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喚醒詞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智能音箱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麽?
其實這個答案很明顯了,從它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智能音箱最重要的肯定是智能。
也有的人說是音箱二字,其實能被成為音箱的,音質都很重要。
就像如果去參加全國廚藝大賽,人們的聚焦的點肯定是做出來的美食好不好吃,而不用考慮做出來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吃一樣。
如果不能吃的美食那還叫美食嗎?智能音箱也一樣,如果都不能成為音箱,再高的智能又有什麽用。
智能音箱最終是靠聲音體現它自身的價值,如果唱個歌曲還帶著刺刺拉拉的電流聲,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除了能製造噪音,別無用途。
之前林奇見過某互聯公司在製造智能音箱之前做的一個問卷調查,裏麵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
對於一款智能音箱,您最看重的項目依次點擊排序。然後下麵給出來了幾個選項,內容豐富支持控製的智能家居設備多音質好品牌有名外觀好看價格便宜反應速度快功能多。
林奇反複了確認了一遍,沒有智能這個選項,林奇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為什麽智能音箱的問卷調查沒有智能。
難道是他們認為這個是智能音箱的標配,就像音質那樣嗎?那去掉的也應該是音質而不是智能好吧,每個公司的造出來的智能音箱裏麵的智能可是天差地別。
所以林奇決定先編寫智能音箱的最核心的東西智能模塊。
與所有的智能音箱一樣,林奇決定把智能模塊放到服務端。
如果智能音箱不聯,它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功能,比如可以定時,可以定鬧鍾什麽的。
但是如果涉及到交互就不行了,比如你問他一個簡單的問題後天的天氣是什麽,“他”擬人化,有的時候“它”、“他”會混著用就回答不上來。
智能音箱可以分為智能和使用方麵還有硬件三部分。
智能是所有的智能音箱賴以生存的土壤,硬件是他的載體,使用方麵則是一些使用方麵的定義等比如喚醒詞,比如周圍的環境音幹擾。
林奇在寫智能軟件後端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一些使用方麵的問題,比如第二智慧科技的智能音箱是否需要喚醒詞。
現在所有的智能音箱都有一個喚醒詞,不論是4字5字還是6字的。
為什麽會有“喚醒詞”這個奇怪的東西,喚醒詞是怎麽來的。
經過查詢資料,林奇了解到了喚醒詞的故事。
和智能音箱在對話的時候,就像你和一屋子的同事在說話,有問有答。
你對同事喊道“小明。”
小明聽到了就會抬頭看著你,表示在聽。
你接著問,“今天我們叫什麽外賣?”
小明打開手機翻看了一圈,“要不我們吃黃悶雞米飯。”
“我昨天剛吃過。”
小明
人們和智能音箱的對話也類似,可以分為五個步驟喚醒、相應、輸入、理解、反饋。
第一個環節就是喚醒,智能音箱是實時的在那裏待命,就像一個警戒的“貓鼬”。
“小黑。”你叫了他的名字,他就會把耳朵豎起來聽你講話,否則你說其他什麽任何話語他都處於神遊的狀態,這是在假設現在的智能音箱都遵守,不會實時監聽我們說話。
因為這個是第一個環節,所以喚醒環節的體驗在整個語音交互的流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體驗好壞將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
林奇對此深有感觸,他買了很多的智能音箱,有的音箱他喊了好幾次才有回應,而其他的響應比率就比較高。
在長期測試下來,林奇更傾向於使用喚醒率高的那些智能音箱,...而喚醒率低的慢慢就被林奇遺忘了。
其實上麵的舉得那個例子也不是特別恰當,如果辦公室裏麵就你和小明兩個人,你就不需要先叫小明的名字,然後在問出來問題,否則會顯得很別扭。
辦公室明明就他一個人,你還在叫一遍名字,會顯得多餘。
智能音箱之所以一定要有喚醒詞,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不夠智能,如果他足夠智能的話,就能自己判斷是否是在和他對話,他就知道改如何響應了。
關於喚醒詞這個東西,市場上還有專門的研究人員對這個做了研究。
除了喚醒詞本身的含義外,他們還從多個方麵入手研究。
比如“名字名字”的疊詞式組合方式最受用戶喜歡,而“品牌名字”的組合方式最不被用戶喜歡,還有“小字”的名字最受用戶喜歡。
甚至還從聲調、聲母和韻母這幾個方麵都做了調研研究。
研究了這麽多的喚醒詞,林奇發現扳手公司對此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發布的智能音箱,除了用語音喚醒之外,還能支持觸摸式和**式的喚醒。
雖然這種方式是一種創新,但是林奇並不讚同這種“創新”,本來智能音箱就是一個語音交互,為了讓人們省事。
可以想象,在家中你想換一個喚醒音箱的方法,然後就跑去音箱旁邊摸它一下,把他喚醒了,但是反正都要說話,還不如直接就叫它名字。
這也還好吧,多一種選擇,無非多一些設計多一些錢。
但是**喚醒就有點
語音交互的本質是為了節省用戶時間,讓用戶感覺到舒服,這倒好,給配了一個**。
**是一個容易丟失的東西,比如空調**,如果一整個秋天都沒有開,到冬天了,想起來開了,估計需要找很久。
就連電視的**,天天用的,也會經常找不到。
感覺給智能音箱增加一個**,有點畫蛇添足,徒增成本,沒有任何實際的優化。
關於喚醒詞,林奇心裏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看來,第二智慧科技出的智能音箱,盡量應該去掉喚醒詞。
如果效果真的不太好,也要保留一個可以讓用戶自定義喚醒詞的功能。
林奇除了調研智能音箱的喚醒詞外,還對手機助手的喚醒詞做了調研。
說起來手機助手,不得不說水果公司的sr。
sr!就是水果手機語音助手的喚醒詞。
這個發音,林奇專門學習過,也不知道是發音不標準還是怎麽著,經常喚不醒,為此林奇還想是不是英文識別的問題,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在哪裏能更改這個喚醒詞。
等到有了國內版本的智能音箱,林奇發現喚醒詞都是中文的,喚醒率好像比sr高了一些。
“看來還是和軟件相關。”林奇最終得出了這麽一個結果。11(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