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荒歲月 第二十三章 西海

字數:5401   加入書籤

A+A-




    看著有些癲狂的眾人,雷少軒不由打了個寒顫。

    雷少軒沒吃一個包子,卻絲毫沒有慶幸的感覺,隻覺得全身發緊發冷。腦海裏美麗、大方有些俏皮的老板娘,無論如何和都與殺人狂聯係不上。

    老板娘笑語嫣然,堅持不讓雷少軒拿上包子,原來包子竟然……。

    想到這些,雷少軒感覺一陣難受,肚子翻江倒海,終於忍不住嘔吐起來。

    望著高掛空中的太陽,雷少軒身上毫無暖意,隻覺得天空翻滾著的雲團,如同死者扭曲的倒影。

    前路漫漫,峽穀蒙蒙,心頭淒淒,腳步蹌蹌。

    八門鎮已經遠去,想起老板娘語笑嫣然,嬌媚橫生,不動聲色間,卻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想起這些,每個人都不寒而栗。

    驚懼、憤怒逐漸變成無語,一行人沉默不語,低頭趕路。

    峽穀逐漸變淺,河床抬高,道路兩邊的草叢多了起來,開始是稀疏點點綠,最後變成成片淺綠。

    兩天後,隊伍終於走出了峽穀,景色頓時豁然開來,眼前出現了延綿的草原和群山。

    眾人興奮起來,看見山和草原,意味著西海道快到盡頭了。

    初春的季節,草原嫩綠一片,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各色野花,泥土散發著芬芳,遠處群山含黛,碧空萬裏,極目遠舒,不由讓人心曠神怡,壓抑多時的心情頓時舒展開來,隊伍開始有說笑聲。

    幹涸的洹水,逐漸有了水,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鏈,消失在草原深處。

    “有人。”有人喊了起來。

    雷少軒朝前看去,道路前麵不遠的地方,有一個人影,穿著黒褐色皮衣皮帽,背對著雷少軒一行人,不緊不慢走著。

    按說地勢開闊,他應該能感覺到隊伍的到來,但此人卻似乎毫無感覺,或者感覺到了,卻不加理會。

    忽然,此人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麵平行前身,掌心朝下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麵,然後起身,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三步後,又如前行事。

    “這是為什麽?人煙如此稀少之地,竟有人幹如此無聊之事?”

    “這是月民跪拜朝聖之禮,月民信青教,前往聖地朝聖,一路跪拜前往。”

    “這地方方圓千裏內荒蕪人煙,哪裏來的什麽聖地?”馬少騰問道。

    “馬巡校有所不知,青教聖地在數千裏之外。這人自家中開始,便如此一路跪拜,直至聖地。”

    “那豈不是說要走數月才能到達?”雷少軒忍不住問道:“我們一行人好歹有個照應,走了數月,尚且數人死於途中;他獨自一人行走在荒無人煙之地,曆經數月,哪裏來的水糧?豈不是自尋死路?”

    “教民心堅如鐵,無論風餐露宿,嚴寒酷暑,一口餅,一口水,一口雪,就能度日。無糧無水的時候,好幾天不進食。因為饑寒交迫,病死累死途中的,比比皆是,這一切都擋不住月民朝聖之心。”

    餘正臉上露出佩服的表情,歎道,“我們萬裏跋涉,感到艱苦卓絕,那是被迫的。他們實在是為了內心之信,自踏天路。所謂難如登天,指的是天路最難,人要是有心,天也能登啊。”

    眾人聽了,不由肅然起敬。

    如此走路,自然緩慢,隊伍很快就超過此人。

    經過此人身邊,雷少軒發現此人是個中年人,滿臉皺紋 ,皮膚紅褐色,顯然是常年太陽照射所致,身穿粗陋皮衣,手裏拿著兩塊木板,手指粗糙,皮膚開裂,身上背著一個簡單的皮囊,別無他物。

    隊伍經過時,此人毫不理會,目光堅定專注,嘴裏念誦經文,一路跪拜,仿佛天塌地陷都絲毫不能影響跪拜之禮。

    雷少軒的心震撼不已。

    從入獄以來,不知經曆多少彷徨、怨恨甚至絕望,一路經曆艱苦跋涉,見慣生死,因為自覺無辜,雷少軒不時自憐自艾。此刻,雷少軒忽然覺得自己的哀怨有些可笑,自己所謂的無辜,不過是一個借口,就算沒有所謂的無辜入獄,漫漫命運之途也會有其他的磨難,又何必糾結過去,麵對未來才是自己真正要做的。

    雷少軒暗下決心,去除一切毫無意義的自憐,讓內心強大起來,內心的強大,才是支撐一切的基礎。

    佛曰因果,其實何必看因,隻需取果。亦或說,管他萬千前世因,我隻取今日果。

    老子今日果是活下去,誰擋我今日果,老子砍他頭,讓他來世無果。雷少軒有些惡狠狠想著。

    吃人又如何?還不是為了活下去。這念頭莫名其妙跳了出來,不由嚇了雷少軒一跳。

    不知不覺中,雷少軒的心起了微妙的變化,變得冷酷無情。

    又行走半日,在天和地之間,忽然出現一座大湖。

    藍天白雲,碧水青山,湖麵遼闊,碧波蕩漾,一直延綿到地平線,消失在遠處天際。

    “西海到了。”餘正興奮地喊了起來。

    眾人歡呼著,拖著疲憊的身軀,奔到湖邊,撲進水裏,仿佛要洗掉身上的疲勞和晦氣。

    連日跋涉和擔憂,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來到風景這麽優美的地方休息,讓每個人都興高采烈。

    傍晚時分,西海如一麵碧藍的鏡子,倒映著藍天,湖中央兀立著一塊巨大的石崖,石崖如柱,直刺蒼穹。

    夕陽下,白鷺穿過晚霞,水天一色,湖麵風平浪靜,湖水清澈明亮,湖底水草、卵石清晰可見,遊魚倏爾遊蕩。

    湖中一柱石峰,如劍兀立湖中,頗顯神奇。

    “這地方叫龍牙鎮天峰,距南屏驛隻有半日路程。相傳湖中有龍作惡,被天外一劍飛來,釘死湖中,湖中石柱乃是龍牙所化。”餘正指著石峰說道。

    大自然鬼斧神工,讓眾人驚歎不已。

    “天色已晚,咱們盡快趕到南屏驛。”

    馬少騰看到眾人疲憊稍緩,決定一鼓作氣趕路。

    一名軍士跑來說有一死囚犯寧死不願前行。

    “反了不成?”餘正大怒道。

    馬少騰、餘正沉著臉,來到那名囚犯麵前。

    “怎麽回事?”

    囚犯約五十歲年齡,半躺在地上,麵色平靜,目視遠方。

    因長途行走跋涉,這個人手腳戴枷鎖鏈處留下累累傷痕,有些傷痕新傷疊加舊傷,頗顯猙獰,有些傷口破口,浸出血水,臉上頗為幹淨,臉色蒼白,身上瑟瑟發抖。

    雷少軒這才注意到,這個人全身濕透,頭發剛梳洗過,頗為整齊,似乎洗過澡,連衣服也剛洗過。

    草原初春,天氣依然寒冷,湖水更是冰涼,他毫無顧忌地入湖梳洗,到底要幹什麽?

    看到馬少騰走過來,此人對著馬少騰拱手微笑道:“見過馬巡校。”

    “到底怎麽回事?”馬少騰有些不耐煩。

    “小民名叫羅學良,乃北川南興縣秀才。屢試不第,家貧無著,淪落鳳凰嶺為寇,雖然不曾沾血,卻助紂為虐,死有餘辜,注定死後無臉見列祖列宗。本來懷赴苦海邊關為國殺敵贖罪之意,無奈體弱身傷,注定到不了苦海。此地風景秀麗,正好埋骨,但求一死,求馬巡校成全。”

    馬少騰神情有些複雜地看著這個羅學良,此人在北川也算有些名氣。

    羅學良原為秀才,被擄掠進山後卻當了盜匪軍師,為之出謀劃策,讓當時剿匪官兵吃了不少苦頭。然而鳳凰嶺盜匪凶殘,羅學良卻每每發善心,救助被擄掠進山的人,以至於被俘後,有人為之求情。可見此人並未完全喪盡天狼,頗有些讀書人氣節。

    “離苦海已經不遠,何必輕言輕生?”馬少騰緩和了語氣道。

    羅學良苦笑道:“我已無力行走,最後十餘裏,全靠同伴相攙。”

    說著,羅學良提了一下囚褲,露出大腿,果然膝蓋以下全都糜爛發黑化膿,小腿骨破皮,露出了白骨。

    苦海之路坎坷崎嶇,倘若不能獨自行走,遲早死於路上。路途遙遠,能獨自行走已屬不易,沒有人有能力幫助別人一直走到苦海。

    雷少軒是個例外,盡管如此,雷少軒也大部分靠自己行走,如果失去行動能力,事不可為,相信馬少騰也會毫不猶豫地丟下自己,唯一不放棄自己的也許隻有胡友德了。

    “我是個軍人不是劊子手,看護犯人是職責所在,擅殺囚犯是重罪。”馬少騰緊盯著羅學良,頗有深意道。

    羅學良心竅玲瓏,那裏不明白這話的含義?

    “稟告大人,小民因傷須解枷解鐵鏈敷藥療傷,還須一把刀刮骨去膿,請長官恩準。”

    馬少騰對著羅學良身邊的一名軍士點點頭,然後快步走開。

    軍士解開了羅學良的木枷和鐵鏈,丟了一把刀在羅學良麵前。

    “一路之上,多蒙弟兄們照顧,來世再報。”

    羅學良微笑著,拿起刀,橫刀自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