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盲僧二

字數:4872   加入書籤

A+A-




    對方雙手合十胸前行了一禮,“正是。”

    “大師見諒,想問問您入京是為何事?”

    “打算去藥師寺掛單,暫時會在京城修行一陣。”

    “哦哦,”守城官恭敬的問:“請問能否讓我們看看僧牒,按例需得檢查一下。”

    “那是當然。”盲僧從懷中摸出一個綢布小包來,摸索著解開,撿出僧牒,遞給他看。

    城門官驗看過後,自然也知道了對方的名字,將僧牒還回去之後,體貼的問道,“本應大師,您眼睛不方便,需要我們派人送您去藥師寺嗎?”

    “藥師寺還是在六條大道那邊嗎?有沒有搬動地方?”

    “沒有,還在老地方。”

    “那就不用了,”名為本應的盲僧和藹笑道,“我能找到地方的。”

    “以前來過吧。”

    “是,很久很久以前,來過的。”本應露出懷念的神色。“那時候,進入京城還沒有這麽麻煩呢。”

    “哦?”守城官有點不明所以,“抱歉,大師,我們檢查耽誤您時間了。”

    “不,不,您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隻是想起了昔日的一些情景而已。”

    守城官也就沒在意:“那好,您可以走了。”

    又有人要進城,守城官帶著兵士繼續上前檢查。

    查完這幾個,一回頭,發現這位大師仍然停在原地。

    “怎麽,大師,您還不進城麽?”

    本應一副茫然的樣子,“怎麽,我可以進城嗎?”

    “當然可以啊,不是說了嗎?”守城官說,“您請進吧。”

    “多謝啊。”本應細微的鬆了一口氣,邁入城門。

    不久之後,京都開始漸漸有了這位本應大師的傳說。

    是一位流浪的琵琶法師。

    所謂琵琶法師,就是盲僧以琵琶為“俗講”、說唱曆史故事伴奏。

    與宮廷雅樂琵琶相比,彈奏更為隨意而富有靈性。

    在藥師寺掛單。

    每天下午,會在寺廟後門彈奏琵琶講些佛經小故事、物語之類,賺取些銀錢生活。

    據說琵琶技藝高超,即便手中拿的是一把普通琵琶,彈奏出來也格外動聽。

    可令人哭,令人笑,輕而易舉地操縱聽者的喜怒哀樂。

    不過,這並不是他如此惹人矚目的原因。

    據說,他有預言能力。

    曾隨意對某位在場中聽琵琶的中年男子說道:“恭喜,明天你將得一女。”

    這ren qi子正逢臨產,到了第二天,有好事的人上門打聽,果然他家生了一個女兒。

    又對一名商人說過,“您最近有破財之相,還好人沒事。”

    不久,那位商人收到消息,自己一批貨物在運來京城時,被一群匪徒搶劫了。還好負責運送的小舅子,果斷帶著夥計拋下貨物逃跑,匪徒們貪著那些財物,並非追趕,因此才幸運都保住性命。

    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

    琵琶法師的預言相當靈驗,迄今為止,都沒有不應驗的。

    應該是修行高深的緣故吧。

    大家都這麽想,信奉他的人越多。

    但是這位本應大師依然保持著謙虛、溫和待人的態度,對於供奉的貴重禮物一概不收,保持著和以前一樣簡樸的生活方式,隻收取少許錢供自己日常生活,有餘錢還會放到藥師寺的募捐箱去。

    如此豁達,人們覺得他符合高僧形象,更加尊敬他了。

    連宮中都聽聞了本應大師的名聲。

    觸動了懷仁的心事。

    中宮臨產在即,藤原左大臣的勢力一直虎視眈眈,他一直日夜憂懼。

    町子能否順利生產?

    能否如預言中那樣生下皇子?

    會不會有想要暗害中宮母子的事件發生?

    聽聞此人預言能力靈驗,或許,能從他口中得到答案。

    因此,居然喬裝改扮,偷偷溜出宮去找那位本應大師去了。

    當然,是帶著幾名武藝gao qiang的侍從一起出宮的。

    到藥師寺後,發現本應正在寺廟後例行琵琶表演。

    此時未做俗講,而是在以琵琶伴奏演唱佛經。

    懷仁站在人群中觀看。

    念誦佛經時,本來也有一定的音調,但配上曲子,當成歌來唱,可是當世罕見。

    人群中微微有些騷動。

    不過,當琵琶聲響起時,大家都安靜了下來。

    音調並不複雜,簡單好記,又十分平靜優美。

    本應開口,配合音節,一字一字演唱。

    般若心經是大多數人都念誦過的,一聽便知。

    他的嗓音有些沙啞,不甚悅耳。但他端坐於pu tuan之上,操琵琶垂目認真唱誦時,神情肅穆,寶相莊嚴,整個人所在之處,似乎就成了fa hui現場。

    梵音和著琵琶樂聲,如水波一樣蕩漾開來。

    其中一名普通平民裝扮的老婦人,雙手合十,忽然在下一句也張口跟著唱了起來。

    混入進去,居然毫不違和。

    接著又多了一個、兩個……更多的人一起跟著唱誦心經。

    聲音在此方上空形成震蕩。

    仿佛置身佛國,梵音嫋嫋。

    懷仁從心中生出顫栗之感,也如旁人一樣,加入了唱誦心經的隊伍。

    結束之後,本應施施然離去,而周遭的人群猶自在原地戀戀不舍,恭敬的目送本應。

    懷仁感歎一陣,進入藥師寺,悄悄找主持表明身份,然後安排了一個單獨的廂房,請本應大師前來見麵。

    一見之下,本應大師立刻指出懷仁的身份。

    向懷仁跪拜行禮。

    懷仁是秘密前來,而且本應目盲,也見不到他的臉,居然能知道自己的身份,對他的預言能力已信了幾分。

    開門見山的問道:“本應大師,聽聞您有不可思議的預言能力?”

    “隻是修行時間長了之後,看到的東西偶爾會多一些。”本應即便麵對主上,也是平靜無波的態度,不徐不疾的說。

    “那為何別的僧人沒有您這種能力呢?”

    “世界如一條不停向前流動的河川。”

    “而眾生,是不斷被洪流裹挾著前進的魚。”

    懷仁若有所思,“我們是被河水滋養又隻能隨波逐流的魚啊……”

    “大部分的魚,隻能看到眼前的場景而已。就如有經驗的老農,看見傍晚的朝霞,能推測出明天是否有雨;常年在海上打漁的漁民,看見天上的雲朵,就知道魚群洄遊的時間。”

    本應垂目隨意摩挲著琵琶上的串珠,“而有些魚,會跳出水麵,看到更遠處的風景。我隻不過偶然間跳出水麵而已。”

    “你所預言的事,好像從未出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