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當年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嬌花令 !
    第344章  當年
    長孫麟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榮公公:“你們要去往何處?”
    榮公公自然不好說,他把人弄過去主要是為了醫治皇夫的隱疾。
    畢竟這種事情,說出去不好聽,便隨口捏造了一個理由:“玉華宮近日有人犯錯,處置了兩個下人,奴才見這兩個小太監辦事機靈,準備帶過去玉華宮。”
    長孫麟聽到玉華宮時,神色微變。
    他倒不是對玉華宮裏麵住著的那位皇夫有什麽意見,相反,他跟玉華宮裏麵的那位交情還不錯。隔幾日還會進一趟宮來,跟那位坐在一起喝喝茶,下下棋。
    他就是對長孫月驪的做法極不讚同。
    長孫月驪要當皇帝,他不阻止,反正他對江山本就沒興趣,長孫月驪願意接手,他沒道理不把江山讓出去。
    背著江山的壓力在身上,長孫麟過得很不自在。
    眼下正好。
    長孫麟本就隻想要當一個閑散的懶人,長孫月驪當了皇帝,他樂得清閑。
    隻是從長孫月驪登上皇位之後,民間議論最多的,便是長孫月驪的殘暴無道。
    關於此事,長孫麟也三番四次的勸說過長孫月驪。
    但是如今的長孫月驪,做起事來唯我獨尊,聽不得一句忠言指責,自然也聽不進去勸說。
    勸說無果,長孫麟也拿她毫無辦法。
    誰知後來,長孫月驪越來越過分,竟然還納皇夫,將人安置在玉華宮內。
    男女情事,向來講究的還你情我願,兩心相許,哪裏是強求便能得到的?
    長孫麟皺了皺眉,也沒心思去想什麽故人,隻道:“我也要去玉華宮,既然榮公公你是帶人過去的,幹脆一道吧。”
    榮公公點頭:“是。”
    一路上,長孫麟走的慢悠悠的。
    過了會兒,他不再想長孫月驪的事情,反正想得太多,也沒辦法阻止長孫月驪的決定。
    他現在,就是一個無權無勢的閑散王爺罷了。
    長孫麟扭過頭,看著低眉順眼的房卿九:“我府裏最近缺人伺候,若你等會兒沒能入玉華宮那位的眼,幹脆就跟著我一道出宮,在我府裏伺候吧。”
    房卿九抬眼,有點受寵若驚。
    不過才見一麵,長孫麟就如此中意她?
    大概是真的合眼緣吧。
    榮公公沒料到房卿九還有這般造化,當即推了一把房卿九,衝她使眼色:“小九,你傻乎乎的愣著幹嘛啊,沒聽到靜安王說的話嗎?還不快感謝靜安王的抬愛!”
    房卿九似模似樣的行了禮:“小的謝過王爺。”
    “小九?”長孫麟重複著她的名字,雖然覺得不可能,但還是在心裏掀起了一番波瀾:“我那位故人,名字之中也有一個九字。當年我遇到她之時,就聽她身邊的人喚她阿九。”
    房卿九敷衍的扯出一抹笑來,腦子卻在不停的打轉。
    看來,她跟長孫麟見過。
    隻可惜,她記憶力比較差,就算長孫麟說過了好幾次,她還是想不起來。
    榮公公覺著房卿九白長了一張好臉,剛剛在他麵前不是還挺聰明的嗎,知道說起皇夫有隱疾的事情,趁機保住了性命。
    怎麽到了靜安王的麵前,就笨嘴笨舌的,半天說不出來一句討喜的話?
    像這種時候,就應該吱聲往下問。
    榮公公察覺指望房卿九有機靈的反應是沒希望了,於是奉承的笑著,問道:“不知王爺說的那位故人是誰?王爺跟她又是在何種情況下見麵的?”
    長孫麟腳步微頓,看向房卿九。
    若是榮公公或者其他任何人問,他都是懶得多說一個字的,然而看到這雙熟悉的眼睛,他鬼使神差的想要說出來:“當年,我還小,不過幾歲的模樣。”
    說到往事,長孫麟的麵上多了一絲懷念:“說起來,那位故人是我的救命恩人。與阿九相遇的時候,是在天街街頭。當晚是中秋夜,很熱鬧,我便跟母妃請旨,偷偷帶著侍衛溜出宮。沒想到街上人太多,我被人群擠散,差點命喪街頭,還是她將我從馬蹄下救出。”
    他這麽一說,房卿九腦海裏的記憶便漸漸完整了。
    那時,太淵國還未跟北陵國交戰。她前去太淵國遊玩,在街上遇到了一個著華服的小公子遇險,便抱著人滾落到一旁,躲過危險。
    而就是在不久之後,房卿九發現父親送的短笛不見了。
    長孫麟應該就是那時候撿到的短笛。
    長孫麟說完,歎了一口氣,他忽然從袖子裏拿出一支一模一樣的短笛。
    撿到的那隻短笛,是她在世上留下來極少的物件了,遺憾的是,他在上次去蘇州的時候不小心丟了,並未找到。
    回北陵國之後,他畫了圖紙,讓人重新做了短笛。
    短笛的形狀,材質都跟房卿九掉落的那支短笛一模一樣,包括上麵的九字也刻在相同的位置。
    隻可惜,手裏的短笛再怎麽相似,都不是他想要的。
    至於這支短笛,就留在身邊當個念想算了。
    他將短笛在指尖轉動兩圈,看向房卿九,不自覺的被她那雙眼睛所吸引:“我一直惦記著她,是因為當時想要跟她說一聲謝謝。她那時救下我,急匆匆的就走了,還沒來得及聽我說一句感謝。她走的時候,還留下了一樣東西,我原本想著,等再次見麵,我定要跟她說聲謝謝,物歸原主。現在,她的東西我丟失了,她的人,也早已不在世上。”
    房卿九對他一笑:“王爺的好意,她會知道的。”
    他的感謝,她收到了。
    而他想要做的物歸原主,其實也已經在多年後重新回到了她的手裏。
    長孫麟笑了一下,抬頭望了望晴空,眼底充斥著一絲期盼:“若是這世上,不存在戰爭,沒有那麽多野心勃勃的欲望和權利追逐,那便好了。”
    他喜歡太平盛世。
    無論這個太平盛世將會由誰來主宰。
    隻要百姓安康,再無硝煙便好。
    顯然,度量不夠,眼界不夠的長孫月驪,不會成為那個人。
    長孫麟想到以後,想到民間對長孫月驪的謾罵和抗議,便有些擔憂長孫月驪最後的下場。
    說到底,她終究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
    他做兄長的,難免擔憂。
    房卿九跟隨著長孫麟的腳步,停留在玉華宮前。
    每走一步,她漂亮的眉眼,便染上一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