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梟雄殞命(續,求收藏)

字數:3158   加入書籤

A+A-




    期間,他已經點算過自己的傷亡了,伏擊他的敵軍人數不足,雖然打了個出奇不意,卻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計有二百四十七名士兵戰死,傷三百一十一人,其中重傷五十七人,這讓劉璋暗暗慶幸不己,他這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這些士兵可以說是他一手葬送的,如果傷亡太過嚴重,那他將會十分的悔恨。不過讓他有些鬱悶的是,以往幾次戰鬥,他都可以用降敵補充損失,可是這一戰他卻沒有抓到一個活口(一來是因為部隊突然中伏,情況不明,士兵不敢留情,凡是敵人一律擊殺,不留後患,二來敵見他們兵力遠遠在己方之上,受到反擊後不敢戀戰,早早的就撤退了),損失的每一個士兵都可以說是絕對損失。

    劉璋不知道,他的幸運其實是建立在曹操和劉備的不幸之上的!話說徐榮和呂布從李儒之計,於此設伏,卻沒有料到追擊的兵馬竟然是兩路,而且雙方相距還挺遠的,包圍圈不可能全部合圍,結果是曹操一頭撞向了銅牆鐵壁,而劉璋遇到的不過是徐榮和呂布用來紮口袋的少量士兵。更幸運的是,據探子回報,敵後路兵馬主將領著數百士兵身先士卒,衝在最前方(叫劉備三人得瑟,他們那一身銀甲讓人把他們誤作大將了,尤其劉備,一身銀甲不說,還騎了匹通體雪白的戰馬,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套用後世星爺電影裏的一句台詞:象你這樣拉風的男人,無論在什麽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於是這負責堵口子的敵將自然把這當成了送上門來的戰功,立即抽調了大量兵力準備將之射殺,結果就導致劉備身死,其部受損嚴重,而劉璋有驚無險的過了一劫。

    回去的路上劉璋並未下令趕路,士兵經過一天一夜的辛苦,全都十分的疲憊了,此刻回了洛陽也沒戰事,不必著急,結果他直到天黑時分才再回到洛陽(而他之所以回來的太晚,也是因為沿途太多被董卓殺害的無辜百姓,為免他們暴屍荒野,屍骨為禽獸所辱,凡是所見,他都命人悉數安葬了),也讓他少看了一出好戲!

    原來,孫堅在拯救皇宮之時,從宮中拾得傳國玉璽,頗有雄心壯誌的他立即將之視為孫氏當興的征兆,於是私自劫留,為防意外發生,他當時便向劉岱請辭,聲言其部連續征戰,受創嚴重,此刻董賊又退回了長安,占了崤函之險,急切難下,他決定回歸長沙,整頓兵馬,待盟主一聲令下,必再領精兵前來會盟!他自以為私匿玉璽一事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料其部有一人貪戀錢財,自認為將此消息告知盟主,必可獲不菲的報仇,於是便找到了劉岱,劉岱一聽大怒,大膽孫堅,竟敢私藏國之重器,他立即叫來諸侯與孫堅,讓其交出。孫堅如何願意?他當眾立下重誓,且親手將那叛徒擊斃,眾人雖然不信,然人證、物證皆無,隻得按下不提。孫堅見事泄,知道洛陽不可久留,當時便領兵離開了,他卻不知道,這一切讓一個人暗暗留上了心,這也為他日後之死埋下了伏筆!

    劉璋回到洛陽,立即便找到了典韋等人,不出意外,經過數名大夫的診治,確認劉備已死,群醫回來乏術。

    劉璋除去了生平大敵,暗自長舒了一口氣,然而接下來的消息就讓他有些不敢相信了……

    原來,關羽、張飛回到洛陽後,確認劉備已死,兩人心如死灰,這些年兄弟三人出則同行,寢則同榻,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可是現在……他們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如同兩個行屍走肉一般。典韋見兩人身上又傷,便讓醫者救治,關、張二人目光空洞的任人施為。在醫治的診治後,發現張飛雖然看起來受傷極重,實際上卻並未傷及筋骨,將養一段時間便可,倒是關羽,雖然隻是右臂中了一箭,可是這一箭卻傷及了筋骨,關羽在拔除箭頭時由於心急劉備,因而十分的粗魯,結果讓自己傷上加傷,最終結果是筋斷骨傷,他的右臂可以說是半廢了!

    劉璋暗暗道:“看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關二爺一條胳膊終還是受傷了!”劉璋不知道的是,這次負傷對關羽來說並非禍事,無論曆史還是演義之中,關羽都是一個極度自負,目空一切之人,這樣明顯的缺點顯然不是一個名將應該有的氣質,可是這次受傷之後,關羽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有劉璋從一旁引導,關羽的形象終於和曆史大相徑庭,成為了一個謙虛謹慎、禮賢下士真正名將,為劉璋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劉璋常常暗歎:“禍兮福之所倚,老祖宗的話果然有理!”

    劉璋去探望了一下關羽、張飛,可是兩人都哀痛劉備之死,隨便說了兩句,便客氣的讓請劉璋離開了。

    劉璋也不氣餒,暗想:“劉備都掛掉了,你們還不是兩隻籠中之鳥,終難逃我之手心!”想到這兒,他又想起後世看到的一個對聯,上聯是鳥困籠中,欲張飛又被關羽,可是下聯是什麽卻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劉璋便也不去多費那個精力,回到帳中與荀彧等人碰了個頭,了解了一下這一天洛陽的情況,便耐不住疲倦,晚飯也沒心思吃倒頭便睡。

    第二天,吃過早飯,劉璋一掃昨日的疲憊,領著眾人又去探忘了一下關羽、張飛,兩人的情緒依舊不高,劉璋勸了兩句便識相的離開了,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仲康,去將高順、華雄兩位將軍請來!”

    “是,公子!”許褚點了點頭。

    不多時,許褚、高順、華雄三人便到了。

    劉璋上前道:“兩位,這幾日過的可好?”

    華雄抱拳道:“不錯,公子待我等極好,衣食無缺,若是華某老上一二十年,終日如此,頤養天年也不錯!”

    劉璋笑道:“華將軍說笑了,將軍一身本領,正值盛年,我相信大漢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將軍出力,將軍想要頤養天年恐怕還早著呢!”

    華雄笑了笑並不說話,此間他身為俘虜,雖然受到優待,可是卻沒有投降,若認同劉璋之言,豈非表時自己投降了?若反對,豈非堵住了自己的退路,若劉璋怒而殺之,豈不……

    劉璋見華雄並不接茬,便也不繼續這個話題,他相信有了今天的經曆,他和高順必定會改弦易轍,道:“此次請二位來,是想請兩位陪在下四處走一走,看一看這大好的河山,不知二位可有興趣?”

    華雄道:“敢不從命!”

    高順也道:“大人吩咐便是,順一介俘虜,不敢抗拒!”

    “二位言重了,請!”劉璋道。

    劉璋遂引一眾文武,在一千親衛的保護下往北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