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中秋晚會結束後……

字數:6273   加入書籤

A+A-


    “蠶青上縹下,深衣承古往

    三千衣冠史,韶華壓群芳

    繞襟分直曲,大襟為其狀

    寬下狹頭上,續衽勾其旁

    上下有連裳,裾居側後方

    盛行分先後,兩漢為其劃

    上襦下為裙,戰國至明清

    不憂無餅餌,已幸有襦裙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寒來暑往

    秋冬春夏

    總不變那婀娜優雅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不分qin jin

    無論漢唐

    流傳的是萬古芬芳

    看我遙遙大中華”

    跟《禮儀之邦》不同的是,《衣冠上國》的歌詞並不是碎片化處理,為了盡可能勾勒出濃厚的古風,使整首歌曲顯得大氣莊重,主歌部分采用了古詩詞的格式。在歌詞內容上著重體現中華文化裏麵端莊典雅的風度儀容。

    “深衣承古往”一句表示了深衣在漢服中的重要地位,“三千衣冠史”說明了華夏衣冠的源遠流長,“不憂無餅餌,已幸有襦裙”,點出了衣冠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正所謂“衣食住行”,為什麽“衣”會在最前麵,而不是“民以食為天”的“食”呢?

    眾所周知,華夏之所以被稱作華夏,是因為“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服章甚至列在禮儀之前,可見在古人看來,衣冠有多重要,要不為什麽不把華夏叫做“夏華”?

    衣服的實用功能是蔽體遮羞禦寒,而所以為遮羞者,人知恥矣。人先知恥而後有禮,故衣在禮前。

    打個比方,動物也有食住行,但動物不會穿衣,這就是人跟動物之間最明顯的差別。

    在現代社會,作為大吃國一員,時常把“民以食為天”掛在嘴邊,但實際上也沒有人會光著身子跑出去“食住行”吧?

    就連流浪漢乞討者都鮮有chi luo著身體。

    而在編曲方麵,以華夏民族五聲調式作為旋律編寫參考和和聲的編排,主奏樂器大量運用了如古箏、笛子、民族鼓等華夏民樂,使得曲子磅礴大氣,而又極具民族特色。

    可以說,《衣冠上國》和《禮儀之邦》,是真正得了要領的古風之魂,充分展示了漢族文化磅礴大氣又不失文雅的一麵。

    而在副歌部分,當那一句“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唱出來,再次引爆了網絡直播間,紛紛再次刷起了這一句,彈幕之多,密密麻麻的把整個屏幕畫麵都遮住了。

    當高興唱出最後一句“看我遙遙大中華”,他的表演也結束了,觀眾席上的大多數人都站了起來,不再壓抑自己的情感,給了高興和他的團隊最大的歡呼。

    當一個人的民族自豪感被引爆的時候,會變得極其敏感,好像字字句句都能讓他心情激蕩,“遙遙”一詞,再一次點出了華夏文化的源遠流長,在文明的長河裏,還有很多很多璀璨的明珠,等著更多的人去關注,去挖掘,去重視,將我們民族之美展現出來。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惟願你我,傳承發揚。

    聽著震耳的歡呼聲,高興哭了,眼淚掙脫了眼眶的束縛,從眼角溢出,順著臉頰滑落,他看了看團隊的成員,看到他們的臉上滿是興奮和激動,就和台下的大部分觀眾一樣,哭著哭著他就笑了。

    這一路走來的辛酸,仿佛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他看著人群中蘇景微笑著鼓掌,那道挺拔的身影,宛如一杆旗杆,雖然並不高大,但卻填滿了高興的心。

    “謝謝你,蘇景。”高興在心裏默念著,這一路走來,也說不上多辛苦,慶幸有你能懂。

    高興的節目可以說是很靠後了,經過這次的gao chao,後麵的節目對觀眾來說,多少有點乏味。

    盡管節目還沒有結束,但一些媒體已經迫不及待的網絡上發表了文章,由於之前的yu lun,秋晚的話題在網絡上的關注還是很高的,這些文章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眾多討論。

    “直擊秋晚!蘇景編曲蘇軾作詞,《但願人長久》成最美畫麵!”

    “經典永流傳!青年音樂家蘇景煥發詩詞新魅力!”

    “繼《禮儀之邦》後,蘇景再寫《衣冠上國》引爆秋晚現場!”

    “高興《衣冠上國》驚豔全場,華夏文化到底有多美?”

    ……

    晚會一結束後,蘇景一家人就直接回家了,白天寧希竹和蘇母老太太包了不少餃子,就等著晚上回家後吃。

    家裏,奶奶拿著手機,戴著老花眼鏡,一字一句的讀著網絡上的新聞,驚喜之情洋溢在臉上。自從寧希竹教會了她用智能手機上網,她一有空就上網看關於蘇景的消息。

    “你看奶奶這個樣子,像不像上了網癮?”蘇景看著奶奶低頭緊盯著手機,附在寧希竹耳邊輕聲說。

    寧希竹隱蔽的在蘇景腰間使出二指禪,臉色不變的低聲說道:“哪有你這樣說奶奶的,你是不是在怪我。”

    蘇景吃痛,但礙於家人在,又不敢齜牙咧嘴大聲喊痛,隻能含淚把痛楚忍在心裏,裝作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

    “別念了,你煩不煩啊。”在一邊看著報紙的老爺子突然出聲道。

    “咿,你這個糟老頭啊,你別以為我不知道在車上你就偷偷上網看這些新聞了,悶騷!”奶奶揶揄道,還賣弄著在網絡上學到的新詞,說起這個她就來氣,要不是她暈車,哪裏需要等到現在才看網絡新聞?

    老爺子的臉皮很厚,被老太太拆穿了,也不見臉紅,抖一抖報紙,說道:“什麽叫偷偷,我那叫靜靜看,哪像你,恨不得全世界知道小景是你孫子一樣。”

    “我有這麽優秀的孫子,為什麽不炫耀啊。”老太太嘚瑟道,老一輩的人不就都喜歡炫耀子孫後代有多出色嗎。

    “那也是我孫子!”老爺子吹胡子瞪眼,反駁的角度蜜汁出奇。

    蘇景雖然知道二老是在誇讚自己,說的也是事實,但總感覺哪裏不對勁。

    “爸,媽,小竹,蘇景,過來吃餃子啦!”一回家就鑽進廚房蒸餃子煮餃子的蘇母端著鍋走出來,喊了坐在客廳裏的四個人,又大聲喊起不知道在書房裏忙活什麽的老蘇同誌,“老蘇,出來吃餃子啦!”

    蘇景拿起筷子,夾起一個蒸餃蘸了番茄醬,嚼了一口就把整隻餃子吐了出來,苦著臉問道:“媽,怎麽有芹菜的?”

    白天他都在央視那邊,壓根不知道這餃子是什麽餡的。要知道有芹菜,他打死也不會吃。

    “我故意加的芹菜,治一下你挑吃的毛病。”蘇母一瞪眼,“都有芹菜的,吃不下就別吃了。”

    “厲害!”蘇景朝母親豎起了大拇指,虧她能想得出這個主意,往蘇景最喜歡吃的餃子裏麵加蘇景最討厭吃的芹菜,看來蘇景是親生的沒跑了。

    麵臨著吃與不吃的抉擇,蘇景不帶猶豫的選擇了不吃,看上去頗有骨氣的。

    “多浪費啊!”奶奶看著蘇景吐在桌子上的餃子,心疼道,“小景啊,這次奶奶也不幫你了,你這挑吃的毛病是得改改了。”

    “這不都是你慣出來的嗎?”爺爺沒好氣的衝著奶奶道。

    “早應該這樣做了。”老蘇同誌捧著碗,淡淡說了一句。

    說起挑吃,蘇景宛如是家裏的公敵一樣,就連最疼愛他的奶奶也不站在他這邊了。

    蘇景心裏是真的委屈,他覺得自己也沒多挑吃啊,不就不吃香菜、芹菜、肥肉、鴨肉嗎,至於像犯了眾惡一樣嗎。

    “被你們氣飽了,不吃了。”蘇景起身就往房間裏跑,他是真的覺得委屈了。

    “這……”

    客廳裏的人麵麵相覷,他們也沒想到蘇景這麽堅決,說不吃就不吃。

    “看來還是小竹你了解蘇景。”蘇母看著寧希竹,感慨道,臉上卻充滿了失落,作為一個母親,她居然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阿姨,蘇景離家這些年你們相處的時間少,而且為人子女,很多話很多事情都不會跟家裏說,信息的不完善難免影響了你們的判斷。我以前跟蘇景是同學是朋友,交流起來沒有太多顧忌,所以了解得比較深。”寧希竹解釋道,好讓蘇母或者爺爺奶奶不那麽失落。

    果然,經過寧希竹這一通解釋,蘇母的臉色好看多了,“唉,算了,挑吃就挑吃啊,反正又餓不死。”

    “小竹,你去叫他出來吃餃子吧,我去把你做的餃子端出來。”蘇母泄氣道,好不容易說服最寵愛蘇景的老太太跟她一起實施這個計劃,但最後還是失敗了,幸好的是,寧希竹堅持做了一些沒有芹菜餡兒的餃子。

    寧希竹點點頭,走到房間裏,看到蘇景正抱著貓娘坐在窗台上,像極了一個賭氣的小孩子。

    “好啦,蘇先生,脾氣發完了沒有,發完了就出去吃餃子啦。”寧希竹噗嗤一笑,說話的語氣也像是在哄小孩一般。

    “希竹,你說我挑吃招誰惹誰啦,為什麽要這樣對我?”蘇景感到委屈的不是餃子裏有芹菜,而是家裏人都在指責他。他挑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二十多年來家裏都不管他這個毛病,現在卻想要來改變,又談何容易呢?

    對他們來說,那些也許是很好很好的東西,但蘇景偏偏不喜歡。

    “不管怎麽說,你也不應該衝他們發脾氣,難得一家人在一起,應該開開心心才是。”寧希竹在蘇景麵前坐了下來,伸出手撫摸著蘇景的臉。

    蘇景把寧希竹的手按在他的臉上,在白色的燈光下,寧希竹光潔白皙的小臉像披上了一層光芒,格外迷人,“對不起!”

    雖然寧希竹不說,但蘇景知道,他這樣發脾氣,讓寧希竹多少是有些尷尬的。

    寧希竹笑了笑,搖頭道:“我沒事,你看你,對別人那麽好,為什麽要親人承受你的脾氣呢,又不是小孩子了。”

    蘇景默然,他也不知道為什麽。

    “走啦,出去吃餃子吧,知道你不會吃芹菜,我和阿姨也做了一些沒有芹菜餡的。等下就該涼了。”寧希竹站起來,拉著蘇景的手,想把他拉起來,“你不出去我等等就全吃了哈!”

    “別啊!”蘇景大嚷道,馬上站了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