有充足的後勤補給和優秀的陸軍將領,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陸軍的頂尖較量。

    但耶路撒冷會戰的結局給了聯軍指揮官當頭一棒,作為箭頭的坦克部隊潰散後,其餘部隊在華軍裝甲部隊的穿插下陷入混亂,再加上華軍遮天蔽日的轟炸機,聯軍將領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甚至部隊之間的聯係都時常中斷。

    位於開羅的聯軍指揮部當機立斷,命令美軍第十五步兵師在西奈半島斷後,其餘部隊迅速撤回蘇伊士運河防線,保存有生力量,為接下來的戰鬥做好準備。但聯軍低估了戰場上的混亂形勢,也低估了美軍第十五步兵師服從命令的堅決程度,後撤的命令不僅沒有挽救聯軍主力,還造成了更大規模的混亂。

    耶路撒冷會戰在十天內結束,在這短短的十天中,超過三十萬聯軍士兵被消滅或者進入華軍戰俘營,五百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一千多輛卡車、一千一百多門火炮被摧毀,讓聯軍元氣大傷的同時,使其短時間內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聯軍指揮官不得不在蘇伊士運河防線構築防禦工事、囤積物資和兵力,用堅強的防守換取後方運輸物資的時間。

    此時的運河防線被協約國稱為生命線,失去這裏,廣袤的北非將任由華軍坦克馳騁,協約國將失去對北非的控製權,進而失去地中海、非洲,剩下的,也許隻有和談或者投降。

    聯軍士兵躲在蘇伊士運河防線後方膽戰心驚,沒想到華軍竟然沒有第一時間發動攻勢,前線華軍將領接到來自總參的命令——暫停進攻、就地構築工事。這條奇怪的命令拯救了聯軍北非部隊,拯救了蘇伊士運河和埃及,同時讓雙方將領疑惑不解。

    華軍內部對此也非常無奈,局勢再次發生重大變化,華軍東北軍團和西北軍團即將進入戰場。在華軍攻略北非的時候,德軍在俄羅斯境內發力,經過半年左右的準備,前線德軍脫離了冬季的困擾,並獲得了充足的物資。

    進攻開始後,德軍沒有首先攻打莫斯科,而是集中兵力攻略高加索地區。在這裏雙方囤積了三百多萬兵力,堪稱此次世界大戰中局部戰場上兵力最密集的戰役,精銳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首先攻陷克裏木地區,將整個烏克蘭大平原收入囊中。之後利用裝甲部隊的機動優勢,迅速向高加索地區穿插,俄軍主動收縮,將兵力退到高加索山區,躲避德軍坦克。俄軍將領的戰術得當,可惜基層軍官和士兵的執行令人失望,收縮演變成潰敗,上百萬部隊混雜在一起,後麵不遠處就跟著德軍的坦克,天空中還有德軍飛機在驅趕。尤其是德軍裝甲部隊跟在後麵一口一口的吃掉斷後部隊時,大規模的投降出現了,在十三天的戰鬥中,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輕而易舉的俘獲一百一十多萬俄軍士兵和軍官,致使高加索防線形同虛設,半個月後一個營的德軍裝甲部隊出現在巴庫產油區,標誌著俄國人失去了最重要的油田。

    緊接著莫斯科戰役開始,尼古拉二世帶領皇室成員、貴族和高層狼狽逃往喀山,抵達後又怕不保險,進而逃往烏拉爾山區附近的烏法。留在莫斯科的是十萬近衛軍和上百萬剛剛組建的部隊,這些部隊擁有不錯的武器裝備、充足的彈藥,但皇室和高層逃亡的信息在軍隊中流傳,導致軍心不穩,士兵已經沒有戰鬥到底的心思。

    事實證明了尼古拉二世出逃的後果有多嚴重,德軍攻擊開始後,大量的俄軍士兵主動向德軍投降,甚至營連指揮官都參與進去。更高級別的將領忙於收攏財產、逃離莫斯科,更不會幹涉手下的投降,此時就能看出,沙皇俄國畢竟不是斯皇俄國,石油財富沒有改變這個國家腐朽的本質,之前的戰鬥耗盡了俄國的元氣,此時人們想的是如何保命和保存財富。

    尼古拉二世向德國人派出求和特使,這條消息被華國調查局得到後迅速送往總統府,呂梁大驚失色,他下意識的以為德國人將一如二戰時期般陷入困境,沒想到老毛子這麽不給力!一個獨霸俄羅斯的德國是華國絕不希望看到的,左手漁翁之利失策,呂梁隻好主動出擊,拿到手裏的才放心。

    世界大戰如火如荼,華軍在太平洋、東南亞、南亞、中東和北非大打出手,風光無限,實際上華軍出手的部隊並不是其絕對主力。以百萬為單位的東北軍團和西北軍團才是華軍真正的殺手鐧,這裏有華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最龐大的火炮部隊、最龐大的機械化部隊和最龐大的空軍機群,另外在擲彈兵、步兵、傘兵中,精銳老兵的比例也是華軍中最高的。如此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奪取世界上最富饒的北方土地。

    現在時機終於成熟,迫不及待的兩個軍團如下山餓虎一般,按照早已製定好的進軍計劃,鋼鐵洪流一路碾壓,戰術範十足的步兵和擲彈兵踏上異國土地,這裏曾經是華夏文明覆蓋的地方,曾經用安西、北海等命名,但長時間以來都被蠻族占據。

    古時候出兵邊疆要耗費舉國之力,現如今的戰鬥同樣消耗巨大,華國為了此戰準備了近十年的時間,發達的鐵路連接內地和邊疆,在東北和新疆,也有發達的工業基地提供作戰物資,這是前線士兵最堅強的後盾。

    在遠東、西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中亞,俄軍的兵力薄弱到非常危險的程度,華俄兩國表麵上的友好、德軍的逼近造成了這種窘境。在遠東的各大要塞中,甚至缺少士兵操作那些火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華軍強大的火力攻擊下,看似堅固的要塞被迅速攻占。而華軍付出的,是貴重的大口徑炮彈、凝固汽油燃燒彈等特種彈藥,盡管如此,遠東也是華軍進攻最緩慢的地區,直到三個月後這裏的俄軍才被肅清。相同的事情發生在伊爾庫茨克、托木茨克、新西伯利亞等要塞群,俄軍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憑借少量的守軍,就抵擋了幾倍於己的華軍進攻。但要塞不是萬能的,尤其是華國掌握了大部分要塞圖紙的時候。

    而在同時,西北軍團已經占領整個中亞地區,這裏的麻煩主要來自於糟糕的交通條件和自然環境。中亞地形複雜,高原、沙漠、草原、戈壁應有盡有,人口密度低的讓人羨慕,龐大的華軍裝甲集群需要苛刻的後勤運輸,針對這個問題,華軍西北軍團擁有一支騎兵軍,其在中亞的發揮不亞於那些裝甲部隊。

    中亞民族和那些烏克蘭人、波蘭人一樣,也飽受斯拉夫人的欺淩和壓榨,華軍提出的優惠條件得到了當地人的認可,數十萬草原牧民成為華軍的支持者,這也是華軍進軍迅速的原因之一。

    露出獠牙的華國讓尼古拉二世大驚失色,在華德兩國的逼迫下,尼古拉二世在烏拉爾山區惶惶不可終日。德國人和華國人同時向他提出條件,最終尼古拉二世妥協,為了繼續保持皇室的地位和自己的權利,他宣布停止抵抗。三國之間的和談在1912年的10月份開始,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三國就簽訂了和平協議,俄國人最終隻保留有西到基洛夫、喀山、奧倫堡,東到車裏雅賓斯克、葉卡捷琳堡,北到北冰洋的狹小區域。中亞和整個西伯利亞、遠東都成為華國國土,德國人更是吃撐,從莫斯科到高加索,整個東歐大平原都成為威廉二世的領地,當然他會照顧同盟各國的利益,但大頭肯定屬於德國人。

    從世界國土麵積第一變成一個地區性小國,沒有俄國人會甘願,但麵對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俄國人不得不咽下苦果。這是必須承擔的戰爭責任,盟友英美自顧不暇,國內戰場上一敗再敗,已經沒有能力繼續打下去,和談好歹還能保留一部分國土,總比全部被人瓜分好。

    退出戰爭的俄國讓英美不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觸,也許下一個就輪到自己,當蘇伊士運河再次爆發戰鬥,華國在夏威夷和澳大利亞蠢蠢欲動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

    期待已久的戰爭終於降臨,之前惶恐不安的心終於可以放下,此時隻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血戰到底。當華軍在西海岸發動登陸戰役的時候,美國國內隻有一個聲音,戰鬥,戰鬥!這是一個曆史非常短的國家,民族混雜,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國家會有如此強大的向心力。與其說是山姆大叔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熱情,倒不如說美國人的牛仔氣質發作,他們從被歐洲人趕出來,到北美和印第安土著廝殺開始,就在骨子裏形成剛硬的性格。

    當北非戰役進入尾聲的時候,華軍也已經在北美站穩腳跟,兩個西岸的戰鬥造成了五十多萬美軍士兵的死傷,這個傷亡數字讓美國人心驚。看似強大的牛仔氣質也被這種戰鬥驚嚇,商業民族性格很快取代了牛仔氣質,美國人試探著向華國求和。

    對於呂梁來說,一個可以製衡德國的美國是必須的存在,目前華國已經在北非、敘利亞等地與德軍對峙,可以看到,不遠的將來,就是華國和德國爭霸的世界,一個緊靠華國的美國可以成為最好的盟友,甚至美國可以敵視華國,隻要他不倒向德國就好。

    在這種大原則下,按照和談條約,美國被分解為東部美國和西部美國兩個部分,被華國重點扶持的墨西哥獲得了大量西部領土,成為北美華國另一個盟友。

    英國人是最悲催的戰敗國,華美兩國簽署和平條約後,固執而傲慢的英國人拒絕投降。對於這種裝-逼-犯呂梁一項懷著最大的惡意,駐紮在西部美國的華軍立刻向加拿大發動陸地攻勢,華軍大西洋艦隊組建後登陸南非,並於德國公海艦隊聯合發動對英國本土的攻勢,大勢之下,英國本土艦隊被殲滅,失去了最後一張牌,為避免本土民眾死傷,英國人無奈宣布投降。世界大戰到此為止,時間定格在1916年的8月。

    一百年後的公元2016年,紀念呂梁逝世三十周年的電影《鋼鐵基地》在世界各大影院上映,影片最大的亮點是呂梁起家的依靠,讓世人震驚的是,呂梁成功不是因為上天的幫助,而是一個鋼鐵基地,一個可以采集海底資源、生產機械、製造基因人的鋼鐵基地!影片沒有交代基地的來曆,但卻是解讀呂梁諸多版本中最靠譜的一個。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