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河北戰事(一)

字數:712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華夏立國傳 !
    第一百零六章 河北戰事(一)
    是歲丁零翟鼠及冉閔將劉準等率其所部降於俊,封鼠歸義王,拜準左司馬。
    —————引言摘述
    “陛下!萬萬不可輕易北上呀!”魏大將軍董閏苦苦相勸道。
    “為何?”冉閔不由地皺了皺眉頭,依著以前的脾氣他肯定要發飆,但是自從上次襄國之戰,自己不聽良言,結果被突然出現的燕兵大敗,十幾萬大軍最後隻剩五萬人馬逃回了鄴城,要不是襄國的石袛莫名其妙地在石琨和姚襄與自己激戰之時不肯出城夾擊,自己可能連這五萬最後的血本都保不住。  從那以後冉閔終於意識到忠言逆耳,有時候良臣的話的確值得琢磨。
    “陛下,燕國席卷了幽州,又乘勝南下冀州,攻破中山、常山、高陽、河間、章武諸郡,降侯龕、賈堅等人,兵勢之盛,鋒芒之銳,一時無可阻擋。  而且燕國披甲控弦有二十萬,今南下鐵騎恐有十萬之眾,而我軍僅餘五萬餘,且襄國戰事之後皆傷殘眾多,疲憊不堪,又糧草無繼,如果不是並州賣糧於我等,恐怕早就軍民盡失了。  ”董閏拱手說道。
    董閏說的的確有道理,經過襄國一戰,自己屬下的十幾萬大軍隻剩下五萬餘人,而且最要命的是糧草問題。  自己能控製的地區除了鄴城附近的幾個司州郡之外,就隻剩下冀州南邊的幾個郡了。  這裏從石虎隔屁開始就是戰亂的中心,從年頭打到年尾,從月初打到月終,沒有哪一個月是沒有戰事。
    戰爭的破壞力是巨大的,鄴城這個因為石虎大規模遷徙補充而成為前趙人口最密集、最“富庶”的地區現在也成了荒涼之地,大批的百姓向河南和西邊地並州湧去。  因此整個永和七年魏國地區的收成並不好,要不是一些北府商人把糧食從並州“冒險偷運”過來。  冉閔真不知道自己轄區裏會不會發生人吃人的現象。
    “我軍兵力處於弱勢我是知道的,而且糧草也缺,我也清楚,但是你們想過沒有。  現在我們東有青州的段龕,南有洛陽的苻健,西有北府,所剩的地盤不多。  現在北邊又有燕國虎視南下,窺視我們的冀州。  在這四麵之敵中。  最危險地卻是北邊的燕國。  ”冉閔望著遠處的殿門,臉色陰晴不定地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  ”剛才還和曹閏一起勸冉閔的車騎將軍張溫接口讚同道,“東邊青州的段龕,同為鮮卑,卻是慕容死敵,而且其勢力最弱,趁虛才占據了青州,雖然現在依附於江左名下。  但是其人無大誌遠謀,隻是滿足於他的青州地盤,對我魏國毫無危險。  ”
    “洛陽的苻健,現在被江左打得氣都喘不順了,我們不從背後攻擊河內、汲郡等地他已經是慶幸不已了。  怎麽還會攻擊我們呢?而且就算是頂住了江左的北伐也是實力大損,更不是我魏國地對手了。  ”張溫開始一一分析道。
    “最關鍵的是西邊的北府。  他的實力最是雄厚,永和七年北攻河朔、東進並州,虎視冀州中原。  其強盛可見一斑。  北府沒有出兵河洛,應該是江左猜疑忌憚,而曾鎮北會如何運籌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北府商人運販糧食和兵器於我魏國,曾鎮北應該是知道的,或者是他指使地。  如此看來 曾鎮北對我魏國沒有敵意,至少現在沒有敵意。  ”
    “而北方的燕國卻有圖謀中原之意,我魏國卻是他們南下第一個擋路石,因此燕國對我魏國必定是先除之而後快。  我魏國和燕國必定有一戰。  ”張溫說的比冉閔想的要清晰地多。  冉閔隻是感覺燕國對於自己是最危險的,但是卻沒有張溫分析得這麽透徹,於是不由地連連點頭。
    看到自己的盟友一下在轉變了立場,曹閏一下子急了,正要開口爭辯道,卻見張溫一施眼色,阻止他開口。
    曹閏心中一愣,知道張溫還有後話。  連忙閉上嘴繼續聽下去。
    “陛下。  現在燕國是攻,我們是守。  現在我們雖然勢弱。  但是卻占據地利。  隻要我們據冀州各城池固守,逐一阻擋,燕國自然會頓於北冀州。  這時我們再趁機恢複治內民生,並派人聯結北府,相抗燕國。  隻要我們能內複生息,外接強援,北燕是不足畏懼的。  ”張溫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聽到張溫的計策,曹閏不由暗中連連叫好,這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先犧牲北冀州那些城池和地盤,利用那裏密集堅固的城池逐一抵抗燕軍南下,延緩燕國南下地腳步。  再趁著這個時機趕緊發展內政,把數年來戰亂的創傷撫平,好歹弄點底子,然後和北府暗中聯盟,這樣才有資本和北燕抗衡,要知道北燕在幽州和平州發展這麽多年,實力不是一般的雄厚。
    冉閔坐在那裏開始沉思起來,最後開口說道:“我先是石趙假孫,後又殺胡滅趙,在江左那些人眼裏我冉閔是個弑主謀逆,反複無義的小人。  先前我遣使至江北,準備降於江左,但反而遇到羞辱。  ”
    “北府是江北屬臣,與北燕、南周那些先假意臣服的藩屬不一樣。  既然我已稱帝,是江左的敵人,北府又怎麽會和我聯盟呢?他難道不怕江左說他有不臣之意。  ”冉閔看來對北府是忌憚多於好感,“北府賣糧食兵器於我魏國,還不是貪圖鄴城宮中那些石胡經年積累的財寶。  ”
    說到這裏,冉閔不由生出一絲鄙視之意,那些北府商人比螞蝗還有貪婪,借著魏國危急之時,糧食和兵器的價錢都賣得極高,三四個月下來,鄴城宮中那些堆積如山地金銀珠寶現在都已經流入到北府商人口袋裏。  到後來鄴城沒多少家底了,北府商人卻逼著冉閔答應任由魏國轄內百姓可以自由投奔並州,一名百姓可以抵價多少都是明碼標價地。  到了永和八年三月,魏國百姓逃奔並州的不下四十萬,讓魏國更是大傷元氣。  想到這裏。  冉閔就對那個長安“奸商”恨得牙根隻癢癢。  但是自己被人家捏住了短處,你不服還不行。  不過說實話,要不是北府賣糧食給自己,屬下地軍士和百姓不知會餓死多少。
    但是這曾華為什麽會賣糧食和兵器給自己呢?冉閔又開始思考這個數月來一直糾纏於自己的苦惱,突然,剛才張溫的一句話突然跳了出來,讓冉閔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
    曹閏和張溫對視一下。  他們知道冉閔心裏在想什麽。  江左本來跟石家地人就是死敵,這冉閔還當了幾十年的石家義孫,後來反過來把人家石家殺得幹幹淨淨,自然讓那些滿口仁孝忠義的江左名士非常反感冉閔。  而北府的曾鎮北到底會是怎麽想的呢?誰又知道呢?
    曹閏和張溫非常理解冉閔的想法,自家這位主公在血雨腥風中廝殺多年,自然對任何一個旁人和別的勢力都會先有六分懷疑。  北府勢力遠比自己強大,要是他心存不軌,先假意於魏國修好。  然後再和燕國或者其它勢力一舉合圍鄴城,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曹、張兩人從心裏都讚同魏國和北府聯盟,哪怕是暗中地暫時聯盟也可以,魏國太需要生息修養的時間了。  但是看到冉閔這個態度,曹張兩人又不好再繼續勸下去了。  他們都知道冉閔的個性,說好聽點是倔強,說不好聽的就是自負。
    “同北府聯盟是我們魏國不錯的選擇,如果北府的曾鎮北願意同我們聯盟的話。  我也不反對。  ”在沉寂中思量一會的冉閔突然改口道。
    曹張二人頓時鬆了一口氣,他們知道冉閔雖然自負,但是好歹還有些眼光,要不然也不會扛到現在了。  他們也聽出冉閔地無奈了,同北府聯盟不但是魏國不錯的選擇,而且是唯一的選擇。  東邊的青州,那個貪婪的段氏鮮卑是靠不住地;南邊的周國,靠得太近了。  加上苻健這個人大家都清楚,太危險了,而且現在就算和周國聯盟,也隻能獲得精神的支持,有什麽用。  西邊的北府雖然歸屬江左,但是天下人都清楚他地自治性。  他要是想和魏國暗中聯盟,江左就是知道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也隻有幹瞪眼。
    雖然冉閔的語氣中還有要北府首先來求著魏國聯盟的意思,但是隻要他鬆了口。  具體的操作還不容易。
    “陛下。  臣請旨秘密前往並州一趟,現在。  馬上要春耕了,魏國各地不但糧食不夠,就連糧種也缺少。  我們必須要購得一批糧種回來,否則今年的收成又難說了。  ”張溫立即拱手說道,然後看了一眼冉閔,發現沒有什麽“不良反應”,於是繼續說道,“臣在並州時可向北府並州刺史轉達陛下的意思,看北府是否有結盟的誠意?”
    冉閔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我修書一封,你到並州之後看是否可以轉交給曾鎮北。  ”
    “領旨!”張溫和曹閏不由心中大喜,拱手齊聲答道。
    “但是現在我還是要領兵北上,與燕軍決戰一番。  ”冉閔接著地一句話又讓曹張二人差點沒暈死過去了,怎麽自家主上還是這個打算呢?
    “陛下……”曹張剛開口就被冉閔揮手打斷了。
    “我知道兩位愛卿都是為了魏國和朕。  ”自從襄國大敗之後,冉閔改變了很多,對屬下的臣子也寬容和客氣很多,“但是你們想過沒有。  同北府結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難道我們就任由燕軍席卷整個冀州嗎?如果我們打上一個勝仗,我有何顏麵去和北府結盟。  ”
    曹張聽明白了,冉閔還是在忌憚北府,他希望能同燕國打上幾個勝仗,這樣和北府結盟的時候才能腰杆子硬一些,說話氣粗一些。  要是等燕軍都打到家門口再去和北府結盟,那跟乞求有什麽區別?
    看著曹張兩人的臉色,冉閔笑了笑說道:“原本我打算帥軍與燕軍決戰,如果老天眷顧,我能一舉蕩平幽州,活捉慕容俊,那魏國就再無大險了。  ”
    說到這裏,冉閔的語氣有點無可奈何:“這是我們迫不得已的下策,慕容鮮卑能縱橫幽平諸州,自然有他的實力。  但是我們孤立無援,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博一博。  但是現在我們與北府聯盟地機會很大,犯不著孤注一擲。  ”
    說到這裏,冉閔看到曹張兩人地狐疑的神色,想了想便開口道:“上月,有一名北府商人托內史黃門沮種遞上一封密信,信是北府新任並州刺史甘芮書寫地,說他非常佩服我在鄴城河北大殺羯胡的壯舉,說有機會的話願意相會麵談,共商討賊驅胡事宜。  ”
    看到曹張兩人臉上驚喜的神情,冉閔繼續說道:“開始的時候我隻是半信半疑,今日聽到張卿的一句話,突然想明白了。  “
    “敢問陛下,是臣的哪句話?”張溫問道。
    “你說北府沒有出兵河洛,應該是江左猜疑忌憚。  我突然想明白了北府為什麽要與我魏國聯盟。  ”冉閔答道。
    看到曹張還在那裏期待地傾聽著,冉閔繼續說了下去:“北府與我等聯盟是為了讓我魏國擋住燕國南下。  想他北府,不願出兵中原是為什麽?要是收複河洛,平定中原,那麽天下共主晉室就要重回寶座,而北府的那些地盤你說還?還是不還?要是依我的想法,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憑什麽讓江左司馬來享受,他何德何能?”
    冉閔越說聲音越大:“正是這樣,北府幹脆就不介入收複河洛,調頭去打並州和朔州,那些地方和江左隔著千山萬水,江左就是流口水也隻能幹著急。  對於北府來說,中原最好保持現在這個狀態,河北由我魏國占據著,河南由周國占據著,強勢的燕國被擋在幽州關外,江左在豫州徘徊。  ”
    “你們不覺得嗎?”冉閔最後反問道。
    曹張連忙拱手道:“陛下聖明。  ”
    冉閔說完之後得意地點點頭,意氣風發地說道:“想北府曾鎮北不過是一西域落魄世家子弟,得天時趁亂而起,北燕慕容原是東胡小酋,得地利借勢而盛。  今我盤踞中原,得天命而行,隻要攏聚人心,必能以人和而雄世。  待我大破北燕,再與北府暫和,借得時機調養生息之後,定能掃蕩眾雄,靖平四海。  ”
    聽到這裏,曹張知道冉閔出兵冀州已經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於是隻好無可奈何地說道:“陛下受天運,當有永昌。  ”
    二月初六,冉閔留太子冉智守鄴城,親自統率精兵五萬,大將軍董閏、仆射劉群、部將劉安、劉崇隨行,直奔冀州。
    但是臨出鄴城城門時,司徒劉茂、特進郎闓相跪於冉閔馬前磕地哭道:“陛下此行,必不能還,還請陛下留步停行。  ”
    聽到這裏,冉閔不由大怒,正要發火,但是突然想起襄國之戰的教訓,不由壓下怒火,嗬斥了幾句:“爾等愚鈍之人,怎麽能知道我的謀略呢?拖下去,不要誤了大軍行軍!”
    被拖到路邊的劉茂和闓相相對哭道:“此戰必敗,我等何必在鄴城坐等胡人白虜的毒手呢?”於是同時從城樓上投身下來,落地身亡。
    一灘鮮血,兩具屍體,為魏軍的北上蒙上了一層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