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二章 武功之戰6

字數:2715   加入書籤

A+A-




    次日,劉璋乘著擊殺胡才的氣勢,派人偷偷潛入城中,準備依賈詡之計招降李樂,不料李樂卻嚴詞拒絕了劉璋的招安。

    使者回到大營,把情況向劉璋一說,劉璋不禁看向賈詡,道:“文和先生,看來那李樂頗有愚忠,恐難為孤所用啊!”

    賈詡卻搖頭道:“不然,以屬下之見,那李樂並非對李傕忠心耿耿,否則如今朝不保夕的他便不會輕易放我軍使者離開,而是應該扣下,送交李傕以表忠心才是!既然李樂放我軍使者離開,那就說明他的心思已經開始鬆動,隻是眼下我軍勝勢尚不明顯,他不敢輕易決定,他擔心一旦投向我軍,而最終我軍戰敗,那麽他必被李傕清理;同時他又擔心,若是將使者送交李傕,而最終取勝的是我軍,必追究其罪過,他不敢輕易下決定,這才放回我軍使者,即使李傕知道,他也可以以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來推脫,這樣既不會被李傕問罪,也不會得罪我軍……”

    荀攸便道:“不錯,文和之意有理,如今李樂放回我軍使者,其實是一種示好,他這是在暗暗向我軍表明,他沒有和我軍頑抗到底的打算。屬下以為,在我軍和李傕未有勝負之前,他恐怕會選擇作壁上觀……”

    吳班就罵了一聲:“牆頭草……”

    劉璋笑了笑,道:“牆頭草好啊,隻要李樂保持現狀就好,這樣一來,起碼我們麵臨的壓力將小上很多!要是西涼軍這樣的人再多些才好呢,這樣孤就可以逐個擊破了!”

    “主公言之有理!”吳班道。

    “派人潛入城中,保持和李樂的聯絡,有了這一次交流,相信李樂不會輕易危害我軍使者,不過還是要提醒他們,身處敵營,千萬不可輕敵大意,一切小心謹慎為要!”

    “主公這是不願意放棄招降李樂?”荀攸道。

    劉璋道:“李樂此人罪大惡極,遠的不說,就說這一次縱兵害民,死難者多以千計,更有萬計百姓流離失所(使者帶回了武功內亂的消息),這種人罪不容誅,但是眼下孤還騰不出手來收拾他,先穩住他,解決了李傕再處理他的問題吧!”

    ……

    武功一線,兩軍各有不足,一時倒也相安無事,但是這個消息傳到長安後,李儒立即從劉璋的舉動中感覺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世人皆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劉璋攻破渭水後為何不挾大勝之威,全力攻擊武功,拔除長安最後一道防線,而後直逼長安?反倒是在武功城外耀武揚威一番後,就地安營紮寨,甚至連圍城都免了!要知道劉璋此次北伐帶甲二十萬,而當時武功不過三萬殘兵敗將,大可一鼓作氣拿下武功!劉璋為何會虎頭蛇尾?李儒不會相信劉璋竟然會如此愚蠢,平白放過如此良機,唯一的解釋就是劉璋另有圖謀!李儒乃可比肩戲誌才、郭嘉等人之輩,劉璋露出如此大的一個破綻,他豈能不深思其中奧妙,這一思索,他便有了大致的判斷——兵力不足!因為隻要兵力充足,劉璋完全可以在李傕抵達之前的這段充足的時間拿下由一群殘兵敗將把守的小縣,而後無論是進取長安,還是據城決戰,主動權都掌握在劉璋手中,但是他放棄了攻打武功,選擇了被動的防守,白白將優勢葬送,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的兵力不足,擔心不能在李傕抵達之前攻下武功,從而陷入兩麵夾擊之中,所以才提前修築了堅固的營寨,作長期作戰的打算。為什麽會兵力不足呢?此次北伐,劉璋號稱三十萬,實際約為二十萬,無論是攻打駱峪隘口還是渭水防線,劉璋軍都沒有受到嚴重的打擊,軍隊減員不大,完全有足夠的兵力一舉拿下武功;渭水亦非天塹,如今兩岸又都在劉璋的控製下,軍隊可迅速渡河,不存在行動遲緩,兵力不繼的情況出現。至於說會不會是劉璋此次北伐並沒有帶二十萬人馬,這在李儒看來並不是一個問題,劉璋此次北伐為的就是一舉消滅西涼集團,要完成這一目標,最少也需二十萬兵馬,因而李儒對二十萬這個數字還是很相信的。想到這些,李儒便有了最後一個判斷——劉璋分兵了,舍此無他!劉璋分兵為的又是什麽呢?李儒看著地圖上的西涼軍駐防圖,腦袋突然“嗡”的一聲,差點暈了過去!他明白劉璋到底打的什麽盤算了,可是一切也許都已經太遲了……地圖上,西涼軍精銳盡歸武功,其它各處兵力空虛至極,敵人予取予求、無人可阻!

    李儒馬不停蹄的去找董卓,董卓聽後也是大驚,道:“文優,你認為劉璋分兵所向何處?”

    李儒道:“稟相爺,儒以為,劉璋分兵,必取陳倉道!”

    “為什麽?陳倉路途遙遠,一旦被我軍識破,很可能在他的部隊抵達前遣精兵據散關讓其不得前進分毫,如此他分兵之圖便無法實現了。”

    李儒道:“陳倉道路途遙遠不假,但我軍要救援陳倉道,同樣路途遙遠。而且劉璋以一計打草驚蛇,將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儻駱道,主力盡數調往了武功一線,造成了各地駐軍空虛。即使散關守軍發現敵軍異動,也不會放在心上,因為他們會認為劉璋主力盡在儻駱道,少量部隊出現在陳倉,不過是造勢、想讓我軍分散兵力罷了,散關守軍一旦麻痹大意,便會給劉璋可乘之機,一旦其攻破了散關,關中腹地便如入無人之境!”

    “那本相立即傳令散關守軍加強戒備……”

    “恐怕來不及了,劉璋敢在武功露出如此大的破綻,恐怕就是料定其另一路大軍已經抵達散關,我軍即使識破其計,也沒有時間作出應對!如果屬下所料不差,或許劉璋大軍已然在猛攻散關了……”

    “無論如何散關不能丟,立即傳令散關嚴加戒備,命李傕派出輕騎馳援散關!”

    “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