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漠北(二)
字數:2754 加入書籤
遠方戰區司令部並沒有設在歸綏城內,而是在城外河邊的一個叫柳辛莊的村子裏。︾從北京來的陸軍部大員們並沒有進城,車隊直接開到了柳辛莊。
在東南亞戰役開始後,日本大本營重新調整了在中國的軍力部署,華南派遣軍被撤銷,在中國的日軍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在長江一線的華東派遣軍,在蒙古、內蒙古、察哈爾和熱河一線的華北派遣軍,另外就是關東軍。
日軍在中國戰場上部署了大約61個師團,總兵力近約為180萬人,兵力占日本陸軍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另外在朝鮮和台灣還部署有3個師團。
中方把反攻的目標集中在了日本駐蒙軍的身上。
日本駐蒙軍屬於華北派遣軍作戰係列,兵力隻有第二十六、二十七和第三十五共三個師團和三個騎兵旅團,總兵力大約為9萬餘人,另外還有一部分滿蒙偽軍。
“大家看,蘇俄由於歐洲戰場形勢緊張,遠東軍兵力幾乎已經抽調一空,在遠東目前僅剩下九個師不到二十萬人的兵力,卻要守衛從唐努烏梁海到上烏金斯克三千多公裏漫長的戰線,防線到處都是漏洞,目前自顧不暇。在南洋戰役開始後,日軍主力被調往東南亞戰場,關東軍和華北派遣軍的實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日本華北派遣軍十三個師團大多集中在熱河和察哈爾一線,駐蒙軍目前隻有三個師團和一些獨立騎兵旅團,我們的戰役目的就是消滅日軍駐蒙軍,收複庫倫和上烏金斯克,並切斷蘇軍與日軍之間的聯係。”說到這裏,副總參謀長蔣方震拿起手中的指揮杆。在地圖上指點著說道:“根據戰役計劃,北方戰區作為戰役的主攻力量,第九集團軍和第三十一集團軍從烏裏雅蘇台向庫倫進軍,第十三集團軍、三十八集團軍和第三裝甲軍、第一、第二騎兵軍沿綏庫鐵路向北進軍,第十五集團軍負責科布羅至烏裏雅蘇台一線的防禦,以防止蘇軍的進攻。第十六集團軍則與第三騎兵軍一起向錫林郭勒方向進攻。與此同時,東北方麵軍第二十七、二十八集團軍和第四裝甲軍也從察哈爾向錫林郭勒展開反攻。東北戰區和華北戰區其餘部隊則在熱河一線展開有限的反攻,以阻止日軍華北派遣軍向蒙地的增援。在山海關一線,華北戰區暫時還采取守勢。此次反擊的主要戰役目標是切斷遠東鐵路,作戰主要在大興安嶺以西進行,這一點要提醒各部注意,不得輕易進入大興安嶺以東。”
“如果日軍逃到大興安嶺山區呢?”張維城問道。
“那就暫時放過他們,此次作戰的主要目標不是東北,而是遠東鐵路。”蔣作賓說道。“如果輕易追擊越過大興安嶺,有可能落入關東軍布下的陷阱。”
“這次入蒙作戰,後勤保障是關鍵。在戰役開始後,鐵路部門要抓緊修複被破壞的綏庫鐵路,同時,察哈爾鐵路要向發向錫林郭勒繼續延展,我們今後選擇從科爾沁草反攻東北。”徐樹錚說道,他的一席話讓在坐的將領們大為興奮。這是自抗戰爆發以來最高當局第一次提出收複東北的問題。
“徐總長,總部已經確定出兵東北的時間了嗎?”蘇炳文說道。他是東北人,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就時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帶兵收複東三省,而現在十年過去了,總算是夢想成真。
“現在不是二十六年,那時我們沒有準備好。”徐樹錚略微皺了皺眉,抗戰初期的敗退讓他一直耿耿於懷。雖然是由於在北線被蘇俄牽製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兵力,但徐樹錚深感恥辱的是上海和南京的淪陷。江南地區的淪陷純粹是由於地方軍閥和中央之間的矛盾而造成的,由於機場數量不足,本身並不弱於日本的中國航空兵大部分隻能在華中幹看著,加之齊燮元畏敵如虎。一直想保存實力,造成了日軍在長江北岸突破,並長趨之入,從而導致上海的丟失。“我們現在的兵力是日本人的三倍,而且裝備還要強於他們。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竟然想幫英國人撐起南洋戰場,純粹是自不量力。現在他們的主要海空力量都集中在了東南亞戰場,中國戰場上的兵力嚴重不足,已經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我們的工業增長和兵力增加都比日本人要快得多,每個月我們都有超過15萬受過訓練,裝備新式武器的部隊加入到國防軍的作戰序列中,而日本人呢,現在在中國戰場上的兵力從最高時的230萬人已經減少到了180萬,我們在航空兵、裝甲部隊、機械化部隊、炮兵的裝備和數量方麵都已經遠超日軍,現在僅憑北方戰區和東北戰區的兵力也能在對日軍中穩占優勢,況且還有華北戰區一半的兵力支持。”
徐樹錚這倒不是大話,中方在這一線的兵力有大約280萬,完全有能力進行全麵反攻。但問題是德奧軍事顧問團的意見是利用中國牽製住侵華日軍,先解決日本海軍,然後直接攻擊日本本土。而中國陸軍則保存實力,用在對蘇作戰之中。
而且軸心國把戰略目標放在了澳洲,小徐實在有些不太理解出兵澳洲有什麽戰略意義,但在奧匈皇帝的勸說下,還是表示服從軸心國的整體戰略。
這樣,中國的全麵反攻計劃就被無限推遲了,反而增強海軍實力成了目前的首要任務。
“徐總長說得沒錯,時間拖得越長對我們越有利,現在還不是進行決戰的最好時機!”蔣作賓岔開了話題,軸心國的總體戰略現在還是最高機密,還不能拿出來進行討論,“總攻將會在6月12日發起,各部要穩步推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們就是要用實力輾死日本人,不給他們任何可乘之機。”
這是德奧軍事顧問團所製訂的作戰計劃,與在法國所采取的“閃電戰術”根本不同的是,德奧在東線與俄軍作戰時又采取了穩步推進的戰略,憑借著裝備上的優勢,根本不給蘇軍任何的反擊機會。
與另一個時空甩不同的是,德奧底氣十足,又有充足的資源供應,反而並不急於求成。因為德奧擁有著空中和火力的巨大優勢,蘇軍的傷亡要遠大於德奧一方。(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