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白馬將軍
字數:2869 加入書籤
一身著銀甲、銀盔、手提銀槍,身長八尺有餘,方臉深目的驍將敏捷的翻身下馬,將銀將交給侍衛後快步上前來,遠遠的拜道:“瓚來遲了,勞諸公久侯,實是罪該萬死,恕罪,恕罪!”
袁紹還了一禮道:“伯珪兄言重了,伯珪為大漢鎮右北平,抵禦鮮卑,為我大漢保境安民,居功甚偉。想必此番鮮卑得知伯珪率部離開,必有再犯我漢境之圖,伯珪離開之前應該是做出了周詳的部署,不教鮮卑越過我大漢國境半步!”
公孫瓚哈哈笑道:“本初公果然深知我心,不錯,鮮卑得知在下離開右北平後,立即以數千騎進犯吾境……”
孔融立即道:“什麽?鮮卑蠻夷又犯我漢境?蠻夷性殘忍、好殺戮,此番令其進我大漢國境,大漢百姓……唉,伯珪公之威名遠懾蠻夷,有公在蠻夷必不敢越雷池半步!早知如此,你就不應該離開啊……”
公孫瓚大笑道:“文舉公勿要擔心,在下話不曾說完!”
孫融察覺到事情似乎有什麽轉機,忙道:“伯珪請繼續!”
公孫瓚道:“在下深知鮮卑亡我大漢之心不死,豈敢輕易離開?在下原是想請幽州刺史劉使君調拔部隊士兵,加強右北平一線的防禦和警戒,不給蠻夷可乘之機,然而劉使君卻稱無朝廷調令,不會出哪怕是半個兵!還汙某私自調動軍隊,乃有不臣之心,不許在下領兵前來勤王護駕,否則便要上奏朝廷,依律治在下之罪!”
孫堅在襄陽城下受到了同樣的待遇,聞言頓生敵愾之氣,大聲道:“此等不忠不義之小人,枉稱漢臣,實乃漢賊也!”
公孫瓚朝著孫堅笑了笑,道:“誰說不是,可是劉使君乃在下上官,又是大漢宗室,能之奈何?劉使君不願出兵保民,聖上亦生活在董逆淫威之下,這便如同一個擔子的兩邊,在下必須得做出取舍!留駐右北平,乃保境;兵進洛陽,乃勤皇。無論做何選擇都一般艱難,恐都將受世人謾罵。在下思之良久,方得一計!於是在下大張旗鼓的領著一萬五千燕趙健兒離開了右北平,隻是在下並未直趨京城,而是屯兵於右北平以南五十裏之處。一連在山溝中窩了三日,果然得到了鮮卑入侵的消息,在下立即盡起大軍殺奔右北平。與鮮卑大軍會與野。彼軍未有防備,我軍士氣如虹,交戰半個時辰,鮮卑便死傷枕藉,逃入了草原!在下心念聖上安危,稍適追擊後便領著大軍前來會盟,因故來遲矣,諸公勿怪!”
“勇哉、智哉!有伯珪公此般智勇雙全之將鎮守北方,大漢無憂矣!伯珪擊敗異族,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待擊敗董逆後,我必為伯珪在聖上麵前請功!”孔融道。
公孫瓚口中遜謝,卻又得意的大笑數聲。
袁紹笑道:“伯珪果然不愧我大不漢良將,我輩深感佩服!”
接著,袁紹一副主人的模樣為眾人介紹起來。
袁術臉色十分難看,輕輕道:“庶出小兒,還把自己當個人物了?你以為此番盟主之位便是你囊中物嗎?哼,有我在,必不教你如意!”與袁術一般對袁紹此舉感覺不滿的還有對盟主之位有覬覦之心的韓馥和陶謙!
劉璋這時卻沒有把心思放在公孫瓚身上,他抬頭環視,始終沒有發現有那個似是自己最忌憚之人!
“伯珪,這位乃景帝五子,魯恭王之後,當令益州牧劉大人的四子,當朝奉車都尉劉季玉!”
公孫瓚在幽州常受劉虞嚴製,對宗室本就看不順眼,這會兒劉璋又在找那幾個人,便顯得心不在煙的樣子。這讓公孫瓚感受到了在劉虞處所受的待遇,他哼了一聲,道:“原來又是一位我大漢宗室!失敬啊失敬!”
劉璋聽到有人在自己眼前冷哼,這才回過頭來,卻見公孫瓚一臉不屑的看著自己,忙斂神拜道:“在下劉璋,草字季玉,見過伯珪將軍!吾聞昔年伯珪將軍在劉太守麾下任禦車,劉君獲罪配交州那障氣、毒蟲遍布之地,伯珪將軍不懼堅險、甘願同行,真義士也!將軍鎮守北地,率軍深入草原千裏、追殲叛賊張純,大漢股肱之忠臣也!今日能得見伯珪將軍這般忠義雙全之人,在下此行不虛也!”
公孫瓚聽了劉璋的話頓時哈哈大笑,拍了拍劉璋的肩膀:“季玉繆讚,在下愧不敢當!”對劉璋的那些不滿早在劉璋的馬屁拍出後就不翼而飛了!
從人謙虛幾句,一同回了大營。
當日,依例設宴為公孫瓚接風,劉璋端著酒盞刻意結交,一些不痛不癢的馬屁拍的公孫瓚心癢難耐,而劉璋也旁敲側擊的了解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二日一大早,劉璋便收拾一新,與荀氏叔侄、郭嘉、戲誌才、典韋、許褚一幹人等前去公孫瓚的大營,但是他的目的卻不是看望公孫瓚……
來到一座並不起眼的營帳前,一行人被攔了下來,看到劉璋等人依衫華貴,守衛營帳的士兵不敢得罪,恭敬的道:“各位大人請留步,前方乃軍營重地,未有通傳,不得入內!”
劉璋道:“麻煩你通報一聲,就說大漢奉車都尉與一眾至交前來拜訪!”
“好的,大人請稍待!”
不多時,營帳中快步走來三人,居中一人身長九尺有餘、兩耳垂肩、垂手過膝、麵如冠玉、唇如塗脂,右邊一人身高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一雙丹鳳眼、臥蠶眉,左邊一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
如此明顯的特征,劉璋一視便知來者何人,心中暗道:“果然如演義中記載一般,若不分立場,此三人皆英雄之姿,值得深交,可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