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荒歲月 第五十章 傳經

字數:6351   加入書籤

A+A-




    雷少軒抬眼看去,漫漫黃沙滾滾而來。

    正感覺奇怪時,遠處寧靜的天際線之間,突然衝出大隊的人馬,鋪天蓋地向這邊滾滾而來。

    萬馬奔騰,旌旗飄舞,刀槍閃閃,好一幅沙場鏖戰畫麵,讓人看了熱血沸騰。

    隊伍直衝雷少軒,撞到雷少軒身上,“啊”一聲驚叫,雷少軒被撞翻在地。

    天色昏暗,雷少軒睜開眼,茫茫的荒野,到處橫七豎八躺著各種死屍,地上散亂著刀、槍、箭矢、破爛的戰旗……

    慢慢的,天空忽然黑雲聚集,狂風漫卷,接著片片的雪花空中飄落,很快鋪滿大地,地上白茫茫一片。

    不知過了多久,月亮緩緩從天邊升起,雪融草長,大地重新顯現出來,地上那些屍體,化為一具具散亂的白骨骷髏,各種兵器鏽跡斑斑……星星點點的幽光磷火在荒原上漂蕩,點點小草從屍骨下瘋長,爬滿荒原,荒原野草萋萋茫茫。

    雷少軒打了個寒顫,這景色太恐怖、驚悚。

    摩羅看著雷少軒迷茫的眼神,歎了口氣,對著雷少軒揮了一下手:“睡吧。”

    雷少軒閉上眼睛。

    雷少軒終於回家了,母親得到消息,早早地等在府門口。

    一隊衣甲鮮亮的隊伍向北川孝義胡同走來,走在隊伍最前麵的是一個少年將軍,鮮衣怒馬,銀盔銀甲,手執伏龍槍,英俊瀟灑,正是雷少軒。

    他終於離開死囚營,進入前鋒營,屢立戰功,榮升五品伏波將軍,如今衣錦還鄉。

    母親喜極而泣,緊緊地抱著這個多年未見的兒子。

    府裏大宴親朋好友,經過多年經營,府裏恢複了往日富貴景象,奴仆成群。

    得知雷府有一位尚未婚娶的少年將軍,提親的媒人踏破了雷府大門,母親十分高興,笑得合不攏嘴。

    雷少軒對此感到不耐煩,然而在母親威逼下,隻好硬著頭皮相親,終於有一次,被一位刺史嫡女吸引了。

    此女明眉皓齒,唇不點而紅,膚若凝脂,肩如刀削,腰如弱柳扶風,美若天仙。

    雷少軒簡直看呆了。

    雷府大少爺成親的消息,傳遍了北川城。公孫倩乃有名的善人,亂世中施粥濟困,活人無數,因此雷家成親,北川許多人自發前來慶賀。

    雷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一對新人拜過天地,夫妻雙雙對拜,送入洞房。

    房內紅燭高照,香霧嫋嫋。新娘蓋著大紅五彩飛鳳鮮紅四方巾,身披雲霞團鳳鴛鴦戲水裙,腳下穿著鮮紅錦鯉戲水繡花鞋,端坐鴛鴦紅帳喜榻前。

    雷少軒半醉著進入洞房,丫鬟倒好交杯酒,退出洞房,將門掩好。

    雷少軒激動又緊張地伸出雙手,迫不及待地將新娘的頭巾揭下來,露出了那張絕世容貌的臉,嬌翠欲滴,兩眼嬌羞不已,含情脈脈,欲語難羞。

    雷少軒忍不住抱住新娘,猛然間,“啊”一聲驚叫,雷少軒大叫出來,新娘的臉突然變成了一個骷髏頭,空洞洞的眼窩深不可測。

    雷少軒驚醒了,虛汗涔涔。

    眼前依然是一片連綿黃沙。

    雷少軒突然醒悟過來,這一切不過是摩羅所為,不由心驚不已,這是什麽手段?

    雷少軒絕頂聰明,知道摩羅在點化自己,試圖說服自己——所謂富貴榮華美女如玉不過是紅粉骷髏,過眼雲煙。然而雷少軒未經世事,正是赤子之心,既然認準不出家,那麽赤誠之心最難改變。

    世間之人,遍曆紅塵俗世,知道衡量得失,容易改變自己;然而少年之心最純,認準了不出家,除了父母,先生,何人能改?

    不知榮辱,不計名利,不怕外物,隻是隨心之人,反而不容易說服。雷少軒滿腦子都是與母親團聚,其餘都是浮雲,什麽榮耀、美色隻不過是浮雲,其實並不放在雷少軒眼裏,摩羅試圖用這些讓雷車明白紅粉骷髏,恰恰也是雷少軒不在意的。

    摩羅實在文不對題。

    摩羅歎了口氣,佛見魔,須渡化之;雷少軒是他的因果,如不能化解這段因果,日後如何見佛?然而要渡化雷少軒,摩羅已經時日無多。

    倘若是他人,他大可除魔,他卻無法如此對待雷少軒,雷少軒不僅是救命恩人,而且此生從未作惡,即便身為死囚,也隻是被牽連的無辜之人。

    摩羅自詡高僧,遇見此事,本應化解、普渡,而今卻要將無辜之救命恩人除去,那麽佛是什麽?豈不是笑話?豈不是最大的魔?他日見佛,佛豈不一掌拍死他。

    摩羅唯有一途。

    摩羅伸出手,手裏拿著兩本書遞給落塵,“雷施主,你不願出家,隻有一個辦法。”

    “這裏是《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原本,另外還有《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此經書為指引《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之心經。《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經書隻有短短三百字。我尚有五日時光,你須在五日內,將《伏魔經》與《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牢記,此外需將《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悟之,屆時倘若你未牢記悟之,我隻好廢掉你的武功,然後自裁報答救命之恩,並向佛請罪。”

    “佛都這麽霸道嗎?”雷少軒委屈道。

    緊接著舒了一口氣,道:“才三百字,我一盞茶功夫就記住了。”說道背書,雷少軒可是專家,隨著袁文伯學習多年,也背了多年的書,對於背書自然信心十足。

    摩羅也不解釋,讓雷少軒打開書,開始念經。

    摩羅念了三遍。

    “記住了幾個?”摩羅問。

    “三個。”雷少軒道。

    摩羅念了五遍。

    “記住了幾個?”摩羅問。

    “五個。”

    摩羅念了十遍。

    “記住了幾個?”

    “六個。”

    摩羅念了一百遍

    “記住了幾個?”摩羅問。

    “十一個。”雷少軒道。

    這經書太難了,乃梵文寫就,讀音拗口,雷少軒沒學過梵文,隻能死記。然而不識音,不明意,不通理,晦澀枯燥,任誰也無從記憶。

    摩羅一遍一遍的念經書,似乎永不知道疲倦。

    到了第二天黎明,雷少軒絕望了,摩羅兩眼發暗,滿臉憔悴,搖搖欲墜,可是雷少軒隻記住了十五個字。

    “大師,”雷少軒實在不忍心,“休息一會,您別再念了!”

    “無妨,你先休息一會,然後繼續。我時日無多,你須加倍努力。”摩羅卻毫不氣餒。

    摩羅乃得道高僧,經曆無數劫難絕境,心堅如鐵,哪裏會輕易放棄。

    何況真到最後,他能下手除魔廢掉雷少軒?佛門能容如此邪惡不講理的人修佛成佛?既然無法廢掉雷少軒,那就隻有竭盡全力教導雷少軒。

    雷少軒沉思了一下,搖搖頭,如此學習經書,非數月經年不可。

    雷少軒本就不是拘泥常規之人,想了想,覺得還得自己想辦法。

    “大師,《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北魏文如何念解?”雷少軒憑著直覺,忽然開口問道。

    “北魏文?我給你念一遍北魏文。”大師不明白雷少軒的意思,但是還是解釋道:“隻是北魏文乃譯文,非原文,千人千譯千意,爭論不休。記住北魏文,僅能明粗義,細微處卻千差萬別,不可修行。若想修行,須背誦原文。”

    摩羅一字一字緩緩念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停、停……”雷少軒急忙叫停。

    摩羅不解地看著雷少軒。

    “此句梵文如何念?”雷少軒道。

    “arya-avalokitesvarobodhisattvo gambhiram prajnaparamitacaryam caramano vyavalokayatisma: panca-skandhas tams ca svabhavasunyan pasyati sma.”摩羅道。

    “大師,你的梵文念得好,可我記不住啊,”雷少軒苦笑,“一晚上,我就記住了十五個字。”

    突然,雷少軒心一動,“大師,此經用梵文誦唱出來,如何?”

    摩羅得道高僧,一點就透,哪裏還不明白雷少軒之意。伏魔經那麽長,雷少軒幾遍就幾乎記住,何況短短《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才三百多字。如果把經書當成歌曲,幾乎一唱就會,自己何必一晚上,一句一句讀?會唱自然會念,當然會念有什麽用,還是記不住字句含義。

    “大師!”雷少軒卻喜笑顏開,“此事不難,一字一字,我自然記不住,將之當作一副圖畫,我自然記住。我根本無需記錄梵文字之義,我將此經書看成所有字之組合,二百多字看作一幅圖,就二百字難,記住一幅圖不難。”

    雷少軒信心十足,道:“我猜你讓我習《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梵文,無非《大成摩訶光明般若經》梵文,乃是《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入門所用,或相通、或連意、或補充、或相克,因此讓我字字相對照而已。讓我字字記住,方便我日後修行。”

    “然你若不字字記憶,如何能學全兩部經書?”摩羅道。

    “哎。”雷少軒看著摩羅,忍不住心想:同為教人,此人與袁文伯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道:“大師,你將一句一句解於我聽即可,何必一字一字?”

    “那如何使得?佛之言,字字珠璣,修佛之人,講究頓悟,頓悟成佛,故而佛須自修習之。”摩羅說道。

    “大師可是悟了?”雷少軒忍不住笑了:“我無需修佛,隻需按照大師所悟即可。”

    “頓悟,人人不同……”摩羅道。

    “所悟若差,則誤入魔道,”雷少軒撇撇嘴,打斷了摩羅道,“所以修習這兩部經書,必須入寺院,讓人持護?”

    雷少軒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忍不住得意之色:“其實大師錯了,我根本無需入寺院,也無需自悟。你隻需將你所悟為我解說,讓我能修習這兩部經即可,既然無需我頓悟,又何必字字去解?你如今沒有成魔吧,說明你所悟是正確的,至少沒悟錯吧?我隻需要將你所悟為我所用即可。我無需成佛,自然不用自悟,隻用來救我,不讓我入魔不就行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