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人力問題

字數:3337   加入書籤

A+A-


    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經過數次重錄、補錄,《快本》的錄製工作正式宣告結束。

    錄製一結束,王月彩就跳下舞台,興奮的抱著她的姐姐王月影問她的表現如何。

    是的,王月影也來到了錄製現場。

    畢竟《快本》現場是有觀眾的,這些觀眾一般都是通過各種校園組織招來的,但是電視台內部也是有發了一些票的,所以王月影這些主持人手裏也有一些進場票,可以邀請他們的親人朋友們過來觀看節目錄製。

    陸河沒有跟王月影見麵,他跟黃奇是通過演播廳隔壁的監控室觀看的現場錄製,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在監控室視頻中見到王月影之後,沒有選擇過去找她,而是跟馬瑩和黃奇離開了演播廳,返回電視台。

    回到電視台,陸河喚來了招商部長馬笠。

    “快本和音樂風雲榜的推介會可以開始籌備了。”陸河說道。

    馬笠點頭,按慣例問了陸河一句對於快本的招商底價。

    對於這次快本的主要招商項目即冠名標價,陸河沒有打算要求太高,畢竟現在市麵上的嘉賓訪談節目收視率什麽樣子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即便是這檔節目看起來在一般的體裁裏略顯新穎,但是在沒有經過市場驗證之前,讚助商們的出價難免還是會相當保守的。

    所以陸河最終決定,快本冠名權競拍底價最低五千萬元人民幣起,其他的各項讚助項目價格則由招商部評估定價。

    這個價格陸河覺得已經是綜合考量後的最佳價格,雖然快本的製作成本不高,但是基於電視台的平台價值和兩檔節目的名牌加持,五千萬已經是最適合的,如果再低的話,就有些對不起電視台那兩檔節目的億元讚助了。

    快本每期邀請來參加節目的嘉賓都是不花錢請的,比砸錢請大牌成本低很多,因此它的製作成本大約四五十萬元,一整季共十二期的總成本也就五六百萬,可是僅僅是冠名讚助就能為電視台帶來伍仟萬元的利潤,去掉成本之後,簡直就是暴利。

    如果這個冠名價格能被讚助商們接受達成交易,也就是說快本的價值還要大過《誰是百萬富翁》和《非誠勿擾》!

    畢竟另外兩檔節目雖然攬資高,但是他們的製作成本也高,這兩相一抵消,其實就不算很出彩了。

    快本的冠名加其他廣告項目的讚助,如果最終總讚助額能夠到七千萬,再加上音樂風雲榜那聊勝於無的讚助,這一次推介會陸河已經覺得十分成功了。

    等到渴望這部劇在電廣那邊審核完成之後,年末還可以再招商一次,這麽一來,二零零零年的這個春節,凝聚台過得就可以說相當滋潤了。

    明年開始,擺脫了盈利困局的凝聚台,就該正式衝一衝在電視業界的地位了。

    從七月下旬到現在,接連兩檔期期破3%的節目,已經讓凝聚台從一開始的五線墊底小台,一躍而登上現在的二線排名靠前的大台位置。

    隻不過現在的凝聚台雖然已經可以說算是大台,但是衛視平台的地位比拚的是涵蓋方方麵麵的綜合實力,如對市場的敏銳度和行動力、資金實力、創新能力、整合營銷能力以及品牌影響力等。

    崛起時日尚短的凝聚台,雖說在眾人眼中看來已經算是大台了,但是卻還不算是強台、更別提要跟那國內處於四大的一線衛視台做對比。

    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影響力,無論是頻道整體收視率還是市場占有率,凝聚台還有一條好長的路要走。

    其實陸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執著於讓凝聚台成為電視業界強台,乃至於讓那四大衛視改成五大衛視。

    但是他知道,寧為鳳頭不為蛇尾,依托著前世整個地球的資源在背後,如果他鹹魚的滿足現狀的話,那也太對不起穿越眾了。

    “台長,台長?”

    馬瑩的聲音讓陷入臆想的陸河回過神來,他輕呼一口氣,說道:“招商底價就按照我剛才說的去安排,如果最後快本流拍的話也沒所謂,還是那句話,我陸河出的節目不怕裸跑。”

    陸河的話充滿了對自己的自信,隻不過接連推出了兩檔熱門節目的他,顯然也覺得自己有這個資格自信,不僅是他,哪怕連馬瑩也並不覺得陸河的自信是張狂,反倒覺得這是少年的真性情。

    馬瑩離開之後,陸河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word文檔。

    他準備規劃電視台的新節目了。

    《誰是百萬富翁》和《非誠勿擾》首播之後,凝聚台近期推出的新節目也就僅有一個《快本》,如果隻是一般電視台的話,有這麽兩檔節目,也都已經足夠滋潤的活上一年了,可是對於想要衝擊更高地位的凝聚台和陸河而言,卻有些不夠看。

    全國哪家大台一年不是推出十幾二十檔節目的,哪像凝聚台這半年來隻推出了三檔節目的?

    當然,這裏麵還有人力資源和資金的問題,而其中最為重中之重的則是人力資源,人家一年能推出二十幾檔節目那是因為別台有足夠的製作團隊支持。

    哪像凝聚台,大半年來也就組建起了三支拍攝團隊和零零散散的錄製組。

    這不免讓陸河覺得是不是要做些策劃案,交給外麵的製作公司來協同合作?

    1999年起,電廣總局推動的製播分離計劃,迄今也已經有一整年的光景了,市麵上也冒出了大大小小的綜藝電視製作公司,大的有光線傳媒集團,小的也有陳偉明舅舅家這類的影視製作公司。

    現在凝聚台這個情況,肯定不能再慢慢等自己招人的了,既然這樣,一些不算是太重要的綜藝節目或許的確可以交給外麵的製作公司來製作了。

    陸河沉吟了片刻,不算很重要的綜藝節目交給外界的製作公司,一些相對來說利益巨大的綜藝節目則選擇自製,陸河覺得這種方式對於電視台的發展似乎百利而無一害,不僅不用擔心所有節目都由電視台自製會讓節目部缺乏競爭機製,而且也不會讓電視台編播人員隊伍繁雜臃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