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5章

字數:3454   加入書籤

A+A-


    鄭家村往北麵的山裏,有個村寨,村寨的規模不是很大,大概十五六戶人家。
    但是那個村寨,卻是山裏山外那一片都很有名氣的村子,為啥呢?因為那個村子也不曉得咋回事,家家戶戶,特別能養漂亮閨女!
    很多人說,是那個村子的風水好,格外的滋陰,你但凡去打聽打聽,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兩個拿得出手的閨女。
    從那個村子嫁出來的閨女,到了夫家所在的村子裏,基本都能拿下村花的頭銜。
    所以十裏八村,很多人家都喜歡往那個村子去求娶媳婦兒,長坪村就有好幾個年輕媳婦兒,就是從那個村子嫁過來的,到了長坪村之後,即使生兒育女成了婦人,那在村子裏行走,也是比大部分婦人要白皙漂亮,很多村裏那些花心不老實的男人,都喜歡去那幾個年輕媳婦家門口蹲點,趁著人家男人不在家,就偷溜進去,趁機看看能不能跟漂亮女主人發生點故事什麽的。
    大孫氏帶來的一則傳言,就是發生在那個村子。
    據說,從很多年前起,那個村子,每隔十年,村裏就會有一個正當妙齡的姑娘突然某天就像得了失心瘋似的。
    瘋瘋癲癲,天天逢人就說自己要出嫁了,說不日她夫君就要腳踩翔雲過來迎娶她進門去做洞夫人,要享福了。
    還有的姑娘是某天突然就不吃不喝,以絕食的方式很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臨斷氣前,還讓家裏人給她換上紅嫁衣,繡花鞋,也是說她的夫君要來接她走了,去做洞夫人。
    就在去年的這個時候,那個村子又有一個女孩子也這樣死掉了。
    後來村子請了高人來看風水,又經過一番打聽,得知這些女孩子們在出事前,都有一個共同之處。
    那就是去過山裏的某個洞穴,據說那個洞穴裏麵能撿到菌子,鳥蛋什麽的,有時候在那個洞裏的小溪邊,還能撿到擱淺的魚蝦。
    高人說,那洞穴裏有東西,洞裏的主人用那些東西做聘,但凡撿到了那些東西的女孩子裏麵,必定有被洞主人相中要娶親的女子。
    因為死去的那些女孩子們,生前都是清清白白的黃花大閨女,而死前,她們都沒有什麽痛苦,瘋瘋癲癲似乎還很期待和高興,有的則是迷迷瞪瞪,所以在那一帶,對於那種死去的女孩子,老一輩都稱她們為落花洞女。
    她們入了那個洞裏神靈的眼,娶過去享福,這話是當時請來的高人說的。
    “那高人簡直胡說八道,什麽神靈,就是一條淫蛇罷了!”楊若晴聽到這些說法,隻能為老百姓們的愚昧直搖頭。
    但轉念一想,對於那種超出了能力範圍的事情,和不可能去解決的麻煩,村民們選擇敬畏和順從,也無可厚非。
    就好比人類忌憚天氣自然的變化,敬畏風雨雷電,所以衍生出了各種祭拜和習俗,這也是一種在惡劣環境中自保的手段。
    “可不就是淫蛇麽,披著神靈的外衣作祟呢!”大孫氏忿忿說,“這趟咱們這邊的事兒傳到那個村子,可把那個村子的人給嚇壞了,”
    “他們這才曉得那個前後娶了他們村子好幾個落花洞女的洞神,竟然是條蛇畜生,這不,那些失了閨女的人家,氣不過,這幾天帶著雄黃酒雄黃粉,去了那個洞口一頓拋撒,還有的往附近的小溪裏撒,說那溪水流到洞裏,到時候毒死那條蛇,為他們村子這些年折損的姑娘們報仇呐……”
    啊?這……
    楊若晴腦子裏出現了那條小溪進入洞穴之後的流線圖,最後,所有的溪流匯聚到洞的最裏麵,成為一片小型足球場大的水域。
    那條大蛇,就潛藏在水下。
    雄黃確實可以克製蛇類,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份量要足夠大。
    不僅因為水量,還跟大蛇本身的體魄規格有關,所以,從楊若晴的分析,沒有半鈍雄黃,想要搞死那條大蛇都不行!
    可半鈍雄黃,上哪弄去?這可不是那個村的村民能夠辦得到的事。
    所以,他們那麽做,隻能說是發泄了他們的憤怒,但是報仇,卻是不能的。
    不過,卻能惡心惡心那條大蛇,讓它三天兩頭日子不好過,畢竟,水裏就算雄黃量不夠,但是多少都有一些,水質沒有從前那麽純粹。
    就好比一個人在偌大的遊泳池裏遊泳,有人在水裏撒了一泡尿,僅僅隻是一輛泡尿,雖然不至於對整個遊泳池的水質造成質變,但是,你心裏膈應啊!
    大蛇的嗅覺五官,那必須是異於常人,所以雄黃的氣息它必然能察覺,察覺到了,就必然不舒服。
    但這是它的報應,這也是別的村子的人做的事,跟老楊家無關,老楊家信守承諾辦了三牲,大蛇跟老楊家的因果已了。
    而大蛇,跟那個出美女的村子的因果,還一直糾纏著呐!
    ……
    當日頭漸漸變得穩定,天氣就一天天晴朗並且升溫。
    大家夥兒早就把過冬厚重的棉襖棉褲給脫了,那些沒有棉襖過冬的村民們,也鬆了一口氣。
    田地裏的莊稼,在春風和暖陽的沐浴下,開始茁壯生長,村頭村尾的樹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抽條吐綠。
    正式的春耕到來,十裏八村忙活起來,每天天麻麻亮,家家戶戶便炊煙嫋嫋,早起吃了飯,一家人扛著農具下地幹活……
    人一旦忙活起來,之前過冬時候那些閑話,也都暫丟到了一邊,忙著生計才是正事。
    繡紅的事情,也漸漸被大家淡忘。
    繡繡也跟著楊永進回了鎮上酒樓,村裏這邊,四房老宅西屋,也已經弄得七七八八,讚新的家具,灶台,應有盡有。
    用楊華明的話來說,就等著那灶台晾曬幹,可以拿來生活做飯,屆時他和劉氏就能正式搬進去了。
    最好是在清明節的前兩天最好。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楊華明說完那話之後,很快就到了清明節。
    這一年的清明節,是三月二十。
    到處春意盎然,真正的草場鶯飛,花開遍野。
    老楊家眾人,吃過早飯就聚集到了村口的四房新宅子裏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