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李傕抵達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A+A-




    同一時刻,武功縣城南門城牆上,李樂臉色陰沉的俯視著漸漸平靜下來的劉璋軍大營,他知道自己的算計再一次被看穿了……

    李樂的旁邊是他的“愛將”丁強,丁強在劉璋強攻渭水防線時出工不出力,率部趨吉避凶,幾百人的殘部“奮戰”了一個多時辰,沒有一個人傷亡,前提是他們沒有看到一個劉璋軍!而後,丁強見李樂撤退後,也走小道逃回了武功。襲營、伏擊追兵的計劃正是丁強向李樂獻上的,隻不過功虧一簣了,他知道此刻李樂心情不好,唯恐引火燒身,一言不發的站在旁邊,但是李樂顯然沒有忽視他的存在,也沒有放過他的打算,衝他喝道:“你不是說益州軍必然中計嗎?為什麽不見一個追兵?”

    丁強連忙答道:“回將軍,末將也沒想到敵軍如此奸滑,竟然識破小人的計劃……”

    “你不是向我保證萬無一失嗎?”

    “這個……將軍,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末將也想不到敵人會看破末將的計策啊!”

    “廢物,還敢狡辯……唉,隻怪本將軍錯信了你……本將軍讓你坐鎮駱峪隘口,可是你呢?丟城失地、損兵折將,令益州軍突破天險,進犯關中。當時本將軍就該將你斬了,可是念在你往日功勞上,饒了你一命,希望你能知恥後勇,將功折罪!可你再一次辜負了本將軍的信任!本將軍問你,渭水一戰,你在做什麽?”

    “啊……當日末將率部與敵血戰……”

    “血戰?那好,本將軍問你,你部傷亡幾何?戰果幾何?”

    “將軍……”

    “休再狡辯,本將軍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與你,可是你呢?丟失重鎮、畏敵避戰,現在又白白葬送我無數將士,不斬你如何對的起死難的將士,如何對的起國法軍紀?來人,將丁強押下去嫋首示眾!”

    親兵疾步衝上前來反翦了丁強雙手,丁強不敢反抗,隻能不哭喊著道:“啊……將軍不要啊……將軍,小人一向對將軍忠心耿耿啊……請將軍放過小人一條狗命吧,小人以後一定唯將軍馬首是瞻……”

    “拖下去,砍了!”李樂語氣冰冷的道。

    親兵們聽出了李樂語氣中的堅定,毫不猶豫的拖走了丁強。

    “將軍饒命啊……將軍……”叫喊聲漸行漸遠,不多時,一聲慘叫傳來,少時,一顆血淋淋的頭顱盛在托盤中被送上了城牆,李樂看了一眼死不瞑目的丁強,道:“把這顆頭傳視全軍,若有作戰不力者,丁強就是他們的下場!”

    “是!”親衛托著托盤離開了。

    李傕沒有讓劉璋久侯,次日中午,騎兵第三師偵騎報告,李傕先鋒營出現在武功縣西北方十裏。

    隻是先鋒營,尚不足以威脅到劉璋,他沒有下令加強戰備,隻是命令偵騎繼續監視。

    半個時辰後,李傕的先鋒營兩千騎抵達武功北門,與城中李樂聯係後,自北門進入了武功縣城。

    傍晚時分,李傕親率主力騎兵趕到武功縣北三裏,不過並沒有進入武功縣城,也沒有前來攻擊劉璋軍,而是選擇了原地紮營。

    李樂得到消息後,親自率數千士兵、民眾攜帶了大量飯食送過去。

    親衛稟報後,李樂獲準進入李傕的帥帳。

    帳內,李傕、郭汜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武功附近的地形圖。

    李樂踏進帳中當即便長跪不起,道:“罪將參見李將軍,郭將軍……”

    李傕、郭汜仿佛無視他的存在,繼續對著地圖品頭論足。

    李樂自知罪責重大,見李傕、郭汜沒有理會自己的意思,便一言不發的長跪在地,但心中卻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明白李傕這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既然李傕還想懲戒自己,那便說明他沒有殺自己的打算,如若不然,何必要浪費時間,恐怕早就大聲喝令親衛將自己推出斬首了!

    整整半個時辰,李傕、郭汜仿佛忘記了李樂的存在般,而李樂雙膝早已痛苦不堪,可是他非但沒有半點不滿,身體甚至始終如老僧入定一般,沒有動彈半分。

    李傕終於看厭了地圖,抬頭看著李樂,厲顏罵道:“大膽李樂,你連失重鎮,損兵誤國,你可知罪?”也不等李樂到底是否知罪,便繼續自顧自的繼續道:“相爺已經給本將軍下達嚴令,一旦本將軍抵達武功,即將你收押嚴懲,你以為你裝腔作勢一番,便可逃脫一死?簡直是癡心妄想!別以為本將軍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哼,你也算是跟著我的老人了,這些年本將軍也算待你不薄了,可是你是如何回報本將軍的?本將軍將如此緊要之地交於你把守,可是你僅數日功夫便一敗駱峪隘,再敗渭水,令我軍損兵折將不說,更讓劉璋小兒踏足關中腹地,你是否想讓我西涼軍全體將士皆死無葬身之地?”

    隻聽“咚”的一聲,李樂重重的磕了一個頭,一塊尖土劃破了破頭,鮮血慢慢流了出來,李樂不敢擦拭,道:“末將不敢,末將辜負將軍信任,罪該萬死,請將軍責罰,將軍要殺要剮,末將不敢有半句怨言!”

    “別以為本將軍不舍不得殺你,若都是像你這般的廢物,本將軍留之何用?早晚被連累致死,不如早早殺了,免得害人害己!”

    “末將自知罪孽深重,難逃一死,但死前末將有幾句話想說,否則末將死不明目!”

    “有屁就放!”

    “是,啟稟將軍,戰鬥失利,末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責任並不完全在末將,初時,劉璋哨探進入儻駱道後,楊將軍誤中敵計,調兵西進,末將識破敵軍之計,唯恐被敵所乘,末將為了守住儻駱道,甚至不惜冒著不遵將令的罪名,一度拒絕執行楊將軍的命令,最終在楊將軍的嚴令下不得不調兵西進。幸得相爺識破敵軍奸計,命令大軍各回駐地,防備敵軍,然而楊將軍膽大包天,明知相爺有令,卻遲遲不下還軍的命令,白白拖延了數日功夫,浪費了回援時間,而劉璋則乘我軍來回奔走數百裏、困頓不堪之機來攻,我軍官兵開不得弓、揮不得槍,致令駱峪隘口丟失,此戰,實非末將及前線官兵之罪,請將軍明鑒!次戰渭水,張濟欲陣前投敵,和劉璋軍行裏應外合之計,一舉吞沒我渭水大軍,幸好相爺早有先見之明,料到張濟心懷二心,特命末將嚴加監視張濟,末將通過嚴加監視,察覺張濟所圖,果斷拿下張濟,準備解往長安交相爺發落,不料次日劉璋便發起了攻擊,而張濟之其黨羽乘亂救走後,張濟率眾陣前投敵,令我軍陣腳大亂,末將腹背受敵,難以抵擋,原本末將打算死守渭水防線,與渭水防線共存亡……能以末將微末之軀,報將軍之恩,末將死又何妨?然而末將死不足惜,但當日末將又想,末將死則百了,將軍之恩卻無法報償,如果末將與眾官兵全部於渭水捐軀,則武功不保,一旦武功不保,劉璋軍勢必深入關中腹地,屆時相爺震怒,恐怕會遷怒於將軍,末將一死何惜?但若因末將之死而連累將軍,末將豈非忘恩負義、豬狗不如?因而末將不得不退守武功這一進入關中腹地的最後據點,竭力抵擋,不使劉璋再進一步為報答將軍厚恩,末將又於昨日親冒矢石,夜襲敵軍,然而敵軍戒備森嚴,末將苦戰無果,不得不退兵回城!末將一心為將軍,為西涼軍,為相爺奮戰不息,奈何天不從人願,末將亦無話可說,末將自知罪孽深重,懇請將軍從重處罰!”李樂的話看似有理,但實際全係狡辯。說什麽識破劉璋奸計,這才不同意調兵西進,實際上卻是他和楊奉不和,故意給他難看,不過楊奉調兵西進的決定確實從一定程度上使守軍體力下降。至於拿下張濟,那更是他為了爭權奪利而汙蔑陷害張濟,隻是他沒想到次日劉璋軍便發起了攻擊,猝不及防的他還沒享受過權利的快感便被趕離了渭水,好在眼下張濟叔侄正在劉璋軍中,算是坐實了投敵的事實,他的這個慌言也算是被圓上了,而昨晚的偷襲他連城牆都沒下,何來親冒矢石之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