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國學大講堂

字數:3387   加入書籤

A+A-




    段書淳聽到館長如此說,就開玩笑道:“這麽說來,我覺得國學就是教育中的中醫。不一定要什麽醫院,才可以的,好像中國人就是用中醫,把人請回家。甚至很多時候,人都是在家裏麵死去。”

    館長點點頭,說:“隻不過,當時的中醫和西醫分歧大一點,教育感覺好像都是對著書,就沒有人意識到。但是現在時間久了,開始很多人懷念過去的那種古代文化教育了,國學也就應運而生了。”

    段書淳說:“中醫有些時候的確有奇效。要不您也來一個奇效高考培訓班,讓高三的學生拿了畢業證就到國學館來培養人文理念,然後就不要去參加什麽強化班了。”

    館長說:“這個,我是想過,我可以保證,我的教學成果不比別人差。但是你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有習慣問題。不要說從現代學堂轉到國學館,就是在重點中學之間相互轉學,或者是同一個學校轉班,很多家長都覺得是很不穩定的啊。”

    段書淳說:“我是學校的校長,請你們到學校推廣國學教育行不行呢?”

    館長說:“不行。”

    段書淳驚訝了,問館長為什麽,難道是怕了?

    館長說:“任何一個教育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不可以跟別的體係兼容的。你想要用一個教育的有點,去彌補另外一個教育體係的缺陷,那種是很天真的想法,就相當於是關公戰秦瓊。”

    段書淳說:“你就這麽放棄了?”

    館長說:“沒有啊,我覺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既然立足在這個土地,我就要有耐心,從小培養,看看有沒有經過三年培養一期高考準備班,如果有機會培養六年的中學輔導班。甚至是12年的傳統學堂。”

    段書淳說:“你就是想把那些針對一本書的專題教育,集約成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係?”

    館長點點頭。

    段書淳問:“那怎麽樣才能從孤立的專題教育,轉化升級成為完整的教育體係呢?”

    館長說:“你對中國教育不理解。中國的教育和現代的西方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方的教育是希望不斷地強化,過度練習,讓學生牢記做題的方法。而中國人則是用浸泡的方式的。”

    段書淳說:“什麽叫做浸泡的方式?”

    館長說:“就好像讀書,外國人是要求學生一句一句背下來,然後背完第一句,背第二句。這樣理論上可以很快背出書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段書淳說:“中國人呢?”

    館長說:“那就厲害了。我們允許所有一切不規則的背書方式。不管倒背還是濫竽充數的。背不出可以偷看,偷看了隻要動口就算是背書了。”

    段書淳說:“這樣管用嗎?”

    館長說:“幾千年的文化證明是可以的。我們隻管讀書,不管背書。從來不會試著要學生背出來。我們認為,隻要讀到若幹的次數,學生就會背出了。”

    段書淳說:“你說的很奇怪啊。”

    館長說:“你沒有看過古代的電視?學堂都是讀書的,沒有人背書。以為讀完了,就自然背出來了。

    這麽一說,段書淳倒是有點印象。但是這樣合不合理,就不好說了。

    館長說:“這就是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不同了。中國的教育,希望人們可以長久地使用一個知識,但是外國教育,就是希望你帶走它,然後以後不用再學。”

    段書淳聽完,想起李秀英來。對館長說:“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叫李秀英,以前在農村的學堂帶留守兒童的。現在到城裏麵做老師。不知道能不能向你求教。”

    館長說非常歡迎。

    然後到了周末,段書淳就帶著李秀英過來了。李秀英之前答應過張老師,要周末有空都陪他的兒子,她不能食言。況且又是去學校,國學館,沒有什麽禁忌的,所以就帶著來了。

    國學館的館長正在寫對聯,張明曉竟然可以在對麵看到老師寫的字,並且把下麵的話都說了出來。國學館館長感到很驚訝,問段書淳:“這是你兒子嗎?好聰敏哦!

    段書淳謙虛地說:“沒有啦,我兒子沒有那麽聰明,這是一個朋友的孩子,讀過很多詩歌的,所以對對聯也就很有興趣。”

    國學館館長說:“這位小少爺啊,一看就是耳聰目明,感覺是很有教養的啊。你讀過《三字經》沒有啊?”

    張明曉說“讀過,讀過,很早就會讀了”

    國學館長說:“讀了多少遍,會不會背啊?”

    他以為張明曉會和別的孩子一樣說讀了三遍五遍,然後說記住了。那些記住都是騙人的。因為那是假象。學得快忘記得也快。但是好像他要求的天天讀書的那種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也就覺得聊勝於無就好了。

    沒想到張明曉竟然說:“應該可以背,我幾乎天天都讀,忘記讀了多少次了。反正我有時候讀到自己就從腦子裏麵走出來。”

    館長大吃一驚,說:“人才啊,你這些是誰叫你的啊?”

    張明曉說:“我爸爸啊!”

    館長叫張明曉背幾句來聽聽,果然倒背如流,雖然有幾個字是錯的,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爛熟於胸的。他隨機抽查了張明曉幾句話還有幾個詞語,張明曉不是很知道,但是經過一番思考,就分別解釋出來那些詞語的意思了。

    館長一看,知道張明曉不是死記硬背的那種人,也不是靠聰明的,就是他說的用人文氛圍浸泡出來的那種知識分子。看上去懶洋洋的,什麽都不知道,但是具體到每一件事情,都可通過自己的思考了解清楚。

    誦讀班正在進行百家姓千字文的誦讀,張明曉聽到聲音,竟然跟著節奏搖擺起來。一看就知道是已經會背的人。國學館問了張明曉的名字,說“明曉啊,老師下次要舉行一個誦讀比賽,你有沒有興趣參加啊?”

    張明曉說:“我不是很懂,而且沒有背過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