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封王?
字數:456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福田蜜意:王妃,有喜啦 !
消息傳到山海關,山海關的民眾都沸騰了!
能不沸騰嗎?
二個多月以前,山海關還被遼軍圍困,幾乎要被屠城呢。
可是這僅僅才二個月過去了,遼軍就被趕出大宋境內了?
天哪,這是何等的喜訊啊?
便都歡聲雷動,都跑到街道上歡呼跳躍起來,跳夠了,舞蹈夠了,然後又都跪倒在街道上,朝著趙元浩領軍出征的方向山呼浩郡王威武,大宋威武,皇上萬歲起來——
在家一直養傷的山海關守將傅明知道這事兒的時候,也是掙紮著起身,喜得熱淚盈眶,連胡子都抖了起來。
“大宋有浩郡王,本朝無憂了,無憂了啊——”
倒是消息傳回朝裏,嘉和皇帝和眾臣們都是一靜,都有些像是聽天方夜譚似的,神情傻傻的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他們能相信嗎?
要知道那可都是能征善戰,殺人如麻的遼軍?!
而且,對方有二十多萬之多呢!
就這麽輕易被浩郡王,大將軍王給殺敗了?
還給全部驅逐出大宋國境了?
這浩郡王得有多英勇善戰啊?!
“這軍報是真的,大軍還俘虜了六萬遼軍俘虜,正在押送京師的途中!另外還有遼軍大將蕭大虎的頭顱和軍旗作證!”
見嘉和皇帝和眾臣都有些不信,那報信的信差連忙又磕頭奏報到。
說著,還捧上一個方形的木匣子,和一個托盤。
那木匣子裏,就放著用生石灰硝製好的一個番將的頭顱,和一個破破爛爛的軍旗。
“我,我認得,這人真的是遼將蕭大虎,蕭大虎啊,我那年出使遼國的時候見過他。”
軍中工匠硝製人頭的本領是極好的,那蕭大虎即便是被割掉了腦袋,裏麵也掏空了,隻剩下了一個皮囊,那頭顱也是被硝製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此時就還圓睜著眼睛,像是在看人呢!
就被一個當過外交使節的老臣,一眼就認了出來。便顫顫巍巍,又極為興奮的指著那人頭啞著嗓子嘶喊道。
而信使帶來的軍旗,雖然有些破爛,但展開一看,上麵畫著一隻帶著翅膀的黑色飛老虎也正是遼軍的主帥標準。
有了這些為證,嘉和皇帝和眾大臣們就不由不信啦。
“好好,浩兒好能幹,好能幹啊!”
嘉和皇帝就聽得熱淚縱橫,又哭又笑的,拍掌而起。
大宋立國一百多年了,可是卻一直國威不展,被遼人和西夏圍著欺負。
大宋就不得不經常給他們國家進貢——雖然不是說進貢,而是說看西夏和遼國貧窮,大宋才賜給他們的歲幣。
但這隻是掩耳盜鈴之舉,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是怎麽回事。
大宋就飽受屈辱,被人詬病的。大宋的皇帝也動不動被人說成是軟弱無能的昏君。
就是當年的澶淵之盟,大宋傾盡全力也隻是跟遼國打了個平手。
所以,曆代大宋皇帝都覺得憋屈的不行。
可是沒想到今天,今天他的皇兒趙元浩,竟然把遼人給打跑了!
還是如喪家之犬一樣,撒丫子就跑!
好啊,好啊,他大宋今日終於揚眉吐氣了!
也可以告慰先祖了!
嘉和皇帝便把胸膛挺得直直的,高興得一直在笑,嘴巴都合不攏了。
“皇上萬歲,大宋威武,浩郡王威武——”
眾位大臣一看,如此潑天的功勞都被浩郡王給掙去了,皇帝高興啊,便連忙都跪下磕頭祝賀。
同時也不輕不重的拍了皇帝一記馬屁。
嘉和皇帝更是大喜,便連忙叫禮部做好準備,他要帶領皇子們去祭祖。
要把這個收複失地,趕走遼軍的大好消息,告訴祖先去,也讓先祖們高興高興。
又喜得團團轉的,要下旨給趙元浩,要立馬封他為浩王,也就是封他為王爺了!
聞言,趙元兮手中象牙製作的牙笏板子差點掉了地。
剛才他剛聽說宋軍大勝,趙元浩一舉帶兵擊潰遼軍,並殺了遼軍主將蕭大虎的時候,就心驚不已。
想,這六弟就是神勇,用兵如神,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得如此厲害了吧?
二十萬如狼似虎的遼軍嚴守的營門,說攻破就攻破了?
可是事實如此,人家送信兵連遼軍主帥的人頭和軍旗都拿回來了。
便不由得他不信。
便心下惴惴不安的,心知不好。
可誰知,還沒等他想好對策呢,下一個消息更是糟糕——父皇又要宣布封六弟為王了!
便曉得這事兒萬萬不能讓父皇做成,如果真的宣布封六弟趙元浩為王爺,那他這個郡王又該如何自處?
豈不是人人都知道了,嘉和皇帝是要立六弟趙元浩為儲君的了?
但在這個人人歡慶的時候,他卻不方便直接出頭阻攔這事兒,因為他的身份實在太敏感!
便急忙給他這一係的大臣使了個眼色。
就有個當朝宰相蔡英,連忙出班奏報。
“啟稟聖主,浩郡王有大功於社稷,封王儀式不該如此簡便。微臣以為應該在浩郡王班師回朝後,再隆重舉行。”
趙元浩立下莫大的功勞,封王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宰相蔡英也知道不可阻攔。
若是他在這個時候說不讓封趙元浩為王,隻怕,嘉和皇帝和眾臣都能把他給活撕了!
便隻好盡量拖延時日,延緩趙元浩封王的時間。
也為他家主子趙元兮多爭取些時間,至於趙元兮能利用這些時間做什麽,他也沒什麽譜兒。
“對,浩郡王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封王儀式理應辦得隆重。我等附議。”
不過,這蔡英說的話很好聽,眾大臣也都覺得是個好主意,便連連讚同。
嘉和皇帝一聽,也是這個理兒啊,他兒子的封王儀式怎能辦得如此簡便?
理應風風光光,隆隆重重的!
便也捋著胡子,很高興的哈哈笑著答應了。
於是,趙元浩的封王旨意就這樣被延誤了下來。
隨後,趙元兮一係的人又有人出來說,這次大宋戰勝,理應重新跟遼國簽訂盟約,不能再延續以前的屈辱條約了。
嘉和皇帝一想也是,往年的時候,都是按照澶淵之盟的約定做的,每年要給遼國送好些金銀和絲綢茶葉去。
那個氣啊,就別提了!
現在大宋打了大勝仗,揚眉吐氣了,這條約,當然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