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後布局入濟南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A+A-




    沈磊抄寫小說也不盡是臨帖與抄寫四書五經枯燥乏味,還有籌錢等目的,當然力求精彩吸引讀者才好。而且四大名著三本珠玉在前,普通演義還真拿不出手。

    另外他的記憶力雖然似乎是變得很好,但仍然不可能將前世初中時代看的東西逐字逐句記得。加上為多掙錢他決定在書中學習金、梁新武俠風格,與網絡小說灌水精神,將原本一百回弄個三五百回出來。

    如此一來這本隋唐演義有點如框架不大改,外牆形象內部裝修風格迥然不同的新創作小說一般。不僅如此沈磊還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在小說中引用了標點符號以方便閱讀。

    如此動作說抄小說還是算創作小說區別不大,因此沈磊每日僅能寫一千多字,二天才能寫一章。速度如此慢乃是毛筆字實在寫不快外,他還有其他事要忙。

    院試不遠了,要力爭考個好名次這讀書放鬆不得,晚上記錄前世的知識關係更大也不好停,唯有寫小說出版掙錢屬於錦上添花,他奪得家產後這錢還非是缺之不可的,因而隻能放在第三位了。

    鍛煉身體、讀書、寫字、寫小說、記錄前世知識成為沈磊這段時間的幾乎全部生活內容。但黃曲黴素也放在他的心上一刻也沒有忘記,等培養基黴菌生長到極點他將之在水盆裏揉碎,然後過濾幾遍用小火將水慢慢蒸發去十之**。

    成濃汁後將銅臉盆盛之蒙了布,放太陽下曝曬,最後收獲隻有十幾克粉劑用紙幾層包好。此後隻用盆子殘餘用小半盅水衝一下喂了兔子,見兔子死去這才鬆口氣。

    製作黃曲黴素沈磊一點也不假手於人,連兔子也是他親自埋葬的。如此做倒不是怕失密,主要是表哥們幹不了這個,搞不好還多說多問。如此一來既煩人又不是什麽好技術,教之無用,還不如他自己一個人動手操作,反而省心省力還清靜。

    另外好在他雖隻有十四虛歲,身上有錢,又有讀書人的光環,在舅舅家幹什麽也沒有人管。而他決定到這裏避禍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若僅是擔心中毒在沈家小心些也行。但在沈家製造黃曲黴素卻是不可能,沒有那個寬鬆又zi you的環境。

    黃曲黴素製造好沈磊並沒有馬上行動,而是七月初三濟南院試他六月十四吃罷晚餐才回沈家。這次回去與來時走了近一個時辰比快多了,背著文具,由一個表哥陪伴下,二人隻用了不到二十分鍾就到達沈家。

    到沈家當天晚上他即回自己屋裏睡了,連自己的丫頭也沒有告訴。次日將備考的文具,隨身攜帶的物品準備齊全才出房門向內院走去。

    進內院沈磊向沈萬財問安告別,並說要去庫房拿些紙墨補充。沈萬財給了鑰匙後他進入庫房迅速揭開盛最白麵粉的甕蓋,將黃曲黴素紙包打開剩最後一層,手伸進麵粉中間將紙包弄開攪動幾下,將手拍拍幹淨,然後蓋上甕子拿了紙墨迅速關門離開。

    回到沈萬財這裏一起吃了早飯,沈萬財叮囑一回。又問要不要有個仆人陪同,知沈磊已讓一個表哥陪伴後又十分殷切地關心他路途的辛苦。最後又拿出五兩銀子與一些散銅錢,共約六兩一起交給沈磊,讓他路上不必太節省,考上秀才馬上回家。

    沈磊此刻也隻能沈萬財說什麽都點頭稱是,然後背著行李離開沈家,在約定地點與背了衣物行李的表哥小羊會合,二人一起向最近的鎮子,二三十裏路的張家樓而去。

    這時代的路比之後世的鄉鎮公路,南方的隻能算羊腸小道,北方的雖然寬闊許多,大多數兩輛馬車能交會,可是寬度上仍然不能與後世鄉鎮公路比外,這平整度差距更讓沈磊淚奔。

    在坑坑窪窪的路上高一腳低一腳跋涉已經夠艱苦了,這還好在最近沒有下雨,不然有水坑更加難行。更可惡有風或馬車過來時塵土飛揚讓沈磊倍覺酸爽,前世他在偏遠鄉村工作,這條件僅路一項就沒法比了。

    還好在最近一段時間他每日堅持鍛煉,吃的也比在沈家好而不必拘束,又在長身體階段,論身體體質已有沈小磊時的二倍。這才近二十六裏路隻是稍微休息會兒,午餐時間就趕到鎮上。

    到達鎮上馬馬虎虎填飽肚子二人以一兩銀子代價雇了輛騾車馬上出發。到濟南有六七百裏遠,今天已經十五再不著急到濟南馬上參加考試太倉促不大好。因為長途旅行難保沒有意外,還是前麵抓緊一點好。

    坐上騾車雖然搖搖晃晃速度比走路快多了,一開始沈磊覺得新鮮與愜意,但不太久他已經覺得不大好了,上午走路慢而腿腳累,現在行走速度快一倍屁股蛋兒受罪,遇上一個坑就震動一下,差點兒震成了八瓣兒。

    這方麵看來還是南方好,南方的路雖然如羊腸小道,但泥土彈性好不硌腳,主要是走長途、運重物有船。這船也搖搖晃晃卻不會三五步一個泥坑震得屁股痛,速度雖不及車子,但一清晨開船至黃昏停泊已經不比車子少走路了。緊急時還可以日夜趕路,比車子更快許多。

    而且船上有吃又有宿處,在這沒有高性能車輛時代乘船與坐車比那是幸福滿滿。可惜沈磊一個後世靈魂再怨念卻是沒什麽辦法能改善乘車條件,隻能在屁股下墊軟一些的衣物緩和一下。

    當然他也沒有任命,想到下午隻是開了個小頭,還有更長的路在前麵就拚命開動腦筋,想個減震的辦法。一開始他是從車輛上考慮想了半天才發現不是改不了,而是代價與時間根本不允許。

    而且車子還是別人的,他改了車子誰出錢?將車子帶回沈家暫時也不需要。如此一來他隻得從頭開始考慮坐具減震,這次他從彈簧、泡沫塑料最後回到了繩床。原因是彈簧做出來太困難,泡沫塑料根本不可能,隻有繩床雖然土與晃動會更厲害些,減震效果還是不錯的。

    為了屁股不震痛,嫩骨架不震壞,當天在路途小鎮沈磊就讓車停下住宿,然後找木匠做了個矮腳木架,買了一些細麻繩,當晚綁了繩床如棕繃差不多。

    次日在繩床上墊了幾層麻袋坐下,雖然搖晃仍然不能稍減,可上下震動卻是基本沒有了。如此一來沈磊的屁股不震痛了外,乘車無聊也能看看書了。雖說這些書早已背熟,但相比望著似乎一成不變的田野還是開卷有益好一些,畢竟每讀一次都有些收獲。

    另外隨行路上鎮子的書店買了幾本八股文範本墨卷,相比儒家經典沈磊對這東西更加不懂,就是沈小磊的經驗其實也有限的。之前勝出畢竟隻是童生試範圍水平不高,下麵院試、鄉試、會試一關比一關難,他雖不重視考上進士,但考舉人八股文也是短板。

    因知道自己的短板沈磊不僅將沈小磊已購買的墨卷隨身帶著準備路上閱讀,每過一個鎮看到書店也大多數時間停車去看看有什麽好墨卷程本。特別是前幾年鄉試、院試的時文集愈加開心,所以一路行來竟花掉了近十兩銀子。

    看到薄薄幾十本高不過一尺的書花去差不多三口之家一年收入沈磊真是十分無語。僅此一例便可以看出這時代造紙、刻板、印刷、裝訂及售賣的成本之高,讓他一下有馬上進入這行業的衝動。

    但他隨即打消了衝動,因為這時代的勞動生產率與後世比,工業方麵任何行業都是以百、千、萬倍以上差距論;農業上是以十、百、千倍差距論;就算是服務行業也是少說有幾倍差距。

    他不用看到一個掙錢機會就急,要知道隻要在任何一小項上提高一下效率,財富就會滾滾而來,機會不要太多。眼前他的首要任務是拿到秀才,還有就是看留在沈家的手段起不起作用,隻有等這二方麵有了結果才好定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最好是二方麵都成功與順利,如此他可以接過沈家所有財產開始施展手腳。若隻考中秀才,那麽留在濟南寫書並介入書業也是一種選擇。

    隻是留住濟南少了沈家現在依山傍海,進退自如的好位置,及近萬畝良田,又有距城較遠可以zi you發揮的優勢。這樣的優越場所他考上舉人又掙了大錢可以購買到,但時間上要損失不少。

    還有精力上的付出也是不能相比的,他回沈家接過產業屬於順勢而為,在濟南十四歲的他年幼又沒有多少金錢與人力,與人合作一開始肯定吃虧,顯露技術越多一不小心被人勒索、軟禁,甚至幹掉也有可能。

    沈磊就是在一路糾結不定的心情下進入濟南的,原因是此行秀才不是十拿九穩的,而布置在沈家的手段也不定成功,讓他多少有點憂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