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精銳之爭

字數:2618   加入書籤

A+A-




    這一晚陸續有部隊抵達,整個營地沒有片刻安寧,許多人被吵的難以成眠。故而當陽光再次降臨時,“休息”了一夜的士兵中許多都帶著黑眼圈。

    奇怪的是劉岱並沒有召集諸侯商討軍情,不過一想曆史,劉璋便也釋然了,原本關東聯軍(諸侯皆在汜水關以東,故稱關東聯軍)起兵討董,大多並非忠於漢室,而是為自己撈政治資本,除了王匡、孫堅和曹操打過幾仗外,其餘諸侯無不在後觀望,以至於曹操兵敗回到後方竟見諸侯日夜宴飲不怠,失望之餘引兵去了揚州幕兵。若不是董卓認為洛陽乃四戰之地,不易久留,又有河東白波黃巾鬧事,而主動撤離了洛陽,恐怕聯軍在汜水關前耗上三年也未必進的了洛陽城。

    劉璋更奇怪的是,如今諸侯立足未穩,又是一盤散沙,董卓竟然沒有下令攻擊,而是將兵馬屯於汜水關,被動等待。

    第三日,劉岱才派人前來召劉璋到帥營議事。劉璋整理了衣容領著荀攸、典韋、許褚往帥營而去。

    營門口遇見袁紹亦領著許攸、郭圖前來。劉璋上前施禮道:“本初公安好,璋有禮了!”

    袁紹冷冷掃了一眼劉璋,扭頭不複一言便走。典韋、許褚見狀就要上去好好教教他什麽叫做禮儀,好在被劉璋攔住了,如果諸侯在帥營軍上演全武行,傳揚出去就有趣了!

    許攸、郭圖與荀攸相識,可是見主公臉色不愉,他們也不敢和荀攸說話,微微點頭以示歉意後隨著袁紹進了帳營。

    看著仍憤憤不平的典韋、許褚,劉璋笑道:“好了,莫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氣壞了身子可不值!”壓低聲音道:“他就是個粗人,不懂禮儀,你們也別和他計較了!”

    典韋、許褚聽了暗暗好笑,心頭的氣倒也消了。荀攸搖了搖頭,雖知劉璋背後議人不妥,卻也知道他不過是一句笑言,並未作真,何況此事原是袁紹無禮。

    劉璋入內,先拜見了劉岱,而後與眾諸侯一一見禮,連袁紹也沒錯過。大庭廣眾下,袁紹倒沒讓他難堪,還了一禮。袁紹很明白,如果自己公然表現出對劉璋的敵意,那最終難堪的隻會是他,有遠大抱負的他自然不願意在眾人麵前留下汙點,但他心中卻暗暗發誓,總有一天,他會把劉璋生擒,讓他趴在自己腳下乞求自己的可憐。

    不一會兒,諸侯齊聚,在劉岱的主持下商討軍情。

    說是商議軍情,實際上在劉璋不過是扯皮罷了,大帳內沒有幾個人會真正願意出兵硬悍強大的西涼軍。議了大半天實質的決定也沒定下,最後隻有一個結論——等待!

    劉璋回自己的營寨後,將結果與從人一說,眾人無不感到氣憤,荀彧更是直言諸侯誤國。

    雖然劉璋也很失望,不過並未出乎他的意料,何況即使他同意出兵,以他萬餘兵馬要和董卓數萬占據險隘的精兵相抗,他還沒有自大至斯。

    當後方各路諸侯歌舞升平之時,劉璋沒有讓自己的部隊鬆懈下來。用後世的話說,士兵就要時刻準備著,因為戰鬥會在任何時間暴發,小小的鬆懈都可有能導致滅頂之災!大軍每日早晚各進行兩個時辰的訓練,嚴禁士兵外出、飲酒、聚賭,日夜有大量崗哨巡邏守備,凡有違反軍紀者一律嚴罰。第一天就有七個士兵聚眾賭博、三個士兵試圖遛出軍營,而他們麵臨的後果是足足被打斷的三根軍棍!讓嚴顏等益州官員感到臉麵無光的是這十個人全部是東州軍,令行禁止的英武軍訓練刻苦,甚至自行加重訓練量,沒有一個人有絲毫怨言,更沒有人一個人違紀,劉璋得知後立即宣布,嘉獎英武軍每人三斤豬肉!東州軍自然眼饞,可是他們益州第一強軍的名頭早已掃地,也不敢輕易滋事,而嚴顏等人很好的引導了東州軍心裏的這股怨氣,將之轉變為不服輸的鬥誌,在嚴顏等人帶頭之下,個個埋頭苦練,訓練強度甚至與英武軍不相上下。兩軍的競爭讓劉璋的大營之中每日都響徹著衝天的嚎叫和呐喊,以及叫陣之聲。最初之時還讓附近諸侯的軍隊感到了一陣驚慌,以為是敵軍襲營來了,當劉岱派人來了解情況之後,眾人才漸漸的見怪不怪了。

    劉璋施行嚴格軍紀的價值很快就體現出來了。

    第五日,這一天東州軍第一次得到了劉璋的口頭及實際行動雙重表揚,大口撕咬著熟肉的東州士兵嘴角滴著油,說著葷段子,不時還揚起手中的大肉向同在一起吃飯的英武軍示威,淋漓的湯水讓周圍一片笑罵。而英武軍則作不屑狀,他們幾乎每一日都能得到額外的嘉獎!

    一個東州軍什長看著英武軍不屑的樣子,狠狠的收回了揚起的熟肉,咬了一口囫圇吞下,道:“拽什麽拽,早晚有一天會把你們打趴下,益州第一強軍終究還是我們!”

    英武軍中一個什長則笑道:“那可有得等了,不知道我能能等到那一天,不過不用擔心,我看不到的話,我讓我兒子、孫子幫我看,哈哈,有我們英武軍在,你們永遠都是老二,不,也許是老三、老四也說不定!”

    “哼,走著瞧!”

    ……

    兩支兵馬明裏暗裏的較勁,可是相處的越久,雙方越發了解,漸漸的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兩軍竟有了英雄惜英雄的感覺,競爭依然存在,可是兩軍的感情卻十分的深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