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轉折(二)

字數:3158   加入書籤

A+A-




    時間進入到一九四一年,在新年伊始,日軍就開始向德屬印度支那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

    一戰以後,法屬安南的殖民地被德奧瓜分,德國得到了安南富庶的南方地區的管轄權,而奧匈帝國得到了峴港以北比較窮困,而且還經常有反殖民地遊擊隊出沒的北部山區。

    德國在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加強了駐遠東的軍事力量。駐青島的德軍增加到了3萬人,而駐安南的殖民地軍隊更是擴充到了10萬人。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當初德國為了震懾日本,把遠東艦隊主力全部集結在了青島,結果遭到日本的偷襲,遠東艦隊主力損失慘重。雖然遠東艦隊把戰沉和受傷的戰艦又重新找撈並修複,但缺少航空母艦的德國艦隊隻能偶爾在岸基航空兵的保護下,從青島到天津之間的海岸活動之外,根本不敢離開海岸太遠。

    德國駐安南現在隻有一《無〈錯《支有兩艘輕巡洋艦、四艘1934型驅逐艦和一些近海魚雷艇、巡邏艇等組成的巡洋艦分艦隊,實力很弱,一直呆在有大量防空火炮和岸基航空兵防禦的金蘭海軍基地,無所作為。

    1月9日下午,從馬來半島起飛的日軍轟炸機在海軍兩艘航母的配合下,向德屬安南地區發起了突襲。

    德軍在越南南部建立了數座雷達站,但主要設在自貢周邊一帶。日軍在發動進攻之前,利用當地的反殖民遊擊隊,對安南地區已經作了詳細的偵察,德奧軍隊的部署情況十分清楚。在越北,不僅有12萬的奧匈殖民地軍隊,而且為了保證北部灣海軍基地的安全。還得到了中國陸軍第16集團軍的支援。相對而言,南部的德軍兵力不足,而且整個安南地區海岸線長達1000多海裏,在失去海上控製權後,要想防止日軍登陸,確實十分困難。

    戰前德國在安南殖民地部署有2個陸軍航空聯隊。大約有53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有180多架bf109b型戰鬥機和210架ju87d“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日軍在19月間曾兩次嚐試對德屬安南發起進攻,但都遭到德國航空兵部隊的反擊,最終隻得取消了作戰計劃。

    英國人對日軍十分忌憚,一直拒絕日本方麵進入馬來半島,這也造成日軍無法利用馬來半島為踏板,從而進攻德屬安南的企圖。

    現在,英國本身已無力保住馬來半島和緬甸,甚至是印度。在美國的調解下,終於同意日軍進駐馬來半島,但是卻不允許日軍進入印緬地區。此時緬甸並不是一個的國家,自1889年英國從緬甸的宗主國中國手中奪走緬甸的控製權後,把緬甸合並到了印度,成為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個邦,歸英國印度總督管轄。

    日軍把登陸地點選在了幾乎沒有德軍駐防的旁遜灣,這裏處於安南與泰國邊界地帶。而且有豆蔻山脈和象山的阻隔,德軍也不容易進行增援。

    旁遜在五十年代之後逐漸柬埔寨最大的海港。此時隻是隔絕在熱帶雨林之間的一處荒涼的海灣,德軍在這一帶隻有一個營的殖民地軍隊和大約擁有170多名警察的一個警察局。日軍在旁遜灣的登陸隻遇到了當地警察輕微的抵抗,戰鬥隻進行了大約十分鍾,一支很小的警察部隊便被擊潰了。

    這一帶駐防的德軍在得到日軍大舉進攻的消息後,隨即開始退往金邊。

    德國航空兵隨即向日軍的登陸船隊發起反擊,但由於近一年半的海路隔絕。德軍戰機在數次空戰中消耗了大約120多架,又得不到補充。同時,由於無法裝備最新的戰機,駐防安南的德軍戰機性能已經稍顯落後。

    日軍很快取得了柬埔寨上空絕對的製空權,德軍已經無力阻止日軍的登陸。第5師團主力和第18師團先遣部隊在旁遜灣順利登陸。第25軍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將和第5師團師團長鬆井太久郎中將也在第一時間乘船趕到了登陸場。

    第5師團在登陸後,根本來不急休整,即開始向金邊開始進軍。與此同時,日軍第18師團一部在佗美浩男少將的指揮下,在金甌灣開始登陸。

    德軍在金甌角駐有一個師的兵力,佗美支隊在登陸過程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防守金甌灣的是德軍遠東陸軍第41團,這個團在日軍選定的登陸點南根一線修築有海岸防禦陣地,並修建了碉堡,並在陣地前沿架設了鐵絲網。另外,德軍在海岸陣地後方還設有炮兵陣地,部署有一個輕炮兵營,共有12門105毫米榴彈炮和一個裝備有6門雙聯裝37毫米高射炮和6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的防空連。

    與奧匈陸軍的編製稍有不同的是,德軍步兵師為2團6營製,而奧匈陸軍步兵師則采用個步兵團和9個步兵營。德奧陸軍在裝甲團和步兵團的編製上大體相同,都編製有三個步兵營,一個團屬炮兵連(擁有6門75毫米輕榴彈炮和2門105毫米中型榴彈炮),一個反坦克炮兵連(擁有6門57毫米反坦克炮和3門75毫米反坦克炮)。

    與歐洲的德軍步兵已經開始普遍裝備g38式半自動步槍不同的是,遠東德國陸軍還沒有來得及換裝,依然裝備的是毛瑟kar98k式單發步槍,火力密度遠不及歐洲的部隊,甚至還比不上一些已經開始普遍裝備半自動和自動步槍的中國精銳陸軍師。另一個重要的不同是歐洲的德國步兵師已經開始編製有一個擁有76輛坦克和128輛裝甲車的師屬裝甲營,而遠東部隊總共隻有一個裝備有136輛輕型坦克的輕裝甲團。

    德國曾向遠東派出了一個“誌願裝甲師”,但那支裝甲部隊一直在配合中國陸軍作戰,並沒有調往安南的殖民地加強防衛力量。

    即便如此,德國遠東陸軍的裝備,特別是在火炮的數量和口徑方麵還是遠比日本普通的陸軍師團要強許多。

    佗美支隊就遇到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德國第341團每個步兵營擁有一個裝備有6門81毫米迫擊炮和3門75毫米輕步兵炮的重裝火器連,加上每個步兵連還擁有一個包括由3門60毫米迫擊炮、三具40毫米“鐵拳”式榴彈發射器和兩挺792毫米g35重機槍,加上每個步兵班所裝備的兩挺mg8門7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27門60毫米迫擊炮和近200挺輕重機槍,火力之強遠超日軍的想象。

    駐守在南根的德國第341步兵團讓佗美浩男吃足了苦頭。(未完待續……)

    101、轉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