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記一場史詩級的對話·中

字數:6166   加入書籤

A+A-


    “對於柳聞霆和安雲天的影迷們來說,2010年是個他們永遠也難以忘懷的年份,無數人就是在那一年成為他倆的粉絲的。

    那年1月1日,《璀璨人生之瘋狂的導演》上映,打破中國電影票房記錄,雖然這個記錄隨即被《阿凡達》打破,但幾個月後,《封神》上映,場子很快又被找了回來,中國第一部3d特效電影,票房超過20億,讓無數不怎麽關注電影的人,也不由自主的卷入這場娛樂風潮之中,為這一對青年男女創造的奇跡驚歎不已。

    到了年底,新的暴擊來了,《社交網絡》上映,在這部講述臉書如何建立和發展的電影中,罕見的出現了兩位中國人的身影,並花了相當多的筆墨講述2004年的秋天,那場發生在四個天才之間的對話。

    正是這場對話,讓剛剛誕生、亟需資金扶持的臉書,得到了最初的100萬美元天使投資,從此它的發展堪稱一日千裏,勢如破竹,迅速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站,網站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也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傳奇,是80後、90後、00後這些年輕人共同的財富神話,它是如此的振奮人心,如此的耀眼炫目,以至於無數影迷調侃:這才是真正的《璀璨人生》。

    也正是這部影片的上映,讓無數尚在猶豫之中的觀眾下定決心,放下矜持,乖乖拜倒在安雲天和柳聞霆麵前,自此成為數量龐大的‘天庭近衛軍’中的一員。

    畢竟,不論在什麽時代,‘追星’都是一件有點跌份的行為,似乎隻有那些天真幼稚的小屁孩才會幹這種事,明星表麵光鮮亮麗,誰知道他們內裏是如何的肮髒齷齪呢?有關娛樂圈的混亂傳聞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08年‘燕照門’事件爆發之後,追星的風險大大增加,而檔次卻大大降低。

    但是,在這個無數人追著趕著喊‘馬雲爸爸’的時代,對於金錢和資本的追逐和崇拜卻越發的高漲和不加遮掩,崇拜明星很low,崇拜金錢卻一點也不low,崇拜高智商高學曆的天才人物,那簡直就是高大上了,不幸的是,這三樣屬性,安雲天和柳聞霆都占了。

    於是,整個2010年,‘天庭近衛軍’的成員數量都在極速膨脹,年初大漲一波,年中狠漲一波,年末又猛漲了一波,無數人淪陷在他們創造的奇跡中,無法自拔,忠心耿耿。

    下麵,讓我們把目光移回2004年的九月,看看那一天究竟發生了什麽。

    首先,介紹一下當時在場的四個主要人物:

    馬克·紮克伯格,20歲,哈佛大學;

    柳聞霆,21歲,南加州大學;

    安雲天,22歲,阿爾法·道格學院;

    肖恩·帕克,25歲,高中畢業。

    很有趣的排列對嗎?從上到下,四個人物的年齡依次增加,學曆卻依次降低,馬克·紮克伯格和柳聞霆都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到了安雲天,上的就是一個野雞大學了,至於肖恩·帕克,這家夥的學曆連我們在場的大多數都不如,他也是四個人中知名度最低,個人成就最小的一個,屬於吊車尾的水平。

    但即便是這個混得最不堪的,其履曆也非常驚人。肖恩·帕克16歲時便成了一名黑客,憑借其高超的計算機技術,成功入侵某世界500強公司的內部網站,因為這件事,他被罰社區義務勞動。

    20歲時,創立napster,這是一個免費聽歌和下載歌曲的網站,我們今天能夠在電腦和手機上免費欣賞那麽多音樂,肖恩·帕克和他創立的nafster功不可沒。

    當然,在版權大過天,什麽都要收錢的美利堅,napster這樣的網站是不可能長時間存活的,它被那些歌曲版權所有者告上法庭,就此失敗。

    22歲時,肖恩·帕克創立了plaxo,主要功能是為用戶提供實時更新通訊錄的網絡服務,這功能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沒錯,後來出現的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走的就是這條路,可以說,肖恩·帕克和他所創立的plaxo,是臉書的先驅。

    後來,肖恩·帕克被踢出plaxo,再次遭遇失敗,直到他25歲時,他遇到馬克·紮克伯格,遇到臉書。

    瞧,這家夥是個天才,放在中國,他可以很輕鬆的成為億萬富翁——在他20歲的時候。他有豐富的創業經曆,高超的電腦技術,長遠的眼光,準確的直覺,以及強大的嘴炮和個人魅力,這些都在《社交網絡》這部電影中有所展現,事實上,整部電影中,他是第一個令馬克·紮克伯格心服口服的人,他對臉書的發展定位和長遠規劃打動了紮克伯格,也堅定了紮克伯格的信心和決心,正是他的努力,才有了臉書的巨大成功,他日後也成為了臉書的第一任總裁。

    是的,他是個天才,我等凡人隻能仰望,但即便是這樣的天才,在四個人中,也不過是最末流的那個,那麽個人名氣和成就都遠遠超過他的其他三人,又該是怎樣的存在?

    所以,‘追星就追天和霆’這句安雲天和柳聞霆粉絲們自吹自擂的話,為什麽會受到那麽多人的認可也就不足為奇了。實在是因為,他們不僅僅是明星,他們更是高智商的天才和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一個帥,一個美,有錢又有才華,簡直是從童話裏走出來的王子公主真人加強版,這樣的明星,叫人怎能不愛?怎能不追?

    甚至,很多粉絲都拒絕承認自己是在追星,他們認為這種說法拉低了他們偶像的檔次,也拉低了他們自己的檔次。他們聲稱,自己追的,是引領時代潮流、改變這個國家和世界的偉大人物,是將來會出現在教科書上的文化名人,這是那些個隻會炒人設騙粉絲的明星們能比的嗎?

    順便說一句,我就是這些粉絲之一。

    2004年九月的時候,這四個年輕人,都還沒有什麽名氣,或者說,也就肖恩·帕克這個早早在社會上打滾的家夥,因為napster等事跡多少有點名聲,其他三個,真的隻能用籍籍無名來形容。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沒有才華,而僅僅是因為,他們周圍有能力有才華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他們幾個和那些人相比,都有些相形見絀。

    是的,就是這個詞,相形見絀,還有一個更不好聽的詞——吊絲。

    很驚訝對吧?他們這樣的家夥,居然也成了吊絲,那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算什麽?但事實就是如此,這個世界的殘酷,遠超我們的想象,這個世界的精彩,也遠超我們想象,從這四個年輕人,以及他們周圍那些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大略的看到一點,人類的智慧和力量,其上限究竟有多驚人。

    那是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境界。

    在《社交網絡》這部電影中,就很直觀的為我們呈現了這麽一個世界。

    電影的主角,毫無疑問是紮克伯格,他也是四人之中學曆最高、名氣最大、身家最厚的一個,但在2004年,他還什麽都不是,盡管他已經考上哈佛大學,有一個計算機一樣聰明的腦子和無窮的創造力,這些配置放在我們普通人中間就是頂級裝備,但在哈佛,這不算什麽。

    就像哈佛的校長在電影裏說的:哈佛的每個學生都發明工作,他們發明一樣工作比找一樣工作還簡單。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對哈佛學生來說,自主創業是比找工作還容易的一件事。

    這家學校的學生,可以時不時的聽聽比爾·蓋茨的講座,見見某個國家的王子,大學校長曾擔任過財政部長,校長辦公室的曆史比美國曆史還長……

    電影中還有一句話無意中{或者是有意的}炫耀了一把哈佛的雄厚實力:這家學校出過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5位普利策獎獲得者、兩位將來的奧運會冠軍和一位影星。

    電影中沒說的是,這家學校還出了8位總統,最為人熟知的是約翰·亞當斯{第二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在曆史課本上搞出‘羅斯福新政’的那位}、約翰·肯尼迪、小bu shen和奧八馬。

    順便說一句,那位出身哈佛的影星,名叫娜塔莉·波特曼,是《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女主角,《星戰》女王,2011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

    在這樣一座名人輩出、天才遍地的學校裏,高智商實在不算什麽長處,像紮克伯格這樣的人,甚至還會有很強的自卑心理,因為他們是猥瑣的工科男,木訥、耿直、沒有幽默感、更沒有什麽領袖氣質。他們有點像我們中小學時期,班級裏無人關注的小透明,平庸、笨拙、乏味,讓人連跟他們說話的興趣都沒有。

    也正是因此,雖然他在哈佛校園裏搞了個大新聞,卻依舊入不了feng huang俱樂部的眼,當他知道好朋友愛德華多·薩維林收到feng huang俱樂部的邀請時,眼中的嫉妒和羨慕,根本無法隱藏。

    片中的feng huang俱樂部,應該是以野豬俱樂部為原型虛構的一個大學社團。野豬俱樂部是全美大學中最神秘、等級最森嚴的俱樂部之一,會員幾乎全是藍血貴族,像紮克伯格這樣中產家庭出身的孩子,想進這個俱樂部,幾乎是癡人說夢。但反過來說,如果有機會進入這個俱樂部,哪怕經受再多的考驗、承受再多的痛苦、付出再多的代價,也會有無數人前仆後繼,至死不渝。

    所以,當愛德華多·薩維林知道自己有進入這種俱樂部的可能性後,他就什麽也顧不得了。尊嚴、臉麵、風度、矜持……全都成了可以丟棄的東西。他毫無怨言的聽從俱樂部成員的支使,他可以在大雪天裏脫褲子,可以隨身帶著一隻雞上課、吃飯、睡覺。他謙卑、乖巧,在那些藍血貴族麵前,就像個仆人。

    哈佛的每個學生都在中小學階段搞過一些發明創造,他們是那種我們小時候經常在校園刊物上看到的小小發明家,是我們從小羨慕的對象,但即便如此,又能如何?還沒進入社會呢,就被大學同學diao jiao得一點脾氣都沒有了。

    在等級森嚴的哈佛大學裏,被藍血貴族們注意到的愛德華多·薩維林尚且如此,那根本入不了貴族們眼的馬克·紮克伯格,其身份地位,又該是何等的低下?

    以此類推,身在哈佛的紮克伯格尚且如此不堪,身在南加州大學的柳聞霆又該是怎樣的光景?剛從野雞大學畢業的安雲天呢?連大學都沒上的肖恩·帕克呢?

    所以,就像我前邊說的,他們四個人,在2004年的時候,真的還什麽都不是。尤其是安雲天和柳聞霆。

    亞裔本身在美國就已經是地位最低的一群人,安雲天和柳聞霆卻連亞裔都不是。他們是中國人,是所有亞洲留學生中,最受排擠和輕視的中國人。在表麵上人人平等,實則最講等級的美國,這個身份所代表的含義簡直令人絕望。

    我們不知道安雲天和柳聞霆在留學時代經曆過什麽,那些東西太久遠了,兩位當事人又很少提及,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隻知道,他倆直到畢業,也沒加入什麽校內社團,他們始終是孤魂野鬼,無依無靠。也正是因此,當他們在異國他鄉偶然相遇,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抱團取暖。

    我們還知道,2004年底《調音師》製作完畢,所有看過這部短片的人,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但南加大電影學院的老師,卻對這部片子毫無興趣。他們寧願把時間和人情浪費在那些平庸之作上,為那些片子出謀劃策、打通門路、強力推薦,隻因為那些片子的製作人是高貴的美利堅人,或是出身不凡的藍血貴族。貴族們拍的東西,哪怕什麽都不是,也值得他們四處奔走,liang ge zhong guo留學生拍的片子,哪怕是奧斯卡級別,也不值得他們為之停留一秒鍾。

    最終,《調音師》製作出來後一年多的時間裏,都沒什麽名氣,國內觀眾完全不知道有這麽一部片子。直到2006年,《瘋狂的石頭》上映前夕,才被廣大觀眾所知,人們在為影片的創意和內涵讚歎之餘,也為它所遭受的不公平命運而扼腕不已。

    仁無愛

    2018年8月25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