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全才
字數:4072 加入書籤
首都,王梁坐在那寬敞明亮的辦公室中,愜意的翻閱著手中的雜誌。
雖然現在許多期刊都已經推出了電子版,但是如王梁這種老一輩的學者,卻依舊喜歡在手中捧著一本什麽東西。
這是他們多年以來的習慣,已經很難改的掉了。
慢慢的翻閱著,時不時的喝一口茶水,這似乎成為了他難得的休閑時間。
沒錯,到了他這個年紀,擁有著如此身份地位之後,他的時間就已經被各種活動和研究排的滿滿的了,想要擁有多少自己喜愛的嗜好,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哪怕是空閑時間,他也基本上不太可能真正的空閑下來。
趁著這點時間,多看看最新的期刊,了解科研前沿動態,這已經算是勞逸結合的最好的休閑方式了。
突然,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老師,是我。”合安的聲音從話筒中傳入。
“嗯,什麽事。”
“老師,您不是讓我去看一看那個《自然》論文的作者麽。”
“哦,你說那個方健啊。”
“是啊,我見到了。”合安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異樣,道:“老師,您還真是慧眼識英雄啊。”
“嗬嗬,他的論文角度新穎,膽大心細,是個好苗子。”王梁笑道:“神經內科方麵,出人才嘍。”
話筒中的聲音沉默片刻,道:“老師,您知道那個方健是什麽身份麽?”
“身份?”王梁微微一怔,合安是他的得意門生,對這個弟子他十分了解,既然對方這麽問,其中肯定有什麽奇特的地方:“我沒有見過,怎麽了?”
“那個方健,其實很年輕的。”
“哦,很年輕?他是個年輕學者啊。”王梁的眉頭略微的皺了一下。
他在科研界那麽多年,對於國內的科研情況極為了解。
真正有才華的年輕學者十有八九都湧入了華國的那幾個超一線城市,因為唯有在這些城市中,他們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其中最出色的那些人,更是進入了國際超一流學府。
所以,在地方學校能出頭的人極為稀少。
否則的話,一篇《自然》也不可能在地方性的學府造成轟動的效果了。
嗯,其實這樣說還是有些偏激的,因為《自然》上的論文就算在首都,也一樣能夠起到較為轟動的效果。隻是,比起地方上要差一些罷了。
在他想來,這位方健起碼也是一位四十以上的博士了。雖然不知道擁有如此才華的人,為何會屈居在地方性的一所高校之中做研究,但這位最起碼,也應該是一個博士了吧。
可是,如果真是一個四十多歲,年富力強的博士,合安又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老師,他是一個年輕學者,而且…很年輕。”
“有多年輕,不會比你還年輕吧。”王梁打趣著說道。
合安如今在國內內分泌係統中已經算得上是聲名鵲起了,雖說其中王梁院士功不可沒,但他本人也是極為努力。但縱然如此,他今年也已經是三十七歲。
能夠被三十七歲的合安說年輕的…王梁實在是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嗬嗬,老師,方健其實還沒有畢業呢。”
“啊,什麽?”王梁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他終於感到有些興趣了。
如果方健真是一位四十餘歲的學者,王梁雖然會欣賞,但絕不會像現在這般感到有趣的。
“還沒畢業,這是什麽意思?”
“方健是醫科大的大五學生,現在在n市二院輪科實習。”合安頓了頓,道:“他如今正在內分泌科。”
話筒中明顯的沉默了片刻,就在合安懷疑,王梁院士的電話是不是已經掛了的時候,卻他問道:“實習生,輪科實習生,你…沒有找錯人吧。”
合安苦笑一聲,其實在最初遇到方健的時候,他也是自我詢問過這個問題。
沒辦法,一個正常人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絕對會有所懷疑的。
但是,方健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他,什麽叫意外和驚喜。
“老師,我已經確定了,方健確實就是那篇《自然》論文的作者。”
“這個,不可能啊。”王梁院士喃喃地道。
並不是他懷疑自己的弟子,而是這件事情太過於駭人聽聞了。一個在校生,不,一個醫院的輪科實習生,竟然在《自然》上發表了論文?什麽時候起,這種頂級期刊上也會有實習生的論文了?
王梁相信,如果期刊的審批者知道方健的身份,那麽十有八九會失去閱讀的興趣。
然而,他卻不知道,這篇論文其實是有人推薦過去的。否則的話,方健就算寫的再好,怕也是與這個榮譽無關了。
心中豁然一動,王梁訝然道:“合安,你剛才說,方健在內分泌科?”
“是啊。”
“我記得那篇論文寫的是神經係統方麵吧?”
“老師,是這樣的。”合安苦笑一聲,道:“方健剛剛分配到二院的時候,輪科的第一個科室,就是神經內科,而他接觸最多的病人,則是帕金森綜合症。”
“第一個科室?”王梁怔了半晌,難以置信地道:“你是說,他因為接觸帕金森病人最多,所以就寫了那篇論文?”
“目前看起來,確實是這樣的。”
王梁再度沉默起來,又是片刻,道:“好吧,他既然寫了這篇論文,那就足以證明他在這方麵的天賦,為啥還要轉科呢?”
“因為他轉科的時候,那篇論文尚未發表。”合安無奈的長歎一聲,道:“老師,還有一件事情。”
“你說。”
“方健如今在內分泌科,接觸最多的病人是糖尿病。所以,他剛剛搗鼓出了一片糖尿病的論文,我已經發到了您的信箱裏。”合安沉聲道:“這篇論文相當的有趣,我已經得到了他的允許,在這一次的探討會上做了演講。”
王梁的心中微動,立即打開了電腦,從郵箱中翻出了那個郵件。
“這個思路,確實有趣。”
“是啊,老師,方健確實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將他吸納進我們的研究團隊。”
王梁並沒有給予回答,而是默默地放下了電話。
帕金森?糖尿病?
那小子,難道是一個全才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