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

字數:5174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精神

    八公這一生也相當傳奇,他本身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位農夫,卻與大宋最尊貴的兩朝太後,皇帝,公主,都有過交集,甚至宰相都見過好幾位。

    貧而樂道,富而不驕,未文亦知禮義,自己都衣食不足,卻也要拉扯蘇油長大。

    稍微有些起色,便周贍親族,惠及鄉鄰。

    不管是與太後皇帝相對,還是和村中婦孺莊漢相對,他都能安守己心,一視同仁。

    所以八公才是儒家之風的真正楷模,而他的作為,不是來自後天受到的教育,而是生而自然的反應,是沉浸在血脈骨頭當中的本能,因而更加的可貴。

    正因為如此,八公得到了大宋無數大儒臣,大名士的尊重。

    八公的墓誌銘,是蘇油求文彥博寫的,文彥博在文章中就提到,他認為,蘇油所謂的“仁性天生”,其實不過是八公言傳身教,日夜熏陶的結果。

    也是因為如此,幾個公主,還有章惇、王韶之流,在莊子上對八公行後輩之禮時,是那樣的自然。

    自然到八公都搞不清楚,麵前的幾位“小輩兒”,在大宋政界、軍界、皇室當中,到底是怎樣的分量。

    在趙頊的心目中,八公這樣的老百姓,就是天底下最好的老百姓。

    勤勞,淳樸,善良,守分。

    這麽多年下來,趙頊也隱隱明白,蘇油那麽喜歡流連市井,那麽喜歡在老百姓家中拉家常,偶爾還要和普通市民身份的鄰居開玩笑,搞惡作劇的頑皮,到底是因何而來。

    因為蘇油最尊重的人,是八公。

    而汴京城中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也是和八公一樣的人。

    ……

    蘇油離開三路,悄無聲息,風平浪靜。

    巢穀、晁補之、蘇元貞,都是自己人,明白蘇油最想三路怎樣過渡。

    臨走之前,蘇油還將李濟和梁屹多埋叫來,關心交代了四件事。

    一件是秉常的撫養問題,一件是秋後阻卜白韃的回歸問題,一件是西域諸國的宣慰問題,一件是他走之後,夏國舊臣和新來的主官如何相處的問題。

    秉常的撫養,蘇油的意思,是讓他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裏邊,作為一個正常的小孩長大比較好。

    因此將文殊奴配給了早就兩情相悅的郭二蛋,讓他們來撫養秉常。

    阻卜和白韃的回歸,要尊重兩部的意願,至於遼國的態度,隻能作為次要條件來考慮,如果受到壓力,那就上報中樞。

    西域諸國,主要就是以傳法和商貿為籠絡,對於周邊小國的合理訴求,能用錢搞定的事情,盡量別動刀子。

    至於舊臣如何應對新官,蘇油直接拍給他們一部《六朝會要》。

    規矩都在裏邊,不卑不亢,一切照製度行事。

    如果新官敢囂張,你們完全可以走渠道彈劾他,不用唯唯諾諾。

    大宋朝堂,到底是講理的地方,不要因為是降臣就不敢力爭,這方麵,南海李道成,黎文盛就是你們的榜樣。

    當然前提就是道理得在你們一邊,而且你們的屁股也得幹淨。

    不要有蕃漢之別的自卑,要以天下為己任,你們現在,都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大宋官員。

    其實三路的事情還多如牛毛,不過蘇油已經決定放手了。

    政、軍、財、教,幾方麵的大格局已經打造完畢,又有巢穀等人存在,不管來的上官是誰,他都不怎麽擔心。

    四月,壬戌,趙頊以資政殿學士韓維知興州,任寧夏三路都轉運使。

    韓維初赴臨闕庭,趙頊問治政之策,韓維奏曰:“治天下之道,不必過求高遠,在審人情而已。”

    “識人情不難,以己之心推人之情可見矣。”

    “人情貧則思富,苦則思樂,勞困則思息,鬱塞則思通。”

    “誠能常以利民為本,則人富矣;常以愛民為心,則人樂矣;役事之有妨民務者去之,則勞困息矣;法禁之無益治道者蠲之,則鬱塞通矣。”

    趙頊感覺自己找對了人:“蜀國公治三路之道,可有得聞?”

    韓維拱手道:“耕牧或有別,思安之心則同;蕃漢雖有異,教化之道無二。”

    “相州模式,以漢人蓄養牛馬,歲逐水草,乃以漢人行蕃事,而未聞有怨;”

    “三路模式,與蕃人編戶固區,劃地耕牧,乃以蕃人行漢事,而歡歌載野。”

    “此蜀國公一視同仁,因地製宜,非止不以蕃漢之術為別,且亦不以蕃漢之人為別耳。”

    趙頊大悅:“卿真知治術者。”

    即遣之。

    韓維抵達興州之後,蘇油早已經離開,完全沒有搞什麽迎來送往的那套。

    而等到韓維翻看了晁補之送來的倉廩檔案,才知道蘇油已經將三路治理成了什麽樣子。

    聽說蘇油隻在張麒和程嶽陪伴下直接南下之後,韓維都不禁大生感慨。

    三年將寧夏打造成富裕地區,開辟出近百萬頃耕地和牧場,開辟出金銀銅鐵石油煤炭等諸多礦業基地,絲路上的金錢貨物如同河水一般流淌……

    而不留一畝地在自己名下,連公使錢都不取分文,無怪連曾經的敵人都要感恩戴戴。

    而且蘇明潤還有一點讓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在離任之前,一定會替接任者將倉庫全部裝滿,將未來爆發的政績留夠,給繼任者留下一個噴噴香的饃饃。

    這樣的人,實在是讓你想不喜歡都不行。

    ……

    漢人的喪服定製分為五等,即斬榱、齊榱、大功、小功、緦麻,這就是“五服”這個詞的由來。

    最輕的孝服是“緦麻”,是用稍細未染色的熟麻布做成,又稱為“漂孝”。

    凡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為表兄弟、嶽父母穿孝,都用這個檔次。

    八公其實早在蘇油五服之外,因此蘇油也隻能替八公服緦麻。

    嚴格來講,蘇油這個守製,甚至是不合規矩的,大宋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

    但是蘇油卻有理由,理由來自《論語》。

    《論語》記載宰予問孔子:“父母死了,服喪三年,為期太久長。”

    “君子三年不習禮,禮一定會敗壞;三年不奏音樂,音樂一定會荒廢。舊穀已經吃完,新穀已經登場,取火用的燧木已經輪換了一遍,服喪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說:“喪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錦緞,對你來說心安嗎?”

    宰予說:“我能心安啊。”

    孔子說:“你能心安,就那樣做吧!君子服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感到快樂,住在家裏不覺得舒適安寧,所以他們才不那樣做。”

    “現在你既然覺得心安,就按照你心安的方式去做吧!”

    宰予出去之後,孔子才歎息道:“宰予不仁啊!孩子生下來三年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因此三年服喪,是天下通行的喪禮。”

    “宰予難道是沒有從他父母那裏,得到過三年懷抱之愛嗎?”

    這一段對話其實很有意思,以蘇油來自後世的觀點,會引申出很多的剖析。

    宰予有宰予的道理,夫子有夫子的道理,“心安”二字,很重要。

    而且孔子雖然歎息遺憾,但是也並沒有強迫宰予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執行,這一點其實同樣也很重要。

    後世的儒家恰恰選擇性地忘記了這一點,重點總是落在夫子關於“宰予不仁”的定性上,卻又不是這段對話的全貌了。

    不管如何分析,總之這段話裏“懷抱之愛”四個字,已經能夠對蘇油的行為,予以足夠的支持。

    八公雖然不是自己的父母至親,但是他給過自己“懷抱之愛”。

    因此替他守製,雖然沒有遵守《周禮》五服之喪的條文,但是其實是遵從了《周禮》的精神。

    而且這是自願的,是蘇油覺得自己應該的,而不是被世俗的倫理規條和輿論所強迫的。

    因此趙頊在確定這是蘇油的本心之後,也不得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