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隻願你過得比我好(二更)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徐庶見諸葛亮如此照顧黃月英,臉色一沉,看著意氣風發的諸葛孔明,又想起母後送的錦囊,便伸手在袖中拿捏了一下,隨即坦然一笑,心中那份牽掛,由此卸下了許多。
徐庶內心恢複了平靜,又端起酒杯與大家同樂。
婚宴之後,眾人意猶未盡,便又拽著諸葛亮鬧著要激辯一回,諸葛倒也不推脫,看了看徐庶,問道,“許兄,如何?”
“有何不可?!請!”徐庶笑著應答。
於是兩人便各自組成了正反雙方拉開了辯論,又是與時事政治相關,座下的其他友人按照各自的政解選隊而站。
不知是因為今日的新郎官身份,讓平素裏擅於雄辯的諸葛亮分心,不能集中精力應戰,還是徐庶酒後思維更為敏捷,幾個回合下來,旁人感到這徐庶明顯略勝一籌,許多言論更是大開先河,讓眾人耳目一新,知識增長了不少。
漸漸的,連諸葛亮的辯論之力也慢慢淡了下來,最後,竟成了徐庶一個人的高談闊論。
“許兄今日涉及的許多觀念,甚為新穎!亮,頗感受益匪淺,著實欣喜!”見徐庶悠然地停止了侃侃而談,諸葛亮便急急地挽總結束了此次辯論。
“孔明兄今日心急如焚,定是一心掛念你那黃家嬌娘呀!”徐庶莞爾一笑,座下其他人觀其顏看其色,居然有些恍惚,均暗自覺得今日的徐庶不同尋常,行為舉止咄咄逼人不說,容貌上更是俊秀萬分,渾身散發出非同凡人的光芒來。
看著非但是辯論中遠高於自己,就連顏容上也是更勝一籌的徐庶,諸葛亮淡然一笑,“看樣子許兄的好事即將臨近了,亮這裏先為祝賀兄長一番!”
說著,便起身向徐庶大大地行了一禮。
一旁立著的書童也聽出了徐庶言語中那份不甘和醋意,密語傳音道,“殿下,經曆了那麽多次輪回,難不成您還未釋懷,她不過是王妃殿下的無數次前生中的一世罷了,何須掛懷?!”
徐庶麵無表情地坦然受了諸葛亮這一禮,卻並不還禮,隻是回了一句,“為兄倒是覺得孔明弟識人之力越發厲害了,對部分事情很有些預見預知能力,將來定是前程遠大呀,為兄這番也向先孔明弟道賀了!成家在先,這立業便會接踵而至咯!”
諸葛亮聞言,又是一個作揖。
一旁的眾人見著兩人將交鋒從言論上轉至互相推崇恭維,很是不解,一時廳堂之上安靜下來了。
突然,隻聽得外麵一陣喧囂之聲,見狀,諸葛亮和徐庶相視一笑,氣氛緩和了下來。
“快去看看何事這般喧嘩?!”諸葛亮對自己的書童吩咐道。
書童得令,立即出了門去看個究竟。
諸葛亮遂又端起酒樽,向眾人說道,“今日承蒙各位同窗好友抬愛,亮不勝感激,這酒,便是敬了諸位的盛情,請一飲而盡罷!”
眾人皆齊齊舉杯,相互又敬了一番,隨著諸葛亮的先飲為盡,遂將酒樽舉止唇邊,仰頭飲了美酒。
這時,隻見那書童匆匆跑了回來,向著諸葛亮作了一揖,回複道,“先生,是一眾鄉親,聽聞您做了木牛流馬接回師母,相約一同前來看個稀奇!”
“原來如此,那便請他們看個夠罷,無妨!”諸葛亮大方地叮囑書童,“隻是注意了,別讓鄉親們動手觸碰機關,亮唯恐無意中踩踏傷了鄉親們!”
“喏!”書童得令,便又跑了出去。
眾人經此幹擾,也都沒了興致,便陸續起身,向諸葛亮告辭。
“時辰還早,諸位為何不用完晚膳再走?!”諸葛亮連忙出言挽留。
“時辰是為不晚,不過,今日是諸葛兄弟大婚,我等豈能滯留打擾,還是留下些時間讓兄弟多陪陪黃家姑娘吧,今兒個可是你二人的新婚呢,我等相聚來日方長嘛!”這時,崔州平也起身告辭。
“既然如此,亮就送送各位好友吧!”諸葛亮提起衣衫,從榻座前繞過,欲親自送客。
徐庶伸手做了個阻止的手勢,道,“新郎官還是陪陪弟媳吧,我等自行離開便是,今日大喜,切莫過於糾結於繁瑣禮儀!”
說罷,便著令自己的書童一同離開,“孔明弟不必相送,眾多事情還等著你呢!”
言畢,徐庶又與崔州平相視一笑,“良辰美景,諸葛兄弟好自為之咦!”
諸葛亮麵露羞色,尷尬一笑,拱手向友人道謝,“既然如此,亮便不遠送諸位了,望諒解!”
直到一眾同窗好友離去的身影皆已消失不見,諸葛亮這才準備往新房內走。
“先生,屋宅外的鄉親們也被徐庶和崔州平先生請走了,說是今日為先生大喜之日,不應打擾,有事改日再來!”
諸葛亮聞言,笑笑,“他二人今日倒是處處維護孔明得緊啊!”
隨即又揮揮手,道,“也罷,他們也是一番美意,隨他們去罷!”
自此,諸葛亮這才抬腳往新房內走,他這腳步趕得緊,既為關切他家聰慧的娘子,又為心中那點點疑惑。
新房內,天色未暗,但屋內依然應著婚慶的氣氛,點著一對紅燭。
黃月英頂著蓋頭,端坐在床榻之上,屏住呼吸,緊張地聽著越來越近的腳步聲。
“小姐,是姑爺來了,這腳步,可是急切的很呢!”曉蓉將視線從窗外收回來,帶著調侃之意,對自家小姐說道。
“貧嘴,以後在諸葛家,你可得好生注意一下一言一行,諸葛先生向來很是看重禮儀的,總是要顧及我娘家的臉麵呢!”黃月英輕聲叱喝著貼身侍女。
“知道了,我的小姐!”曉蓉拖著尾聲道。
話音剛落,便見諸葛亮一腳踏進新房來。
曉蓉見狀,向諸葛亮道了個萬福,竊笑著退了出去,悄悄地掩上了門。
房間內瞬間靜得黃月英隻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無聲無息中,她垂頭而坐,不一會兒便見到紅蓋頭遮住的視線下,一雙潔淨的男子的腳,立在自己麵前。
輕輕緩緩間,有人慢慢地揭開了紅蓋頭。
黃月英一緊張,突兀地抬起了頭來。
一張目若秋水,膚若凝脂,氣似幽蘭的花容月貌便呈現在諸葛亮眼前,他大吃一驚,這與傳說中的“黃發黑膚”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見到諸葛亮那目瞪口呆的模樣,黃月英羞澀地揉了揉額頭,以為他跟見過自己顏容的他人一般,視額頭上那朵梅花印為妖孽的象征,便心頭一沉,默然無語。
------題外話------
提前祝各位親們,中秋節闔家團圓,幸福快樂!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