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西王埋銀地
字數:3213 加入書籤
我手上的埋銀圖為羊皮所製,雖然時間久了,可因為保存在檀木盒裏,所以整體還算完整。圖略上雖不清晰,但有棱有角,稍懂些經緯圖理,便也能看透幾分。此時見我琢磨得深沉,幾人圍過來也並未說話。
“就是這,絕對不會有錯,那大西王府庫就在我們腳下不遠。”我肯定的道,一時忘了身邊詭異的氛圍,心頭隻顧雀躍了起來,不想這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誤打誤撞之下,竟然就找著了大西王的埋銀地。
然而此時卻也是不敢太過高興,畢竟隊伍中有人傷著了,情緒若是太過張揚,就怕讓人誤以為是幸災樂禍。而未免自己,也更顯得唯利是圖不見人情。
“還好吧。”我走過去,詢問了一番正在照顧孫小茹的喬以沫。
喬以沫點了點頭,雖然對於找著埋銀地她也是同樣欣喜,可險些鬧出了人命卻讓得她一陣鬱鬱寡歡。“嗯,沒有傷到要害,就是血流了一些,好在傷口凝住了,暫時沒有生命大礙。”
我權衡一番,這時下要緊,還是得先把孫小茹傷情穩住,就這深山老林裏濕漉漉的,活人呆著都累心,更別說一傷患。同幾人商量了一道,我們便是返回了鎖龍觀。這一來一回夜都深了下來,好在剛下過一場雨,此時天際的月亮卻是格外分明,眾人懨懨的心緒也是在這美好的月色中回複了些許。
火堆生了有一會,大夥衣物也都是烤得幹巴巴的了,礙於山裏溫度低,我們便
是隨意把堂屋外門找了些東西遮擋了起來,那風透著不大的孔隙灌進來,嗚嗚的直響,映襯著搖曳的火堆,一時間使得眾人也都生不出睡意。
我左翻右側,隻覺得此時愈發精神,無奈爬將起來,圍上火堆烘烤起了雙手。那阿威也是如此,他離著我不遠,身上拍摸了一陣,抽出煙想點上一根,隻是先前雨下得大,雨水早把煙卷都給淋透了心,接連幾下,都沒能把煙給點著。索性一甩整盒都給堆進了火堆裏。
“諾”我從身上抽出一根,示意的丟了過去。這會兩人都是引燃深吸了幾口,侯了一會,才少有的溝通到。
我說:“明日我們去試著挖掘一下,不過你們得留上一人和這兩姑娘呆上邊,那瘋婆子也不知道哪來的,既有殺人的心,那我們也得多少防範著些。”
阿威思索了一番,看著煙頭都快寂滅了,才微微點了點頭:“行吧,就這樣決定,我和你們兩個下去,由阿凱留在這裏保護她們。”
“媽的,這呼呼吹著,這麽難聽,哪裏睡得著。”大寶見我們正聊著,也是靠了過來。
“對了,六子,你看看這個。”說著,大寶攤開的手上多出了一條鏈子。
一尊黑色的小佛像,應該是日子久了,銅生出了黑鏽所致,這會在火光映襯下倒是閃著一點光亮。
我看著就一老物件,心說就大寶這四下撿的,這殿宇過了這麽多朝代,有個一星半點的老東西倒也不奇怪,不過這也不值錢,我倒是沒想著大寶要我看得哪番,隻得搖了搖頭,表示沒懂。
大寶嘖了一聲,略帶些責怪,說道:“你再仔細看看,這個像不像那個“達摩多羅”。”
見我還是一臉茫然,大寶又接著提醒道:“就老匹夫說過,那土匪頭子都要帶著的小銅佛,你看像不像。”
老匹夫?自然指的是宋天嘯。我遂想了起來,他先前是說過土匪頭子都會帶著個小銅佛,可大寶手中這個,到底是不是可不好分辨,再說了,就算是,那這東西也不值錢,也不知大寶咋呼個啥。
“哪撿的?”我並無興趣的敷衍著。
大寶拿在火光下晃了晃,盯著那小銅佛看:“那老瘋婆子,先前在老林子裏,我不小心從她身上拽下來的。你說會不會,她就是一土匪頭子。”
雖無興趣,可聽大寶這麽說著我倒是不得不樂了一陣,笑罵道:“你小子犯混呢,匪患那都是建國前後的事,如今這年景,哪還來什麽土匪,你是喝高了吧.“
“也是。”大寶喃喃了一聲,隻拿著那小銅佛自己研究了起來。
隔天一早,山裏放晴,前一日打濕的地麵雖然還有許多水跡,可多少讓人覺著敞亮了不少。阿威同他的夥伴說了一下,喬以沫留下照顧孫小茹,而阿凱則是留下來保護她們。挖那府庫,自然就是我和大寶以及阿威三人。
折返到了老林,先前我已是確定了地方,不過具體如何,還是得實際分辨一番才是。
“大寶,你來。”我把地方確定好,叫了一聲。隻見大寶一臉悶悶不樂,舉著把鏟頭,又從背囊裏拿出了一截又一截的鏟柄。
都說道行高深的盜墓賊少用洛陽鏟,因為他們一眼就能斷出古墓年份和具體位置,不過眼下我們可不是找古墓,而是一處建造在地下的府庫。因為沒有風水依據,所以難免還要靠著辨別土色來確定下邊情況如何。
“髒活累活都歸我了,早知道我留著保護兩姑娘得。”大寶埋怨了一句,鏟柄便是打在了指定的標識上。隻見他打了幾十厘米深,便是換上了一個方位。雖然我並不精通使用洛陽鏟,可卻也知道這裏頭的講究。大寶每打出固定的深度,就調整了一下換位,為的就是不讓探孔打出時偏了分寸。這一著看似簡單,卻也極為考驗功夫,大寶有這底蘊,自是離不開小寶叔刻意的培養,也和他當過礦工有點聯係。而我,自認為是做不到的。
大寶重複的打了有一會,然而因為剛下過雨,水分大的情況使得土囊與鏟頭接合不緊,泥土更是不時滑落,總要廢一番功夫才能取上來。這會他又打了一下,土取上來後就將鏟子擱在了一邊,我心知到了底,便圍上觀察了起來。
在現代考古中,對於第一個探孔,學者們都會做詳細的資料記錄,更甚的還會繪製一張地質圖。不過盜墓可不興這套,按大寶的話是斯文不來,凡事都得靠心記。地下的大致情況,什麽生土熟土,這第一個探孔的土層帶上來後都是一目了然。
“有了,大概在八到十米的位置。”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