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混亂思潮(求收藏)

字數:3669   加入書籤

A+A-


    當晚,楚陽陪父母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楚陽吃了很多,胃口大開,高考順利也給他自己吃了一顆定心丸。

    楚宗元呢,在聽楚陽說考得不錯之後心情大好,一個勁地拉著楚陽喝酒,周玉蘭想拉都拉不住。

    到最後周玉蘭也忍不住喝了一杯。那味道,感覺吧,苦苦的,有點像喂豬的,也不知道這些男人怎麽就那麽喜歡喝酒......

    晚飯後,楚陽洗了個澡,躺在床上,打算大睡一場。為了高考,這些天來他的神經一直繃緊,也確實沒睡過好覺。

    迷迷糊糊間,楚宗元和周玉蘭的對話傳來,楚陽一下子清醒了。

    隻聽周玉蘭道:“孩子他爸,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啊。陽子高考完了,看樣子考得不錯,咱們......”

    “我明白的,陽子上大學肯定需要一大筆錢,可是現在......哎,說得難聽點,務農能賺幾個錢呢?就靠這兩三畝田地,一年到頭咱一家三口都養不活。”

    “誰說不是呢。更何況,陽子也大了,上完大學了到時候還要結婚,還要蓋房子......咱們就算有點積蓄也頂不住啊。”

    “去去去!想那麽遠幹嘛?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這不是擔心嗎?你說,要不我們回去踩人力車吧,偷偷摸摸也行,總比現在賺得多吧?咱們那兩輛人力車可還沒賣呢。”周玉蘭提議。

    “不行,風聲太緊。”

    “你都說了,那隻是風聲,說不定根本不會出事呢?”

    “玉蘭,咱們不能冒這個險。萬一真出事了呢?到時候陽子咋辦?”楚宗元語重心長地道。

    “也是。哎,看來隻能想想其他辦法了。”周玉蘭有些泄氣。聽到這裏,楚陽倒是聽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聲道:“爸、媽,你們在聊什麽呢。”

    “沒什麽,陽子,怎麽還不睡?”楚宗元若無其事地道。

    “切!爸,我都聽到了,感情你們回來種田還是被動的,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楚陽問道,這也是楚陽一直以來的疑問:91年父母為何要賣人力車,92年又買回來?

    “去去去!大人的事小孩別參和,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家裏的事不用你操心。”楚宗元沒好氣道。

    “爸,我都十八了,成年了好嗎!”楚陽吐槽。

    “......”

    “孩子他爸,其實陽子說得也不錯,他也大了,家裏的事可以讓他知道了。”周玉蘭道。

    “我明白的,隻是覺得這些事讓他知道了也沒用,徒增煩惱罷了。”楚宗元歎氣。

    “切!小看人這是?說不定我還能給你們出出主意呢。爸,提醒你一下,我學曆可比你高啊。”

    “喲!還跟我揣上了?你學曆比我高怎麽了?再高也是我楚宗元的種。”

    “說得好有道理。”楚陽沒法反駁啊。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這段時間都在傳,咱們國家政策會變回來。”楚宗元低聲道。

    “變回來?”楚陽一怔,然後懂了,他終於明白父母在擔心什麽,說白了,就是當下社會的yu lun轉變。

    別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生產力得到空前解放,經濟民生與六七十年代的窮困相比已經發展好了很多,但其實,當時國際社會背景並不利於改革,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等,資本主義世界對於dian fu zhong guo zheng quan的陰謀也始終存在。國家對待市場經濟改革是很彷徨的,改革開放一直摸著石頭過河,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複。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改革”和“守舊”之間搖擺,大家並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是什麽樣的,對新的發展情況掌控的擔憂和對維持社會穩定的責任,讓執政的官員們反複論證,各個地區的政策也不盡相同,時鬆時緊。那位偉人提出的“探求適應中國國情的she hui zhu yi道路”還處於小心探索的階段,並不是現在這樣道路清晰,改革深入人心。

    不得不說,改革開放,在新中國曆史上,特別是**十年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影響巨大。這種影響,不單隻對上層製定政策的領導者,就連底層的人民也不能置身事外。

    兩種思想的碰撞,一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深化前進。這些,底層人民自然不會注意,楚陽也是多年的經曆和後來媒體對當時時事的解讀,才知道的。

    楚陽更是知道,今年年底,隨著某個紅色zheng quan的解體,這兩種思想在中國會徹底陷入gao chao......

    為此,才有了那位偉人的“南巡”。

    話說回來,現在自然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但苗頭已顯,父母的擔心也不是不無道理的。

    實際上,楚宗元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國家走什麽道路,關心的是政策對於具體民生的影響,關心基層zheng fu官員對於息息相關的具體政策政令的執行,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走什麽道路都是國家領導層決策的,作為老百姓,能做的隻有遵紀守法,好好過日子......

    那楚宗元他們在擔心什麽呢?楚陽其實也理解,說白了就是怕被抓典型,進局子.....

    他的父母經曆過wg時期,那時候,養頭豬養幾隻雞生蛋,都被認為在走資本道路,在顛覆she hui zhu yi,會被批鬥,當成投機倒把......

    相對於當時的養豬養雞的行為來說,他們現在的幹的事兒可比那會嚴重多了,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的謹小慎微是與現代有很大區別的。

    政策的變化,底層人物當然看不清。但趨利避害的本能,讓他們第一時間收起了自己的尾巴......哪怕人力車比家裏的農田賺錢數倍,他們也不敢冒這個風險。

    但楚陽是知道曆史軌跡的,改革是今後多年的主旋律,所以在他看來,父母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隻要不過於張揚,靠自己的勞動掙錢改善生活是沒有什麽風險的。

    楚陽知道,像現在這種情況很快就會過去,隨著那位老人的南巡,阻擋改革的一切烏雲都將消散,前進的道路會更加明晰,華夏,將會向世界展現適合中國發展的改革開放複興之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