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勢在必然

字數:380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第三次機遇 !

    路噴灑口水,一路簽訂合同草約,簽到後來連代表團不清簽了多少回字,倒是幾個隨員機靈,一路留意著數據,統計半天後說道:“怕是已有3馬克的光景了。”

    “什麽?”偉嚇了一大跳,按1海關兩約等於3.06馬克的匯率計算,差不多一萬萬兩銀子已經出去了。

    “七叔,這到底行不行?”偉不敢問蔭昌,隻能和載濤商議,“要是洋鬼子拿著合同找上門來,咱們拿什麽錢履行?若是釀成外交糾紛再來一次庚子國變,咱們非得給皇上抽筋剝皮了不可。”

    “不礙事,不礙事,大政是皇上的定見,出了事也不是我們自作主張。何況臨走前皇上再三交代由蔭大人負總責,咱們可別僭越了,到時候鬧個吃力不討好。”

    “說是說這個理,但我總覺得心裏直打鼓,一個多月了還不見柏林有什麽動靜,怕是人家當咱們開玩笑,聽過就算數呢!皇上這釜底抽薪的計策固是英明,可畢竟相隔萬裏,不能隨機應變,咱們這些當差的得有個計較。到底行不行?心裏一定得有定見,洋人即便不上門來找麻煩,這些合同傳回國去也是不折不扣的醜話……我可不敢再簽了。”

    被他這麽一勸,載濤也有些坐不住,急著去找蔭昌商議。後者卻是若無其事,隻哈哈一笑:“咱們的差事差不多辦完了,接下來便可寄情於山水間。”

    “您倒是好興致,可這一攬子方案?”

    “該我們唱的戲已經唱了。該點的火也點了。這鍋水到底能不能開,還要看薩鎮冰這把火。”說著,蔭昌便遞過來一張從柏林發來地電報紙。

    原來後腳出發地薩鎮冰已率領海軍考察團抵達柏林。看他這幅胸有成繡的模樣,載濤心中大定,隻不免有些詫異:“不是說老六也要出來放洋麽?怎麽不見他名字?”

    蔭昌嘴上敷衍,心裏暗想:幸虧沒來,要不然這3馬克經他上下一折騰,還不知道得折損多少!

    有禁衛軍考察團的良好印象。中國海軍考察團也受到德國方麵地熱情接待,薩鎮冰與提爾皮茨早先在中國僅有一麵之緣,彼此並不熟絡,但由於一攬子方案隱隱作樂,急於打探虛實的海軍上將幹脆不惜屈尊屈尊紆貴地陪同代表團考察。

    薩鎮冰有意無意地回避提爾皮茨的旁敲側擊,隻直截了當地提出希望向德國定4快速巡洋艦,並拿出了原則性要求——噸位在右,尺寸與德國新近服役的“埃姆登”號較為接近。但細節上有較大不同。中國方麵要求采用最新式的燃油鍋爐與蒸汽輪機,航速要求達到2節以上,後者仍采用燃煤動力,最高航速僅有23.5;布局上中國方麵要求裝備56英寸火炮。采用前3三聯裝後2雙聯裝配置,可全轉向同側射擊。而後者卻采用10門單4寸火炮側舷分布,火力不夠集中;在防護力上,中國方麵較後者多出來的幾百噸噸位將用於加強防護,特別是非要害部位裝甲厚度要從18mm.

    提爾皮茨更為關心地則是中國的港口建設。中國決定將開商埠秦皇島港改建成軍民兩用港口,主要在原有防波堤外東南側並行修築一個設計總長為1500米的棧位碼頭,新建可停5000以上船舶的泊位九個,另在原防波堤外再修建五個泊位,同時還將對泊位前沿和航道水深進一步加深……等所有工程完工後,該港口總可停泊噸位將上升至十萬噸,最大單獨泊位能停靠一萬兩千噸左右的輪船。除秦皇島外,中國海軍將在葫蘆島附近興建第一海軍基地,在浙江洋麵的舟山群島興建第二海軍基地,將來擬在馬尾以南港口興建第三基地。薩鎮冰隱約提到:如果德國海軍願意促成一攬子方案,這些港口工程與海防工事可全部委托德國公司主持修築,中國自有港口不分軍民在和平時期可向德國遠東艦隊開放。

    好大的手筆,好大的誘惑!

    禁衛

    團不知道,海軍代表團不知道,看似逍遙自在、無動高層其實正受到各方麵的壓力,得知整個一攬子計劃後,德意誌巨頭們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第二反應便是力爭達成。克虜伯公司與毛瑟公司代表密談時就指出:“這實際上意味著德意誌工商界在未來20內對中國市場特別是高利潤市場的獨占,誰不答應這樣明顯有利可圖地計劃,誰就是德意誌的罪人。”

    至於風險,工業巨子不以為然——德國政府在當中享受了巨大地成果,理所當然應該為其背書,至於外交糾紛,過慣火中取粟日子的巨頭們聳聳肩——如果我們通過這樣“和平”的方式還要橫遭他國阻撓,我們也要用我們的劍保衛我們的犁,我們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

    政府內閣會議上,提爾皮茨已經被東方的活動據點和利益空間“征服”了,伏爾鏗船廠,日耳曼尼亞船廠的代表盼望著這3000萬馬克的訂單早已垂涎欲滴,等不及已經開始著手設計巡洋艦圖紙,自然極力讚同;小毛奇與蔭昌等人並無深交,但克虜伯、毛瑟、萊茵金屬各大巨頭的來頭太大,參謀總長大人感覺不能失去這些德意誌軍火庫支柱的支持;比洛首相背後的容克地主階層雖然置身事外,但金融寡頭與工業界大亨已經三天兩頭上門拜訪,隱約提到如果某位政治家無法完成德意誌的偉大,那麽他就不配首相這個光榮職位的威脅,更有甚者直接指出,“若俾斯麥首相在,這一攬子方案早就實現了。”可憐的首相大人內外交困,又無俾斯麥的魄力,隻能表示讚同。威廉二世本來就是一攬子方案的讚同者,前次開會被務實派官員用各種各樣的實際困難所製約了一下,現在得到了陸海軍與首相大力聲援,縱然有外交部長的強烈反對,依然通過了原則性讚同的意見。

    430,在德國上下形成一致性意見後,《中德友好協定》正式簽約,蔭昌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皇帝特命全權大使。

    條約第一條冠冕堂皇地表示:《友好協定》是中德兩國為維護東亞穩定與和平而簽署的友好條約,不針對第三方,更不尋求結成軍事同盟破壞地區目前的均衡狀態——矛頭直指英日同盟。

    為不刺激美國,協定第二條特意重申:尊重各國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不觸及各國已經在華享有的相關商業利益與最惠國待遇。

    第三條則約定:中德友好基金用於協助中國在文化、科技、教育、軍事等多領域的進步,亦為資助中國學生留學德國的獎勵基金,其使用方式由中德雙方協商後決定——至於人數、規模雲雲,早就消解在秘而不宣的《附則》裏。

    從字麵上決計看不出任何陰謀與不良企圖,反倒像是對美國退還庚款的跟隨者,德國駐華公使就公然宣稱,這是純粹友好、互助與和平的協定。

    —

    誰信?

    中國人信!《帝國日報》公布協定內容後,各地電報如雪片般飛進了報社,或是大力讚揚皇帝的高瞻遠矚,或是極力稱讚帝國外交人員的折衝~:3中德發表公告,決定雙邊關係由公使級提升至大使級後,這種熱情就愈發洋溢。

    日本人不信!俄國人不信!法國人不信!英國人不信!……除了美國人有條件地表示嘉許與奧匈帝國無原則的支持外,幾乎所有《辛醜條約》簽字國都冷眼旁觀著事態發展。英國公使朱爾典在向外交部匯報的電文中寫道:“中德兩國在敏感時期簽署了這樣一份協定,我本人直覺地認為是一個陰謀,是德國企圖獨霸中國的開始,大英帝國應該努力尋求對策……”

    事態發展已經不可遏止。在新任駐德公使到位前,蔭昌作為特命全權代表簽訂了令人震驚的《中國皇室昭信債券發行和約》,將一枚重磅炸彈甩向全球政壇,所謂的《中德友好協定》與之想比幾乎是一塊驚不起任何浪花的小石子。全球關注的目光再次轉向東方……第三次機遇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二十二章 勢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