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聖淵經
字數:5855 加入書籤
“糟糕,紅色劫氣還在……咦,好多透明晶絲,劫氣……晶絲,難道是金……金芽須?!”楊寓腦袋轟地一聲,心髒噗通大跳,瞬間完全清醒了,本能抓起錦織布袋,唰地起身便跑,再也顧不得那依舊散發著劫氣的收鬼壺。
當再次穿過那片茂密樹林後,他才擦了一把額頭汗,鬆了一口氣。看看天時,還在下午,左手一摸腰間布袋,才想起那個錦金底座不記得裝回了,不過卻是不想再回去取。
“好在得到了這個,嘿嘿!”楊寓滿足的同時帶著不小的期盼,心中暗道:“能衍生出金芽絲,嘖嘖,那多半是真經之類了,所謂神仙放屁,不同凡響,這錦織布袋裏應該有不小的造化……哈!”
回到家門前時,那疲賴的豹紋黑貓不像往常那樣對他不屑而顧,於窗戶上趴睡,反而圓睜大眼,尾巴直立,在他身前二丈處來回竄動,嘴裏還發出低嚎,然後身子顫抖了幾下,就縮到了院角一處草藥叢了,再也沒出來。
“臭德性,一驚一乍的。”楊寓暗罵了一句,他當然知道這畜生的異常跟他今天特別境遇有關。
楊寓興致勃勃地走進屋,才知素姐還沒有回來。如驅鬼治人這種事,有時是很費時間的,出去一兩天也算正常。
他放下空布袋,再將那根尋回的渡元針安放在龕案上,然後迫不及待地從錦織布袋裏拿出一個青盒。青盒不是很沉甸,無鎖也無機關卡,類似滑蓋匣,四周滑槽邊緣都封了流螢脂,起窺探隔絕之用。
楊寓想了想,又去北屋找了一把尖銼,一點點把流螢脂給銼去,接著深吸一口氣,平抑下激動難耐的心,慢慢地將滑蓋抽開。
頓時,一股浩瀚古樸的氣息迎麵散發,裏麵盛放著一冊澱金書,封麵光滑細膩,刻有兩個蓬勃有力、鐵劃銀鉤的古篆——聖淵。
‘聖淵’二字,沉凝中帶著飛揚,似有一股飄渺又強大的力量在照視世間,又如龍鳳潛藏,龜鱗在伏。
“聖淵經!?好大的名頭,真的假的?不是傳說被伯貢祖師的侍奉童子給扔到天宙濁縫中銷毀了嗎?”楊寓刹時間覺得口幹舌燥,心也‘怦怦怦”地狂跳起來,同時還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咦,這裏還有一封信……”
他沒有立刻翻看經書所載內容,而是打開了那封信,上麵如此寫道:
全德三十三年夏,聖德師伯貢仙逝於青駝峰,臨終前於石窟中托付童子《聖淵經》一部,謂‘此可得永壽’。吾乃東湘婁峰人士,老死之時竟有幸閱得真經,欣喜若狂。然天意弄人,老朽瀕死之軀,縱得諸域第一經亦是無用,好在朝聞道夕死而無憾也。此經隨葬吾之三寶,後世人它日若有緣得經,當謹循先輩之誌,濟世救人,且萬不可言真經之來曆,縱父母親人亦須密之不泄,切記!不可負聖德師伯貢之願也。隆光初八年冬。
楊寓看完這封信後,也是驚奇不已。
作為驅鬼德師學徒,他早就聽素姐說過,《聖淵經》是九千年前六聖朝時期的聖德師伯貢所著。作為真正站在修途巔峰之人,伯貢在近萬載歲月以來,聲譽始終長青不衰。天下間一代又一代眾修都深信他勘破了長生永壽的終極奧秘,本是最有希望臻至與天地同壽。
尤其是他臨終前告知童子的那句話‘此可得永壽’,更是轟傳諸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萬古以來,無數驚才絕豔之士每每於前路暗淡、彷徨陷絕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念及這句話,然後一掃頹廢,堅固信念,繼續摸索至極道路。
可這悠久歲月以來,始終有一人讓人扼腕歎息甚至仰天大恨,便是那童子。傳說,當伯貢破滅後,那童子有見於祖師臨死前的恐怖狀態,竟然心生極懼和癔魔,恍惚間他覺得祖師所留的真經是個彌天大謊,若傳播開來對世人定是個天大的禍害,便將真經扔入了太古絕地——天宙濁縫,就此銷毀。
可惜,伯貢嘔心瀝血,甚至以性命換來的經書就此失傳。
楊寓看完信後,升起一點疑惑,難道……難道說九千年前的《聖淵經》並沒有被童子銷毀,反而秘密藏匿起來,所謂的扔掉銷毀是個幌子?
而隆光初八年……算起來好像是三百二十年前了,看來青盒埋藏在古通三寶廟內的時間並不太久。
楊寓的手略有發抖,小心地拿起經書,翻開了第一頁。
這就是《聖淵經》的經文?
澱金書頁上寫就了滿篇的文字,古樸蒼勁,至今鮮紅,每一個字都散發晶瑩之光,他眼睛都被晃得眯了起來,隱約間似乎瞥到了浩瀚的畫麵,龍蛇起陸,氣貫霄漢,無數熾烈的光芒在吞吐。
片刻後,楊寓身軀一震,回過神來,他心頭大喜,這本真經就算不是真的《聖淵經》,那也是相當厲害的經書,足可助於修行。
隻見經文開篇就如此記述著:
世間修者萬千,肉身法亦萬千,然金身銀骨,亦難擋惡劫臨身,豈不知功德之貴?
世間修者萬千,元神法亦萬千,然終其一生,元神強大卻有缺漏,永不得完美,如此焉能作為成就永恒之依仗?
……
銳感生露,非陰非陽,可破諸邪氛,準備角之鋒,惡目鬼草,纖雲花,醉母牯根,蝕骨淨晶,幽月草,各一錢,以碎捏法熬煮,得湯再蒸凝,藥性精粹成露。
服食銳感生露,元魂動蕩,時而如同醉酒,時而如同zhen ci,一渾一激之間,默運彌空訣,衍生撼穹之精,即希望之花,亦可稱魂中生花。
彌空訣,曆經天妒而成,上善靜心之法,元神守護之訣,亦可使魂魄生元,查漏補缺,令元魂成就圓滿根基,衍生希望之花,秘訣如下……
楊寓看到這裏,喜不自勝,這真是要瞌睡送來枕頭,他正處於xiu lian初始階段,並未邁入一元境,這銳感生露和彌空訣非常適合自己。而熬製銳感生露的其中幾樣靈材,在周邊山嶺群流之間,也可采集到。
唯有惡目鬼草和蝕骨淨晶比較難些,據記載需要在陰煞氣濃鬱的地方才有。當然,有陰魂常年遊蕩的地方,也能發覺到這種草。
這幾年來,他跟在素姐身邊,除了常聽天下秘聞和故老之事,也學習基本的醫術和草藥知識。隻是想不到這幾樣不太珍貴的藥草,配合在一起熬煮後,能製出那般妙用的銳感生露,看來這獨特的碎捏法也是關鍵。
楊寓如癡如醉地閱讀著,後麵的經文越發深奧,他卻能輕易記下。說來奇怪,這些經文似乎讓他產生了過目不忘的本事,閱讀過後,就深深烙印紮根在腦海裏。他卻沒發現,這些經文古字確實是化光成印,從他雙目中烙印進了腦海。
這般下去,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
這時,豹紋黑貓兀自喵叫了起來,卻是院子裏進來了人,隻聽得來ren da聲喊道:“素德師,今天縣裏來張貼的告示看到了吧,那古通三寶廟就請你去搬拆了。”
楊寓立即將《聖淵經》裝入青盒裏,然後塞入自己床側的一個秘密小暗格裏,動作那叫一個迅速,然後揉了下雙眼,走出屋外。
來人四十來歲,一臉粗腮胡子,偏偏有雙三角眼,實在難看。這人楊寓是認得的,他是縣尉駐紮在赤輝村裏的小隊長鄭彪。
“素姐給人看病去了,那古通三寶廟已經算搬拆過了。”楊寓隨意回了一句。
“好,做得好,素德師可真積極啊,算是走在其它地方的前頭了。”鄭彪皮笑肉不笑地說到,然後離開了。
“哼,小人。”楊寓嘟了一句,因為當初素姐在眾人麵前婉拒他的追求,這個小隊長總是有意無意地找素姐的茬,若非他牽扯到驅鬼會的人,以素姐的脾性,早就‘雲淡風清’地將他拍個下半身不遂。
不久夜晚來臨,素姐還沒回來。
楊寓心中考慮到一個問題,要不要告訴素姐自己得到了《聖淵輪》呢?隨即想起青盒中的那封信,決定還是保密,既然信中有所要求,也為了避免引起未知的麻煩,自己還是先遵守囑咐。
想想修行界每天因寶物秘訣而發生的生死搏殺,就令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說這等修行界一等一的真經,絕對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寶貝。
也許它日修行有成,不懼一般災劫的時候,再向素姐適當透露一些,不過也絕不提《聖淵經》之名以及其來曆,可巧借其他名目。
真經經文真的太不平凡,越到後麵,都不要挑燈夜讀,每個字都如血虹精華凝聚刻印,那燦燦晶光,都有些晃眼了,而且感覺越發沉甸。
這讓楊寓產生一種緊迫感,當雙眼難受的時候,閉目一會,接著再運足目力閱讀,簡直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了拂曉時分,整冊真經已經全部閱讀完。
“憑此修行,真的能有望長生嗎?”楊寓心中翻江倒海,無法自抑,自然而然地望向窗外漸明夜空。
然而……
抬首經滅!
也就是當楊寓抬頭望向窗外時,整本《聖淵經》的經文在眼前慢慢淡去,甚至連承載經文的澱金書頁都灰飛湮滅,仿佛有種詭異神奇的力量藏在經文裏,凝聚了某種道禁,就如一個觸發點,若有人閱讀完整部經文,它將自行毀滅。
這般推算來看,三百二十年前的那位前輩,也許並沒有閱讀完整部經書就將之隨三寶埋葬了。
也在這一刹那,楊寓腦海中也響起陣陣經文秘音,數不清的古字猶如涓涓細流,在腦海中流暢,一股細流從頭頂到衝到腳跟,頓時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這個過程持續時間很短,一切恢複平靜,他也開始有種困意,沒有多想,倒在床上便睡。
再醒來時,已到中午,他被豹紋黑貓的喵叫聲給吵醒了,接著屋外院子裏傳來急促腳步聲。
楊寓趕緊起床,“咦,感覺力量忽然一下大了很多!”
他看了看自己的雙手,隨即搖了搖頭,沒去深思,走出屋外,卻是看到一個大汗淋漓的棕ma yi男子,正是昨天前來求醫的說自家婆娘肚子忽然脹大的人。
“楊小師,素德師讓我前來取藥。”漢子一臉急色,氣喘籲籲,同時手中遞過一張便簽,從字跡來看,正是素姐開的藥方。
“怎麽,肚子還沒恢複嗎?究竟出了什麽怪事?”楊寓問道。
“有些危險呢。素德師說,比較麻煩。唉,我家婆娘痛得死去活來,縣城又太遠,幸虧有素德師,至少目前已保下了性命。”漢子臉上依舊充滿擔憂和焦慮。
“好,你稍等,我這就備好藥。”楊寓進屋立刻按方子配藥,速度很快,一會就齊活了,拎藥出門。
“走吧,一起去。”楊寓說道,這麽長時間了,他也有些擔心素姐。(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