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回心轉意
字數:437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第三次機遇 !
某與盛杏30年交情,雖大計頗有分歧,但做事、辦頗多,仍願為其說句公道話:杏所作所為,雖亦有不法行徑,但與功勞想比,總是小節;與某些人不務正業,專以撈錢、燒錢為能事,更不啻於天壤之別,請欽差大人務必明察,將來發落時,也請酌情參考一二。 ”鄭觀應答道,“此次開平、開商戰一事,某是支持開的,但杏所言並無大錯,無非觸怒當道、引起輿論喧嘩而已,是禍從口出。”
“你真以為此次查辦是因為兩開商戰引起?”岑春煊神秘一笑。
“那是何故?”
“皇上要辦盛宣懷已經不是一日兩日,之所以隱忍不發,無非時機不對。”岑春對外界謠傳不屑一顧,“不然,那琴軒自己屁股都不幹淨,皇上會聽他的醜話?”
“啊!”
“鄭公,我且問你:盛宣懷經營漢陽鐵廠多年,四處安插私人,是否屬實?”
“然。”
“商借滬寧路之款,每裏虛報銀3000兩,五五豐潤,是否屬實?”
“然。”
“借口招商局商辦名義,謀其個人二成幹股,歲歲坐享分紅,旱澇保收,是否屬實?”
“是有此議,但尚未得行。”
“挪用招商局、電報局款項創辦中國通商銀行,以至於兩局經營困難,不得不商借洋款以資周轉,是否屬實?”
鄭觀應咬咬牙道:“然!”
“隱瞞輪、電兩局利潤,截留報效款項用於辦學。陽為重視教育。陰則炫耀個人,企圖挾洋以自重,是否屬實?”
鄭觀應猶豫半天。 最後才回答:“確有此種意思,不過……”
“聽說盛杏家產上千萬,公以為,不貪汙、不受賄能聚斂如此眾多之財產乎?”
“不能。”鄭觀應垂頭喪氣,“不過……”
“以上種種各條,隻要有一條屬實。便可構成參劾理由,何況盛宣懷各條均沾?上千萬家產,縱有經營所得,也是以強淩弱、巧取豪奪所致,算不得真本事。”岑春吞下第一個生煎包後說道,“但實話告訴鄭公一點,即便有這些,還不全是查辦盛杏之理由。”
鄭觀應低頭不語。他不明白,盛宣懷除了這些,究竟還有什麽大罪?
“公以為,張南皮在湖北靡費之銀兩與盛宣懷貪汙、挪用所比。究竟何者為巨?”
“恐怕還是香帥不逞多讓吧?”
“正是,但為何皇上不辦張南皮。隻盯盛杏呢?難道真以為張香濤經年老臣、太後欽點的探花而辦不得麽?”
鄭觀應默不作聲,隻是聽下去。
“非也。皇上臨行前,告訴我兩個理由:第一,香帥靡費甚多,但自奉甚儉,不似盛杏要撈錢自肥;第二,香帥雖鼓吹官辦,虧損累累,但其主張卻是力主自主經營,讓國人自爭利權,盛宣懷鼓吹商辦,卻動輒合辦、合資,恨不得一有挫折就將產業拱手讓與他人,喪國人利權……皇上由此說,張南皮雖走了彎路,但他心思是好的,為人也可圈可點,這是大節中地小錯,是探索中地必要學費,非交不可;盛杏雖然看上去精明能幹,也辦成了不少事,但樣樣都摻雜著私心,要麽為名,要麽為利,凡利國利民但與個人利益相衝突者,要麽不辦,要麽反對。 同樣是辦銀行,梁士等人能辦交通銀行把京漢鐵路利權收回來,偏盛宣懷辦銀行是方便洋人賺我利權。孰輕孰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這幾句卻是擊中了盛宣懷的要害,他秉承李鴻章衣缽,將“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買辦哲學發揮得淋漓盡致,表麵上看風光無限,實際上卻仰人鼻息、外強中幹。鄭觀應與盛宣懷地分歧,便正在此處。
“皇上還說,10餘年來,盛宣懷的辦事作用越來越小,>.搖、腐朽日益增長,以前鼓吹‘辦大事、做大官’,扯什麽做大官是為了辦大事。現在早顛倒過來,變成了為了做大官而‘辦大事’,張南皮老而彌堅,愈發求新,盛杏老而似賊,愈發求舊,誰進誰退,誰
,難道還要我說麽?”
鄭觀應苦苦思索,很想為盛宣懷找出一些理由來辯駁,但思來想去,覺得岑春煊每一句話都不是冤枉,更不是挾私報複,而是句句在理。他在思想上早已接受與承認,但在感情上卻無法認同,焦躁、煩惱一股腦兒湧上來,便連美味可口的白條都無心品嚐,忍不住站到窗前想吹吹涼風。一站之下,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愈發難受。
“鄭公,本來此次南巡第一站我是先來上海的,但臨時改了主意,先去湖北,去漢陽鐵廠看了看……雖然鐵廠問題頗多,踉踉蹌蹌,但路子對頭,好比一個青壯年身染疾病,隻要略加調養,對症下藥,當是活力煥發;反觀招商局,麵上問題雖較鐵廠為少,但船隻破爛、資金困窘、各方明爭暗鬥,積弊條條都是要害,好比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麵上依舊光鮮,但實已身患重病,倘不治療,恐有傾覆之險。電報局、通商銀行等處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加以悉心救治,將來恐怕都有重蹈覆轍地危險。”
“可惜我已經老了,維持局麵、做個裱糊匠已屬不易,哪裏來那麽大魄力收拾爛攤子呢?”
“裱糊匠”一語卻是李鴻章名言,他認為中國局勢已難以挽回,譬如一間要倒的破屋子,他隻不過外表裱糊罷了,何來替換梁柱、再造深基的能耐呢?
—
“李中堂所言雖有道理,但時移勢易,當日之言未必現在同樣如此。”岑春受恩於慈禧頗重,是故在外麵隻字不提她的過錯,隻勸說道,“聖君在上,有一番再造乾坤的決心,我們做臣子的豈能不為君王分憂?”
“年逾花甲,有心無力。”
“這卻是言不由衷。薑太公八十仍輔佐文王掃滅暴商、一統天下,先生不過六十餘歲,正是夕陽普照,廣有晚霞之時,何吝於將一番餘暉灑落天下?皇上與某皆以為,招商局要興,非鄭公不可。公剛才說‘無公未必無盛,無盛必然無公!’,某卻認為‘無公必無盛,無盛卻未必無公!’”
鄭觀應站起身子,在窗前苦苦思索,一邊自己的理想,一邊是自己的感情,究竟為了感情違背理想,還是為了理想而放棄感情,讓他頗有些為難。日頭正漸漸偏西,從窗戶裏吹來之風也更大,帶動著他兩鬢花白地頭發,仿佛在述說一個難以抉擇的哈姆雷特命題。
“遠觀滔滔江水,無不順流而下以順形勢,豈有逆流而上以背天理哉?再觀江上輪船,清一色火輪行船,若40年,必定是一憧,公浸淫航運日久,我亦信對此深有感觸。難不成因為愛戀風帆之舊傳統,珍惜往日之閑暇時光而置最新式火輪於不顧?公與杏有舊,我亦深知,然人生自古誰無死,盛杏無非早走一步罷了,公若將招商局事業發揚光大,他日黃泉相見,如其仍以公為友,亦可含笑九泉;如其不以公為友,何必為其長籲短歎?”
“不能法外施恩?”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盛杏有何罪過,當由國法繩之,你我豈足道哉?今日對其法外施恩,明日公整頓招商局,若有不肖之徒呼喊法外施恩,公當如何?”
“唉……總是……”鄭觀應已經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這一現實,神情卻是一言難盡的悲哀與惆悵。
“此次坐輪船而來,聽說招商局已準備商辦。”
“確有此意,不過盛杏出事,局麵便耽擱起來,各方頗多觀望之意,目前競爭正炙,如此拖遝時日,恐怕……”
“如此好事為何耽擱?縱不能盛宣懷一倒,連帶著正見也要受牽連?”
鄭觀應苦笑:“招商局內素來分成兩派,一派堅主商辦,一派堅主官辦,盛杏是主商辦的,由他壓製著官辦派,這幫人才翻騰不起波瀾來,若他倒,恐官辦派複起,不要說商辦計劃,便是某總辦職位恐怕都岌岌可危。”
“原來如此。”岑春大笑,“毋庸多慮,授公錦囊妙計一個。”第三次機遇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五十八章 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