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字數:39552   加入書籤

A+A-




    第十四集

    第1場日,內(人物:董卓,王允,呂布,徐榮,黃琬,士孫瑞,其他官員若幹,少年獻帝)

    場景:議政大殿內,殿內

    道具:手板若幹

    序幕:1鏡:鏡頭拍攝大臣上朝的鏡頭,官員一一持手板上前上奏的鏡頭。

    場白:繼董卓任相國後,各地諸侯蠢蠢欲動,外有匈奴,烏桓,鮮卑等國掠奪,邊境百姓苦不堪言,董卓自知危機四伏,便開始著手暗自屯兵一事。

    2鏡:殿內,董卓和呂布坐在殿內上座,呂布坐在一旁。這時王允和徐榮士孫瑞黃琬走進殿內。下跪拱手。

    王徐黃士四人:(行禮道)拜見太師。

    董卓:別行禮了,坐吧。

    四人坐上兩旁桌前。

    董卓:召你幾人前來,是想聽聽你們對今日早朝上對各郡郡守上報的事有什麽看法。王司徒,你先說說。

    王允:(低頭,抬頭道)太師,各郡郡守和周邊鄰國入境掠奪無非就是看清了一件事,才敢如此胡作非為。

    呂布:(扭身拱手道)義父,王司徒所言極是,那些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獗,就是蔑視我們手中沒有與天下群雄抗爭的強大兵力。

    董卓:(自言道)強大的兵力?是啊,我們手中除了涼州軍,確實沒有能與天下群雄抗爭的實力。若是有一天那些人結盟進軍皇城,那我等就猝不及防了。那你們有什麽好的意見能增強兵力呢?

    黃琬:太師要想擁有更強大的兵力,當然就要招兵買馬,屯集雄厚的兵力方能阻擋外界的進軍。

    董卓:屯兵可不是一件小事。

    王允:太師盡管放心,屯兵對於太師而言,那就是一件小事。太師難道忘記鎮守河東郡的衛氏一族了嗎?衛準衛將軍之前不是還助您討伐張讓來著嗎?您若要屯集兵力,選擇河東為據地是再好不過了,衛準就是現成的將軍啊。

    董卓:(嘴角上揚,笑著道)好主意。你們這就去準備,本太師要親自前往河東與衛準商議屯兵之事。

    五人:(拱手道)諾。

    董卓嘴角上揚一笑。

    第2場日,外(人物:文姬,毓卿,穆賢,穆蝶,穆愁)

    場景:依山傍水的湖邊

    道具:大船

    1鏡:穆蝶陪著文姬在湖邊走著,文姬邊走著,邊望著湖中水。

    文姬停下腳步,仰頭微笑著:心裏默念道:這裏真美,如果現在有琴,有毓卿,有衛大哥,有王大哥,小近,長瑛一起就完美了。但是衛大哥卻永遠都回不來了。

    穆蝶:(走過來對文姬說)姑姑是否有何心事?

    文姬:(看著穆蝶回眸一笑,道)這也算不上什麽心事,有些逝去了的東西再也無法回來,懷念而已。

    穆蝶:(麵向湖中央,繼續問道)曾聽少主說姑姑是一位大才女,精通詩詞歌賦,琴藝書法更是無所不通,姑姑是否真是這樣一般奇女子?

    文姬:(笑了笑,道)哪有這般神奇?毓卿比較能誇大其詞而已。

    穆蝶:(低頭說道)顯然在少主心裏,隻有姑姑才是最完美的。

    文姬:(看著穆蝶的表情,尷尬的說道)穆蝶,你,你是不是對毓卿有,有不一樣的感情?

    穆蝶:(抬頭緊張的看著文姬,立馬低頭慌張的回答道)姑姑,穆蝶不敢。穆蝶對少主隻有忠心。

    文姬:(焦急的拉著穆蝶的手,道)穆蝶,你別緊張,我不是在質問你,更不是責怪你。

    穆蝶:(憂愁問道)那姑姑為何這樣問?

    文姬:我。。。(心裏台詞:毓卿至今還沒有恢複女兒身,或許她還有自己的打算,現在也不方便對穆蝶說出真相)穆蝶,你是一個好女孩,但是你千萬不要將感情投入到毓卿身上知道嗎?

    穆蝶:(傷心的流著淚)我知道,我隻是少主的侍女,我不會對少主存有非分之想的。

    文姬:(焦急解釋道)我,我不是這個意思。現在我還不能告訴你原因,但是以後你會明白的。穆蝶,人無貴賤之分,人的情感更沒有身份之分,我,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跟你說你才能明白,但是你現在別傷心了好嗎?

    穆蝶:(抹去眼淚點點頭笑了笑回答道)我沒事,多謝姑姑關心。

    文姬無奈的看著穆蝶,心裏默念道:世間情感真是多變遷,如果有一天穆蝶知道毓卿是女兒身,她該有多傷心啊。

    此時毓卿和穆賢穆愁走過來,穆賢抱著七弦琴。

    毓卿:(笑著走到文姬身旁,道)琰兒,今天一大早我就和穆賢哥穆愁去鎮上給你買了一把七弦琴,估計你都很久沒有彈過了吧?

    穆賢:(抱著琴,道)可不是,幽州可沒有幾個妹妹這樣的文人雅士還能撫琴,都快找遍整個幽州城了才買到這把琴。

    文姬:(開心的走到琴邊撫摸著)我才在想要是能有一把琴該多好,沒想到馬上就有琴了。

    穆愁:那少主可真是姑姑肚裏的蛔蟲了,鎮上好多好玩好吃,什麽都沒給姑姑帶,少主啊,就覺得姑姑需要這把琴。

    文姬:(笑著對毓卿說)謝謝你,毓卿。

    毓卿:(微笑著)琰兒,我們去試試這把琴吧,大夥可都等著鑒賞你的琴藝呢。

    穆賢:我們去湖中央坐在船上麵一邊遊湖一邊聽著文姬妹妹的琴聲豈不是別有一番滋味?

    毓卿:(笑著)好主意。走,就去船上麵。

    穆賢抱著琴,縱身一躍飛到船上。

    穆蝶穆愁對視一下,走到亭邊,兩人也飛到船上。

    文姬站在亭邊,嚇呆了。毓卿走到文姬身邊

    文姬:(指著船上說道)你們,你們都是這樣上到船上去的嗎?我不會輕功怎麽辦?

    毓卿:(微微一笑走到文姬身邊說道)我當然知道你不會輕功,有我在,我會帶你過去。

    說完,毓卿摟著文姬的腰,飛到船上。

    2鏡:大船上,穆賢已架好琴,穆蝶扶著文姬走過到琴座邊。

    文姬坐在琴座前。撫摸著琴弦,一絲絲憂愁寫滿臉色。

    毓卿:(走到文姬麵前,道)琰兒,你怎麽了?

    文姬:(微笑抬頭回答道)我沒事。

    毓卿:(微笑著說)那你準備好彈奏哪首曲子了嗎?

    文姬:(點點頭)現在的意境,讓我想到了戰國的大詞作家宋玉寫的《九辯》,我曾一人苦悶之時,翻閱《九辯》音律之書,腦海裏浮現出異於《九辯》原來的曲風,今日我就彈給你聽。

    毓卿微笑著點頭,退後到船邊,四人看著文姬。

    文姬開始撫琴。

    (畫麵配上歌曲“悲秋”)

    大地蕭瑟草木凋零

    燕兒翩翩飛翔已歸去

    天宇高秋積薄水情

    寒蟬寂寥不鳴一聲響(文姬回憶毓卿離開的畫麵,畫麵閃回)

    繁華落盡繁花滿地

    滿滿惆悵無處訴淒涼(文姬回憶仲道離開的畫麵,畫麵閃回)

    白日昭昭聽西堂蟋蟀鳴聲傳透

    長夜悠悠徘徊不止獨自徙倚(毓卿流淚,回憶師傅帶走自己離開蔡府的畫麵,畫麵閃回)

    百般憂愁為何縈繞不休?(毓卿回憶起趙氏被屠殺的畫麵,畫麵閃回)

    漫步由夜而晝仰望浮雲在天歎聲長長

    人生聚散兩茫茫前程往事淚兩行

    往日之景如夢一場(毓卿回憶與文姬相認的畫麵,畫麵閃回)

    霜露霰雪已散

    晝日夜月照耀天地

    何來惆悵無處訴淒涼?

    不自思量悄然獨自歎寒秋。

    文姬唱完後,自己已是淚流滿麵,毓卿也是眼淚縱橫滿臉。

    穆賢:(走過來)話說言由心聲,文姬妹妹的九辯或許大多是言述自身的情感吧。不得不說妹妹彈奏的音律真是蕩氣回腸,令人心生哀憫,這音律也讓人百聽不厭。可見你的才學真不是吹噓呀。

    文姬:(微笑著道)穆大哥過獎了。

    穆愁:(摸著眼淚)是真的,文姬姑姑,穆愁也覺得好感動。你看少主都哭了。

    文姬:(走向毓卿,道)毓卿,你是不是想起自己的父母了?

    毓卿:(抹去眼淚笑著回答道)恩,聽完你琴聲後讓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穆賢:(走到毓卿跟前)毓卿,不管過去多麽惆悵,你的未來一定會很美好的。

    毓卿憂鬱的抬頭看著穆賢,二人對視著。

    文姬微笑著看著毓卿和穆賢。

    第3場日,外(人物:衛準,手下大將4名,士兵若幹名,董卓,呂布,王允,黃琬,士孫瑞,徐榮,隨從若幹)

    場景:營地,帳內

    道具:方天畫戟,佩劍其他兵器若幹,馬匹若幹

    1鏡:軍營門口,士兵守衛著。

    衛準和幾名手下大將站在門口迎接。

    董卓的馬車和呂布等隨行的人跟隨在兩側和身後。

    董卓的隊伍靠近大營門口,隊伍停下,呂布等人下馬,呂布走近馬車旁攙扶董卓走下馬車。

    衛準和手下大將:(拱手道)拜見相國大人。

    董卓:(笑著道)哈哈,衛將軍,好久不見了。

    衛準:(微笑道)是啊,好久不見了。(心有餘悸的瞟了一眼董卓)

    董卓:衛將軍是否在為上回本太師的下屬進你軍營羞辱你營內士兵的事耿耿於懷啊?你放心,本太師早已經將那個人給處決了。

    衛準:(淡然說道)相國大人多慮了,衛準並無將此事放在心上,不過那個士兵為了這樣一件小事就喪命了,也真是命薄啊。

    董卓正疑惑的看著衛準。

    衛準:(急忙打斷道)啊,相國大人,有事我們進軍營談吧。

    董卓點頭,一行人走近軍營。

    2鏡:營帳內,守衛手持兵器站在兩側。

    董卓和衛準坐在上方的兩個座位。

    呂布手持方天畫戟坐在董卓旁邊。

    王允士孫瑞黃琬和徐榮坐在四名大將對麵。

    董卓:(對衛準說道)衛將軍,本太師今日前來,是為與你協商在你河東屯集兵力一事,不知衛將軍你意下如何?

    衛準:在河東屯兵?

    王允:衛將軍您沒有聽錯,現在各方諸侯都覬覦大漢的江山,太師重權在手,若不屯集與各地諸侯相當的兵力,他日便會任人魚肉了。

    衛準:(嘴角上揚笑著道)為何屯兵之事太師和司徒大人隻想到了我河東衛氏呢?

    董卓:那當然看中了衛將軍你一心為大漢的忠心了。

    衛準:是嗎?那太師屯兵就是為大漢河山了嗎?難道太師不是為了自己嗎?

    董卓:(憋著怒氣,道)衛將軍這話是何意?難道衛將軍覺得本太師是為自己在屯兵嗎?

    衛準笑了笑。

    呂布:(上前用方天畫戟指著衛準,道)衛準,你別不識好歹,更不要汙蔑太師對大漢的忠心,今日你爽快答應我們便相安無事。

    其他士兵守衛和四名大將見呂布拿兵器指著衛準,忙站起拔出武器。

    衛準:(瞟著呂布,淡然道)我若不答應呢?

    呂布:你若不答應,那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祭日。

    衛準:(氣憤的拔起桌上的長劍,站起指著呂布,道)都說董卓就是個殺人如麻的屠夫,我衛氏世代忠心為漢,我又豈能助紂為虐呢!我衛準絕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朝堂又出來一個張讓,甚至比張讓更加可怕的掌權者。今日就是死在大營內,我也絕不會將河東奉上與你等惡賊。

    呂布:(氣憤道)找死。

    說完,呂布舉起畫戟砍向衛準,衛準和手下四名大將及守衛士兵開始和呂布徐榮士孫瑞黃琬打鬥。

    王允立即站起跑到上方站在董卓一旁,二人站在原地觀戰。雙方陷入混戰,這時外頭進來更多的士兵對付徐榮等人。營帳內的桌子被打得七飛八散。

    許久後,衛準手下大將被徐榮士孫瑞砍殺兩名。

    呂布單挑衛準,僵持一番後,衛準不敵呂布,被呂布用畫戟狠狠的打在胸前,吐血摔落在地。

    落地後,仍舊不停的吐血,輕舉起手指青,筋爆出指著呂布道“你”。。。

    衛準斷氣身亡。

    手下大將甲乙:(看著倒地的衛準大喊道)將軍。

    呂布:(對混戰中的士兵大喊道)都住手。你們的衛將軍已經被我呂布所殺,你們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士兵們和手下大將甲乙都對視著。

    手下大將甲:(衝呂布說道)就算是死我們也不會效忠向董卓這般屠夫的。

    說完,手下大將甲舉起手中的劍砍向呂布。

    呂布隨手揮起畫戟,將大將甲刺於畫戟上舉起,大將甲也吐血身亡。呂布將畫戟拔出,大將甲摔落在地。所有士兵和大將乙看著目瞪口呆。

    呂布:還有誰不怕死?站出來。

    士兵們紛紛放下武器下跪。大將乙也驚恐的跪著。

    董卓:(大笑著走下,道)哈哈哈,(看著呂布,道)做得好。(對士兵們說道)隻要你們以後效忠於本太師,你們就能活下去。否則,(指著衛準的屍首,道)這就是你們的下場。

    所有士兵:我等永遠忠於太師。

    董卓:哈哈哈。好。(對呂布和徐榮說道)衛準生前叛變,不願帶領自己的屬下替大漢效力,罪無可恕。河東軍營內,不願歸順我董卓的人,統統就地正法。另外,你二人帶兵立即去衛府,衛氏一族,均處以死刑。

    呂布徐榮:(拱手道)諾。(轉身離開)

    董卓站在原地大笑著。

    第4場日,內至外(人物:禁軍若幹,呂布,徐榮,衛夫人,丫鬟家奴多名,衛府其他族人多名)

    場景:衛準府邸

    道具:佩刀佩劍若幹,方天畫戟

    1鏡:隻見幾百步兵手持兵器開始駐進衛府大門口。呂布(手持方天畫戟)徐榮駕馬來到衛府門前停下。衛府大門緊閉。

    徐榮:太師有令,衛準生前叛變,衛氏一族均處以死刑,把門撞開,裏麵所有的人,殺無赦。

    呂布一臉的無奈,看了看徐榮。

    所有士兵:(低頭道)諾。

    士兵開始跑向門口。使勁的撞擊著大門

    2鏡:衛府屋內大廳,衛夫人淡然的坐在正廳,丫鬟家奴站在兩旁戰戰兢兢的哆嗦著。其他族人也戰戰兢兢的站在衛夫人前方。

    衛夫人:(含淚感慨道)果然我兒一死,家族就蒙難了。天要亡我衛氏啊。

    這時撞門聲開始響起,丫鬟家奴和其他族人一驚,立即回頭看了看大門口。

    族人甲:(焦慌說道)董卓的爪牙已經到大門口了,我不要在這等死,我要逃命去了。

    其他幾個族人:我不願做衛氏的冤魂,我也要逃命。(我也是,我也是)

    衛夫人:(低聲道)來不及了。

    族人們開始往屋外逃著。

    3鏡:族人們剛一走出大廳,禁軍就將大門撞開。舉著刀劍瘋狂的往內湧入。

    族人們嚇得目瞪口呆,禁軍開始瘋狂的砍殺著屋內和屋外的族人。

    衛夫人站起身,看著眼前的殺戮。閉著眼睛,淚留下。心裏默念道:從來沒有永盛不衰的朝廷,更沒有永久興旺的家族。我衛氏,算是走到盡頭了。衛氏的列祖列宗們,兒媳不孝,讓家族就此沒落了。

    衛夫人閉著眼睛,眼前一片殺戮。一個士兵舉起長劍朝衛夫人砍來。(落黑幕)

    第5場日,內(人物:蔡邕,王粲,周近,阮瑀)

    場景:蔡府書房

    道具:陳設照舊

    1鏡:蔡邕書房,蔡邕麵無表情的坐在琴座前撫琴,琴聲哀傷。

    此時王粲,周近,阮瑀三人走進來。

    三人行禮:參見尚書大人(參見義父)。

    蔡邕:(忙站起來,道)快起來吧。來,你們過來坐。

    四人坐在茶座上。蔡邕倒上四杯茶。

    阮瑀:(接過茶杯,道)多謝老師。不知老師今日叫我們三人前來是有何事呢?

    蔡邕:今日叫你們來,(笑了笑)算是我蔡邕對我最器重的人說自己的遺言吧。

    周近:義父好好的怎說如此晦氣之話呢?

    蔡邕:(無奈繼續道)好了,小近,義父就是隨口一說。

    王粲:大人請說,我等洗耳恭聽。

    蔡邕:(抿了口茶,放下茶杯)仲宣,元瑜,你二人才德兼備,內心沉穩,將來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小近你年紀尚幼,武學和對屯田之事的造詣也很深,你們將來都會是挑起後世忠良的賢臣之名。今日召集你等前來,我隻是想告誡你們,一定要擇明主盡其忠,否則就會與我一般下場。

    王粲:(好奇問道)大人何出此言?

    周近:對啊,義父現在在朝中乃是人人羨慕,三日連升三級,何等尊貴?

    蔡邕:(苦笑著)尊貴?我怎覺得自己就要與世長辭了?

    阮瑀:老師,您到底是想和我們說什麽?您怎會說自己與世長辭呢?

    蔡邕:先別說我,我問你們,仲宣,你可會躋身朝中,讓你的嶽父助你在未來坐上大司農之位?

    王粲:(點點頭)嶽父大人也許想過這麽做,但他和您的想法一樣,擔憂大漢會亡國,又害怕我躋身朝中。所以,仲宣還是聽信蔡大人之言,不想躋身在這亂世的朝堂上。

    蔡邕:(問阮瑀)你呢?

    阮瑀:學生現在隻想學好老師所授的知識。

    蔡邕:(深呼吸著,繼續道)你們或許覺得,我蔡邕三日曆三台,榮耀之至,實則你們不明白,這榮耀的背後總是讓人那麽不踏實。現在的漢室,獻帝年幼,不成氣候,在董卓眼裏,他就是個傀儡。而董卓,自掌政權以來,所作所為早已民怨四起。先前與他一起討伐十常侍的袁紹,袁術,和曹操都已離他而去。董卓殺戮成性,遲早會惹來身邊之人的叛變。所以,漢室遲早會敗在他手。

    周近:義父是想告訴我們,效忠於大漢就是效忠於國賊董卓?

    蔡邕:(抿了口茶,點點頭)對,你們若身投朝廷,不會有好下場。

    阮瑀:那老師怎可還躋身在裏頭?既然袁紹與曹操都全身而退,老師何不也選擇全身而退?

    蔡邕:(搖搖手)我退無可退啊。先前被流放朔方是大將軍何進頒布特赦令召我回京,這其中也有董卓的成全,現在他又讓我三日曆三台,出任巴郡太守,於私,這份算是一份恩情,我怎可忘恩負義?於公,我若拒絕他,他肯定會被遷怒,甚至會殺我妻兒。

    王粲:(焦急的咬著牙)我明白大人的苦衷了。這個董卓真是太可恨了(捶著桌子)。

    蔡邕:生死聽天由命吧。仲宣,元瑜,小近,當今世上,唯有他曹孟德才是最具雄心大略之人,也隻有他曹孟德,或許才能平定這可悲的亂世。若有機會,你們跟隨曹孟德,效忠於他吧。我相信最終這天下會被此人而定。孟德是個愛才惜才之人,你們必定能受到重用的。

    三人點頭。

    王粲:此人我和小近倒是見過,他酷愛詩詞歌賦,見到我等寫的字和詞都讚賞不已,文姬也曾說過他不一般。我相信蔡大人和文姬妹妹說的都是真的。

    阮瑀:(拱手)多謝老師指點。我等必定牢記老師所說。

    蔡邕:(對王粲說)仲宣,你和阮瑀是我最看好的學子,阮瑀既已是我的學生,而我卻從未教授你什麽,今日,我便將我書閣所收藏千餘冊最珍貴之書都贈與你。

    王粲:(大驚,忙說的)不不不,那些都是蔡大人您畢生的收藏跟心血,仲宣受之有愧啊。

    蔡邕:仲宣,那些書籍對於讀書之人而言都是無價之寶,奈何我兒文姬隻是一介女流,自不可交予她。你是最合適不過的受贈者了,你就當我不忍心看著這些書籍被毀替我保管吧!

    王粲:大人如此信任,仲宣便不再推遲了。那就多謝大人了。

    蔡邕笑了笑。

    第6場日,內(人物:長瑛,丫鬟,董祀,王粲,阮瑀,周近)

    場景:屋內,竇府後院長廊

    道具:陳設照舊

    1鏡:屋內,長瑛正在梳妝著自己的頭發,丫鬟走進。

    丫鬟:(墩身道)三小姐,有一年輕的男子,他說是您兒時的好友,家丁已經帶他入府了。

    長瑛:(站起疑惑道)我兒時的好友?

    丫鬟:(點頭道)恩。

    長瑛:他現在在哪?

    丫鬟:後院。

    長瑛:我知道了。

    長瑛往外走著。

    2鏡:長瑛走到後院長廊。前方一男子站在亭內,背向長瑛。

    長瑛邊走著疑惑著看著董祀的背影,董祀回頭微笑著。(董祀人身和麵部特寫,鏡頭右方顯示:“董祀,字承鈺”)

    長瑛:(疑惑的問道)你是?

    董祀:(笑了笑,走向長瑛,道)你是竇長瑛,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回來了知道來找你,你卻不認識我了?我真是太傷心了。

    長瑛:(恍然開心說道)你是董祀?

    董祀:你終於想起我來了。

    長瑛:(開心的笑著拍著董祀的肩)董祀,你這個混蛋終於舍得回來了。

    董祀:(摸了摸肩膀,笑了笑道)對啊。沒辦法,男子漢總要保家衛國,鎮守邊土了。

    長瑛:(看著董祀)這麽多年你在軍營應該過得還不錯吧?瞧你現在這骨骼和小時候那個病怏怏的樣子已經判若兩人了。

    董祀:(邊往前走著)是啊,軍營條件艱苦,每天都要操練,當然會有所變化。你以為我是去軍營是去玩呢。不過還好,我在軍營內做的還不是出生入死的活。

    長瑛:(邊向前走著,道)那你還要回去嗎?

    董祀:不用了,我在那裏已經呆了這麽多年了,可以回京述職了。而且我的父親已戰死,朝中派下大臣撫恤,念及我年紀尚輕,還準許我回太學堂就學呢。隻是我沒有想到,等我回來,長瑛你已經成親了。看來我是沒機會咯。

    長瑛:(笑了笑)你少來,年齡比我還小,姐姐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

    董祀:比你小怎麽了?我就喜歡年齡比我大的女子。

    長瑛笑了笑。

    3鏡:二人走在後院繼續往前走著,這時王粲和周近,阮瑀走過來到長瑛麵前。長瑛凶狠的看了一眼王粲,隨即麵帶微笑的看著阮瑀。

    阮瑀:(笑著對長瑛說道)長瑛妹妹,好久不見了

    長瑛:(笑著,輕低頭)阮大哥。

    周近:(笑著)長瑛姐姐。(長瑛笑著)

    王粲:(望了一眼董祀)這位是?

    董祀:(微笑著,道)啊,我來自我介紹下,(作揖)在下董祀,字承鈺,長瑛兒時的玩伴,後因家父調離就離開了陳留,如今又回來了,就來侯府看看長瑛了。

    王粲:(微笑著拱手道)在下王粲,字仲宣,是長瑛的夫君,你既是長瑛的發小,那以後我們就是朋友了。

    董祀:啊,原來你就是長瑛的夫君啊,失敬失敬,我以後就叫你仲宣好了。

    王粲:(微笑道)好。

    周近:(打量著董祀,道)這身板,一定是個武將了。在下周近,年齡看著你也不比我大,我就叫你承鈺了。不知可否與你過上幾招啊?

    董祀:(笑著道)好,來吧!

    長瑛:(走上前)來什麽來,你們兩個倒是臭味相投了,第一回見麵就切磋武藝了?

    周近:(不自在的看了看長瑛,道)承鈺,我看我們還是算了,下回去外麵再比。長瑛姐姐不高興了我們就什麽都不能做了,她是我姑奶奶。

    董祀:(走近到周近麵前小聲說道)她啊,也是我的姑奶奶。

    長瑛:你們兩個混蛋說我什麽壞話了?看我不收拾你們(追著兩個人打)

    董祀和周近不斷的逃命。王粲和阮瑀對視著無奈笑了笑。

    第7場日,內(人物:竇湛,魏孑,王粲,周近,阮瑀,董祀)

    場景:竇府前院

    道具:佩劍,陳設道具

    竇湛和魏孑經過大院內,王粲和周近阮瑀董祀四人從另一方走近。

    王粲:(忙喊道)嶽父大人。

    竇湛:(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對魏孑說道)你先去本候書房等吧。

    魏孑:(側頭看了一眼王粲四人,拱手道)是。(離開)

    周近阮瑀董祀:(拱手道)參見侯爺。

    竇湛:不必多禮。(打量著董祀,道)你是承鈺吧?

    董祀:(拱手道)承鈺真是有幸,世伯還記得我。

    竇湛:我當然知道你,因為你父親戰死,朝中撥放撫恤金我見到他的名字了,所以知道這批遣送回鄉的遺孤中必定有你。

    董祀微笑著點頭。

    王粲:嶽父大人,您有客人來了嗎?

    竇湛:啊,不是,那些不重要的事你別問了。仲宣,你們可知道,仲道衛氏一族,已被抄家。

    王粲:(驚愕道)河東衛氏?抄家?

    周近:(和阮瑀王粲驚慌對視著,道)那,難道衛將軍和衛夫人都死了嗎?

    竇湛:(點頭,繼續道)是啊。

    阮瑀:這是誰幹的?

    竇湛:又是一個將軍世家淪陷,滿門被滅口,除了當世最權傾朝野的人,還能有誰呢?

    王粲:(難受念道)是董卓。一個誅滅張讓,卻比張讓更加凶殘的屠夫。

    竇湛:不錯,就是這個殺人如麻的屠夫。

    周近:(感歎道)太可怕了,衛大哥一家就這麽不複存在了。

    竇湛:(看了看四人,道)所以,你們每個人都要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一定不能被別人掌控了你們的生死。(瞅了瞅四人,轉身離開)

    周近王粲阮瑀三人站在原地驚恐不安,董祀則一臉茫然。

    董祀:(好奇問道)你們說的被抄家的人是誰啊?

    周近:(對董祀說道)你別問了,問了你也不知道。

    董祀:哦。那我不問了。

    四人離開。

    第8場日,內(人物:竇湛,魏孑)

    場景:竇府書房內

    道具:陳設道具,佩劍

    魏孑盤腿坐在書房內,竇湛走近,魏孑忙起身彎腰迎接,竇湛坐下,魏孑又坐在竇湛對麵。

    竇湛:(看著魏孑,道)交代你的事辦得如何了?

    魏孑:(低頭道)屬下來見主上,就是來向你稟報此事的。這些時日,屬下不斷奔走,已成立強大的死士營。密室一帶就有三千人了。主上若是想繼續拓展,屬下隨後會再招攬更多的死士的。

    竇湛:(笑著道)辦事效率還是很快啊。做得好,接下來你就抓緊時間訓練他們,讓他們個個都能成為真正的死士,本候需要的就是一個強大不會輕易被人摧毀的死士營。

    魏孑:(拱手道)屬下定當竭盡全力,加強訓練,請主上放下。

    竇湛點頭微笑著。

    第9場日,外(人物:文姬,毓卿,穆蝶,穆愁,穆賢,袁清璃)

    場景:穆家莊屋前一角

    道具:佩劍,大樹

    文姬站在屋外一棵大樹下發著呆,憂心著看著遠處。此時毓卿和穆蝶穆愁走近到文姬身後。

    毓卿:(將身上披風卸下從後給文姬披上,邊說道)琰兒,外頭風這麽大你怎麽一個人在這裏。

    文姬:(回頭看著毓卿,微笑著,道)毓卿,你回來了。我就是一個人在屋裏呆著有些沉悶,所以出來吹吹風。

    毓卿:對不起,這些日子有些重要的事,所以離開了莊裏,以後我每天都會陪著你的。

    文姬:(搖搖頭,道)沒關係,毓卿。(邊扭身望向前方邊說道)我就是想念父親和母親了,我想回陳留看看他們了。

    毓卿:好啊,我明天就陪你一起回去。我也是時候回去見義父和義母了。

    穆蝶:(走過來說道)不可以,少主,萬一讓董卓知道他會派人來殺你的。

    穆愁:(走過來)是啊,少主,那裏太危險了,您還是別回去了。

    毓卿:(對穆蝶穆愁說)不行,我一定要回去,總不可能因為他董卓我永遠都不回去認我的義父和義母了吧?而且琰兒一個人回去我也不放心。

    文姬:(著急的對毓卿說道)毓卿,既然你不能回去就別回去了吧,我也害怕萬一你有什麽三長兩短,我豈會心安呢?

    穆賢走近。

    文姬毓卿:穆大哥(穆賢哥)。

    穆愁穆蝶彎腰行禮。

    穆賢:(走近毓卿身旁,愁眉說道)她們說的對,毓卿,你不能回去,董卓疑心病那麽重,他不會放過你的。

    毓卿:穆賢哥,你們都別說了,我是一定要回去的。

    穆賢:(走到毓卿身旁,皺眉說道)毓卿,我能單獨和你聊聊嗎?

    穆蝶穆愁和文姬對視了一下,三人走開。

    穆賢:(皺眉拉著毓卿的手臂,道)毓卿,為什麽你每次在這個事上麵總是那麽不冷靜不理智呢?難道你不知道你回去會有危險嗎?

    毓卿:(反駁道)穆賢哥,我很冷靜,(轉身背向穆賢,)我不會讓董卓發現我的。

    穆賢:(走上前繼續說道)毓卿,為什麽你從來不為我考慮考慮呢?

    毓卿:(疑惑的望著穆賢說道)你?你說什麽?我。。。

    穆賢:(焦急道)什麽什麽?你要氣死我嗎?(膽怯著,深呼吸鼓起勇氣說道)我,我喜歡毓卿你,自從你來到穆家莊,我們兩天天在一起練功習武,我看著你因為背負著家族使命而比常人努力百倍的付出,你的那種堅韌,你的種種一切,我,我就想著這一輩子我都要保護你,陪著你。

    毓卿看著穆賢的眼睛,不知該說什麽,(心裏台詞:原來琰兒說的是真的)。

    穆賢:(繼續道)現在你大仇得報,我想你恢複女兒身,與我成親,共同扶持穆家莊。

    毓卿:(尷尬的轉身,道)穆賢哥,我,我還沒有任何思想準備。

    穆賢:我知道這讓你有些為難,我不要立馬答應我,但是我隻想你能好好為自己考慮下,不要去冒這個險,好嗎?

    毓卿:(回頭對穆賢說)不管怎樣,我一定要和琰兒回去。穆賢哥,或許你無法體會,從小離開家那種盼望回歸的心情,我本是背井離鄉才來到穆家莊,我更無法割舍蔡家二老的親恩,所以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回去。

    穆賢:(歎氣著,道)看來你是下定決心要走了?也無論我怎麽勸你,你也始終會這麽做。

    毓卿點點頭。

    穆賢:罷了。(歎氣道)好吧,你帶上穆蝶穆愁,同樣,我會在陳留郡圉安排人手暗中保護你,到時若你真有什麽事隻需要放出煙塚信號就會有人出來救你。還要答應我,不許受傷,一定不許受傷。

    毓卿:(流著淚笑著道)我答應你。謝謝你穆賢哥。

    穆賢:(微笑著)除了讓你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對你好了。

    毓卿哭笑著。這時袁清璃又和穆蝶穆愁文姬走來。穆賢毓卿二人看著四人走近

    袁清璃:(拱手道)莊主,少主,屬下有事稟報。

    穆賢:你說。

    袁清璃:(看了一眼文姬,拱手道)是。少主,河東衛氏衛準府上是文姬姑姑先前的夫家吧?

    毓卿:是啊,怎麽了?

    袁清璃:衛氏一族,均已被董卓下令抄家賜死刑,衛將軍死在了軍營,衛夫人在府上被殺害。

    文姬和毓卿聽得目瞪口呆。

    文姬:(眼含淚水,焦急問道)衛家何以會被抄家?

    袁清璃:據悉,董卓忌各地諸侯和周邊鄰國的勢力,下令屯兵河東,衛將軍在軍營接待董卓呂布一行人後,知道他們的來意,便拒絕董卓的要求,此後雙方陷入混戰,衛將軍不敵呂布,死在了方天畫戟下。

    文姬聽完緊閉雙眼抽泣不已,嘴裏念道:“衛大哥,爹和娘也已經。。。”。

    大家都望著文姬一臉愁容,毓卿忙走到文姬的身旁,攬著文姬的肩。

    文姬:(靠在毓卿的肩上哭泣道)為什麽他們要如此濫殺無辜呢!

    毓卿:(攬著文姬肩痛心說道)這就是軍閥統治的朝堂,這就是亂世!好在琰兒你已不在衛家了。。。

    文姬靠在毓卿的肩上繼續抽哭泣著。

    穆賢:(思索走近,道)毓卿,董卓既然在忙於囤積兵力,或許你這次去陳留也不會被他盯上了,對於你而言,這也不算壞消息了。

    毓卿:但願吧!(看了看肩旁的文姬)穆賢哥,我想帶著琰兒早些上路。

    穆賢:好,我這就讓人備馬。(對袁清璃說道)清璃,我們走。

    袁清璃:(拱手道)是。(朝毓卿拱手道)告辭。

    毓卿低頭以示回應。穆賢和袁清璃離開。

    第10場日,外(人物:文姬,毓卿,穆蝶,穆愁)

    場景:郊外地

    道具:馬三匹,佩劍,彎刀,包袱

    1鏡:次日,毓卿文姬四人駕馬回陳留。

    穆蝶穆愁各騎一匹馬走兩旁,毓卿帶著文姬坐在身後,走在中間。

    在郊外地奔騰而過。(鏡頭多個角度拍攝)

    2鏡:四人駕馬緩緩行駛著。

    穆蝶和穆愁又走在了毓卿的馬後頭兩三米遠。文姬坐在毓卿身後,文姬低著頭鬱鬱寡歡。

    毓卿:(半回頭對身後的文姬說道)琰兒,這一路你的話都變少了,還在想衛家的事嗎?

    文姬:(低沉微笑著道)想,也已無濟於事了。可他們畢竟又是衛大哥的父親和母親,聽到這樣的消息,心中難免會傷感。

    毓卿:我理解。琰兒,不管衛將軍一家是存在還是已覆滅,那都是你的過去了。現在我們要回陳留,回到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家中,回到我們最親的人的身邊去。

    文姬:(微笑著)恩。(深呼吸著望了望周邊,道)沿途風景真美。

    穆愁微笑著看著文姬和毓卿,穆蝶微笑著看過文姬和毓卿後將頭側在一邊,失落著。文姬不經意間回頭看到穆蝶失落的臉龐。

    毓卿:(微笑著側頭對文姬說道)琰兒有心情看風景就好。

    文姬:(猶豫著扭過頭,答道)毓卿是覺得衛大哥的死會給我造成不可磨滅的傷痛嗎?

    毓卿:恩。

    文姬:我原本也如此以為,我都不知道自己過著過著就這麽度過了那些傷痛,雖然有的時候一想到衛大哥還是會泣不成聲,但是我知道,既然沒有隨他一起去,我就隻能往前走。不過我真的好感謝上天讓你在這個時候回來了。沒有毓卿你,或許我真的難以走下去。

    毓卿:(微笑道)原來我這麽重要啊?

    文姬:(回頭看了看毓卿)毓卿當然重要,你和衛大哥就是我生命裏的一部分。小時候你離開我,衛大哥填補了我的孤寂,現在衛大哥走了,你又回來給了我保護,你二人終究不能同時存在,也注定了我的生命不會完整。

    毓卿:(勒馬,回頭對文姬說道)琰兒,有些傷痛固然存在,逝去的可以緬懷,但琰兒絕不能沉淪。而且我相信,那麽好的你,老天一定會讓你遇到完整你的生命的人的。(又扭頭趕馬繼續走著)

    文姬:(點頭道)恩。我一直都告訴自己要堅強的活下去。其實你不知道,這些堅強,都是我在你身上學到的。

    毓卿:(問道)我?

    文姬:對啊,你趙氏早年間被滅門,然後小小的你就開始第一次漂泊來到了我的家,後來爹為了讓你得到更多的曆練,又讓你師傅帶走了你,經曆無數次的漂泊,再後來你師傅過世了,你又到了穆家莊,但是你依然那麽堅強那麽優秀。琰兒和你比起來,那真是遠遠不及了。

    毓卿:但是我與你不一樣啊,我隻是人身漂泊,琰兒卻痛失真愛,心裏應該是最痛的吧?

    文姬:無論是身還是心,在外的感受同樣是孤獨的。為了一些未達成的夢,和一些關心自己的人,堅強是我們唯一的路。

    毓卿:琰兒,你的境界真是達到極高了,。

    文姬笑著,兩人坐在馬背上繼續行走著。

    3鏡:後頭的穆蝶和穆愁也在聊著。穆蝶一直看看文姬和毓卿,然後又低頭。

    穆愁:(看了看前方,又看了看穆蝶,道)穆蝶,你累不累啊?

    穆蝶:(看著穆愁道)啊?

    穆愁:啊什麽?你一直這樣抬頭低頭的,你不累嗎?

    穆蝶:(勉強笑了笑)我,還好啊。

    穆愁:(搖搖頭小聲說道)心裏難受就不要看嘛。真是的。

    穆蝶:(強辯道)我哪裏難受了?

    穆愁:你可能瞞得過少主,但是你瞞不過我的眼睛。你這樣看著少主和文姬姑姑心裏一定是又痛又癢,不想看到卻又不能裝作看不到。所以你這樣一直低頭抬頭的看著。

    穆蝶:(邊走著,答道)我沒有。

    穆愁:好,你繼續硬撐著,也繼續否認著。早勸你把你的感情收回來,你不聽我的遲早會嚐到惡果的。

    穆蝶聽了穆愁的話,熱淚盈眶,繼續前行著卻又將頭低下,淚奪眶而出。

    穆蝶心裏默念道:“傾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情如何能收得回呢?”穆蝶擦拭著眼淚。

    穆愁:(前行無意看了看穆蝶,頭前傾盯著穆蝶看著問道)穆蝶,你,你哭了?

    穆蝶:(忙微笑著,道)我,沒有。

    穆愁:還說沒有,我又沒瞎。穆蝶,你別這樣好嗎?我知道我說話有些直,可能觸及到你敏感的神經了,可我真的隻是怕你受傷害而已,對少主這種捕風捉影,摸不著頭腦的情,你得到的隻有傷害,這就是身份與地位的懸殊,你要理智一點你明白嗎?

    穆蝶:穆愁你別說了,我都知道。

    穆愁:(無奈的看著穆蝶,道)隻是覆水難收是吧?

    穆蝶不再說話,隻是側頭望了望遠方,繼續前行!

    第11場日,外至內(人物:劉豹,烏察蘇,萬騎長5萬騎長6,百姓若幹,店小二,文姬,毓卿,穆蝶,穆愁,騷擾文姬的三名男子)

    場景:大街至客棧內

    道具:馬七匹,佩劍彎刀

    1鏡:劉豹,烏察蘇和兩名隨從一身簡易的外族人著裝,騎著馬走在大街上,(拍攝劉豹和烏察蘇時鏡頭下方顯示“南匈奴左賢王劉豹”和“南匈奴左大都尉烏察蘇”。另外兩個顯示“萬騎長”)

    百姓來來往往,均將目光投向四人,邊用手指指著嘴裏邊念叨著:“匈奴人?”“外族人都入境了,難道要打戰了嗎?”。

    劉豹和烏察蘇一路也望著過往的百姓。

    劉豹:大都尉,這些漢人見我們怎麽都指指點點的?

    烏察蘇:(微笑著,道)我們這身外族打扮,能不吸引人注意嗎?

    劉豹:(看了看自己的衣服,道)看來我們得換一身行頭了。

    烏察蘇:(指著前方說道)左賢王,前麵有家客棧,我們先去投宿,填飽下肚子,再把這身行頭給換了。

    劉豹點點頭,“恩”。四人往前走著,到客棧門口。持刀劍下馬。走向客棧。

    2鏡:四人走近客棧,客棧內百姓占據多張桌子。店小二立馬出來笑著迎接。

    店小二:(又不情願的打量著四人,道)你們是匈奴人?

    烏察蘇:(微笑道)我們是商人,我們。。。

    店小二:(推著烏察蘇,道)你們出去,你們匈奴人在我大漢邊境肆意掠奪,殺害我邊境百姓,我們這裏不歡迎匈奴來的商人。

    劉豹:(忙解釋道)店家誤會了,我們不是匈奴人,隻是從邊境外來到河南這一帶的商人,曾途徑匈奴地界,才不得不換上了匈奴人的著裝。你放心,我們更不是會掠奪殺害百姓的人。

    店小二:(看著四人腰間的刀,道)那你們還帶著兵器入境了?

    劉豹:(微笑道)啊,這些都隻是用來防身的而已。你知道這外頭到處都是山賊匪盜,我們若不帶兵器,早已不能活著走到這裏了。

    店小二:說的也有道理,這口漢話說得也不像外族人。好吧,既然你們不是匈奴人就好辦了,四位進裏頭坐吧。

    劉豹看了看四周,在烏察蘇耳邊說了幾句話。

    烏察蘇:(聽完後拿出一吊五銖錢塞到店小二手中對店小二說道)店家,我家主人覺得這裏太吵了,你有沒有安靜一點的地方可以讓我們坐,而且今晚我們得住在這裏?

    店小二:(捧著錢幣看著笑著道)有有有,樓上有單獨的廂房,請跟我來。

    店小二引領四人走向樓梯。

    3鏡:五人上了樓道來到一個單獨的廂房內,劉豹跪坐在一方,烏察蘇跪坐在對麵,兩個萬騎長則搭著腳坐在烏察蘇的左右邊。四人放下手中的兵器

    烏察蘇:(抬頭對店家說道)店家,麻煩你給我們上幾個小菜,一壺酒。另外再給我們弄幾套漢服過來。

    店小二:好嘞,幾位請稍等。(離去)

    劉豹:(微笑道)真沒想到漢人竟會如此厭惡我們匈奴人。

    烏察蘇:不是厭惡,是懼怕。因為百姓們都手無縛雞之力,若真有外族人來侵犯,他們隻得任人宰割。(目光深邃,又傷感)

    劉豹:本王知道左大都尉一定是想到自己的過往了。

    烏察蘇朝劉豹勉強微笑著。

    萬騎長5:這中原雖然地大物博,但怎麽看著都沒有我們匈奴的大草地和大漠看著舒服。

    萬騎長6:我也這麽認為。這桌子這麽矮,(坐沒坐像的看著跪坐著的烏嚓蘇,繼續道)吃個飯都得跪著,多不舒服啊。

    烏嚓蘇:(笑了笑,道)二位萬騎長坐的挺舒暢的啊。人人都有自己習慣的坐姿,匈奴人是如此,中原人更是如此。

    兩個萬騎長對視輕搖頭。

    劉豹:此次來中原遊玩,一路見識到了大漢的秀麗河山,真是大飽眼福啊。

    烏察蘇:不過左賢王,您就這樣離開了左部來到中原,回去後單於一定會怪罪於屬下的。

    劉豹:(微笑道)怕什麽?有本王在,在匈奴不會有人拿你怎麽樣的。何況,我們來遊玩,指不定還能打探一些大漢的國情呢。

    烏察蘇微笑著,無奈的低頭。

    劉豹:所以,我們還是得去多轉動,不然就對他們的國情一無所知了。

    烏察蘇:您貴為左賢王,匈奴常年受大漢的壓製,又不斷有漢使臣出使匈奴,您這張麵孔放在這裏,總會遇到認識你的人的,所以左賢王還是不要去危險的地方轉動的好。那些打探國情的事就交給屬下們去辦便是。

    這時店小二端著幾套漢服和另一個人端著一托盤酒菜走進。

    店小二:(放下漢服,道)幾位,您要的衣服已經給您找來了,您的酒菜也送來了,請慢用。

    烏察蘇:(低頭道)有勞。

    店小二和另一人走出。

    兩個萬騎長忙站起拿著漢服在身上比試著。

    劉豹:(看了看眼前的漢服,道)我若喬裝成漢人還和以前一樣嗎?

    烏察蘇:不管一不一樣,這事屬下們能辦好您就盡少出去露麵,您隻需在這裏等我們的消息便是。

    劉豹:(看了看窗外,道)好,那本王就在這邊遊山玩水,四處走走。

    烏察蘇和萬騎長5.6站起身往內走著。

    4鏡:劉豹來到窗台前,看著眼前的大街,這時文姬毓卿和穆蝶穆愁四人剛下馬走在客棧外麵,左賢王透過窗台正好看到文姬。

    劉豹呆呆的看著文姬,心裏默念道:想不到中原竟有此等超凡脫俗傾城之容貌的姑娘。

    烏察蘇和兩個萬騎長換好漢人服裝邊來到劉豹麵前。

    萬騎長5:漢人穿的義父真是麻煩,勒著太難受了。

    萬騎長6:你就知足吧。

    烏察蘇:(站起,行禮道)左賢王,飯您就自己一人吃,屬下這就出去轉動轉動,順帶向百姓打探消息。這幾日您安心遊玩去吧。

    劉豹:(微笑著點頭,道)好。

    三人行禮退下。劉豹望著桌前擺放的漢服,走過去拿起往裏走著。

    5鏡:文姬毓卿四人走進客棧找了個位置坐下。

    文姬四人剛坐下,另一桌三個男人就猥瑣的看著文姬。然後走過來到文姬身邊。

    男人甲:幾位姑娘真是生的漂亮啊。來,跟幾位爺一起喝一杯吧。

    三個男人大笑著。

    文姬害怕著閃躲著。這時劉豹一襲漢人裝扮從樓梯下走來,看著眼前的一幕。

    男人乙拍著毓卿的肩膀說道:“這位公子真是好福氣啊,帶著三位美人行走江湖”。

    毓卿坐著狠狠的捏住男人的手腕,疼的男人直叫,將男人往後一推。

    毓卿:(站起道道)立馬給我滾。

    男人乙摔在了地上。周圍的人都嚇得跑掉了。

    男人甲和男人丙走上前,男人丙說道:“你個娘娘腔,你敢動手,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穆蝶:(飛快走過去扇了男人丙一巴掌,道)我看是你們活得不耐煩了。

    男人丙剛想上前打穆蝶,被男人乙攬下。

    男人乙:(站起來走到文姬麵前,道)今天你們讓這位姑娘陪我們喝一杯這事就算了。(欲動手去摸文姬的臉)

    毓卿再次抓住男人乙的手,凶狠的看了一眼男人乙,毓卿拉直著男人的手放在桌上,狠狠的按著,朝穆愁使了個眼色,穆愁走進抬起腳使勁的搭在男人乙的手上,男人乙耷拉著手痛的在地上打滾。

    男人乙:我的手,我的手斷了。

    男人甲和男人丙嚇傻了,走過去扶男人乙。劉豹驚訝的看著毓卿四人。

    男人甲:(對毓卿說道)你,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在這裏鬧事。

    穆蝶:鬧事的是你們吧。好好的吃你們的飯喝你們的酒不就沒事了嗎?非要動手動腳的就隻有廢了他的手了。

    男人丙:(站起來說道)豈有此理,我跟你們拚了。

    男人甲和丙衝向毓卿和穆蝶穆愁,毓卿拉過文姬,將男人甲踢到在地。很快,穆蝶也將男人丙製服。

    毓卿:(走過去對地上的男人甲說道)我妹妹可不是隨便陪人喝酒的。滾。

    三人落荒而逃。四人繼續坐著。

    毓卿:(將文姬扶在凳上坐著)琰兒,你沒事吧?

    文姬:(搖搖頭)我沒事,就是被嚇到了,怎麽現在到處都是流氓地痞橫行呢?

    毓卿:(微笑著道)有我在,不用怕。

    文姬笑著點點頭。這時劉豹走過來,拍著手掌。

    劉豹:(對毓卿說道)這位兄台真是好身手啊。

    毓卿:(站起看著劉豹,疑惑道)你是誰?

    劉豹:我是誰不重要,我隻是欣賞兄台的武功,就忍不住出來打聲招呼了。(眼神移向文姬,深情又溫柔的看著文姬)

    文姬看了一眼劉豹,立即將目光移開。

    毓卿:(環顧四周,道)客人都嚇跑了,你卻還在,想必閣下必定也是武功高強之人了。

    劉豹:(拱手)在下從關外而來,隻是一介商人,路經此地而已。

    毓卿深邃的看著劉豹,又微笑著。

    劉豹:(打量著文姬,道)這位姑娘真是美極了,剛剛我在樓上窗台便已被姑娘深深吸引住了。

    文姬看了看劉豹,走到毓卿的身邊。

    文姬:(禮貌性的朝劉豹點點頭。挽著毓卿的手臂小聲說道)毓卿,我們還是離開這裏吧,他太奇怪了,跟我說這樣的話。

    毓卿:(朝文姬點點頭,對劉豹說到)這位兄台,我們還要趕路,就先告辭了。

    劉豹:(作揖道)好,他日有緣再見。

    毓卿離開客棧,走到門口,掌櫃的嚇得躲在裏麵不敢出聲。

    穆愁:(放下一吊五銖錢)掌櫃的,這是賠給你的。

    掌櫃:(恐慌的說道)謝謝客官。客官您慢走。

    劉豹站在原地,看著文姬離去的背影,念道:為什麽看到這位姑娘心中那種澎湃的感覺就猶然而生呢?總有一種時曾相識的感覺。(拍著自己的額頭,繼續道)我剛剛都對她說什麽了?好像有些輕浮,肯定都嚇到她了!

    劉豹知足的微微一笑。

    第12場日,外(人物:董祀,周近,百姓若幹)

    場景:大街

    道具:馬兩匹

    董祀騎著馬在大街上晃晃悠悠,百般無聊的東張西望著。

    這時周近騎著馬飛奔在大街迎麵而至,董祀抬頭看著對麵飛奔而來的馬匹,微笑著念叨道:“周近?”

    董祀:(跳下馬走到馬路中間微笑的揮動雙手大喊道)喂,周近。

    周近立即勒馬,走下馬。

    周近:(看著董祀,問道)承鈺?你怎麽會在這裏?

    董祀:我閑著無趣打算找你喝酒去啊!你這又是要去哪啊?

    周近:現在我可沒空陪你喝酒了。我現在得去我義父府上,因為今天我的姐姐和一位故人要歸來,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時刻了。

    董祀:你的姐姐?你義父是誰啊?

    周近:我義父就是出任巴郡太守,並兼任尚書的當朝大學者蔡邕蔡大人。

    董祀:真看不出來你小子有這等福分,能讓當朝最負盛名的大學者收你當義子。誒,我能和你一起去蔡府見識見識蔡大人和你的姐姐嗎?

    周近:那可不行,我怎麽能隨便帶個陌生人去打攪他們呢?

    董祀:(著急道)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我怎麽會是陌生人呢?

    周近:好了好了,這種場合我帶你去真的不合適,你就別瞎攙和了。也不是我不願意帶你去,隻是許多事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跟你道明白的。等我見過他們之後我再去你住的客棧找你,陪你喝酒再好好聊,如何?

    董祀:那好吧,既然你覺得不適合帶我去蔡府,那你也隻能來陪我喝酒了。(食指指著周近)一言為定啊!

    周近:知道啦。(拱手道)告辭了。(轉身走上馬,離開)

    董祀站在原地微笑著看著周近離開。

    第13場日,外(人物:毓卿,文姬,穆蝶,穆愁,百姓若幹)

    場景:陳留大街

    道具:馬匹三匹,佩劍彎刀,包袱,大街陳設道具

    四人仍舊騎馬走在大街,周邊百姓穿行。

    文姬坐在毓卿的身後,低頭不語。

    穆蝶和穆愁則騎著馬左右張望。毓卿半回頭和文姬聊著。

    毓卿:琰兒,你怎麽了?怎麽又悶悶不樂了?

    文姬:(抬頭憂傷道)我沒事,就是對離開衛府這一路所發生的事及衛家被滅門一事心有餘悸,我真的被外頭的那些流匪惡霸跟這混亂的朝局給嚇怕了。

    毓卿聽後,勒馬,走下馬,扶著文姬走下馬(嘴裏輕念叨著:“來”)。

    穆蝶和穆愁見狀,也走下馬。

    毓卿:(微笑著對文姬說道)我真能體會到一個不懂武功的柔弱女子要活在這個亂世有多恐慌。我說過我會永遠保護你,琰兒,相信我,我再也不會讓你經曆那種恐懼了。

    文姬興奮的點著頭,毓卿微笑著,一手牽著文姬的手一手牽著韁繩,二人並肩往前走著。

    毓卿:(打量著周圍,邊走著邊憂傷說道)我們現在已經到達陳留了嗎?

    文姬:對啊,毓卿對這裏沒有一點記憶了嗎?

    毓卿:我當然記得,小時候我們常經過這條街到後山小溪邊玩耍。

    文姬:是啊,如今我們都長大了,我們離別又重聚,還能回到這裏,這是琰兒心中莫大的期盼。

    毓卿:(停下腳步回頭對穆蝶穆愁興奮說道)穆蝶,穆愁,我就要見到我的義父和義母了。

    穆蝶:(笑著道)那恭喜少主了,您心中牽絆多年的親人終得以團聚了。

    穆愁:(笑著道)穆愁也恭賀少主與您的親人喜得相聚之日。

    毓卿興奮的和文姬對視一笑。

    文姬:毓卿,我們快點走吧。我相信父親和母親一定也在日日期盼你的歸期。

    毓卿點點頭。四人一同往前走著。

    第14場日,外至內(人物:文姬,毓卿,穆蝶,穆愁,蔡夫人,周近)

    場景:蔡府院內外

    道具:佩劍

    1鏡:文姬和毓卿穆蝶穆愁到達蔡府門外,毓卿和文姬穆蝶穆愁走下馬。

    毓卿望著蔡府大門,望著周圍,慢慢朝前走著,毓卿想起當年從這和師傅離開時的情景(畫麵回放)(畫麵閃回)。

    文姬走到毓卿身邊。

    文姬:(慰問到)毓卿站在這裏沉思是否想起了過去離開這裏時的情境了?

    毓卿:(淚眼盈眶,道)是啊,離開這麽多年,第一次敢踏進這個門。我都不知道義父和義母是否還認得我。

    文姬:一定會認得的。我們進去吧。

    毓卿:(點點頭,舉步又停下,又問道)琰兒,連你都沒有認出我來,義父和義母他們肯定也已經不記得我的模樣了。

    文姬:(緊緊抓著毓卿的雙手,安撫道)毓卿,你別緊張,如若讓母親和父親見到你,他們不知會有多開心。

    毓卿咽了咽,鎮定的看著文姬的眼睛,文姬微笑著點頭安撫毓卿。

    2鏡:大院內,周近打掃著院內,蔡夫人則在晾曬衣物。周近看了看蔡夫人,放下手中的掃帚,走到蔡夫人麵前。

    周近:義母,這些讓小近來做就行了,您去歇著吧。

    蔡夫人:(微笑著邊晾著邊說道)義母還沒有老到那種地步啊。小近今日怎有空閑過來瞧瞧義母了?

    周近:(邊晾著邊微笑回答道)孩兒想念您了就來了。而且,今日義母一定會喜顏大開的。

    蔡夫人:(看著周近微笑道)我為何會喜顏大開呢?

    周近:(停下晾曬,遲疑道)額。。。(低頭小聲念道)因為義母心中最大的牽掛要回來了。

    蔡夫人忙碌著沒有聽清周近的話,輕笑著搖搖頭,繼續晾著衣物。

    這時文姬穆蝶穆愁走進大院內,三人一同進去。文姬走上前,喊了一聲“母親”。

    蔡夫人側身回頭一看,看到文姬穆蝶和穆愁站在身後。忙走向文姬,緊緊抓住文姬的雙臂。

    蔡夫人:(激動道)琰兒,我的女兒,你回來了,你沒事吧,孩子?

    文姬:(哭泣著搖搖頭,道)母親,我沒事。琰兒一切都很好。

    蔡夫人:(激動的打量著文姬,道)好,你沒事就好,母親好擔心你啊。

    文姬:琰兒都知道。對不起,母親,讓您擔憂了。

    周近:(走近,道)文姬。

    文姬:(微笑道)小近。

    周近:(朝穆蝶和穆愁,道)穆愁姑娘,穆蝶姑娘,多謝你們護送文姬回來。

    穆蝶:(拱手回禮道)周公子不必客氣!

    周近暗生情愫的看著穆愁微笑著。穆愁和周近對視著羞澀的忙低著頭。

    蔡夫人:(看了看穆蝶和穆愁,道)看我激動的,都不記得招呼客人了。

    穆蝶穆愁:(對視後,彎腰拱手道)穆蝶(穆愁)見過老夫人。

    蔡夫人:兩位姑娘不必客氣。多虧了你二人護送我的女兒回來,(低頭鞠躬)大恩不言謝了。

    穆蝶:(忙扶著蔡夫人,道)老夫人您行此大禮可折煞我二人了。

    穆愁:(微笑道)老夫人您不必跟我二人客氣才是。

    周近:(問道)二位穆姑娘,就你二人護送文姬回來了嗎?不是,不是應該還有。。。

    文姬:(打斷對蔡夫人說道)母親,有個人已經在外麵等候很久了。您去見見她吧。

    蔡夫人一臉茫然的望著文姬,這時毓卿走近。

    毓卿:(邊走近邊說道)不用您親自出來見我,(眼含淚水,繼續道)我自己會走進來見您!

    蔡夫人和周近及文姬等人將目光投向毓卿。

    毓卿靠近後停下腳步,眼含淚水目光深邃的看著蔡夫人。

    蔡夫人:(目不轉睛的看著毓卿,結巴道)難道,你,你是。。。

    文姬:母親,這就是您和父親心心念念的毓卿啊。

    蔡夫人望著毓卿,流下了眼淚,毓卿跪下在蔡夫人身前,痛哭的抽泣著。

    毓卿:(跪著哭泣著喊了一聲)母親,毓卿回來了,我是您和義父的孩兒,我是毓卿啊。

    蔡夫人:(走近將毓卿的頭抱在懷裏,哭泣道)毓卿,我的孩兒,你終於回來了。

    毓卿:(大哭著抱著蔡夫人的腰,道)對不起,母親,毓卿不孝,這麽多年沒有回來看望您和義父,毓卿不孝。

    蔡夫人:(抱著毓卿的頭哭泣道)你這個狠心的孩子啊,你知不知道這麽多年母親有多擔心你,多想念你啊。

    毓卿:(哭泣著道)毓卿知道。毓卿也很想念您和義父,但是毓卿身不由己,所以今日才能回來看望您。請母親原諒毓卿。

    一旁文姬和穆蝶穆愁也淚流不止,感動著。

    蔡夫人:(站直捧著毓卿的臉,道)母親不怪你,時隔多年你還能安然的回來就好(拉著毓卿)快點起來,別跪著了。(毓卿緩緩站起,蔡夫人摸了摸毓卿的臉,繼續道)讓母親好好看看你。(毓卿哭著微笑著)我的毓卿長大了,長俊美了。母親都認不出來了。

    毓卿:毓卿長再大都是母親撫養嗬護大的孩子。您二老的養育之恩毓卿永遠不會忘。

    蔡夫人:(哭著點點頭)好孩子。

    文姬:(抹了眼淚走近說道)母親,毓卿,你們都別哭了,過去這麽多年才盼得團聚的日子應該高興才對。

    蔡夫人:母親不是哭,是高興,看到琰兒你好好的回來,看到多年前被帶走的孩子如今大仇得報歸來,母親心裏真的很高興。(哭泣著)

    三人流著淚。蔡夫人看著穆蝶和穆愁。

    蔡夫人:(向文姬問道)兩位穆姑娘是你的朋友嗎?

    文姬:母親,她倆是毓卿在穆家莊的親人,在毓卿身邊保護她的。

    穆愁:(對蔡夫人說道)少主功夫那麽好,哪裏需要我們保護啊?

    穆蝶:(笑了笑對蔡夫人說道)是啊,文姬姑姑就是這樣,永遠都這麽委婉。其實我與穆愁都是少主的侍女,是少主弘德寬厚,待我們如同親人一般。

    蔡夫人:(疑惑道)少主?

    文姬:是啊,母親,毓卿現在是江湖第一大幫穆家莊的少當家,她現在姓穆,人稱穆毓卿穆少主。

    蔡夫人:(笑著對毓卿說道)我的毓卿孩兒真是了不起啊,不但報了大仇,還當上了穆家莊的少主。

    毓卿:(微笑答道)是毓卿命好,家中遭遇不幸後能遇到琰兒和母親,還能有穆蝶和穆愁這樣忠誠的侍女,我自然會待她們如親人一般。

    蔡夫人開心的笑了笑。

    毓卿:對了,母親,為何不見義父呢?義父他不在府上嗎?

    蔡夫人:(歎了口氣,道)你義父他,幾日連升三級,現在既是尚書,又出任巴郡太守,現在很少呆在府上。可他認為這是不好的征兆,你們再看看這府中,即便你義父位居尚書,可府上仍舊沒有了仆人丫鬟,這足以證明你義父心中有多少顧慮了。

    毓卿:母親無需太擔憂了,有毓卿在,一定會好好照顧您和琰兒的。

    蔡夫人:那毓卿是不是可以不用走了?

    毓卿:(為難的遲疑道)我,我還。。。。

    文姬:母親,毓卿回來都是冒著生命危險來看您的,之前她聯合何進董卓殺張讓,董卓怕毓卿回穆家莊後會再效命其他的諸侯與自己對立,就想將毓卿留下為己所用,毓卿拒絕後,董卓就派人暗殺毓卿了,所以毓卿她不能長居在這裏。

    蔡夫人:(搖搖頭無奈答道)毓卿與他董卓結盟後董卓就過河拆橋想殺她,你父親現在被董卓如此委以重任,那豈不是更危險?(擔憂之狀)

    文姬和毓卿對視著,看了看蔡夫人。

    毓卿:(走近握著蔡夫人的雙手,道)母親,毓卿會盡一切所能護您和義父周全的。

    蔡夫人微笑著朝毓卿點點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