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秦嶺四道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A+A-




    寧誌遠微微頷首,陳宮便道:“自從董呂交惡,呂布反出長安後,董卓的兵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當時他僅有馬步軍二十萬,有感於兵力的缺乏,董卓在關中大肆征召新兵,同時他又利用他多年鎮守西北之時在羌人中獲得的威望征羌人為兵,據目前所知,董卓共征得漢軍七萬,羌騎一萬三千,故而,現在董卓的總兵力二十八萬左右。具體部署情況如下:主力在十五萬在北方與馬騰、韓遂征戰不休;函穀一線約兩萬人據關而守,防備呂布的進攻,據判斷,呂布無心也無力向西進攻,一旦戰事緊急,董卓應該可以從函穀一線抽調一萬左右部隊回防長安;長安包含董卓精銳飛熊軍在內共三萬人,同時,董卓在長安以西二百五十裏的郿縣築塢堡,高厚七丈,十分堅固,塢堡內長期駐有五千精兵,一旦情況緊急,董卓可退守此地,而此地的駐軍規模最大可達四至五萬人,塢堡之內更囤積了足夠數萬大軍三十年食用的糧食,董卓自我大漢宮闕、曆代帝後陵寢、洛陽、關中中劫掠的財富也大多收藏於此,其價值不可估量;關中各縣駐軍約三萬,餘下五萬部屬在秦嶺之北,以防備我軍進入關中。其中儻駱道北端入口駐軍兩萬,子午道一萬五千,褒斜道一萬人,陳倉道五千。敵軍於石羊關、散關等易守難攻之險要隘布置重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秦嶺險峻難越,我軍難以攜帶大型攻城器械,想要突破敵軍的堵截,絕非易事。董卓又在陳倉、眉縣、武功等地之間安排了大量精騎和烽火台,一旦第一道防線告急,即一麵火速馳援,一麵燃起烽火向長安求援……”

    劉璋看著麵前耗費了無數心血,付出了無數斥侯的性命為代價製作出的秦嶺一線立體沙盤,默然無語。此前,對於熟知在後世高速公路隻需幾個小時就能夠翻越來的秦嶺山脈來說,他很難理解為何現在的秦嶺就如同一道天塹橫亙在關中和益州之間,他不能理解為什麽攻擊一方出動數倍於敵的兵力,卻仍難撬開防守方的防線。看著這個沙盤,他有了一絲明悟,沙盤盡可能真實的還原了秦嶺的形勢,當然這是經過無數倍縮小後的,可即便如此,看著這小小的沙盤他仍感到一絲涼氣自腳底升起,腦海中不由的浮現出狹穀、絕壁、懸崖、深淵……還有那雲霧繚繞的山峰和山峰那鳥兒都難以飛躍的高度,他仿佛看到他的士兵艱難的挪動腳步,道路之上,不時傳來失足者絕望的哀號……他仿佛看到,秦嶺山脈忽然複活了,它變成一個饑餓、凶殘的野獸,一刻不停的吞噬著他的士兵的生命!

    震驚過後,劉璋定了定神,看了看懸掛起的地圖和兵力標注,道:“公台,董軍在秦嶺防線以誰為帥?”

    “回主公,董軍拜楊奉為安西將軍,全權負責秦嶺一線戰事,以李樂為副。”

    “楊奉?他沒有和呂布一起去洛陽嗎?”劉璋好奇的問道。

    “稟主公,楊奉與呂布似乎沒有什麽交情,並沒有一同前往洛陽,相反楊奉此人乃李傕心腹愛將,當年李傕、郭汜入侵漢中失利後,董卓對我軍采取轉攻為守的策略,將李傕、郭汜派往西北對馬騰、韓遂作戰。李傕離職時向董卓推薦了楊奉,董卓從其言,命楊奉鎮秦嶺以北,至令其地位並未動搖過!”

    劉璋點了點頭,他也是隨便問問,因為他記得曆史上楊奉似乎和董承一同護送獻帝還都洛陽,後來又和曹操爭雄,結果兵敗失勢,默然投了袁術。當然了,他的翅膀扇動下,很多曆史已經不一樣了,楊奉沒有離開隻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劉璋又問道:“楊奉此人性格、能力如何?”

    “楊奉此人出身白波黃巾,雖投靠李傕,卻因為其黃巾出身,頗受同僚輕賤,為此,楊奉希望以無上的戰功向李傕證明自己的價值,希望能夠得到李傕的信賴和重用,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狠狠回應那些曾經輕視過他的人。因而,楊奉此人作戰及為悍勇,逢戰必身先士卒,深得部下信任,而在他的嚴格訓練下,其本部本馬訓練有素,戰力極強,當然,這僅限於他的本部一萬五千人,其餘兵馬雖劃規其指揮,但身為西涼軍前輩的李樂等人自恃出身高貴,看不上這個都秦嶺防線的上司,往往對其陽奉陰違,甚至對其軍令置若罔聞。楊奉雖然非常痛恨這些西涼驕兵悍將的目中無人,可是自知沒有得到董卓信任的他不敢確認一旦他動了這些西涼將,董卓還能不能容下他,如果董卓降罪,那李傕會不會全力保他,因而一直沒有打破這一局而。總的來說,楊奉此人勇而寡慮,其部各自為戰,雖有險隘堅城,但隻要謀劃得當,我軍要進入關中並非不可能!”

    劉璋又道:“那公台可有破解僵持的辦法?”

    陳宮回道:“稟主公,屬下初到漢中,對我軍的戰力不甚了解……”

    劉璋打斷了陳宮的話,道:“公台不必謙虛,直言無妨,眼下正是需要群策群力之時,可不能敝帚自珍啊!”

    陳宮施了一禮,道:“那……宮便在此拋磚引玉了,請主公和各位同僚指正。”說完,陳宮輕揮衣袖,來到地圖之前,取過放在地圖旁的細竹枝,眾人的眼光也隨著陳宮的移動放到了地圖之上。

    陳宮指著地圖上自西向東蜿蜒曲折的四條紅線,道:“秦嶺山脈共有四條道路連接南北,自西向東分別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子午道雖然平坦一些,但路程最遠,且要淌過數道河流,眼下雨水充足,河水暴漲,淌行非常困難,子午峪口石羊關守將姓李名洪,乃李樂之侄,關內駐有五千大軍,周邊另駐有一萬大軍可以隨時支援,如果我軍不能迅速攻克石羊關,一旦敵援軍抵達,我軍便有被堵在峪穀的危險。儻駱道全長四百五十裏,行程在諸道之中排名最末,但道路最是險峻,許多地段兩人對行便難以錯行,戰馬、運送給養之木牛流馬行動不變,沉重的攻城器械更是舉步維艱,駱峪口由李樂親信將領丁強率五千兵馬駐守,李樂領一萬五千大軍親鎮武功縣,可為強援。褒斜道古稱金牛道,乃最早開鑿的連通秦嶺南北的棧道,全程五百餘裏,僅長於儻路道,敵軍於布有重兵斜峪口布有四千精兵,守將為楊奉愛將張憲,楊奉親率六千精兵坐鎮眉縣統禦全局,如果戰事危急,楊奉還可向郿塢求援,郿塢中長年駐有五千西涼精騎,旦夕可抵斜峪口,阻截我軍。陳倉道行程最遠,道口散關地勢易守難攻,關內駐有楊奉本部軍馬五千,守將乃楊奉之侄楊其,楊其此人早年喪父,由楊奉將其養大,兩人情同父子,楊其對楊奉敬愛有加,對楊奉的命令莫不遵從,此次受命駐防散關,除非戰死,否則他絕對不會讓我軍輕易入關!”

    戲誌才道:“那依公台之言,我軍想要踏足關中,豈非難上加難了?”

    陳宮道:“從形勢上看,確實如此,但我軍卻並非全無機會。各位請看,從敵軍配置上來說是西弱東強,依宮之見,董卓認為我軍不會舍近求遠,最可能會走的就是儻駱道,因而在儻駱道布置兩萬重兵,相比行程最遠的陳倉道,卻僅有五千士兵。我們何不迎合董卓這一判斷,自現在起抓緊時間加固儻駱道……”

    戲誌才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恐怕敵軍不容易中計啊!”

    陳宮道:“不,恰好相反,以宮之見,我軍無論明修還是暗渡,皆從儻駱道。”

    “這……我軍大張旗鼓修築儻駱道,敵軍必然警覺,恐怕不能達成進攻的突然性啊!”滿寵道。

    荀攸深思後卻眼睛一亮,讚道:“妙計!”

    滿寵看了看荀攸,很快也反應過來,道:“公台的意思是要讓敵軍以為我軍是要使暗渡陳倉之計?令其將注意力和兵力往其它地方轉移,而後我軍卻突然出現在駱峪口……”

    陳宮道:“宮正是此意,我軍可以大張旗鼓的修繕儻駱道,同時派出斥侯前往散關一線進行偵察,但‘不慎’被守軍察覺到,如此一來,楊其必上報楊奉,楊奉勇而無謀,略知兵法皮毛,見我軍大張旗鼓修繕儻駱道,卻又秘密派遣斥侯偵察散關,其必以為我軍欲仿高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以楊奉好大喜功的性格,必調兵與散關前設下埋伏,伏擊我軍。雖然李樂素與其不和,但軍令難違,大敵當前,李樂如果坐視散關陷落,令我軍踏入關中,李樂必被董卓追責,不想和楊奉一起被問罪,他必定要派兵支援,將我軍擋在秦嶺的崇山峻嶺之中。如此一來,駱峪口的兵力將大減,而且敵判定我軍將走陳倉道,駱峪口守軍必定戒心大減,也利於我軍突襲!”

    荀攸道:“可是儻駱道人馬難行,攻城器械想要通過更是困難叢叢,就算我軍輕裝前往,沒有攻城器械,如何攻克駱峪口?”

    陳宮道:“以宮之見,非夜襲不可!宮曾看過步兵獨立第一旅的訓練,在高副軍團長的嚴格訓練下,獨立第一旅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不負陷陣之名,隻要獨立第一旅能夠利用黑暗掩護,以飛爪神不知鬼攀上城牆,以獨立第一旅兵鋒之利,攻克駱峪口不在話下!”

    荀攸問道:“若事先被敵察覺到獨立第一旅的存在,突襲變成強攻,我軍是否還有迅速攻克的把握?”

    “宮不敢斷言,不過宮相信以獨立第一旅的強大攻擊力,即使是強攻也有極大機會攻破駱峪口,隻不過此戰後獨立第一旅會減員嚴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