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阿瓦城(2)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A+A-




    複明1659!
    “草民趙全忠參見陛下。”熟悉的緬王宮殿內,趙全忠一身漢家衣冠,參拜著寶座上的男人。不同以往的是,這次上麵坐著的是大明皇帝。
    “你對王師入城有大功勞,若不是你,朕現在連官軍的犒勞都發不起。起來吧。”
    趙全忠雖不知宮廷禮儀,但也對漢家之禮了解頗深,參見前又被小太監簡單教導過,當下得體的假裝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眼睛低垂著不敢直視座上之人。
    “陛下真是折煞小人了。若王師軍需不足,小人願意傾盡家財報效!”
    “說的哪裏話,不識字的漁夫都知道不可竭澤而漁的道理,何況朕治理一國呢?”
    趙全忠很知進退,當下又是一頓磕頭。
    朱由榔虛扶了一下趙全忠“依你看來,緬王為何失國?”
    趙全忠心下一凜自己雖說“膽大包天”,有影響明軍進城後緬甸政局的想法,但也不敢隨意討論這個比當代史還近的問題。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莽達把這幾條占全了,焉有不亡之理?”
    趙全忠說完,不再低垂著腦袋,而是微微抬起頭注意皇帝的表情。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趙全忠引用《韓非子》中的話,朱由榔突然扶著椅子站起,大笑起來。
    “這位趙氏孤兒,還是個法家弟子麽?”
    “韓非在士大夫嘴裏皆是豺狼虎豹之輩,汝就不怕這番話傳出去,那些人給汝穿小鞋麽?”
    “中國自漢以來,便是外儒內法,先秦之時,儒尚分封,法尚郡縣。最後,尚郡縣的秦國隻用七年就攻滅六國!”
    “雖說暴秦二世而亡,可西漢郡國並行,結果便是七國之亂,最後郡國並行名存實亡。西晉分封諸王結果八王之亂,中唐藩鎮割據,晚唐天子如犬,五代改朝換代如走馬燈…中國數千年曆史中,分封必招禍亂!”
    朱由榔默不作聲,心中卻在盤算這些知識在後世都是普通曆史水友所知道的,而這個時代則意味著數百萬字的閱讀量,此人在緬甸應該是個一等一的人才了。宋代以後,曆史逐漸不被重視,懂得曆史即使在士大夫中也成了身份的象征。
    “陛下,草民有一言,可能觸犯天威。”
    朱由榔大手一揮“但說無妨。”
    “能給草民穿小鞋的人,此刻已經在神都的韃子朝堂上了!這些人不僅要給草民穿小鞋,而且還要給整個大明穿小鞋!”
    “大家都在做,卻不敢說,都說,卻不願做。此乃當今之怪現象也。可是,這有什麽奇怪?都說,隻是為了不丟臉麵,不做,是為了不丟麵子,不僅當婊子,而且立牌坊。此等犬儒所在之處,大明怎能不生靈塗炭,民變蜂起?”
    “人前仁義道德,人後男盜女娼,蓄奴奪佃其疾如風,修橋補路其徐如林,家丁收租其急如火,朝廷有難不動如山,柳巷之中舍生忘死,科場舞弊好戰如命,完糧納稅動如雷霆!”
    趙全忠通過觀察,已經下定決心開動嘴皮子如果這位皇帝和他前麵幾位一樣,那麽最多兩到三年,清軍就會重新追入緬甸。無論這位皇帝許給自己什麽好處,也隻剩下找清軍兌換待遇的意義。
    可是,清廷給明朝官員,軍人的投誠待遇已經大大縮水,之前清朝不僅承認原來明朝的官員和爵位,而且還可能增加,而在最近幾年,由於抗清力量逐漸式微,清廷往往降一級甚至兩級才承認待遇,等到南明山窮水盡之時,自己一介白身,在大明沒有什麽關係,豈不是要被韃子兵當成肥羊殺了吃肉?
    已經垂垂老矣的趙全忠決定放手一搏,如果這位皇帝具有一定的遠見卓識,那麽事有可為,若是沒有,自己便帶著弟子去山間養老去罷!清軍若是入緬,也隻是為了抓到朱由榔,而不是為了占領地廣人稀,還有煙瘴的緬甸。
    “如果汝坐在朕的位置上,汝又會作何事情挽救危局?”
    “那,草民就鬥膽建言了。”
    “無妨。”
    “收天下…全緬之兵,緬甸雖經過前幾代國主改革,但各地土官仍然強大,草民聽聞王師中有快發鳥銃,而緬人連鳥銃都很少,可以憑借此來打擊那些不服王化的土官。”
    “每次消滅幾個最大的土官,分其土地於小民,編戶齊民,增加朝廷戶口。而對那些恭順的小土官,則對他們逐漸進行限製。四年到六年時間,或許可以編戶全緬。”
    “緬甸農耕落後,陛下可每一村派遣一名農官教導。”
    “在阿瓦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此下分為數府,又分為數縣,每縣開辦一所官學…”
    “如此,則數年之後,緬甸殷實之家,皆能講漢語,用漢字。”
    “宋代以來,曆代不抑兼並,然抑兼並好處多多,小農不敢抗拒下鄉的稅吏,而地主卻能夠養得起家丁。地主若是越少,朝廷的稅收的越多。稅收的越多,反攻雲南就有希望。之後的事情,就不是草民能夠看見的了,恐怕草民早已撒手人寰。”
    趙全忠的思想,同朱由榔有不少相似之處。
    限於時代,趙全忠無法提出工業化理論。如果朱由榔真的按照趙全忠的說法去實行,很可能會在數十年內迅速崩潰。
    但是,能夠如此公開的批判儒家,也證明了此人卻有大用。
    “先生曾學於顧亭林否?”
    “隻是見過一些小冊子,不敢說學於其。但草民對顧公深感敬佩。”
    朱由榔點了點頭,身旁的內官立刻捧著一卷黃綾走了過來。
    “…子曰禮失而求諸野,國朝以來,一些蠢蟲鼠輩吃裏扒外,喪盡天良,而趙全忠孤懸海外,卻仍有拳拳報國之心,奉阿瓦城圖於前,獻定國之策於後,公忠體國,朕心甚慰。特賜予其人進士出身,翰林學士。欽此。”
    中官念完了聖旨退到一旁,留下抱著聖旨發愣的趙全忠。
    朱由榔聽完了自己親自捉刀的聖旨,內心也在發愣自己這樣輕率的給人官職和出身,是不是太急躁了呢?此事一出,朝中必有波瀾!
    不!李定國絕對聽自己的,隻要李定國管著兵,自己怕他們做什麽?朱由檢同誌不知道砍了多少個一品,二品大員,這些靠著實際控製區迅速縮小才能升官的家夥,放在崇禎年間連個螞蟻都不是,自己怕什麽呢?
    “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
    “草民…臣蒙陛下錯愛,肝腦塗地不能報陛下恩情之萬一!”
    在趙全忠的設想裏,即使皇帝給他做官,也隻是一個縣令以下的小官,自己還得慢慢混官場。翰林學士雖然品級低,但卻是進入內閣的必經之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