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製作蜂窩煤

字數:442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福田蜜意:王妃,有喜啦 !

    那些人又看那礦場就開在露天裏,在原地挖掘煤炭就行了,不用在山上開洞,像其他礦場哪有冒著生命危險進大山洞或者地下去挖礦。

    想了想,覺得與其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連根莊稼都種不出來,全家人跟著挨餓受凍,還不如給人家官府打工賺倆錢花花呢!

    便十個人裏麵,有九個人跑去報名挖礦。也顧不得鬧事了。

    鬧事兒幹嘛?

    不就是為了讓人家買主兒多賠他們點兒錢嗎?

    現在人家招工條件這麽好,一擔一文錢的工錢呢!

    一個成年人,就這麽站在坑裏挖掘,一天怎麽不得挖個五六十擔的?

    那可就是五六十文銀錢!

    在這個窮山溝裏,一天能賺五六十文錢,不比做什麽都強?

    真就是,在這裏挖幾天煤炭,家裏什麽都有了!

    而且,這還是個長久生意,隻要礦場在這裏一天,他們就有一天賺錢的機會。

    還冒那個險,鬧那個事兒做什麽?

    剩下的那個人,想了一下,跑回家去,把自家婆娘也拉來了,說要一塊挖礦賺錢——

    樂兒的煤礦,就有條不紊的順利做了起來。

    當然,樂兒是從現代穿越而來的,對環保的事情特別在乎。

    就要求采礦的工人,遇到河流或者小溪,要繞道挖掘,以免破壞當地環境,挖斷水源。

    遇到大型成片的樹林,樂兒也不許他們挖掘,要繞開開礦。就雖然開著礦,挖著煤炭,卻並沒有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由於工錢給的足,不拖欠,吃得也還可以,每天都能吃飽喝足,那些工人幹勁兒十足。

    很快,就有不少的優質煤炭產出了。

    樂兒就安排了專門的車子和人員,又把這些煤炭運到東京汴梁城。

    這些車子和裝車卸車的人,也多數是從當地雇傭的——一來二去的,樂兒的礦場還帶動了周邊一大片好多人的生計呢!

    那個平山縣的縣令,也為此樂得哈哈哈的。

    一來,他為皇上辦事辦得好,皇上能不記得他嗎?

    若是簡在帝心,那升官發財可就是分分鍾的事情了,前途無量啊!

    二來,樂兒在這裏開礦,讓周圍好幾個村鎮的人都有事兒做。那些人有錢花,就不鬧事,還帶動了縣裏的經濟發展,他們縣衙的稅收也是蹭蹭的漲啊。

    他也有錢花,政績還好看。

    真就是一舉兩得,一舉兩得啊!

    與此同時,樂兒也在東京汴梁城找了個合適的地點存放這些煤炭,又開了家賣煤炭的鋪子,來銷售這些煤炭。

    不過,這煤炭銷售,卻跟大宋朝其他煤炭鋪子銷售的煤炭品種不太一樣。

    別家煤炭鋪子,都是以銷售煤塊為主,煤末都是搭著銷售,或者白送的。

    樂兒的煤炭鋪子卻是分為兩種產品,一種是煤塊,跟其他家煤炭鋪子銷售的一樣。

    另外一種,另外一種樂兒還沒有推出呢!

    但也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生產計劃起來了。

    樂兒就又招了不少的人——都是簽了賣身保密契約的。

    把現代蜂窩煤的製作方法,教給了他們。

    而蜂窩煤的好處,不說大家也知道,這種煤炭是用煤末混加黃膠泥製成的。一份膠泥,兩份煤沫沫就能輕易做成。

    這就解決了,當時的人隻知道使用煤塊,不知道使用煤末的難題。把那些浪費的煤炭沫沫充分利用了起來。

    這種蜂窩煤還有很多好處,冒煙少,燃燒利用率高,點燃方便,在爐子下麵用一張紙或者一個幹苞米葉子,點著就能燃燒起來。

    而傳統的煤塊,要是想燃燒起來,光點火,就得又用木炭,又得用柴火引燃的,折騰好半天,才能燒起來。還得冒好多的大黑煙,熏得人鼻眼黢黑的。

    而且還燒得特別的快,這邊才添上幾大鐵鍬煤塊,那邊不多時就燒落了。還得再添煤。特別浪費煤塊和錢財。

    蜂窩煤就不一樣了,這邊爐子上放上幾塊就行,輕易的點燃了,也就開始冒一會兒煙,等燃燒穩定了,就一直燒著。

    一塊蜂窩煤能燃燒好幾個時辰,有時候早上七八點點燃它,等晚上五六點的時候,它還亮著熱著呢!

    十分的節省煤炭資源,還不太破壞環境。

    樂兒就把煤末也拉來了東京汴梁城,放在城外的一個農莊裏,讓人按照她給的法子,把蜂窩煤做出來。

    這邊,樂兒也不浪費城裏的大好資源,就派了人四處到城裏其他人家的煤炭鋪子裏去購買煤沫沫。

    煤沫沫的價錢特別便宜嗎,一文錢一大車,就是買上小山一樣的一大堆煤沫沫,也花不了一兩銀子。

    白撿來的資源,何樂而不為呢?

    東京汴梁城的那些煤炭鋪子的商家,這幾天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

    以前都沒人問津,就是搭著賣給人家,人家都不要的煤炭沫沫,竟然有人成車成車的買走了——

    那些人就挺驚詫的,覺得這些買煤沫沫的人是在做蠢事。

    可不就是蠢事嗎?

    在他們眼裏,那些煤沫沫,點又點不著,放著還占地方,用它鋪地吧,還踩一腳灰黑,沾得哪裏都是,要它做什麽?

    便高興的,誰來買煤沫沫,他們一文錢一大車都賣了去。

    還有的商家,幹脆半文錢一車,或者讓人白拉走都行。就是為了能給自己的院子裏騰出地方,看著順眼就行。

    但也有那心思多疑的,覺得這裏麵肯定有貓膩,賣了幾車後,覺得不太對勁,就不肯再賣了。

    那幾家就在家裏存了好些的煤沫沫。就想等著囤積居奇,等哪天再大賺特賺一筆呢!

    可誰知,他不賣,樂兒也不強求,隻是讓人到別家去買。

    在城裏買了這麽多煤沫沫,再加上礦山開采出來的,源源不斷的運送來,她已經有足夠的貨源了。

    那些人不賣,就讓他們留著自己吃吧!

    反正,做蜂窩煤的技術,也隻有她一家有!

    那些工人,也都跟她簽訂了賣身協議,又有趙元浩派的親軍士兵看守著,也不怕製作技術傳出去。

    那些囤積居奇煤沫沫的人,見東京汴梁城裏鬧騰了一陣,煤炭沫沫買得差不多了,就再沒人來買。

    也是急得直跳腳,連連拍著大腿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混賬事兒!

    能不是混賬事兒嗎

    別人家的煤沫沫都換成了整錠整錠,銀光閃閃的銀子,他們家的煤炭沫沫,卻還堆在店裏占著地方,礙手礙腳,討人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