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文釗投誠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文釗投誠

    “老侯爺一生治學,譯《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立綱常、明製度。夏人曾有歌曰:‘天上文星東方出,作字引導西方明;教誨弟子三千七,一一時英具重名。’”

    “侯爺,國公希望你不但能夠繼承祖上的名號,更要能繼承祖誌,成為先進文明的守護者,繼承者,甚至開創者。”

    “曆史已經證明,梁氏那一套,是倒行逆施,是行不通的。國公希望能夠和你攜手,一起為西夏二十二州的百姓,爭取到更好的未來。”

    李文釗臉色變了數次:“如果我不願意呢?”

    李庸笑道:“不願意也沒關係,國公說了,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理想而犧牲的人,都是殉道者,一樣能夠得到他的尊重。無論如何,《西夏傳》中,都會有侯爺的一篇別傳。”

    “不過他實在是希望侯爺能夠再做出一次英雄的選擇,為夏人做出一個表率。也讓天下人知道,奉華夏綱常為圭臬,在文明的蠻荒中燃亮火種的先行者,是華夏一族中,所有漢、蕃、夷、狄共同的英雄!”

    李文釗終於動容了,這人設,可以的!

    將李文釗有意,李庸才從袖中取出一個匣子,鄭重打開,輕輕攤在李文釗的案前。

    李文釗低頭一看,內心頓時砰砰亂跳。

    “朕聞言非禮義,斯謂自暴;身不居仁,斯謂自棄。

    夏蕃天都招討使司都管李文釗,品流高裔,覃理化於西夏;鼎族軒纓,謹法度於岩丘。

    性盡忠純,讜言莫匪乎體國;身捐草野,杖鉞有誌於經邦。

    有僭君罔上,則思滅折鼎之凶,凡黷利崇奸,未敢當鈞衡之重。

    是匪棄暴於非罪,殊敢討征其不臣。

    宗主有聞,命行恤勵,爾宜繼匡國本,鹹化民人。

    可守富平侯加禮部侍郎,靈州招討使,仍賜紫金,絹帛萬緡。庶幾旌褒忠節,俾佐遐藩。

    服示寬恩,谘爾所部,宜周朕意。”

    李文釗驚疑不定:“這……”

    李庸說道:“這是陛下的詔書,若侯爺願意接受的話,那就不再是西夏的富平侯,而是我大宋的富平侯。”

    “至於說招討使一職,那是因為靈州未下。等打下靈州,就該恭喜侯爺成為靈州節度留後了。”

    李文釗問道:“那天都山呢?”

    李庸心中暗笑,這個時候問天都山而不是問西夏,國公對李文釗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所謂的“孤忠藎誠”,真的不過是個人設而已。

    “國公說了,天都山就不是一個能夠正常發展的地方,這些瓶瓶罐罐,侯爺守了十幾年,是到了該砸的時候了。”

    “砸?”

    李庸看著曾經豪華的大殿:“西夏嵬名氏不過是受封公爵,連交趾李氏都不如,大築這樣的宮室,侯爺,這本身就是僭越啊……”

    “要我說,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僭越之君,下才有跋扈之臣,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侯爺的夙願,不就是要讓西夏撥亂反治嗎?那就得從正綱紀,興禮義開始。侯爺你說對不對?”

    “我朝中路大軍即將出界,國公邀請侯爺一起出兵。等到靈州拿下,侯爺即可坐鎮招討,待到救出貴上……侯爺,你就是西夏砥柱天傾的大功臣啊。”

    “那……那大宋準備如何處置夏國?”

    “準確的說,是處置夏國宗室,外戚。”

    “夏國還是那個夏國,不過不再是梁氏的夏國,也不再是嵬名氏的夏國。”

    “聽說秉常有個兒子,到時候國公會將他送到汴京學習,至於秉常,聽說其精神狀態不是太好,可能也需要診治安養。”

    “因此秉常雖然依舊是夏國公,不過這個國公,隻能是封號上的概念了。”

    “夏國二十二州,大宋會設流官代秉常管理,等到他的兒子長成,可能再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那之前,夏國便由流官、忠於嵬名的夏國舊臣、誅除梁氏時立下過大功的勳臣、以及懂華夏禮儀,有經國安邦之能的賢才共同治理。”

    “侯爺,你在其中,四占其三,非常被我大宋看好,今後的夏國,你還會是平衡嵬名一係的重要力量。”

    李庸的這番分析非常的直白,李文釗終於放心了。

    今後的大宋,絕對不會容忍西夏出現唯一的力量,在乾順成長起來之前,製衡嵬名一係的任務,就在自己身上。

    這就叫可用價值,大宋必定會因此扶持自己。

    在天都山打遊擊,和在西夏第二大城市靈州做節度留後,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大宋既然如此大方,李文釗就不由得想要加一些價碼:“靈州,可否由我李氏世守?”

    李庸樂了:“叔啊,現在的問題不是先下山再說嘛?趕緊接受聖旨,才是最好的選擇。”

    “李憲和蘇烈那兩個殺才,可是已經剿降了郢成四。有郢成四領路,很快就會殺到這裏來。”

    “以這兩人的大宋官家的忠誠,見到此處所在,肯定就是一把火燒掉,天都行營,留不住的。”

    “至於說靈州能不能世守,那得看侯爺你後麵的表現。”

    “如侯爺有折種兩家之能,那不是世守,也是世守;如果沒有那樣的能耐,許你世守,不也僅僅是給子孫埋下禍殃而已嗎?”

    李文釗不再猶豫,站起身來,一臉肅穆抖袖叉手,地對著桌上的聖旨躬身到底:“臣李文釗,恭領吾皇聖命!”

    李庸也站起身來:“恭喜侯爺平步青雲,封侯拜將。苦心孤詣數十年,到今日終於得到了回報。”

    “到底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以後仕途之上,還望侯爺莫忘李庸今日傳旨的緣分,多多提攜啊……”

    李文釗也是梟雄,一把拉住李庸胳膊:“為了讓大宋對文釗放心,便請李郎君在我部監軍!”

    ……

    九月八日,李文釗投宋,集結了天都山的全體部眾,下山與西夏保泰軍司統軍使仁多零丁決戰。

    仁多零丁乃西夏第一勇將,見曾經被自己打得躲到山上的猴子還敢挑釁,立即出寨廝殺。

    李文釗果然不是正規軍的對手,漸漸處於頹勢,被仁多零丁逼得退往囉逋川。

    仁多零丁大喜,李文釗之所以是打不死的小強,就是因為他占據了天都山天險打遊擊,這一次昏了頭退往囉逋川,那自己就有全殲他的機會。

    全殲李文釗,進占天都山,威脅宋人渭州腹地,宋夏戰局便將出現重大轉折!

    不由得仁多零丁不帶兵狂追。

    等到追入囉逋川的時候,蘇油,李憲,王文鬱三部伏軍大起,立時殺了仁多零丁一個措手不及。

    仁多零丁肩頭還挨了一銃,隻得狼狽奔逃往滿丁川,投奔天都山地區最後一路夏人的軍力,嵬名統軍。

    此戰夏軍被陣斬五千,然後輪到宋軍掉過頭來追擊。

    兩國戰局演變到現在,讓夏國裏的對梁氏前途不看好的人,越來越多。

    嵬名統軍與李文釗一樣,同是西夏皇族,因此當蘇油李憲揮軍至滿丁川的時候,嵬名統軍隻象征性地抵擋了一陣,簡單送了一千人頭之後,便帶軍撤往興靈。

    李憲和蘇油也不追擊,隻拆了天都山行宮,然後遷出李文釗所部十五萬丁口,選拔出其中的兩萬精壯作為李文釗的部隊,發給裝備,軍服,給養。

    餘部由涇原、環慶兩路轉運司擇地安置。

    天都山易主之後,夏人抵禦宋人的重鎮蕭關,立刻受到來自側翼的巨大威脅。

    而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梁乙埋的七萬大軍卻遠在環慶,正與劉昌祚鏖戰!

    這是一次完美的軍事配合,蘇油空有“知兵”的大名,但是他隻懂大略,其實是玩不出這樣的微操的。

    這次計劃,是種詁帶著劉世恒,曹南,李庸三個小輩兒搞出來的。

    ps:推書《大熊貓的悠閑生活》,有一句說一句,這種書還挺解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