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深坑計劃
字數:4496 加入書籤
順著亭台,再往裏去,竟是連廊樓閣,石階用木材包裹,每隔一段,就出現一個不同造型的廊或亭,石階木梯順著崖壁一圈一圈螺旋下降。
“老白,咱這可真是誤闖幽冥府啊,你瞧這紅幽幽的六個大字”林邊圓將火把抵在前麵說。
“之前我們去的水寨也好、雷鳴村也罷,最多稱得上怪異,可這個地方是真邪。我們躲到亭子下邊去……”白歌扶起教授,快步挪了過去。
那怪物懸在半空中,每扇動一下黑色的翅膀,身體就在空中懸停數十秒。
突然呼嘯一聲,一個俯衝,那怪物從棧道正前方惡撲過來,張開鋒利的尖爪,眼看就要抓到白歌。
白歌輕巧靈活,側滑一步躲在亭台石柱後。誰知那怪物側身飛過,尖爪猛然抓過來。白歌用短棒抵在麵前,一抓落在木棒上,僵持之餘,用右手猛擊怪物的腹部,鋒利的尖爪刮傷了左手,鮮血滴在石板上。
“小鬼,吃林爺爺一棒!”邊圓不知什麽時候爬到亭台的欄杆上,用足力氣跳躍而下,將手裏的火把木棍合為一處,狠狠的打在怪物背脊梁上。
啊嗷!一聲長嘯。
怪物引燃怒火,竟再不避諱,直挺挺的立在兩人麵前。血紅的眼睛比先前瞪得更圓,咧開的嘴角已將全部牙齒露在外邊,張開兩扇巨大的翅膀幾乎要圍攏整個亭台。
“胖子,跑!”白歌將手裏的火把砸過去,趁亂扶著陳教授順著木梯跑下去。胖子見狀,來不及站穩腳跟,便隨白歌一溜煙跑了下去。
怪物站在亭台中央,衝著三人呼嘯,逐漸收回張開的翅膀,合攏咧開的尖嘴,由頭向背抖了幾下,躍起身背對著三人倒掛在亭梁上,用黑色皮膜將身體包裹起來,像蝙蝠那倒懸在洞穴裏。
“老白,這家夥怎麽沒追來啊?”林邊圓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扭頭看了一眼說。
白歌也停下腳步,對著怪獸“喂”的喊了一聲。
那怪獸緩緩扭過頭,和先前一樣呈四十五度角,直到紅色的眼珠看見三人,嘴角微微上揚,又合攏轉了回去。那種眼神,恐怕是白歌這輩子見過的最瘮人的表情,仿佛在說“你們去吧,我隻是靜靜的看著你們死。”
邊圓拍了拍旁邊的欄杆,說“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越過了那道石碑,就相當於進入幽冥界,所以這個小鬼就沒跟來。”
白歌若有所思“但願是這樣,因為至少我們還知道自己活著。”
三人在木梯處休整了一陣,邊圓退下背包,盤點著剩餘物資。“還有7根木棒,半罐鬆脂,一個指北針,一袋壓縮餅幹,一壺水,竟然還有一塊幹電池。”邊圓把頭燈卸下來,打開背蓋,換上電池,頭燈上的光束一下子亮了許多。“效果不錯,果然比這個火把給力,再有小鬼敢過來,我非狠狠教訓一下。”
“省點電吧,也不知道我們出來多久了。藍小六已經死了,村長又不知所蹤,如果這個時候趕上黑羽雞打鳴,那平衡豈不是又要被打破。”白歌抬頭,放佛能夠看到頭頂的水磨坪村。
陳教授的意識漸漸恢複過來,眼睛裏滿是恐懼。“白歌,我們在哪?是已經死了嗎。”
“沒呢!我的大教授,早都和您說過,我們幾個兄弟出生入死好幾次,早都習慣了,跟我們來,您真是受苦了。”邊圓在一幫說。
“那就好,那就好。對了!白歌,千萬不要繼續往下走,那個怪物是守護地獄的使者赤耳狐蝠,也就是我們傳統文化裏的‘黑羽夜叉’,它有兩個黑色翅膀,能在空中飛行,體態千變萬化,顏色時紅時黑。它還有一種可怕的本能,能夠辨識恐懼,專門以撕扯獵物血肉為樂。”
林邊圓覺得好笑,說“教授,您平時可是我們學院的科學權威啊,精通於各種醫學理論,擅長破解一切主觀不科學。怎麽這會像個入了行的道士,滿嘴都是天地神人鬼。”
白歌也微微笑了一下,因為他知道,即使是科研工作者,在碰到超自然現象的時候,一樣會摒棄固有的認知體係,積極的嚐試用新方法去解決問題。
教授拿過水壺,擰開瓶蓋,對著嘬了幾口。“並不是我相信天地神人鬼,而是在80年代初,我去蘇聯做科技項目交流研討的時候,經曆了一間真實、可怕的事。這件事是這樣的……
整個六七十年代都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博弈與競爭,蘇聯第一個進入宇宙,美國第一個登上月球,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似乎在這短短的二三十年時間裏進入井噴模式,人類挑戰自然、挑戰上帝的自信心越來越膨脹。記得那時蘇聯相繼提出三大計劃:上天、入地、下水。上天就是我們熟知的蘇聯環球火箭計劃,下水便是蘇聯核潛艇及載人深潛器的‘冷極’計劃。而這三大計劃中,最鮮為人知的就是‘地球深坑計劃’。
‘深坑’計劃是由當時的蘇聯科學研究所地質院負責完成,他們將整支隊伍偽裝成石油勘探隊,在高加索山脈中的峽穀開展工作。期初鑽探很順利,很快就刷新了人類地質鑽探的極限值,深度已經達到12000米,在接下來的七年時間裏,進展非常緩慢,官方一度宣稱由於經費不足,‘深坑’計劃斷斷續續。
大概是1983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剛剛打響沒幾年,中蘇關係走到對抗的邊沿,這時為了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由蘇聯提出兩國專家要加強交流學習。國內一名地質學泰鬥李光教授連同我一同被分配到西伯利亞地區。那是一天晌午,車隊剛剛抵達鑽探區,眼前的一幕讓我很是驚訝,麵前矗立著一個巨大的鑽探機,三根十餘米粗的鋼架橫亙交錯在鑽口上,一旁巨大的設備房發出嗡嗡巨響,幾十組聯動齒輪飛速旋轉,帶動著鑽管勻速扭動著。當時國內工業水平還很落後,國內的專家幾乎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樣的鋼鐵巨獸。
一位帶著金絲眼鏡,滿臉大胡子的負責人走過來,用不怎麽流利的漢語說:“歡迎遠道而來的中國朋友,希望在越南的局麵不要影響兩國的技術友誼。”說罷,伸出右手分別與李光和我親切握手。
“希望兩國友誼長存。”李光教授用熟練的俄語寒暄幾句。
我們幾人走進鑽機旁邊的工作室中,迎麵是一麵通透的玻璃牆,通過玻璃能夠清晰的看到鑽頭的工作情況。下邊是一排笨重的舊式電腦,整整齊齊擺滿了一麵牆。左邊的牆上裝著一塊電子屏幕,上邊實時滾動顯示鑽頭的工作情況。四五個員工坐在設備前的椅子上,有些在打瞌睡,有些把腳搭在設備上,半躺在椅子上翻閱書籍。
嘀嘀嘀嘀!
一陣急促的警鳴聲,屏幕一側的紅燈旋轉發出刺眼的紅光。
“有情況!各自就位。”那位大胡子站在五人後邊,眼睛死死的盯著鑽口。
大地似乎都在顫抖,像是將要睡醒的巨人,抖擻自己的身體。我看了李光一眼“12000米,幾乎要把地殼岩層打穿了,難怪這裏的地質環境不穩定。”
李光搖搖頭,若有所思的說“蘇聯這些科學家真是近乎瘋狂,岩層承受巨大的壓力,如果鑽探打破地殼擠力平衡點,甚至有可能醞釀一張巨大的災難。”
蘇聯科學家好像看出了兩人的心思“哈哈哈,中國專家不要擔心,我們早已經習慣了這種震顫。鑽頭突破12000米之後,就遇到一些非常堅硬的岩石層,每天就隻能向下推進幾十公分。來,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研究成果。”
我和李光教授被帶到管理房一側的豎井旁,不一會升上來一部非常簡單的鋼索吊梯,幾人走了進去。機器隆隆作響,大約過了十幾分鍾,也不知下到多深,吊梯停在一個開闊的人工洞穴邊上。
“這裏是我們人類在沒有保護措施情況下能夠到達的極限深度11000米,下邊的氣溫、濕度、氧氣條件都不適宜生命。瞧!遠來的客人,兩側的岩壁上閃耀著的小光點就是耐壓鑽石、深黃色的岩石就是金礦石。”蘇聯科學家用手搭在石壁上。
“深層岩富含這麽多貴金屬資源,看來深鑽技術能夠有效破解貴金屬缺乏。”李光湊上前,仔細打量著這些礦層。
“還不止這樣,普通金礦石的含金量每噸超過10克就已經是純度很高的礦源,而這裏的岩石每噸含金量超過80克,幾乎是純度礦的8倍。”專家抹了抹手,把灰塵撣掉。
話語間,地殼又狠的抖動了幾下,這一次地震比剛剛強烈很多。我和李光都顯得有些惶恐,而蘇聯專家可能早已習慣,卻淡然處之。
一路向前,走過洞穴,麵前機械轟鳴,巨大的鑽管勻速扭動著,其正下方的鑽頭與岩層摩擦發出劇烈的撕磨聲。一番震動過後,鑽管不由得左右搖擺,鑽頭碰撞岩壁的聲音震耳欲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