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江守彬的創業路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在火車上呆了五天五夜,下了火車唯一的念頭就是好好的洗個熱水澡然後睡一覺,最好睡到天昏地暗。
蘇小安和蘇小平以及梁永強等人在入駐了賓館後就開始好好的休息。
至於那硯海,他修整了一天之後,便去聯係他在蘇聯這邊的老客戶了,除了這些固定的客戶外,蘇小安還知道他在蘇聯這邊的一個大型市場有個固定的攤位,平日裏出售從國內帶過來的貨。
除此之外,他還要聯係其他一些人,拿到回去的貨。
但是這些,都與現在的蘇小安無關了,她現在隻想好好的睡一覺,什麽都不管,什麽都不問。
······
而此時,莫斯科某迪廳的包間裏。
“高老弟,不是我的人不行,這次那老五手底下多了幾個人,個個身手了得。”葉兵狠狠地摸了一把他身邊坐著的前凸後翹的俄羅斯妹子說道。
而坐在她對麵的,不正是和蘇小安他們聽一趟火車的高俊傑嗎?
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在他的臉上,顯得有一股的暴戾之氣,先前火車上的那一絲風度和儒雅也不見了。
高俊傑把手裏的高腳杯放在大理石的桌子上,想起了在火車上看到的梁永強等人,雖然不認識,但是他知道是從部隊裏出來的。
“是部隊出來的人。”高俊傑喝了一口紅酒說道。
“難怪。”葉兵聽到他們是從部隊出來的,釋然的點點頭,還好是從部隊出來的,那自己的手下輸給他們也不算丟人。
“大哥,高哥還有一個小娘們兒,身手也不一般。”張海站在門口的位置,諂媚的說道。
“哈哈哈。”高俊傑帶來的人大笑出聲,“一個小娘們兒,你跟我說身手不錯。”
說著那人用嘲笑的目光看了看張海包著紗布的手腕,“你不會告訴我你手上的傷就是那個小娘們兒弄的吧。”
張海當然能聽出來這個人對自己的嘲笑,自己也知道被一個女人給打趴下了確實丟人,可是這就是事實啊,怎麽沒人相信自己呢?
葉兵聽到張海又說這件事情,頓時覺得有些煩躁,這個張海,在自己人麵前丟人也就算了,怎麽還把臉丟到外麵來了。
“行了,別說了,還嫌不夠丟人咋地。”葉兵不耐煩的說道,“高老弟,你覺得我剛才的提議怎麽樣?”
“嗬嗬,我很期待和葉大哥的合作。”高俊傑說著舉起了酒杯。
葉兵也舉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我倒要看看這次那老五怎麽辦?”說著陰笑起來。
······
“江總,樣品已經好了,請您過去品嚐。”黃炳文手裏拿著一個小本子對江守彬說道。
“走吧,進去嚐嚐。”江守彬合起來桌子上的文件站起來說道。
兩人一路走到一個類似於實驗室的地方。
“江總好。”
“江總,您來了。”
“江總,我們的樣品已經好了,保準您滿意。”
“是啊,江總,我們對自己有信心。”
實驗室裏的人都穿著白色的實驗服,為首的一人是津門輕工業大學食品學院的教授,後麵的都是他的學生。
這一次,江守彬和津門輕工業大學合作,投資建了一個食品研究院,邀請大學裏的教授和學生來幫他研製新食品和飲料。
津門輕工業大學裏的教授和學生們都很高興,學校裏的實驗室器材不完善,而且僧多肉少,一學期最多也隻能進一兩次的實驗室,為了增加自己的動手能力,大家都搶著來,更何況還有工資和獎金。
在實驗台上,擺著一排五個小玻璃杯,裏麵分別放著不同顏色的液體。
“張教授,謝謝您了。”江守彬點點頭說道。
“不客氣不客氣,我們還要感謝江總您,給我們提供了這個一個寶貴的實驗機會啊。”張教授由衷的說道。
“您先嚐嚐這個。”一個女學生端起一杯透明的液體遞給江守彬說道。
江守彬點點頭接過喝了一下口,詫異的說道“汽水?”
“對。”張教授有些得意的說道,“我們不光研製出了原味的,還有橘子味的,蘋果味的,就連可樂,我們也研製出來了,而且味道不比山海關差。”
江守彬有些失望,說道“張教授,汽水很好喝,但是我想研製的飲料不是汽水。”
“啊?不是汽水,那是什麽?”一個男同學詫異的說道。
也不怪他這樣說,現在的華夏飲料市場上,若說起飲料,百分之九十的人想到的都是汽水。
沒辦法,華夏出名的汽水廠實在是太多了,以京城的北冰洋為首,北有沈城八王寺、津門山海關、青島嶗山,南有武漢大橋、渝市天府可樂、粵省亞洲汽水,對了,還有一個已經跑偏的健力寶。
可是這兩年的飲料市場有些詭異,這些著名的飲料廠要不被外資收購,要不直接轉而生產保健品,或者直接將自己的產品宣傳為保健品。
至於後世小孩子人手一瓶的娃哈哈ad鈣,現在是兒童營養液,還不是普通的飲料。
江守彬看中了這個奇缺而又產品單一的飲料市場,在津門收購的食品廠和飲料廠,是他公司轉型的第二步。
江守彬想來是一個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上大學的時候,別人都忙著學習或者探討哲學社會學,他不啃不響的和幾個最要好的哥們兒幹起了小買賣。
江守彬大學是學機械製造的,憑借著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再加上自己的鑽研,他們開始滿京城的低價收購壞收音機電風扇之類的電器,憑借自己的技術將他們修好,再高價賣出,實在是壞的不能修了,就把好的零件拆出來,自己組裝。
這是江守彬第一桶金的來源,與此同時,他開始關注一些那時候還不惹人注意的古董,把賺來的錢拿出一部分去淘寶。
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間斷淘寶之行,這也是他那些寶貝的來源。
改革開放很快到來,許多大院裏的孩子和幹部家的子女開始倒賣批文。
可是江守彬不去做,一方麵他不願意給父親和兄長抹黑,另一方麵,他覺得自己不用依靠倒賣批文就賺到錢。
他和哥們兒合夥,去南方拿貨,到京城賣,從衣服鞋子,到電視冰箱。
他的金庫再次充裕起來,在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南方的時候,他打算收手了,他已經向組織做了申請,去保密單位做科研,為祖國做貢獻。
但是因為白美娜他沒有去成,當得知自己不能去保密單位後,他拒絕了學校的分配意見。
毅然決然的開始做生意,一時之間,成為大院裏人人皆知的逆子,不務正業的孩子。
這些年來,江守彬從南到北,從北到南,做起來貿易生意,也就是倒爺,甚至將生意做到了國外。
可是近兩年,江守彬敏銳的感覺到,自己如果沒有實業做基礎,不管自己的生意做得多大,都隻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恰巧這兩年政策有所放鬆,但是卻陰晴不定,趁著大家還在觀望,他就開始出手。
紡織業,食品業,這是他的兩步大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