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望孔墓

字數:5202   加入書籤

A+A-




    魯國是一個小國,一個隻能在戰國七雄的夾縫間苟延殘喘的小國。

    它曾經是大國,它的出身很尊貴,首封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姬伯禽。魯國始封時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裏,還是殷商舊勢力活動的一帶,後來陸續吞並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占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才有了較廣闊的疆域,國力最強時甚至一度於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鬼穀子滅春秋後的數十年內,仍有數個諸侯小國向魯國進貢。

    在大周王朝這七百年的曆史長河之中,有一個說法是一直被姬姓王室認可的,那便是“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魯國有這地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初代國君和周公旦之間的聯係,它能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被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

    那個人是孔子。

    他曾是闡院儒家大教授,春秋最傑出的聖人之一。

    他出生在魯國,也死在魯國。他的弟子把他葬於魯國曲阜城北泗水之上,並建孔林來容孔家子孫世代守墓,後來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逐漸發展到了數百畝,甚至築城圍之,城以外皆孔氏子孫,圍繞列葬,幾百年來未嚐易處。

    今日一駕不起眼的馬車駛入曲阜城,馬夫是一位樸素的中年道士,穿著青衣,但看上去像是因為有一些時日未洗而有些髒油,麵容也普普通通,遠沒有闡院的道家那些世外高人有神仙風範,反倒像是那種扮高人行走江湖的老騙子,所以進城的一路上都有路人對他指指點點,中年道士也不在乎,臉上永遠是一副老好人的神情。

    看著這遠不同於京城繁華的小城風光,耳聽街頭小販的叫賣,青衣道人就像是初次進城的鄉下人一般,好奇地四處亂看,時不時發出驚呼,也不知道看到了什麽,可能是實在忍受不了這家夥土包子的樣子,車簾被掀開,一人從車廂裏探出頭來,不滿地道:“我說師弟啊,你能不能不要表現地這麽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咱們可是去拜訪孔子大教授的林園,你如果這樣子,如何能讓他們相信我們是闡院來的?到時候把我們趕出去怎麽辦?”

    被稱作師弟的青衣道人摸著頭,汗顏道:“莊子師兄教訓的是,可我的確從沒來過這裏啊,要怎麽樣才能裝出一副我經常來的樣子呢?”

    年輕的道人歎了口氣,說道:“誰讓你跟那群老古董一樣,總是待在院裏不出來,所謂的世外高人,實際上就是沒見過世麵的人,等到出來了才知道自己需要長見識了吧?你需要多讀書,多到外麵走動,才能像我這樣,這是要慢慢培養的,急不來。”

    青衣道人滿臉崇拜地看著他,看得他一陣惡寒。

    馬車漸漸馳向那傳說中的孔林。

    墓古百年在,林深五月寒。

    當莊子和青江子看到孔林那標誌性的垣牆的時候,眼前之景讓他們震撼,哪怕是遊曆過各地見過了無數風光的莊子,也是瞠目結舌。

    眼前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垣牆,都是孔家園林的?

    他們所看到的孔林隻是圍牆的部分,正門還未到,便已經如此的震撼,這樣看來這孔林足有接近數百畝的土地,隻怕是小半個曲阜城了吧?

    莊子歎道:“不愧是孔聖啊,哪怕過世百年,世間仍有這麽多的儒家信徒和他的弟子們幫他擴建這墓林,隻怕連老君都沒有他這等待遇,而且我相信,以後哪怕魯國滅了,大周滅了,甚至是闡院滅了,這個園林都還會一直存在,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裏葬有一位世間最偉大的聖人。”

    身為道家的青江子雖說也是滿心崇敬,但對於莊子師兄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些吃驚,問道:“師兄,魯國會被毀滅不奇怪,可是大周和闡院怎的會滅?咱們闡院可是奉上天的旨意守護大周王朝的,”

    莊子微笑道:“我隻是說說而已,你幹嘛這麽激動,再說,世間哪有永恒的王朝?上天也早已不管人間了,闡院終究也會隨著時間而漸漸消失。”

    青江子繼續駕著馬車,歎道:“我還是不如師兄你看得灑脫啊,無為無為,果然這才是世間最難的大道。”

    莊子坐到車轅上,沿途一路看過孔林的圍牆,一邊說道:“等你在人間看得多了,自然也有一天能像我一樣看淡任何事物。”

    馬車逐漸行至孔林正門。

    孔林的守林人有許多家,算是輪流看守孔林,今日的守林人是孔子的六世孫,名叫孔箕,據說也是一位讀書士子,他早接到闡院裏有大人物要來探訪孔林的消息,早早便在等候,見到青江子和莊子下了馬車後,急忙上前行禮。

    莊子鬆了一口氣,好在對方並沒有因為師弟的“土包子”而懷疑他們的身份,一番寒暄慰問之後,他們進入了孔林之中。

    既然稱之為林,那麽入眼的自然便都是樹木,這林中的樹木足有千計,青江子一時間看得眼花繚亂。

    由於孔箕沒有跟來,讓他們自己探訪,莊子便很直接地評論道:“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樸、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皆有,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還是無高土隆起的“墓而不墳”式園林,後來才逐漸將墳高築,但仍隻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的學生將他的儒家思想發揚光大,讓儒家逐漸有取代道家成為闡院第一大家的趨勢,孔林的規模才越來越大。”

    青江子愁苦說道:“近年儒家的確有越來越被天子重視的傾向,儒家出來的學生幾乎都為官去了,咱們道家的要麽不是像被師兄你說的那樣清心寡欲不幹朝政,要麽就是兼修道家實則轉入其他家去了,所以儒家、法家、陰陽家甚至、兵家甚至是名家的修行者都在增多,這對於咱們道家來說真不是好事啊。”

    莊子歎道:“世人重名利,老君說過他留下來的《道德經》主要是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所謂的修行本就是修心。隻可惜真正懂得這句話的並沒有多少人,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去懂這句話,這些年有商鞅刑法治江湖,有洛州的法製一城,修行者的地位不斷地在下降,執政者們更喜歡儒家和法家,所以才會造就這樣的亂世。”

    青江子望著一株老楷木怔怔出神道:“《道德經》……據說這本道家無上典籍一直流落在外,咱們院裏隻有下半部卻沒有上半部,也不知道流落在哪兒了。”

    “早年聽說一直在秦國的道德宗內,但也隻是傳聞,因為無論是那些慕名進入道德宗拜師的弟子,還是抱著奪取的心態去的,都沒能發現《道德經》的任何跡象,後來道德宗滅了,這個傳聞就徹底消失了,我以前也去過一趟秦國,結果什麽也沒有發現。”

    莊子走到那株老楷木前,像是發現什麽稀世珍寶一樣,撫摸著樹皮讚歎道:“楷木可是孔林中一種特有的樹種。是孔子弟子子貢奔喪時,帶到曲阜去的,他守墓多年,種植了楷木,還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和他師母的形象。原本孔子離世後眾弟子守墓三年,相訣而去,唯有子貢在此又守三年。”

    他轉頭在四周找了找,果然在老楷木的後麵找到了一塊石碑,碑上刻著“子貢手植楷”,其下小楷生植甚繁,早有歲月痕跡,他不禁感慨不已。

    他們繼續在林中行走。

    “師兄,我聽說孔子的逝世是一個典故,而且還和老君有些關係,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這個典故是《獲麟歌》,是孔子晚年所作,史書中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魯國捕獲了一隻麒麟,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後便和弟子冉有一同前去觀看,冉有說天上飛的鳥類尊崇的是鳳凰,地上跑的走獸尊崇的是麒麟,它們都人間難見的神獸,卻在魯國內被尋常獵戶所捕獲,這會是一種什麽應驗。孔子也很奇怪,麒麟、鳳凰、龜、龍等仁獸向來都是在盛世降臨人間呈現祥瑞,那時候春秋時代都要滅亡了,天下將陷入亂世,它是為誰而來呢?”

    莊子抬頭望著天空,語氣深沉地道:“他後來說,他自己對於別人來說,就像麒麟對於其他野獸一樣。麒麟出現卻遭到了殺害,預示著他的道路也即將走到盡頭,因此他作下了《獲麟歌》。”

    “不久後,孔子真的就離世了,仿佛就像是上天的預兆一般,臨死前他留下了一個預言,預言隻有四個字。”

    “哪四個字?”青江子也不由得被這悲傷的情緒所感染,怔怔問道。

    莊子一字一句道:“禮崩樂壞。”

    “這個預言是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他死後,春秋將會結束,世間將會陷入戰亂不止,以周禮治理人間的秩序將會漸漸崩壞,這也就意味著,大周王朝很有可能會走向末路。”

    青江子很是震驚。

    “這個預言不是毫無道理的,孔子離開人世之前,世間禮樂已經發生大變化了,當時最讓他傷心的一件事情,便是當時闡院院長,被後人稱為咱們道家第一人的李老君,離開了人間。”

    “傳說他是騎著青牛西行,最終登天而去,沒有人知道老君為什麽會選擇在春秋之末,那樣需要闡院來穩定世間的時候離開,當時任儒家大教授的孔子竭力挽留他,卻最終留不住,於是聽說孔子似乎大哭了一場,親自送他西行到函穀關,還用泥土捏了個小麒麟送給他,這也是為什麽後來孔子看到死去的麒麟會那麽傷感的原因。”

    見到一向樂天的莊子師兄談起這兩位聖人離世時也有些難過,青江子不由得安慰道:“師兄啊,他們可是聖人,即便離開人間,也是登天去了,都是聖人不朽,現在他們或許在天上快樂著呢。”

    “聖人麽?”莊子忽然望向西邊的天空,說道:“你說的沒錯,聖人不朽,他們留下來的東西自然也會不朽,老君留了他的無為和《道德經》在人間,孔子留下了他的子曰和三千弟子們,甚至或許他捏的那個小麒麟都會成為一件聖物。”

    “天道恒遠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