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節 另類書生
字數:517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穿越水滸之我是魯智深 !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看最新章節請到:文學樓m)
店家道:“當然不可以的,你要是名人還可以,能給小店招攬招攬客人。”
吳昊搖晃著腦袋道:“非也,你怎麽就知道我們不是名人呢?”
張元一拍店家的肩道:“店家,你可千萬別狗眼看人低,我們哥兩今天雖然不是名人,但沒準睡上一覺,明天早晨就會成了名人了呢。”
店家一哧鼻子道:“就你們兩那樣還能成為名人,趕快拿銀子算帳走人。”
三人吵吵鬧鬧的聲音被正在街道上巡邏的西夏兵士聽到了,便把張元、吳昊兩人到押到了興慶府的監獄裏關押了起來,準備第二天早晨交給當地的官府處理。
那知道,當時的西夏皇帝元昊聽說的此事後,跑到這家酒樓一看粉壁上的提字,再聽店家講述的經過,頓時感覺到些二人不是平凡之輩,便決定親自審問張元與吳昊。
元昊來到監獄,讓人把張元、吳昊帶領到了麵前。
張元、吳昊兩人衣著華麗,長的是一表人才,雖然人被緊緊的捆成個粽子但倒驢不倒架,臉不變色的道:“你們憑什麽胡亂抓人。”
元昊“啪”一拍桌子道:“你們就是大宋來的張元、吳昊。”
張元一挺身而挺胸道:“不錯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名,我們兩人就是張元,吳昊,你想把我們怎麽樣吧?”
元昊道:“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吳昊不屑一顧道:“我們與你不認不識的,那裏知道你是誰。”
元昊道:“我是現在大西夏國的皇帝元昊!”
張元不卑不亢的道:“大西夏國皇帝有什麽了不起的,我們又沒有觸犯你的王法。”
元昊生氣的道:“你們雖然沒有觸犯我的王法,但你們一個叫張元,一個叫吳昊,那就是冒犯我名諱”
吳昊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元昊道:“你小子都死到臨頭的竟然還在那裏哈哈大笑。”
吳昊伶牙俐齒道:“我不是在笑自己,我在笑你呢?”
元昊道:“我有什麽好笑的。”
吳昊冷冷的道:“你元昊連自己姓什麽都不在乎,何必在乎名字呢!”這句話,讓殺人大魔頭元昊大驚失色,正戮中了他的痛處:唐朝五代直到宋初。元昊一族一直姓唐王朝皇帝賜封的姓“李”,而後至今,元昊一族又姓了大宋皇帝賜封的“趙”姓,一李一趙皆是中原王朝的“賜”姓。真是一大瘡疤,切心之痛。
元昊一聽吳昊竟然揭了自己的老底,不怒而笑:“哈哈,說得好,說得好。”一邊說。一邊從桌子後麵走了過來,親自解開張元、吳昊身上緊綁的繩索,深鞠一躬道:“對不起了兩位先生。可否留在我這興慶府效力。”
張元、吳昊麵麵相覷,兩人交換的下眼色共同點了點頭。
君不正,臣投外國,這古來有之,何況人家西夏皇帝這麽高看我們兩個人呢。留下來幹吧。
士為已知而死,那裏黃土不埋人。
對於我們兩人投奔西夏,可能會背上賣國的罪名,什麽賣國不賣國的。既然大宋朝皇帝不需要我們為其效力,那麽我們何必守著一棵歪脖子樹,而放棄一片大森林呢。
賣國,什麽叫賣國,當年的商鞅有沒有賣國,當年的吳起是不是賣國,不照樣青史有名嗎。
我們不為青史留有芳名,那就遺臭萬年總還可以吧。
於是三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當天就把酒言歡,喝得不亦樂乎。生出英雄間的惺惺相惜之情。冰釋前嫌;即使素未謀麵而初次邂逅,也有相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慨歎。
於是哥兩猛一拍桌子道:“幹了,元昊皇帝我們哥們跟你幹了。”
人家元昊確實有慧眼識珠的本領,
張元與吳昊那兩哥們確實也有時真才實學。
兩人不愧經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對中國的曆史和軍事戰備那是了如指掌。
他們力勸元昊以傾國之力,進取大宋潼關右側之地,占領關中,進而向中原腹地挺進。同時,與積極勸導元昊與遼國皇帝耶律延禧加強密切合作,聯合行動。讓契丹人在河北進襲宋朝,最終使宋朝兩麵臨敵,“一身二疾,勢難支矣”。
這些策略,皆是一劍封喉的毒招,無論哪一招成功,宋朝都會有亡國之憂。“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張元、吳昊兩人,也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中的一種異類,知識分子中的另類代表。後來在中國曆史也出現了個另類的知識分子的代表,這個人就是人人所熟知的汪精衛。
當時,宋朝在西北的主要負責人,一是涇州知州夏竦,二為延州知州範雍,此二人不僅僅是文職,皆“加兼經略使、步騎軍都總管”,是西北方麵人、財、物、軍一把抓的兩大巨頭。特別是夏竦。
夏竦此人極富幹才,是一位有遠謀的能吏。對於當時西夏的形勢向當時的仁宗皇帝進言的十大策略:一、教習強弩以為奇兵:二、羈縻屬羌以為藩籬:三、詔唃廝囉父子並力破賊。四、度地形險易遠近、砦柵多少、軍士勇怯,而增減屯兵。五、詔諸路互相應援。六、募土人為兵,州各一二千人,以代東兵;七、增置弓手、壯丁、獵戶以備城守;八、並邊小砦,毋積芻糧,賊攻急,則棄小砦入保大砦,以完兵力;九、關中民坐累若過誤者,許人入粟贖罪,銅一斤為粟五鬥,以贍邊計;十、損並邊冗兵、冗官及減騎軍,以舒饋運。此十條建議都言之鑿鑿,有利有理,但是,當時的朝中大臣和邊境將領,對夏竦多加排擠打壓,致使大宋對西夏的進攻連連失利。
北宋大舉進攻西夏失敗後,西北經略種諤攻占西夏的銀州,夏州被迫放棄,隻有米脂寨還在宋軍手中。
宋朝為了和西夏爭奪對橫山山脈軍事要地的控製權,決定采取“築城攻城,移寨攻寨”的戰術。種諤建議先築銀州,再築宥州,重築夏州。
於是宋徽宗命給事中軍於喜,前往邊防視察,,審定築壘推進方案。
於喜不諳軍事,,以為沿線築城,耗費巨萬,且銀州雖地處無定河與明堂川的會合處,但城的東南角已被無定河水衝垮,而西北又有大溝,不如永樂的地勢險要。於是決定先築永樂城,然後以此為起點,沿橫山山脈向西延伸,再築其他城寨,以控橫山山脈。
於喜與負責陝北政治軍事的高級地方長官陳長遜、鄜延副都部署屈臣,等十餘將領兵四萬,連同參加修城和運輸的二十萬役夫,從延安出發經綏德、米脂北上,在米脂西北五十裏的馬湖峪附近、無定河西麵的高崖上,,興建永樂城,,企圖用來代替已廢的銀州,控製從延安、綏德西通橫山,東北通麟府的軍事通道。
這也夠那些邊關將士們忙活的了,這裏一力施工,那邊還得派出部隊打擊西夏小股兵力的騷擾。
大家想想,那個梁乞通豈是個易與之輩,豈能讓你大宋順順當當的在那裏修城築堡,你在我西夏人眼皮底下砸楔子,我就派兵去拔橛子。
就這樣於喜率領著二十多萬人,一邊戰鬥,一邊建設,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終於一座長達十五裏寬十一裏的永樂城,並報經徽宗皇帝批準,命名為銀川寨。
銀川寨雖然麵對無定洵,三麵懸崖,地形險峻位置重要。但是卻地高無水,屬於兵家絕地。
按理說應該將此城向前推到無定河畔築起,這樣即可憑河拒敵,又可解決了飲水之大事。
可是於喜屬於文官武用,根本不懂的軍事,他隻認為銀川寨,三麵懸崖,易守難攻,因此就犯了《三國演義》裏馬謖,曆史的悲劇就再次上演。
永樂城修好後,為了解決飲水問題,於喜又命令役夫在城外無定河川道中挖了十多個水井,建築了一個專門供應水源的水寨,可是這個大笨蛋也不用腦袋想一想,水寨一旦被西夏人占領的怎麽辦?
一切都按部就班了後於喜和陳長遜就帶兵南還米脂,留下鄜延路副總管屈臣等率萬人屯駐防守。
這時小梁太後在西夏探知的大宋兵馬的動向,就按照十丁抽九的辦法,征發了三十萬大軍,由大將葉悖麻率領與梁乞通的部隊匯合,集中待命伺機進攻。
得知大宋主力在東麵搶築永樂城,葉悖麻就派黑蠻為前鋒率兵八萬,先攻綏德,以迷惑和牽製宋軍,而他則親自統主力部隊去攻打永樂城。
西夏葉悖麻與梁乞通兩軍匯合後共有五十萬人馬,他們沿無定川和明堂川南下,直逼永樂城。
於喜處事輕率,不懂軍事,卻狂妄自大,喜歡談論兵法。
他認為北宋多次與西夏作戰失利,都是將領無能,怕死不戰的緣故,隻要自己一出馬就能很容易地奪取橫山,滅亡西夏。
這時於喜剛剛回到米脂,聽到西夏軍南攻永樂城的消息後,決定留陳成遜留守米脂,自己親率二萬五千騎兵急趨永樂城分兵列陣城下。
狡猾的葉悖麻與梁乞通為了麻痹於喜,連忙率領西夏軍,不戰而退。並故意有沿途丟棄的一些馬匹、輜重,裝作驚慌失措的樣子,於喜以為夏軍怯戰,率領著二萬五千騎兵,一直追殺了四五十裏路,這才收兵回城。(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