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黑山暮雨
字數:4232 加入書籤
“所有關係最單純的就是金錢關係,有錢就有一切,沒有錢就什麽都沒了。假如有人跟你談義氣、談感情,那就不單純了,複雜的東西最容易壞,不知道哪一環節就出問題。”回到老悶家裏,兩人在樓上咂牙,老悶講起自己對人生的領悟。
“怪不得你沒有女人啊,那我們之間既沒有錢,也算不上兄弟,也不複雜,也不單純,咱們算什麽關係。”老剛一臉疑惑。
“誰要跟你發生關係?屁,我女人多的是,全天下的女人都是我的。”老悶一臉嫌惡和絕望。
“我到現在還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你能把這個什麽齊景公寶藏給我捋捋嗎?”老剛青春期過去二十多年了,已經不太介意好友跟自己搶全天下的女人了。
“是這樣,老馬說的什麽寶藏,我也不懂,因為我也沒看那份檔案裏的筆記啥的。但他這麽說,我們就得相信。因為這就是金錢關係了,隻要這錢還沒到手,他就不會怎麽我們,但錢到了手,或者這筆錢根本就不存在,我們倆就很危險了。我們必須相信這筆寶藏存在,也必須讓他存在,隻要老馬相信一天,我們就有一天的安全,而且還會有錢拿。”老悶滿嘴跑起了火車。
“那我還是不明白,我們直接尋寶不就得了,為啥要找什麽四大神山?”老剛仍然較勁。
“四大神山隻是一個方位的名稱,每一座山都有個守護的神獸,我們就是要找到山裏這個神獸。”老悶瞪了一眼,“聽我說完,先別著急行嗎?這個世界很現實,可不是爽文裏麵誰誰誰給yy出來的。神獸,在你我的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按照四個方位來設計藏寶地點,那麽四大神獸的位置,一定會留下寶藏的線索。”
“古人不會那麽傻吧,把寶藏藏起來,還留下線索讓我們來找?這又不是打遊戲。”老剛感到這太可笑了。
“古人當然不傻,不但不傻,還比我們有信仰。他們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相信嗎?我們啥都不信。所以,他們會設計一套風水,來守護自己的財產。齊景公想讓神獸來幫忙看管自己的寶藏,想把這些寶藏永遠據為己有。”老悶笑了一聲,“當然,那個時候也沒什麽好東西,那些翡翠玉石什麽的,成色都很一般。我懷疑他藏的這些東西,究竟值不值幾個錢?不過,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了齊景公的寶藏,你別說,這個可以整體打包銷售的哦。找個大買家,連四大神山之謎什麽的,一起打包賣出,肯定能賺不少。我估計老馬也是這麽想的。”
“四大神獸的話,我們找的玄武,就是一個烏龜一樣的東西?那我們隨便搞一個給他們交差不就行了嗎?”老剛說道。
“好主意,但你還要告訴他們找到這個東西的位置,最後我們還要通過這個位置來計算寶藏的坐標。我們這個數據要是錯了,整個可就都不對了。”老悶很讚同老剛時刻想要偷懶的行為,但也感到有些擔憂。
“他們這些賊骨頭,都這麽幹,既不去找,就算找到了,也不說出真正的方位,怎麽會找到寶藏?”老剛說。
“那不是神經病嗎?可以試探一次,但立即就會驗證是假消息。在三組人當中,我們是唯一沒有被老馬控製的一組。也就是說,其餘兩組都會說實話。隻有我們倆有空間和能力說假話,這不是自找難看嗎?這些腦子都不要費,我們現在主要精力是先找到玄武神獸的方位。”老悶站在窗前,夜幕低垂,路燈下有雨絲飄起。黑山,暮雨,哎!這座小城到底多少秘密?
“喂,馬老爺子,我是老悶。你讓我們探尋黑山,也得給我們點提示啊,讓我們蒙著頭怎麽找?”老剛走後,老悶撥通了馬傷柱的手機。
“這樣,我已經讓二虎去複印檔案了,估計複印好之後,他很快就會給你送過去。那些檔案裏麵有一份博山縣誌,其中有一首詩,我覺得非常重要,我馬上發給你,你先研究研究。明天我們見麵詳談。”馬傷柱不等老悶發文,接著就掛斷了電話。
很快,老悶手機上收到短信:
顏神八景
黑山暮雨雁飛斜,峨嵋晴嵐啼亂鴉。
孝水澄清遺婦澤,陽坡繞翠近人家。
禹山積雪陰無日,仙洞藏春地早花。
秋穀高風賢址在,珠泉印月煮新茶。
老悶一驚!真有這種事情!剛剛想到黑山,外麵夜色中下就飄起了暮雨。這件事太巧,太邪門了。
顏神八景並不是秘密,你要是願意,甚至從百度上都可以隨便搜得到。
顏神是博山的古稱,明清之前,博山還沒有設縣,名為顏神鎮,隸屬青州府益都縣管轄。這顏神八景,他雖然不知道全部在什麽地方,但是大多數,光看字,也能明白八九分。比如頭一句黑山暮雨,這就是說自己要找的神山之一。孝水指的是穿過博山城區的孝婦河,也就是顏神傳說的由來。禹山就是指自己經常去的禹王山。秋穀高風,則是說清代大詩人趙執信的別墅。
隨著清脆的“叮咚”聲傳上來,樓下小賣部的有人摁下了門鈴。老悶趕緊往樓下跑,一邊跑一邊說,“老媽,你不用管,我去看看。”
“天不早了,一會兒,沒事就上了門板吧。”老悶的母親住在一樓北屋,叮囑老悶早點打烊。
老悶家的小賣部,就是南屋一個臨著西更道街的一個窗戶,把外麵的木板放下來,裏麵哢嚓一鎖,就算關門打烊。現在才晚上8點,老悶一般不會早早歇著,現在還有好多雙十一的快遞沒送完呢。這會兒說不定還有快遞員來委托代收。
但這次不是快遞員,是二虎來了。
看到二虎,老悶就想笑,老馬說兄弟倆不如改名大狗二狗,這二虎要是改名二狗子,說不定就變成網紅了。
二虎把一個牛皮紙袋遞進來,老悶將一盒香煙遞了出去。“老兄,有勞了。”
二虎接過煙,看了看,又扔了回來,回身打開車門,拿出一包軟中華,抽出一支煙,點上。黑著臉衝老悶點了點頭,讓人看不出是和解,還是我記住你了的意思。
“我這小店,這是最貴的煙了。”老悶不再言語,伸手把撐著門板的支架收進來,緩緩關上了自家的小鋪。
從小這間小鋪,就是老悶一家人生活的補貼,不論什麽時候,這都是一塊穩定的來源。博山這個小城,消費水平地,一個月掙個千兒八百的,掙錢不多,但足夠一家人維持生活。
老悶打開拴著牛皮紙袋的線繩,厚厚的兩摞文件就露了出來。一本是老馬當年的筆記,一本是博山三友堂石印局印製的博山縣誌。這個三友堂石印局從明清開始就有了,直到解放前,還一直有書出版。不過,解放之後,這個書店就消失了。
老悶找到顏神八景這首詩所在的位置在《古跡》這個目錄下麵,看來,這顏神八景,一定暗含堪輿的方位,並非隻是簡單記錄了八種別樣的景色。
第二天,老悶找到老馬,將自己的想法一說。
“別吹了,什麽遠古的方位堪輿啊。你看這一句就明白了:秋穀高風賢址在。這啥意思啊?”老馬嘿嘿一笑,“我雖然是博山人,但博山最著名的大詩人趙執信還是知道的,一個清朝人住的地方,成了賢址在,說明這首詩成詩的時期太晚了。”
“馬老爺子,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趙執信的別墅秋穀,據我所知,至少還有一位名人住過。這個人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範仲淹的母親謝氏是博山人,範仲淹9歲的時候住在顏神鎮秋口,也就是現在的秋穀。範仲淹也是在秋口上的學,直到15歲才離開這裏。”老悶說,在秋穀有一座範公祠,就在趙執信別墅西邊,在其旁邊,還有一座石橋,名為後樂橋。以前,每到夏季,雨水充沛,這座橋橋上流水,橋下走人,成為博山當地一道奇景。
“我最近查看方位之神,如果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都在的話,你給我說的這個顏神八景,就應該對應這四個方位。也許,我是說也許啊,”老悶揉了揉剛剛熬過夜的眼睛,“黑山暮雨雁飛斜,是齊景公之後,博山人根據此地的一些異常現象,總結出的八條諺語,八個當地風景,我覺得博山當地先民的數千年的觀察,也許勘破了齊景公所設神獸的位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