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董卓入京

字數:3244   加入書籤

A+A-




    這天晚上,黃夫人為了表示感激,下廚做了無數的美味。席間,已經看到兒子臉色漸轉紅潤的黃忠一杯接一杯的將甘甜的美酒倒入嘴中,不多時便含著喜悅的微笑醉倒在案前。

    劉璋與張仲景則在席上作了一番深談,原來此屋的主人姓王,是位名醫,張仲景來此後一直便執弟子禮在此學習醫術,獲益良多。不久前這位王大夫去世,他無親無友,張仲景便以弟子的身份安葬了他,並且在此為他守孝。劉璋想請他入益州,他則表示自己要為王大夫守孝三年,同時他表示自己還在留在此處研讀王大夫行數十年記錄下的行醫筆記。劉璋見此便不再勸說,但是希望他守孝期滿後可以到益州居住。張仲景則表示到時必定前去打擾。

    原本,劉璋等人打算要在襄陽多留幾日,待黃敘恢複一些再入益州,然而第二天徐晃便從街上聽到一下不好的消息,這個消息是自洛陽南下的商人帶來的——大將軍何進被十常侍所殺,西涼董卓則打著為大將軍報仇的旗號率軍進入洛陽,誅殺十常侍。據商人所說,西涼軍此時在洛陽城中奸淫虜掠、無惡不作,京城已經成為了人間地獄。

    劉璋知道接下來董卓便會廢少帝立獻帝,時間不等人,他必須立即回益州。好在張仲景表示黃敘身體已經無礙,隻需按時服用他開的湯藥便可。黃忠是個忠義之人,雖然心憂受子,可是既然答應了劉璋,他無論如何也要做到。於是他不顧劉璋的勸說,當既便帶著妻兒催促劉璋立即上路。一方麵劉璋確實感覺到時間緊急,一方麵又坳不過黃忠,於是第二日天勿勿踏上了前往益州的道路。

    如果走水陸,需要沿漢水直趨江夏郡夏口轉入長江水道,再溯流而上,如此一來,至少要多出數百裏路。但是如果走陸路直奔秭歸,則二日方至,再於秭歸尋船西行,可以節約數日時間。一番商議後,眾人皆同意走陸路直奔秭歸!

    一路風塵的劉璋看著沿岸的懸崖峭壁、奇石異峰,再看看船工以撐杆駕著的如果蝸牛一般前行的船隻,他知道逆水行船的困難,也明白峽江之中暗礁隨處可見,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

    好消息是,經過了半個月左右的功夫,黃敘的身子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能跑能跳,這讓黃忠夫婦臉上的笑容更加的燦爛。黃敘這小子以前因為身體的原因,隨時都在父母的監護之下,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頑皮。現在身體好了,黃忠夫婦也就不像以前那麽嚴格了,他便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和典滿那個小家夥一起什麽調皮搗蛋的事情都幹的出來。前天中午,他突發奇想想要吃魚,想也沒想就跳入了江中,幸好眾人見機得快,在船工的努力下,終於將他救起。黃忠夫婦又怒又怕,好不容易才救了回來的兒子,如果淹死在這長江之中,夫婦倆豈不是痛不欲生?一氣之下,夫婦倆便將他關在船倉之中,不許他出來。船上這才清靜了。典滿也因為這件事被典韋大罵了一通,隨即將他也扔進了船倉之中。兩個小家夥和小黑一起呆在倉中倒也不覺寂寞。

    又過了數日,一行人終於到達了巴郡。眾人舍船上岸,直奔郡守府。

    郡守聽說是州牧大人的四公子駕到,趕緊帶著一幫子文武前來聽侯差遣。劉璋卻不是來此耍威風的,他來郡守府,是因為他掛念著一個大能。隻可惜問過了郡守,方知對方早就不辭而別了。失望之極的劉璋隨即讓郡守準備馬車,往益州治所涪縣而去(曆史上益州的治所並非成都,直到劉璋當上益州牧後,涪縣恰好發生了一場大火,涪縣城毀壞嚴重,他這才將治所遷到了成都)。郡守領著一派子手下殷勤的送出了三十裏,這才返回巴郡。

    四日後,舟車勞頓的一行人出現在涪縣城中。

    無論前世、今生,劉璋都是第一次踏足涪縣的土地,荀攸等亦首次踏足益州地麵,不辯南北的劉璋隻得叫了守城小校。小校聽說是州牧大人的四公子到了,立即將守城之責交於副手,引著十餘名士卒在前開路,浩浩蕩蕩的往州牧府而去。

    劉範和劉涎得知一直牽掛的幼弟終於平安到達益州,立即快步迎了出來,兄弟三人見麵免不了一番噓唏,而後劉璋又與眾人引見。劉璋得知父親劉焉正在府中,便請大哥命人為荀攸等人妥善安安排住處,向眾人告一聲罪,立即向劉焉請安。

    眾人知劉璋父子久未見麵,此時前去拜見頗有不便,便在府中下人的引領下前往廂房安頓。

    劉璋道:“大哥,父親、母親身體還好嗎?”

    劉範笑了笑,道:“父親、母親一切安康,當日我和二弟回到益州,父親歡喜無限,似年輕了好幾歲。這次你也回來了,我們一家便也團聚了,父親不知道得有多高興呢!”

    劉璋又道:“三哥的身體好些了嗎?”

    劉範的情緒明顯差了許多,歎息道:“三弟的身子還和以前一樣……”

    劉璋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家兄弟之間濃濃的親情,這讓他對這個尚未蒙麵的三哥也多了一份牽掛,他勸道:“沒有惡化便是好消息,益州環境清幽,三哥在此靜養,慢慢總能調養好的!”

    劉範、劉涎點了點頭,心情卻沒有絲毫好轉,很顯然,老三劉瑁的情況不容樂觀。劉璋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自己這個三哥用不了多久就會和曆史一代英年早逝了,或許他已經融入進了劉氏這個家庭和,一想到劉瑁命不久矣,他的心情也變得低落起來。

    一路無言,穿過兩進院子,劉璋終於見到了自己這一世的父親。

    劉焉身子不高,比起弱冠之年的劉璋尤有不如,一身袍服的他兩鬢染霜、額有皺紋,卻又無老態龍鍾之像,見到自己最喜愛的幼子安全歸來,越發顯得精神矍鑠。

    劉璋上前跪倒,向父親磕了個頭,道:“父親大人,孩兒回來了!”

    劉焉從案後走出,扶起愛子,仔細的端詳起來,嘴裏喃喃的道:“好,回來就好,平安就好……”他這個益州牧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暗流湧動,凶險異常。他雖然是宗室成員,但是那些坐而議政的家夥們對他根本就不信任,否則他的三個兒子也不會被留在京城了,如果不是三子身患重病,恐怕他的四個兒子都得被扣在京中為質,如果他在益州稍微行差踏錯,那麽朝廷恐怕就會拿他的兒子開刀。而且大漢朝廢州牧製已久,此時重置州牧,他作為十三州唯一的州牧,更是有許多人又羨又妒,一個個都瞪大著眼睛盯著他,就等他犯錯呢!這下好了,他的兒子全部回到了益州,他也不會再受製於人,許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他此後恐怕要重新計劃了。每一個人都有野心,尤其是身逢亂世更沒有人會甘於平淡,都會想要轟轟烈烈的幹出一番大事,成就王霸之業。然而曆史上朝廷始終緊緊掐住他的脖子,後來長子、次子聯手馬騰謀劃誅殺李傕,事敗被殺後,他心灰意冷,不久後便憂鬱而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