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四章:出海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人神 !

    山,好多山,好大的山!

    雄山峻嶺,層嶂重疊,一股雄渾高昂的氣息撲麵而來。

    這一幅畫,竟畫出了山的神韻。畫掛於牆壁,而山現於紙上。圍觀的眾人看見,卻感覺那山仿佛是真的。

    筆墨淋漓,縱橫交錯,大開大合,采用的是寫意之法,筆隨意走,用墨極其大膽奔放。個別山體,簡直就像是直接潑墨上去形成的。

    固然如此,可輪廓線條,濃淡適宜,其中有靈動之氣,氣韻飄逸,虛實之間的結合,幾乎到了天衣無縫的境地。

    這些山形峰貌,高低不同,大小不一。更令人咄咄稱奇的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入目的情景感覺都不同,有一種雲山霧裏的感覺,非常驚奇。

    當然,畫上不僅僅隻有山,其中林木鬱蔥,怪石突兀,又有一道瀑布傾流而下,氣勢非凡。肉眼可見,甚至覺得那奔湧的水花都要飛濺出畫紙之外;人們都能感受到瀑布衝擊的巨響。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不知覺間,諸人心頭上驀然想起盛唐太白的詩句來。

    這一道瀑布,恰好位於整幅丹青的中央處,屬於點睛之筆,從而讓整副畫的氣勢躍然更上一個台階。

    就見瀑布下麵,水潭蕩漾,潭邊有亭台,台上可見一書生,青衫磊落,頭戴儒巾,有衣帶飛舞,似乎被瀑布衝擊的氣勢所動,揚於腦後,極為生動。

    丹青向來分南北,畫法各個不同。然而這一幅畫,隱然區別,把南北兩派的風格都有融合進來,畫風新穎,別開新麵。

    “我明白了……”

    人群中,李逸風一拍手。他突然明白過來,為何當日時間緊迫葉君生還要換紙張,把中幅換成大幅。

    一般而言,大幅肯定比中幅難畫,著墨需求何止多了一倍。

    然而恰因為如此,大幅空間大,卻最適合葉君生這種殊不同常規的畫法,雙手齊下,幾支筆墨飛舞,行筆勾勒,不拘小節。

    這是典型的以勢取勝,隻要大勢已成,其他一些細微的瑕疵就會被完美掩蓋住,甚至直接融進了筆法之中,瑕疵不再是瑕疵了。

    不得不說,若論功力、筆法,葉君生的確還存在一些問題。可他很聰明地揚長避短,將長處淋漓盡致地揮灑出來。

    整一幅畫,勝在氣勢,勝在飽含激情,以及,勝在篇幅大。

    大幅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相同水平質量之下,得分肯定會更高。皆因大幅更難完成,價值更高。

    《廬山圖》。

    這幅畫叫《廬山圖》。

    廬山乃天下名山,一向都是各大畫家所最為喜愛的題材之一。

    丹青右側留白處,一首七絕筆走龍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就是葉君生寫出來配丹青的詩詞,並不是這幾天街坊傳聞的那兩句詩句。但毫無疑問,這一首七絕與整副畫的意境配襯得堪稱完美。尤其最後兩句,貌似直白,卻蘊含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尋味,餘韻無窮。

    丹青上佳,詩詞絕配,整體水平比之梅雪海那一幅桃花,端是勝過了好幾籌去。

    至此,再無疑問,就算梅雪海再不甘心,此刻也隻能望畫興歎了。

    “好一幅《廬山圖》,好一句‘不識廬山真麵目’……”

    “一刻鍾時間,畫成詩就,那葉君生莫非是神仙?”

    “文曲星下凡?”

    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

    “哎喲對了,那葉君生沒有來看結果,可有人通報去了?”

    “還用說,你沒看冀州的學政大人,歡喜得都滿臉紅光了。他底下學生驚才絕豔,一舉奪魁,身為學政,政績起碼翻幾番,說不定很快就會調遣入京,高升了。”

    ……

    “君生呢,君生在哪裏?”

    “葉大才子快出來,你奪魁了。”

    “你們不要吵,我哥哥還在睡覺呢。”

    葉君眉氣鼓鼓,柳眉倒豎,很不歡迎這些喧囂的聲響。

    “呃,妹子還不快去叫他起床,你知不知道葉才子奪魁意味著什麽?”

    過得一會,進去報告的葉君眉出來了,一個人出來,道:“我哥哥說,‘他知道了’。”

    啥?就這麽一句話?

    一眾人大眼看小眼,幾乎眼珠子都要掉了一地去。

    塵埃落定,一切已成定局,後麵的事情波瀾不驚地進行著,至於聖上所賜的,寫有“天下第一才子”字樣的牌匾,卻不是在揚州這邊頒發,而是要奔赴京師麵聖的時候再能拿。

    由於葉君生再三堅持,這個領取時間定在明年鄉試之際。

    好在聖上在這方麵並沒有定死期限之類,估計他老人家也沒想到有人奪魁,居然不心急第一時間去拿牌匾,實在匪夷所思。

    這個決定,同樣讓顧學政等人急得直跺腳。

    問及葉君生接下來要去幹啥,葉君生回答說:“要出海。”

    一群人為之撲街。

    好吧,大家知道葉君生脾氣執拗,勸不得,隻好作罷。

    揭過這一層,其餘的慶祝娛樂可就無法躲過了。宴席餐飲,一日好幾頓,排得滿滿當當,預約都到十天之後了。

    灸手可熱勢絕倫,不外如是也。

    在此期間倒是發生了一件事情,平州才子古問道瘋了。

    有人說他受了刺激,導致精神失常;有人說在他返回平州所坐的船隻上,發現一些奇離古怪的玩意,諸如符咒、小人之類,貌似請人做法雲雲。結果不知怎地,居然弄得自己瘋了……

    不過此事很快就風吹雞蛋殼,再無人理會,揚州內,議論的焦點基本匯聚在葉君生身上。

    名聲扶搖,直達青雲,就連江南三大才子都黯然失色。聽說梅雪海等,都悄然離開了揚州,奔赴京師而去,潛心準備明年鄉試,要在科舉中金榜題名,重奪榮光……

    半個月後,葉君生偕同妹妹登上了西門家的大船,揚帆啟航,進行東海之旅。

    此行出海,海路茫茫,準備經過大和國,然後再折返回來,送葉君生回京。

    到那時,估計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本卷終)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